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71045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0?50份、茯神10?20份、人参5?15份、百合10?20份、远志10?20份、龙眼干15?25份、柏子仁20?30份、石菖蒲10?15份、当归5?10份、枸杞子20?40份、天门冬5?15份、熟地黄10?20份、莲子10?20份、五味子10?20份、生牡蛎5?15份,本发明通过煎煮、浸泡、过滤等步骤制成,本发明药酒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滋肾的作用,亦能有效减轻失眠、多梦的症状。
【专利说明】
_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药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售卖的药物多数依懒性强,毒副作用大,而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0003]在中国公开的CN105482965A中公开了一种养生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精5-20份、淫羊藿5-20份、仙茅5-20份、茯苓10-20份、熟地2-8份、淮山5-15份、丹皮10-20份、泽泻10-20份、山茱萸5-15份、菟丝子8-15份和酒1000-2000份,具有协同增效、安全性高、不易产生依赖性的优点,且具有滋阴壮阳、补肾、益寿延年的功效。
[0004]虽然现有的养生药酒安全性高,具有滋阴壮阳、补肾、益寿延年的功效,但是不能清心静神,缓解失眠。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该药酒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滋肾的作用,亦能有效减轻失眠的症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0-50份、茯神10-20份、人参5-15份、百合10-20份、远志10-20份、龙眼干15-25份、柏子仁20-30份、石菖蒲10-15份、当归5-10份、枸杞子20-40份、天门冬5-15份、熟地黄10-20份、莲子10-20份、五味子10-20份、生牡蛎5-15份。
[0008]优选的,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0-50份、茯神15-20份、人参10-15份、百合15-20份、远志15-20份、龙眼干20-25份、柏子仁25-30份、石菖蒲12-15份、当归8-10份、枸紀子30-40份、天门冬10-15份、熟地黄15-20份、莲子15-20份、五味子15-20份、生牡.10-15份。
[0009]优选的,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0份、茯神10份、人参5份、百合10份、远志10份、龙眼干15份、柏子仁20份、石菖蒲10份、当归5份、枸杞子20份、天门冬5份、熟地黄1份、莲子1份、五味子1份、生牡蛎5份。
[0010]优选的,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0份、茯神15份、人参10份、百合15份、远志15份、龙眼干20份、柏子仁25份、石菖蒲12份、当归8份、枸杞子30份、天门冬10份、熟地黄15份、莲子15份、五味子15份、生牡.1份。
[0011]优选的,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50份、茯神20份、人参15份、百合20份、远志20份、龙眼干25份、柏子仁30份、石菖蒲15份、当归10份、枸杞子40份、天门冬15份、熟地黄20份、莲子20份、五味子20份、生牡.15份。
[0012]优选的,所述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0013](I)将酸枣仁、茯神、人参、百合、远志、龙眼干、柏子仁、石菖蒲、当归、枸杞子、天门冬、熟地黄、莲子、五味子、生牡蛎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并加入3升黄酒浸泡,密封;
[0014](2)将该容器隔水加热至沸后取出继续浸泡15-20天;
[0015](3)取上清液,并将药渣过滤所得的余液与上清液合并即得药酒。
[0016]优选的,制备步骤(I)中所述的密闭容器为瓦坛或玻璃坛。
[0017]优选的,制备步骤(I)中所述的黄酒浸泡可改为白酒浸泡。
[0018]优选的,制备步骤(2)的浸泡过程中需每隔2天将容器震荡一次。
[0019]本发明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滋肾的作用,亦能有效减轻失眠的症状。本发明药酒使用的所有药材功能主治如下:
[0020]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作用。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0021 ]茯神:味甘、淡,性平,归心、脾经。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作用。主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常与人参、酸枣仁、当归、熟地黄一起使用,治疗神不守舍、睡卧不宁。
[0022]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惊悸失眠。
[0023]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用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0024]远志: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肾经。具有安神益智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与当归、枸杞、酸枣仁、菖蒲等同用可治精神恍惚,心神不宁。
[0025]龙眼干: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的作用。主治虚劳羸弱、失眠症、健忘、惊悸。配酸枣仁能补益心脾;配石菖蒲能养心醒神;配柏仁子能补心宁神。
[0026]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惊悸、失眠等症。柏子仁、枸杞子、当归、石菖蒲、茯神、熟地等同用可治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常服可宁心定志,补肾滋阴。
[0027]石菖蒲:味辛,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理气、活血、散风的作用。主治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
[0028]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用于眩晕心悸。
[0029]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等作用。用于虚劳精亏、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
[0030]天门冬:味甘、苦,性寒,归肝、肺、肾、肺经。具有安神、养心、润肺、补益、滋肾等疗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与枸杞、地黄同用可治劳伤虚损。
[0031]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的作用。主治阴虚血少、耳聋目昏。
[0032]莲子:味甘、涩,性平,归心、脾、肾、胃、肝、膀胱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心悸失眠。
[0033]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用于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34]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自汗盗汗。
