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634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包括血浆收集传输袋、采血管理系统、抗凝剂输液袋、分离袋、离心夹、收集袋、输入针、下游应力释放装置、废液收集袋、收集器、RBC去除袋、样品袋、置换液袋、处理模块、回输针、抗凝剂阀、输入管路传感器和回输传感器,所述处理模块主要由血浆泵、全血/抗凝剂泵和气泡收集器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血浆泵、全血/抗凝剂泵和气泡收集器构成的处理模块,能够实现细胞采集、细胞去除、血浆置换、干细胞采集和细胞洗涤等血液操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同时设置BC去除袋,能够针对红细胞进行去除,增加置换液袋能够使得置换方便,同时设置废液收集袋能够及时的除去出液,方便系统循环工作,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一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
[0003]在血液采集、储存和输血的过程中,需要对血液进行一系列处理,才能进行长时间的保存,或者输送给人体,而现有的处理方式较为繁琐,效率低下,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包括血浆收集传输袋、采血管理系统、抗凝剂输液袋、分离袋、离心夹、收集袋、输入针、下游应力释放装置、废液收集袋、收集器、RBC去除袋、样品袋、置换液袋、处理模块、回输针、抗凝剂阀、输入管路传感器和回输传感器,所述处理模块主要由血浆栗、全血/抗凝剂栗和气泡收集器构成,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管路传感器的输出端,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输入针和采血管理系统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出端,血管理系统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入端连接抗凝剂输液袋;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出端通过收集器连接分离袋的全血输入接口,所述血浆栗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分离袋的富成分血浆输出接口和废液收集袋,血浆栗的输出端连接收集袋的富成分血浆输入接口,其中分离袋和收集袋均设置在离心夹内;所述收集袋穷成分血浆输入接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血浆收集传输袋和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所述分离袋的压积红细胞输出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RBC去除袋和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且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设置回输传感器,气泡收集器的液体输出端口连接回输阀的输入端,回输阀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样品袋、置换液袋和回输针。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管道连接0.9%氯化钠输液袋的输出接口,0.9%氯化钠输液袋输出接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盐水夹,0.9%氯化钠输液袋的进气接口通过排气管道连接气泡收集器的气体输出端口。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与三通管道的分叉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输入卡。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出端和收集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阻滞传感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血浆收集传输袋连接的管道上设置多个支管,支管连接血小板贮存传输袋。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处理模块与分离袋和收集袋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下游应力释放装置和下游应力释放装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血浆栗、全血/抗凝剂栗和气泡收集器构成的处理模块,能够实现细胞采集、细胞去除、血浆置换、干细胞采集和细胞洗涤等血液操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同时设置BC去除袋,能够针对红细胞进行去除,增加置换液袋能够使得置换方便,同时设置废液收集袋能够及时的除去出液,方便系统循环工作,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处理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血浆收集传输袋1、滑片夹2、血小板贮存传输袋3、采血管理系统4、0.9%氯化钠输液袋5、抗凝剂输液袋6、下游应力释放装置7、分离袋8、离心夹9、收集袋10、输入针
11、下游应力释放装置12、废液收集袋13、收集器14、RBC去除袋15、样品袋16、置换液袋17、处理模块18、回输针19、血浆收集夹20、排氧卡21、血浆栗22、全血/抗凝剂栗23、盐水夹24、抗凝剂阀25、输入管路传感器26、阻滞传感器27、输入卡28、回输传感器29、回输阀30、血浆回输阀31、气泡收集器32、界面探测器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包括血浆收集传输袋1、滑片夹2、血小板贮存传输袋3、采血管理系统4、0.9%氯化钠输液袋5、抗凝剂输液袋6、下游应力释放装置7、分离袋8、离心夹9、收集袋10、输入针11、下游应力释放装置12、废液收集袋13、收集器14、RBC去除袋15、样品袋16、置换液袋17、处理模块18、回输针19、血浆收集夹20、排氧卡21、血浆栗22、全血/抗凝剂栗23、盐水夹24、抗凝剂阀25、输入管路传感器26、阻滞传感器27、输入卡28、回输传感器29、回输阀30、血浆回输阀31、气泡收集器32和界面探测器33,所述处理模块18主要由血浆栗22、全血/抗凝剂栗23和气泡收集器32构成,所述全血/抗凝剂栗23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管路传感器26的输出端,管路传感器26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