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742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类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PICC导管因其穿刺点表浅、止血容易、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上等优势,所以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导管体外部分约5cm,且在导管末端连接输液接头致使外露装置长,而且PICC导管可留置长达一年,因此在此期间需要对PICC外露部分进行固定;目前临床上导管穿刺部位及外露导管部分必须用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带固定,但该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I)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带固定一段时间后敷贴容易卷边,尤其是患者发热出汗后敷贴极易卷边松动;(2)导管外露部分长,患者在穿脱衣物时容易拽扯,导致导管移位甚至脱出,缩短了导管的预期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舒适、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的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左侧沿左侧边沿均匀设有一排搭扣,本体右侧沿右侧边沿均匀设有与搭扣扣接配合的扣环,本体中部设有可视窗口,本体上设有位于可视窗口下方的遮盖叶,遮盖叶的上侧边沿固定在本体上,遮盖叶的下侧边沿与本体下侧边沿平齐,遮盖叶下侧边沿的后表面设有粘扣毛面,本体上设有与粘扣毛面对应贴合的粘扣刺面,本体中部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穿出长孔,本体上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凹槽,凹槽在穿出长孔的左侧或右侧。
[0005]本体为长方形或梯形,且本体上边与本体下边平行,本体由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叠加缝制而成。
[0006]扣环沿本体右侧边沿设有至少两排。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本体包裹在穿刺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使可视窗口位于穿刺点正上方,以便观察穿刺点情况,然后将输液接头从穿出长孔拉出并固定于凹槽内,将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贴合,从而使遮盖叶无张力覆盖住凹槽和输液接头,接着根据患者臂围大小选择适宜的扣环,并与搭扣扣合,最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患者手臂上,输液时,只需通过分开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打开遮盖叶,将输液接头和输液器连接妥善后固定在凹槽内,然后将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紧密贴合,使遮盖叶无张力遮盖住输液接头,从而防止PICC导管发生移位或脱出,保证PICC导管的正常使用;另夕卜,若穿刺点发生出血现象,可选择一条弹性绷带,沿左右方向置于本体后面,加压缠绕于穿刺点上方,绷带可活动,等穿刺点出血停止后,取下弹性绷带即可。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I)本体为梯形或长方形,缠与手臂后形成一头大一头小的筒状,更贴合手臂生理形状,另外本体采用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叠加缝制而成,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均具有弹性,可保证本体的弹性变形功能,使用时,弹力棉布层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能对患者缓冲保护,大大提高了患者穿戴的舒适度;
[0010](2)可视窗口用于随时观察穿刺点局部,是否有肿胀、渗血、渗液及感染等情况,操作非常方便;
[0011](3)通过搭扣与扣环的扣接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于患者手臂上,结构简单,固定牢固,效果好,另外本体上设有多排扣环,可根据患者臂围大小选择适宜的扣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12](4)将输液接头从穿出长孔内拉出,并置放固定于凹槽内,通过遮盖叶的无张力遮盖,可防止PICC导管发生移位或脱出,更加方便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尤其是在穿脱衣物时,不会拉扯到PICC导管;
[0013](5)遮盖叶通过粘扣毛面和粘扣刺面的粘贴配合从而无张力覆盖穿出长孔和凹槽,避免遮盖叶对凹槽和输液接头的压迫造成的凹槽下皮肤损伤。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保证了PICC导管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缠绕在患者手臂上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包括本体I,本体I左侧沿左侧边沿均匀设有一排搭扣2,本体I右侧沿右侧边沿均匀设有与搭扣2扣接配合的扣环3,本体I中部设有可视窗口 4,本体I上设有位于可视窗口 4下方的遮盖叶5,遮盖叶5的上侧边沿固定在本体I上,遮盖叶5的下侧边沿与本体I下侧边沿平齐,遮盖叶5下侧边沿的后表面设有粘扣毛面6,本体I上设有与粘扣毛面6对应贴合的粘扣刺面7,本体I中部设有位于遮盖叶5后方的穿出长孔8,本体I上设有位于遮盖叶5后方的凹槽9,凹槽9在穿出长孔8的左侧或右侧。
[0019]本体I为长方形或梯形,且本体I上边与本体I下边平行,本体I由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叠加缝制而成。
[0020]扣环3沿本体I右侧边沿设有至少两排。
[0021]本体上的可视窗口可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菱形等,更具美感。
[00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本体I包裹在穿刺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使可视窗口 4位于穿刺点正上方,以便观察穿刺点情况,然后将输液接头从穿出长孔8拉出并固定于凹槽9内,将粘扣毛面6和粘扣刺面7紧密贴合,从而使遮盖叶5无张力遮盖住凹槽9和输液接头,接着根据患者臂围大小选择适宜的扣环3,并与搭扣2扣合,最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患者手臂上,输液时,只需通过分开粘扣毛面6和粘扣刺面7打开遮盖叶5,将输液接头和输液器连接妥善后固定在凹槽9内,然后将粘扣毛面6和粘扣刺面7紧密贴合,遮盖叶5无张力遮盖住输液接头,从而防止PICC导管发生移位或脱出,保证PICC导管的正常使用;若穿刺点发生出血现象,可选择一条弹性绷带,沿左右方向置于本体后面,加压缠绕于穿刺点上方,绷带可活动,等穿刺点出血停止后,取下弹性绷带即可。
[0023]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左侧沿左侧边沿均匀设有一排搭扣,本体右侧沿右侧边沿均匀设有与搭扣扣接配合的扣环,本体中部设有可视窗口,本体上设有位于可视窗口下方的遮盖叶,遮盖叶的上侧边沿固定在本体上,遮盖叶的下侧边沿与本体下侧边沿平齐,遮盖叶下侧边沿的后表面设有粘扣毛面,本体上设有与粘扣毛面对应贴合的粘扣刺面,本体中部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穿出长孔,本体上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凹槽,凹槽在穿出长孔的左侧或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为长方形或梯形,且本体上边与本体下边平行,本体由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叠加缝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扣环沿本体右侧边沿设有至少两排。
【专利摘要】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左侧沿左侧边沿均匀设有一排搭扣,本体右侧沿右侧边沿均匀设有与搭扣扣接配合的扣环,本体中部设有可视窗口,本体上设有位于可视窗口下方的遮盖叶,遮盖叶的上侧边沿固定在本体上,遮盖叶的下侧边沿与本体下侧边沿平齐,遮盖叶下侧边沿的后表面设有粘扣毛面,本体上设有与粘扣毛面对应贴合的粘扣刺面,本体中部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穿出长孔,本体上设有位于遮盖叶后方的凹槽,凹槽在穿出长孔的左侧或右侧;另有一条单独的弹性绷带,加压覆盖穿刺点止血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舒适,使用效果好,可清洗、经济耐用,可灵活运用多排扣环调节装置使之适合不同臂围的人群使用。
【IPC分类】A61M5/14, A61M25/02
【公开号】CN205198661
【申请号】CN201520963642
【发明人】李雯, 苗金红, 刘小花, 李慧锋, 李珊, 贾芳芳, 熊瑛, 王雅倩, 典晓红, 凌丹
【申请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雯, 苗金红, 刘小花, 李慧锋, 李珊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