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侧吻合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6157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侧侧吻合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侧吻合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冠心病是目前的一种常见心脏病,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的手段。在搭桥手术中,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是最常用的两种吻合方式。自体静脉是最常用的桥血管,该自体静脉的特点是自身没有支撑力,如图1所示,做侧侧吻合时,助手要把两把镊子8分开一定距离,同时夹住静脉7的体部,将静脉7拉直以固定自体静脉7的体部。采用这种吻合方式占用了助手的两只手,减弱了助手协助手术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易于操作的侧侧吻合固定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侧吻合固定器,包括一套管、套设在该套管内并底端从所述套管的底部伸出的连杆、配置在该连杆的顶部且置于所述套管外侧的控制手柄,在所述套管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夹持部,在所述连杆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构成用以固定自体静脉的静脉夹,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手柄使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进行往复移动以形成所述静脉夹的开合状态。
[0005]采用上述结构,下压所述控制手柄时,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下移动,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开,即静脉夹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自体静脉的体部置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松开或反方向操作所述控制手柄时,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夹持部,移动至最佳位置,该最佳位置以对自体静脉形成最佳定位效果为准,由此实现手术中对自体静脉的固定。这种侧侧吻合固定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方便使用,手术中,助手只需利用一只手即可操作该侧侧吻合固定器实现对自体静脉的固定,从而可解放出助手的一只手,增强了助手在手术中的协助能力。
[0006]优选的,所述连杆为一根整杆,在该连杆的外圆周表面上于靠近所述控制手柄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部,且这两个第一定位部沿所述连杆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内圆周表面上靠近其上部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卡止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关系来改变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之间的间距。
[0007]采用上述结构,下压所述控制手柄时,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下移动,使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下移动,则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开,即静脉夹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自体静脉的体部置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反方向操作所述控制手柄时,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上移动,使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上移动以缩小两者之间的间距以对自体静脉进行固定,并使其中一个第一定位部卡止在第二定位部上以保持在这种状态下,由此实现手术中对自体静脉的固定。这种侧侧吻合固定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能保证对自体静脉的固定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呈分体式设置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第一连杆部和第二连杆部,所述控制手柄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杆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杆部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连杆部的底部设有一活塞,在所述第二连杆部的顶部设有一密封盖,由所述活塞、套管以及密封盖共同构成一密闭腔室,在所述密闭腔室内设有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活塞相抵接,其底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
[0009]采用上述结构,下压所述控制手柄时,所述活塞压缩密闭腔室内的气体并同时压缩所述复位弹簧,密闭腔室内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二连杆部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下移动,使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下移动,则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开,即静脉夹处于打开状态,这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自体静脉的体部置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松开或反方向操作所述控制手柄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杆部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夹持部移动至最佳位置,由此实现手术中对自体静脉的固定。这种侧侧吻合固定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能保证对自体静脉的固定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连杆为一根整杆,在所述连杆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朝向其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凸起,在所述套管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第二凸起,并所述第一凸起置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上方,在所述连杆上套设一复位弹簧,并该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
[0011]采用上述结构,下压所述控制手柄时,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套管进行轴向向下移动,同时所述第一凸起压缩复位弹簧使其底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凸起上,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下移动,则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开,即静脉夹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自体静脉的体部置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松开所述控制手柄时,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使所述连杆相对于套管进行轴向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向上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至最佳位置,由此实现手术中对自体静脉的固定。这种侧侧吻合固定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能保证对自体静脉的固定效果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呈水平设置的“]”形,且两者所在平面保持平行,所述套管/连杆与前述平面之间形成90°?160°的夹角。
[0013]优选的,在所述静脉夹处于闭合和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始终保持对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自体静脉在手术中的固定方式;
[0015]图2为侧侧吻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一实施例;
[0016]图3为侧侧吻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二实施例;
[0017]图4为侧侧吻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三实施例;
[0018]图5为侧侧吻合固定器在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图6为侧侧吻合固定器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0]图7为侧侧吻合固定器对自体静脉进行固定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图2?图7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侧吻合固定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图2为侧侧吻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为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侧侧吻合固定器2包括一套管4,在该套管4内套设一连杆3,该连杆3的整体长度大于套管4并其两端均从套管4的两端伸出。在连杆3的顶端一体形成一圆盘形的控制手柄31,该控制手柄31整体位于套管4的外侧。在套管4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夹持部51,在连杆3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二夹持部52,如图2所示,该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均呈水平设置的“]”形,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所在平面保持平行,套管4或连杆3与第一夹持部51/第二夹持部52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90°?160°的夹角,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90°。由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构成静脉夹5,该静脉夹5用以固定自体静脉7的体部,在静脉夹5处于图5和图6所示的闭合和打开状态时,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始终保持对准。
[0023]本实施例中,连杆3为一根整杆,在该连杆3的外圆周表面上靠近控制手柄31处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部32,并这两个第一定位部32沿连杆3的轴向间隔设置;类似地,在套管4的内圆周表面上靠近其上部设有两个第二定位部41,并这两个第二定位部32沿套管4的轴向间隔设置。单个第一定位部32可由形成在连杆3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圆形凸起构成,或者,由沿连杆3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凸点构成;类似地,单个第二定位部41可由形成在套管4的整个内圆周方向上的圆形凸起构成,或者,由沿套管4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凸点构成。
[0024]下面参照图2、图5?图7对侧侧吻合固定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具体为:
[0025]正常状态(即未使用)下,连杆3上的置于下方的第一定位部32卡止在套管4上的置于上方的第二定位部41上,此时,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紧贴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