输入针11和采血管理系统4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出端,血管理系统4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入端连接抗凝剂输液袋6,以便于将抗凝剂和输入针11采集的血液混合,阻止血液凝固,所述管路传感器26的输入端还通过管道连接0.9%氯化钠输液袋5的输出接口,以便于稀释血液,其中0.9%氯化钠输液袋5输出接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盐水夹24,管路传感器26的输入端与三通管道的分叉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输入卡28,实现通断的控制,通过盐水夹24和输入卡28封闭或者开启管路;所述全血/抗凝剂栗23的输出端通过收集器14连接分离袋8的全血输入接口,全血/抗凝剂栗23的输出端和收集器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阻滞传感器27。
[0018]所述血浆栗22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分离袋8的富成分血浆输出接口和废液收集袋13,血浆栗22的输出端连接收集袋10的富成分血浆输入接口,其中分离袋8和收集袋10均设置在离心夹9内,通过离心夹9将分离袋8和收集袋10中的血液成分进行离心分散,以便于在分离袋8和收集袋10进行渗透分离。
[0019]所述收集袋10穷成分血浆输入接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血浆收集传输袋I和气泡收集器32的原料输入端口,所述分离袋8的压积红细胞输出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RBC去除袋15和气泡收集器32的原料输入端口,且气泡收集器32的原料输入端口设置回输传感器29,所述气泡收集器32的气体输出端口通过排气管道连接0.9%氯化钠输液袋5的进气接口,以便于利用气压压出0.9 %氯化钠溶液,而气泡收集器32的液体输出端口连接回输阀30的输入端,回输阀3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样品袋16、置换液袋17和回输针19。
[0020]所述血浆收集传输袋I连接的管道上设置多个支管,支管连接血小板贮存传输袋3,实现血小板的输送。
[0021]所述所述处理模块18与分离袋8和收集袋10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下游应力释放装置12和下游应力释放装置7。
[0022]本实用中每条管路上均对应设置关卡或者滑片夹2,以便于控制内部液体的流动方向,流量大小等因素。
[00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血浆栗22、全血/抗凝剂栗23和气泡收集器32构成的处理模块18,能够实现细胞采集、细胞去除、血浆置换、干细胞采集和细胞洗涤等血液操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同时设置BC去除袋15,能够针对红细胞进行去除,增加置换液袋17能够使得置换方便,同时设置废液收集袋13能够及时的除去出液,方便系统循环工作,节约成本。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包括血浆收集传输袋、采血管理系统、抗凝剂输液袋、分离袋、离心夹、收集袋、输入针、下游应力释放装置、废液收集袋、收集器、RBC去除袋、样品袋、置换液袋、处理模块、回输针、抗凝剂阀、输入管路传感器和回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主要由血浆栗、全血/抗凝剂栗和气泡收集器构成,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管路传感器的输出端,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输入针和采血管理系统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出端,血管理系统中抗凝剂输送栗的输入端连接抗凝剂输液袋;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出端通过收集器连接分离袋的全血输入接口;所述血浆栗的输入端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分离袋的富成分血浆输出接口和废液收集袋,血浆栗的输出端连接收集袋的富成分血浆输入接口,其中分离袋和收集袋均设置在离心夹内;所述收集袋穷成分血浆输入接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血浆收集传输袋和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所述分离袋的压积红细胞输出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连接RBC去除袋和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且气泡收集器的原料输入端口设置回输传感器,气泡收集器的液体输出端口连接回输阀的输入端,回输阀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样品袋、置换液袋和回输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管道连接0.9 %氯化钠输液袋的输出接口,0.9 %氯化钠输液袋输出接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盐水夹,0.9 %氯化钠输液袋的进气接口通过排气管道连接气泡收集器的气体输出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传感器的输入端与三通管道的分叉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输入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血/抗凝剂栗的输出端和收集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阻滞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收集传输袋连接的管道上设置多个支管,支管连接血小板贮存传输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与分离袋和收集袋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下游应力释放装置和下游应力释放装置。
【文档编号】A61M1/02GK205667651SQ201620340919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张芬娟, 李红, 杨丽超, 方文娟
【申请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