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75188阅读:来源:国知局
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脚截面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和观察窗局部半圆形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脚截面为外侧圆形内侧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和观察窗为局部弧形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截面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和观察窗为局部弧形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截面为外侧圆形内侧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和观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截面为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和观察窗局部半菱形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为外侧圆形内侧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观察窗为局部半圆形和带微凸弧第二连杆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截面为矩形、固定脚间平行设置、观察窗局部半圆形和带微凸弧第二连杆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截面为外侧圆形内侧矩形、固定脚间β夹角、观察窗为局部半圆形和带微凸弧第二连杆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意图;
[0036]图17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脚为矩形、固定脚间β夹角、观察窗局部半圆形和带微凸弧第二连杆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8中(a)、(b)、(c)、(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观察窗的各种形状示意图;
[0038]图19中(a)、(b)、(c)、(d)、(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脚的整体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0039]图20为本发明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在颈椎部位撑开加压后效果示意图;
[0040]图21中(a)、(b)、(c)、(d)为本发明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被撑开加压后连杆与固定脚的受力示意图。
[0041]图中:
[0042]1上固定脚 2下固定脚 21第一连杆 22第二连杆
[0043]3观察窗 4端部5锯齿钩6锯齿
[0044]7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7]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一对上固定脚1、一对下固定脚2、一对第一连杆21、一对第二连杆22及至少一根加强杆7,上固定脚1和所述下固定脚2相对设置;两个上固定脚1通过一根第一连杆21相连接,两个下固定脚2通过另一根第一连杆21相连接,相对的上固定脚1和下固定脚2通过第二连杆22相连接;并且加强杆7位于两根第二连杆22之间,且加强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连杆相连接。
[0048]上固定脚1和下固定脚2的顶部4为锥型,优选四棱锥形,上固定脚1和下固定脚2的内侧面设置有锯齿钩5,两个靠近内侧面的旁侧面设置有锯齿6,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形成观察窗3,观察窗3方便医生术中及术后观察用。加强杆7对整个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起到加强固定作用,同时也作为实现左右方向加压的撑杆。两个上固定脚1和两个下固定脚2沿着所述固定脚延伸方向两两平行设置。
[0049]本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上固定脚1、下固定脚2、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加强杆7可使用钛合金(如??6Α14等)、纯钛(T40等)及高纯镁或镁合金材料;如99.999%纯镁或ZK60、MB2、AZ31或M15等镁合金;采用三维软件设计出各种一体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外形结构,然后机加工成型。
[0050]本实施例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上固定脚1、下固定脚2、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加强杆7—体加工成型;采用一体加工成型方式能完全避免螺钉和钢板分离的可能,更不会发生螺钉单独从钢板中脱出,损伤食道的风险;上固定脚1和下固定脚2为四齿结构设计,产品植入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实现了上下和左右双方向加压的固定方式,使固定更加牢固,且手术时间短,免去了如带锁颈前路钉板内固定系统那样繁琐的安装步骤和螺母固定调节时间,能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和医生射线照射时间,且手术创伤小,通过加压固定有弹性作用,有利于骨的愈合完全。
[0051]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一对上固定脚1可以正对着一对下固定脚2平行排列设计(如图8-图15所示),也可将通过第一连杆21相连的一对上固定脚1设计成具有β夹角,相应地,一对下固定脚2也设计成具有β夹角(45° < β <90° )(如图2-图7、图16和图17所示),从而使得加压面积更大,加压效果更好更稳定。具体来说,可以使得两个上固定脚1的内侧面分别处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呈β夹角设置,两个下固定脚2的内侧面分别处于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之间呈β夹角设置。
[0052]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两根第一连杆21和两根第二连杆22连接形成观察窗3,两根第二连杆22及加强杆7可位于同一平面,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
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或沿着固定脚底端延伸方向向外微凸呈一弧面结构,如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也即两根第二连杆22及加强杆7可位于同一曲面。另一方面,较佳地,两根第二连杆22各自沿着所述第一连杆延伸方向向外凸出并对称设置。
[0053]此固定系统具有弹性功能,可被撑开从而起到单节段颈椎加压固定的作用。第二连杆22沿着固定脚底端延伸方向呈微弧面的结构设计是为了让此固定系统更好的贴合于颈椎,从而将人体对植入后的异物感降到最低。如图18所示,观察窗3的整体形状可以为局部半菱形(第二连杆的凸出部分为半菱形,可同时参见图6、图7、图12和图13所示)、或为局部弧形(第二连杆的凸出部分为弧形,可同时参见图4、图5、图10和图11所示)、或为中部呈弧形带凹槽(第二连杆的凸出部分为弧形和半菱形的组合)或中部呈半圆形(第二连杆的凸出部分为半圆形,可同时参见图2、图3、图8、图9、图14、图15、图16和图17),如此设计可以使得连杆与固定脚的连接处受到的应力较小,防止破损和断裂,延长产品的寿命的同时也更为安全可靠。
[0054]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固定脚1的端部4优选为四棱锥,固定脚1的整体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外侧圆形内侧矩形(如图2、图4、图6、图8、图10、图12、图14和图16所示);或大致为矩形(如图3、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5和图17所示);或大致为方形、梯形或外侧圆形内侧梯形,横截面具有弧形的设计可使得固定脚的强度更高,植入后更稳定。
[0055]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