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640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发生在中、小动脉血管壁的呈节段性、非化脓性炎性病变,并伴有腔内血栓形成和管腔闭塞,引起肢体缺血。患者常因肢体缺血失代偿而引起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营养障碍,出现远端肢体溃烂、坏死。引发本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患者嗜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本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主要侵犯下肢中、小动脉及伴行静脉。临床表现有阵发性肢体疼痛,行走困难。行走时疼痛加剧,休息时减轻。局部肢体发凉,皮肤苍白,或有雷诺征(肢体中、小动脉痉挛)。足背动脉跳动微弱,进一步发展,足趾可出现红紫片块与坏死性溃疡,严重者可有1-2足趾坏死而延及足部与踝部。当发生感染时,可造成湿性坏疽,有严重全身症状,如高热,甚至昏迷,休克而死亡。病程可数月至数年不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杜仲2-15、白花蛇舌草6-15、败酱草5-10、续断3-12、多足蕨4-15、瓜子金5-15、火麻仁5-15、旋复花6-10、半夏5-16、赤芍6-15、牡丹皮5-10、连翘10-20、龙胆草10-15、小蓟7-18、女贞子4-
10、倒生根10-20、吉祥草6_15、小二仙草6_15、追风草9_16、翻白草2_8、金楼子6_12、七Pi枝花10-20、乌梢蛇10-20、陈皮7-12、菟丝子8-12、秦艽9-15、仙灵脾5-14、紫荆皮3-15、穿心莲5-6、三颗针10-20、鸡骨草5-10、龙葵5-14、穿山龙5-10、狼毒2-5、栀子3-10、牡蛎粉8-15、大青叶10-20、透骨草8-14、白花7-19、石见穿6-17。
[0006]优选的,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杜仲10、白花蛇舌草9、败酱草7、续断5、多足蕨5、瓜子金10、火麻仁7、旋复花7、半夏12、赤芍9、牡丹皮6、连翘15、龙胆草12、小蓟10、女贞子7、倒生根15、吉祥草9、小二仙草9、追风草12、翻白草6、金楼子10、七口1 枝花15、乌梢蛇15、陈皮10、菟丝子10、秦艽10、仙灵脾7、紫荆皮5、穿心莲6、三颗针15、鸡骨草6、龙葵10、穿山龙7、狼毒3、栀子5、牡蛎粉10、大青叶15、透骨草10、白芷10、石见穿10。
[0007]上述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颗粒剂、汤剂、胶囊剂等各种剂型。其中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0008]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0009]中医称本病为“脱疽”,是因寒湿凝聚脉络,痹塞不通而成。本发明有针对性的选取杜仲、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续断、多足蕨、瓜子金、火麻仁、旋复花、半夏、赤芍、牡丹皮、连翘、龙胆草、小蓟、女贞子、倒生根、吉祥草、小二仙草、追风草、翻白草、金楼子、七叶一枝花、乌梢蛇、陈皮、菟丝子、秦艽、仙灵脾、紫荆皮、穿心莲、三颗针、鸡骨草、龙葵、穿山龙、狼毒、栀子、牡蛎粉、大青叶、透骨草、白芷、石见穿共40味中药原料。
[0010]其中: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0011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0012]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0013]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
[0014]多足蕨,清热利湿解毒。
[0015]瓜子金,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
[0016]火麻仁,润肠通便。
[0017]旋复花,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0018]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0019]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0020]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0021]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0022]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
[0023]小蓟,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0024]女贞子,益肝肾,清虚热,明目。
[0025]倒生根,活血,止血。
[0026]吉祥草,润肺止咳,祛风。
[0027]小二仙草,清热,通便,活血,解毒。
[0028]追风草,有解表通窍的作用。
[0029]翻白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30 ]金樱子,味甘、微酸、涩,性平。能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0031]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0032]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熄风止痉,止痒解毒。
[0033]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0034]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0035]秦艽,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
[0036]仙灵脾,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0037]紫荆皮,活血通经,消肿解毒。
[0038]穿心莲,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0039]三颗针,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0040]鸡骨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
[0041]龙葵,清热解毒,利尿。
[0042]穿山龙,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之功效。
[0043]狼毒,祛痰、消积、止痛。
[0044]栀子,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
