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747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工作中,困难插管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关乎患者生命安全,遇到困难插管通常选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可视喉镜引导插管、逆行气管插管等技术,其中以逆行气管插管技术要求较低,普及率高,有深静脉穿刺包即可完成,但临床实践中使用传统气管插管导管逆行插管成功率不高,约为50-60%,因为在深静脉导丝导引气管导管插管时,导丝细小,导管口径相对较大,导管可以在导丝上下左右偏离,尖端离导丝最大偏差接近气管插管直径,接近I厘米,而声门狭小,受刺激时闭合成一条线,插管时导管尖端容易顶到声门周围软组织,造成插管失败和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喉头水肿,因此,约束导管尖端活动范围很重要,它直接影响插管成功率,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气管导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气管导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管导管,它包括导管体和贯穿于导管体内部的导丝,所述的导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斜口和与斜口相配合的墨菲氏孔,所述的墨菲氏孔为椭圆形结构,导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导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管体相配合的形变弹簧,导管体中部的管壁上嵌接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的出气口端连接有气囊,所述的气囊设置在导管体的圆周外壁上,充气管的进气口端连接有充气嘴,所述的充气嘴上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相配合的底座,所述的固定板连接有充气阀,所述的充气阀上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充气阀下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下部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导丝设置有环形拉手。
[0005]所述的支撑座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导管体连接。
[0006]所述的气囊与斜口相配合。
[0007]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充气阀连接。
[0008]所述的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配合的凹槽。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的设置是为了在逆行气管插管中导管方向的准确性,避免导管尖端偏移,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环形拉手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插管,具有防滑的效果,支撑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手持导管体,防止导管体脱手,形变弹簧的设置是为了固定导管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导管体的形状,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充气嘴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气囊充气,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插管时气囊漏气,这种结构采用负压的方式密封气囊,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的局部剖面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的充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导管体 2、导丝 3、斜口 4、墨菲氏孔 5、支撑座 6、形变弹簧7、充气管8、气囊9、充气嘴10、固定板11、底座12、充气阀13、密封圈14、复位弹簧15、通气孔16、环形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气管导管,它包括导管体I和贯穿于导管体I内部的导丝2,所述的导管体I的一端设置有斜口 3和与斜口 3相配合的墨菲氏孔4,所述的墨菲氏孔4为椭圆形结构,导管体I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5,导管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管体I相配合的形变弹簧6,导管体I中部的管壁上嵌接有充气管7,所述的充气管7的出气口端连接有气囊8,所述的气囊8设置在导管体I的圆周外壁上,充气管7的进气口端连接有充气嘴9,所述的充气嘴9上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10和与固定板10相配合的底座11,所述的固定板10连接有充气阀12,所述的充气阀12上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13,充气阀13下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4,所述的复位弹簧14的下部与底座11连接,所述的底座11设置有通气孔15,所述的导丝2设置有环形拉手16。
[00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的设置是为了在逆行气管插管中导管方向的准确性,避免导管尖端偏移,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环形拉手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插管,具有防滑的效果,支撑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手持导管体,防止导管体脱手,形变弹簧的设置是为了固定导管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导管体的形状,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充气嘴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气囊充气,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插管时气囊漏气,这种结构采用负压的方式密封气囊,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优点。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气管导管,它包括导管体I和贯穿于导管体I内部的导丝2,所述的导管体I的一端设置有斜口 3和与斜口 3相配合的墨菲氏孔4,所述的墨菲氏孔4为椭圆形结构,导管体I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5,导管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管体I相配合的形变弹簧6,导管体I中部的管壁上嵌接有充气管7,所述的充气管7的出气口端连接有气囊8,所述的气囊8设置在导管体I的圆周外壁上,充气管7的进气口端连接有充气嘴9,所述的充气嘴9上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10和与固定板10相配合的底座11,所述的固定板10连接有充气阀12,所述的充气阀12上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13,充气阀13下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4,所述的复位弹簧14的下部与底座11连接,所述的底座11设置有通气孔15,所述的导丝2设置有环形拉手16,所述的支撑座5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导管体I连接,所述的气囊8与斜口 3相配合,所述的固定板10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充气阀12连接,所述的底座11的上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14相配合的凹槽。
[00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的设置是为了在逆行气管插管中导管方向的准确性,避免导管尖端偏移,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环形拉手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插管,具有防滑的效果,支撑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员手持导管体,防止导管体脱手,形变弹簧的设置是为了固定导管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导管体的形状,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充气嘴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气囊充气,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插管时气囊漏气,这种结构采用负压的方式密封气囊,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优点。
【主权项】
1.一种气管导管,它包括导管体和贯穿于导管体内部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斜口和与斜口相配合的墨菲氏孔,所述的墨菲氏孔为椭圆形结构,导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导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管体相配合的形变弹簧,导管体中部的管壁上嵌接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的出气口端连接有气囊,所述的气囊设置在导管体的圆周外壁上,充气管的进气口端连接有充气嘴,所述的充气嘴上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相配合的底座,所述的固定板连接有充气阀,所述的充气阀上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充气阀下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下部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导丝设置有环形拉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导管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与斜口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充气阀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配合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它包括导管体和贯穿于导管体内部的导丝,导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斜口和与斜口相配合的墨菲氏孔,导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导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管体相配合的形变弹簧,导管体中部的管壁上嵌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出气口端连接有气囊,气囊设置在导管体的圆周外壁上,充气管的进气口端连接有充气嘴,充气嘴上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相配合的底座,固定板连接有充气阀,充气阀上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充气阀下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部与底座连接,底座设置有通气孔,导丝设置有环形拉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插管成功率高的优点。
【IPC分类】A61M16/04, A61M25/04
【公开号】CN204619093
【申请号】CN201520318719
【发明人】崔建波, 杨少华, 贠勇
【申请人】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