[0035]纵观上述所用药材的功能主治可以了解本发明对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加上各组分配伍合理,使得本发明药酒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滋肾的作用,能有效减轻失眠、多梦的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0份、茯神10份、人参5份、百合10份、远志10份、龙眼干15份、柏子仁20份、石菖蒲10份、当归5份、枸杞子20份、天门冬5份、熟地黄1份、莲子1份、五味子1份、生牡.5份。
[0039]—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0040](I)将酸枣仁、茯神、人参、百合、远志、龙眼干、柏子仁、石菖蒲、当归、枸杞子、天门冬、熟地黄、莲子、五味子、生牡蛎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并加入3升黄酒浸泡,密封;
[0041](2)将该容器隔水加热至沸后取出继续浸泡15-20天;
[0042](3)取上清液,并将药渣过滤所得的余液与上清液合并即得药酒。
[0043 ]本发明安神助眠养生药酒服用方法:饭前温服,每次服用20-30毫升。
[0044]实施例2:
[0045]—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5份、茯神13份、人参8份、百合13份、远志13份、龙眼干18份、柏子仁23份、石菖蒲11份、当归6份、枸杞子25份、天门冬8份、熟地黄13份、莲子13份、五味子13份、生牡蛎8份。
[0046]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47]实施例3:
[0048]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5份、茯神12份、人参6份、百合11份、远志11份、龙眼干18份、柏子仁25份、石菖蒲10份、当归7份、枸杞子25份、天门冬6份、熟地黄12份、莲子12份、五味子12份、生牡.8份。
[0049]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50]实施例4:
[0051 ] 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0份、茯神15份、人参10份、百合15份、远志15份、龙眼干20份、柏子仁25份、石菖蒲12份、当归8份、枸杞子30份、天门冬1份、熟地黄15份、莲子15份、五味子15份、生牡■ 1份。
[0052]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53]实施例5:
[0054]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5份、茯神18份、人参12份、百合17份、远志18份、龙眼干23份、柏子仁27份、石菖蒲13份、当归9份、枸杞子35份、天门冬12份、熟地黄18份、莲子18份、五味子18份、生牡蛎13份。
[0055]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56]实施例6:
[0057]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8份、茯神18份、人参14份、百合15份、远志18份、龙眼干23份、柏子仁25份、石菖蒲10份、当归8份、枸杞子35份、天门冬13份、熟地黄20份、莲子15份、五味子15份、生牡.15份。
[0058]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59]实施例7:
[0060]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该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50份、茯神20份、人参15份、百合20份、远志20份、龙眼干25份、柏子仁30份、石菖蒲15份、当归10份、枸杞子40份、天门冬15份、熟地黄20份、莲子20份、五味子20份、生牡.15份。
[0061 ]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62]本发明药酒原料来源广泛,配方合理,制备简便,具有清心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滋肾的作用,亦能有效减轻失眠多梦的症状,值得市场推广。
[0063]病例介绍:
[0064]1.刘XX,女,18岁,因高三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夜不能寐,心情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服用本发明药酒3天后情绪平和,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不易惊醒,5天后症状消失。随访,停止服用后未复发。
[0065]2.李XX,男,26岁,因公司竞争激烈且长期加班导致生活作息混乱,心神焦虑,难以入睡,且多梦易惊醒,服用本发明药酒4天后,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白天神态积极,注意力更加集中,工作效率明显提高,7天后症状消失。随访,停止服用后未复发。
[0066]3.杨XX,女,67岁,因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经常生病,心情抑郁,夜不能寐,服用本发明药酒5天后,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心情平和,10天后症状消失。随访,停止服用后未复发。
[006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30-50份、茯神10-20份、人参5-15份、百合10-20份、远志10-20份、龙眼干15-25份、柏子仁20-30份、石菖蒲10-15份、当归5-10份、枸杞子20-40份、天门冬5-15份、熟地黄10-20份、莲子10-20份、五味子10-20份、生牡蛎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0-50份、茯神15-20份、人参10-15份、百合15-20份、远志15-20份、龙眼干20-25份、柏子仁25-30份、石菖蒲12-15份、当归8-10份、枸杞子30-40份、天门冬10-15份、熟地黄15-20份、莲子15-20份、五味子15-20份、生牡蛎10_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组成:酸枣仁40份、茯神15份、人参10份、百合15份、远志15份、龙眼干20份、柏子仁25份、石菖蒲12份、当归8份、枸紀子30份、天门冬1份、熟地黄15份、莲子15份、五味子15份、生牡蛎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将酸枣仁、茯神、人参、百合、远志、龙眼干、柏子仁、石菖蒲、当归、枸杞子、天门冬、熟地黄、莲子、五味子、生牡蛎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并加入3升黄酒浸泡,密封; (2)将该容器隔水加热至沸后取出继续浸泡15-20天; (3)取上清液,并将药渣过滤所得的余液与上清液合并即得药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I)中所述的密闭容器为瓦坛或玻璃坛。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黄酒浸泡可改为白酒浸泡。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神助眠养生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2)的浸泡过程中需每隔2天将容器震荡一次。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6038970SQ20161049996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杨文礼
【申请人】杨文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