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2970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使鹿茸中几乎所有的有效成分都变成了易于人体吸收的溶液状态。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低温微粉碎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鹿茸加工处理方法,利用新鲜冬虫夏草为原料,采用“低温超声波裂解”和“生物水解、酶解、萃取”的技术,将鹿茸组织中的细胞膜破裂,使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迅速释放,充分提取新鲜鹿茸中有效成分。通过超声浓缩得到较高纯度的新鲜鹿茸提取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物活性物质,并使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可使鹿茸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由2-5%上升到70%以上,提高了 30倍左右。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以鲜鹿茸或冻干茸为原料,提取功效明确的活性成份(如鹿茸总生长因子,IGF-1、NGF、EGF、TGF单品及复合产品),活性成分以单方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开发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防病治病的药物或营养保健品,充分提高鹿茸产品的附加值。
[0004]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冻干、微粉冬虫夏草0.4-1.6份、卵磷脂0.4-3.0份、胶囊载体3.5-6.5份。
[0005]所述胶囊载体为卵磷脂或大豆、花生、橄榄其中的任一种。
[0006]—种冬虫夏草全质活性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新鲜冬虫夏草一预处理一_5 — 20 °C低温绞碎一超声波裂解20-60 min — -25-40 °C真空冷冻干燥,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5-30°C粉碎至300 -800目微粉一加入卵磷脂及软胶囊载体,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市场上保健品“软胶囊”产品为样本,在现有冻干生产线的技术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低温微粉碎技术”和“低温超声波裂解技术”加工鲜鹿茸原料,改变了传统落后的加工工艺,实现以先进技术加工的鹿原料产品的功能技术升级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形成经济优势。解决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鹿茸原料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不损失热敏性营养物质,保留住鹿茸产品的生物全息活性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微粉碎把极性物质与脂溶性溶媒相溶制成软胶囊产品。
[0008]运用“超声波裂解”技术提取新鲜鹿茸及鹿胎,使其成为含有大量的小分子多肽等多种有效成分的液体,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很好得保留下来,充分地分离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并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率比现有常规技术提高约30倍(2?5%上升到70%以上)。其技术创新点是: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作用等多级效应,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促进提取进行,可避免高温对目标成分的破坏。
[0009]据研究显示:运用“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后的鹿茸中七种酶活力是“对照鹿茸”的
2.5?250倍;水解氨基酸总量“真空冷冻干燥鹿茸”高于“对照鹿茸” 27.59%ο
[0010]“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将预处理好的鹿产品迅速冻结成冰,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使水不断升华成气体排出系统外,从而使鹿产品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其技术创新点是:该技术整个过程使物料始终保持在低温状态下,加工出的产品活性成分高,营养成份不流失,并且加工省时省力,技术含量高,运输方便,便于长期储存。
[0011]“低温微粉碎技术”:原理为:将预处理好的鹿产品处于物料低温条件下进行细胞级粉碎。利用“低温微粉碎技术”将鹿茸等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粉碎,使细胞破壁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减少了加工环节,保持了原有的营养成份不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利用度。技术的创新点是:传统粉碎技术是在常规条件下进行,许多营养物质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流失和破坏,同时加工细粉粒度仅为80?100目,而“低温粉碎技术”可使细粉达200?1000目,使粉体的粒径达1 一 0.3 μ m,生物细胞破碎率达95%以上,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利用度,使其活性成分更容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0012]固态的中间体中含有的活性物质按照常规粉碎方式进行粉碎,由于粉碎时产生的温度破坏活性成分,而且常规粉碎的粒度较大,与软胶囊载体(多为脂类物质)混合、容易出现油水不相溶分层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我们将考虑应用“低温微粉碎”技术,计划将固态的中间体粉碎至300-800目以上的微粒,使其易于混合在软胶囊载体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使产品含量均匀。软胶囊载体成分的确定、原料与软胶囊载体处方配比将是研究重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5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_5°C)—超声波裂解(30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35°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_15°C粉碎至3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0.4kg、卵磷脂1.0kg及植物油3.5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5g/丸。
[0015]实施例2: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5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10°C)—超声波裂解(35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40°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_10°C粉碎至4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1.0kg、卵磷脂1.0kg及植物油3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5g/丸。
[0016]实施例3: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5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15°C)—超声波裂解(40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35°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20°C粉碎至5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lkg、卵磷脂0.4kg及植物油3.5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5g/丸。
[0017]实施例4: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10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20°C)—超声波裂解(50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35°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20°C粉碎至6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2kg、卵磷脂lkg及植物油7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5g/丸。
[0018]实施例5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10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20°C)—超声波裂解(50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35°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25°C粉碎至6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2kg、卵磷脂2kg及植物油6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6g/丸。
[0019]实施例6:
取新鲜的冬虫夏草10kg,预处理一低温绞碎(10°C)—超声波裂解(60分钟)一真空冷冻干燥(_35°C,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25°C粉碎至600目微粉)一将鹿茸微粉1.6kg、卵磷脂2kg及植物油6.5kg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0.6g/丸。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换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冻干、微粉冬虫夏草0.4-1.6份、卵磷脂0.4-3.0份、胶囊载体3.5-6.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载体为卵磷脂或大豆、花生、橄榄其中的任一种。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全质活性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新鲜冬虫夏草一预处理一_5 — 20 °C低温绞碎一超声波裂解20-60 min — -25-40 °C真空冷冻干燥,使鹿茸微粉含水量在5%以下一低温微粉碎:-5-30°C粉碎至300 -800目微粉一加入卵磷脂及软胶囊载体,混合搅拌均匀一软胶囊灌装压丸一洗丸一晾干一灭菌一检验一包装制成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活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该软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冻干、微粉冬虫夏草0.4-1.6份、卵磷脂0.4-3.0份、胶囊载体3.5-6.5份。本发明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超声浓缩得到较高纯度的新鲜鹿茸提取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物活性物质,并使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可使鹿茸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由2-5%上升到70%以上,提高了30倍左右。
【IPC分类】A61P11/00, A61K47/44, A61P25/00, A61P31/06, A61P29/00, A61P13/12, A61P7/04, A61P11/14, A61P7/00, A61K36/068, A61P15/00, A61P11/06, A61P15/10, A61K9/48
【公开号】CN105380963
【申请号】CN201510899186
【发明人】张彦之
【申请人】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