[0045]牡蛎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0046]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0047]透骨草,祛风除湿,解毒止痛。
[0048]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0049]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
[0050]全方配伍,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通络之功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效果显著。[0051 ]临床资料
[0052]1.病例选择:选取来院就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98例,男性75例,年龄20-41岁;女性23例,年龄27-50岁。
[0053]2.诊断标准:患者多有下肢进行性间歇跛行和慢性缺血症状,如麻木、怕冷、疼痛、苍白等表现。患肢疼痛逐渐加剧,肢端皮肤发凉,抬高则颜色苍白,下肢时则皮肤潮红、暗红、青紫。患肢中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则发生干性或湿性坏死。
[0054]3.治疗方法:□服本发明制得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0055]4.疗效判定标准
[0056]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
[0057]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有改塞.口 ,
[0058]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或病情继续发展者。
[0059]5.治疗结果
[0060]本发明中药共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0例,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96例,治愈率达97.9%,有效2例,有效率2.1%,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 实施例1
[0062]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63]杜仲10、白花蛇舌草9、败酱草7、续断5、多足蕨5、瓜子金10、火麻仁7、旋复花7、半夏12、赤芍9、牡丹皮6、连翘15、龙胆草12、小蓟10、女贞子7、倒生根15、吉祥草9、小二仙草9、追风草12、翻白草6、金樱子10、七叶一枝花15、乌梢蛇15、陈皮10、菟丝子10、秦艽10、仙灵脾
7、紫荆皮5、穿心莲6、三颗针15、鸡骨草6、龙葵10、穿山龙7、狼毒3、栀子5、牡蛎粉10、大青叶15、透骨草10、白]E10、石见穿10。
[0064]制备方法如下:
[0065]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0066]实施例2
[0067]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68]杜仲2、白花蛇舌草15、败酱草5、续断12、多足蕨4、瓜子金15、火麻仁5、旋复花10、半夏5、赤芍15、牡丹皮5、连翘10、龙胆草15、小蓟18、女贞子10、倒生根10、吉祥草15、小二仙草6、追风草16、翻白草2、金楼子6、七口1 枝花20、乌梢蛇10、陈皮12、英丝子8、秦充15、仙灵脾5、紫荆皮3、穿心莲6、三颗针10、鸡骨草10、龙葵5、穿山龙10、狼毒2、栀子3、牡蛎粉15、大青叶10、透骨草14、白芷7、石见穿6。
[0069]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0070]实施例3
[0071]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72]杜仲15、白花蛇舌草6、败酱草10、续断3、多足蕨15、瓜子金5、火麻仁15、旋复花6、半夏16、赤芍6、牡丹皮10、连翘20、龙胆草10、小蓟7、女贞子4、倒生根20、吉祥草6、小二仙草15、追风草9、翻白草8、金樱子12、七叶一枝花10、乌梢蛇20、陈皮7、菟丝子12、秦艽9、仙灵脾14、紫荆皮15、穿心莲5、三颗针20、鸡骨草5、龙葵14、穿山龙5、狼毒5、栀子10、牡蛎粉8、大青叶20、透骨草8、白芷19、石见穿17。
[0073]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杜仲2-15、白花蛇舌草6-15、败酱草5-10、续断3-12、多足蕨4-15、瓜子金5-15、火麻仁5-15、旋复花6-10、半夏5-16、赤芍6-15、牡丹皮5-10、连翘10-20、龙胆草10-15、小蓟7-18、女贞子4_10、倒生根10-20、吉祥草6-15、小二仙草6-15、追风草9-16、翻白草2-8、金楼子6-12、七叶一枝花10-20、乌梢蛇10-20、陈皮7-12、菟丝子8-12、秦艽9-15、仙灵脾5-14、紫荆皮3-15、穿心莲5-6、三颗针10-20、鸡骨草5-10、龙葵5-14、穿山龙5-10、狼毒2-5、栀子3-10、牡顿粉8-15、大青叶10-20、透骨草8-14、白JE7-19、石见穿6-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杜仲10、白花蛇舌草9、败酱草7、续断5、多足蕨5、瓜子金10、火麻仁7、旋复花7、半夏12、赤芍9、牡丹皮6、连翘15、龙胆草12、小蓟10、女贞子7、倒生根15、吉祥草9、小二仙草9、追风草12、翻白草6、金樱子10、七叶一枝花15、乌梢蛇15、陈皮10、菟丝子10、秦艽10、仙灵脾7、紫荆皮5、穿心莲6、三颗针15、鸡骨草6、龙葵10、穿山龙7、狼毒3、栀子5、牡蛎粉10、大青叶15、透骨草10、白芷10、石见穿1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杜仲10、白花蛇舌草9、败酱草7、续断5、多足蕨5、瓜子金10、火麻仁7、旋复花7、半夏12、赤芍9、牡丹皮6、连翘15、龙胆草12、小蓟10、女贞子7、倒生根15、吉祥草9、小二仙草9、追风草12、翻白草6、金樱子10、七叶一枝花15、乌梢蛇15、陈皮10、菟丝子10、秦艽10、仙灵脾7、紫荆皮5、穿心莲6、三颗针15、鸡骨草6、龙葵10、穿山龙7、狼毒3、栀子5、牡蛎粉10、大青叶15、透骨草10、白芷10、石见穿10。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通络之功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效果显著。
【IPC分类】A61K36/896, A61P9/14, A61K35/583,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477277
【申请号】CN201610057440
【发明人】张红, 梁琳, 高桂田, 孙建伟, 刘彩虹
【申请人】张红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