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料漂白用泡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0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料漂白用泡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漂白用泡状组合物、衣料的漂白方法及容器装的衣料用漂白剂。
背景技术
以过氧化氢为主基剂的氧系液体漂白剂,从可以用于色布花布、可以直接涂敷于污垢上等优点来看,使用得较好。氧系液体漂白剂,通常是利用与弱碱性洗剂一起加入洗涤机进行洗净的方法、或直接涂敷于污垢上之后与弱碱性洗剂一起在洗涤机中进行洗净的方法来使用,但其漂白效果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特开平9-104898号公报、特开平9-104900号公报、特开平9-100492号公报中公开了同时使用特定的两种表面活性剂及漂白活性化剂的液体漂白剂组合物。
另一方面,从使用方便性这点来考虑,公开了填充于触发容器中的漂白剂。在特开平11-100594号公报中公开了填充于附带具有特定成泡机构的排出机的触发容器中的衣料用氧系漂白剂。在特表平11-500778号公报中公开了含有过氧漂白剂和表面活性剂而成的喷雾型分配器装液状组合物。在特表平9-506130号公报中公开了含有过氧化物化合物的可以喷雾的二部构成洗净剂。而且,在特开平5-156293号公报中公开了含有烷基葡糖苷的硬质表面用漂白剂,暗示了可以使用喷雾容器以泡状物进行供给这种情形。

发明内容
可是,在将漂白剂用于衣料上的情况下,通常是使用以液状直接涂敷的方法,但本发明者们发现了通过以微细的泡状进行涂敷,与这些方法相比,提高了漂白力和洗净力。关于这一点,在上述公报中没有暗示以泡状附着于衣料这种情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获得优异的漂白效果的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组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漂白用泡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含有(a)过氧化氢〔以下称为(a)成份〕1~6重量%、(b)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以下称为(b)成份〕0.5~10重量%、(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以下称为(c)成份〕1~20重量%及(d)水〔以下称为(d)成份〕、且(b)成份/(c)成份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形成。
R1-(OR2)xGy(1)〔式中,R1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8~16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G表示源自还原糖的残基,x表示平均值为0~6的数,y表示平均值为1~10。〕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的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由含有(a)成份1~6重量%、(b)成份0.5~10重量%、(c)成份1~20重量%及(d)成份、且(b)成份/(c)成份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形成的泡与衣料接触。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将含有(a)成份1~6重量%、(b)成份0.5~10重量%、(c)成份1~20重量%及(d)成份、且(b)成份/(c)成份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填充于具备带有泡形成机构的排出装置的容器中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用漂白剂液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含有(a)成份1~6重量%、(b)成份0.5~10重量%、(c)成份1~20重量%及(d)成份、且(b)成份/(c)成份的重量比为1/10~2/1。
在上述任一种组合物中,R1优选为直链烷基。
具体实施例方式
<液体组合物>
〔(a)成份〕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过氧化氢1~6重量%、优选为1~5重量%、特别优选为1.5~4.5重量%,作为(a)成份。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得到优异的漂白效果。
〔(b)成份〕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作为(b)成份。(b)成份相对于(a)成份是稳定的,虽然(c)成份存在于组合物中,但是显示出充分的起泡性,并且从提供木纹细的泡这点来看,是优异的。
R1-(OR2)xGy(1)〔式中,R1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8~16、优选为10~16、特别优选为10~14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优选为亚乙基或亚丙基,特别优选为亚乙基;G表示源自还原糖的残基;x表示平均值为0~6的数,优选为0~3、特别优选为0的数;y表示平均值为1~10、优选为1~5、特别优选为1~2的数。〕G是源自还原糖的残基,就原料的还原糖而言,可以是醛糖和酮糖中的任一种,再者,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3~6个的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就醛糖而言,具体地可以举出芹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来苏糖、甘露糖、醛糖、艾杜糖、太洛糖、木糖;就酮糖而言,可以举出果糖。在本发明中,它们中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为5或6的醛戊糖或醛己糖,其中最优选为葡萄糖。
通式(1)的化合物可以使用酸催化剂使上述还原糖和R1-(OR2)x-OH进行缩醛化反应或缩酮化反应容易合成。另外,在缩醛化反应的情况下,既可以是半缩醛构造,也可以是通常的缩醛构造。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b)成份0.5~10重量%、优选为1~8重量%、特别优选为1.5~5重量%。
〔(c)成份〕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作为(c)成份,更具体地优选为选自下述通式(2)的化合物及下述通式(3)的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化合物。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在起泡性上为7以上,从泡的稳定性即破泡的难度来看,为12以下。
R3-O-(C2H4O)a-H(2)〔式中,R3表示碳原子数为10~14的烷基。a为7~12、优选为8~10的数。〕R4-O-(C2H4O)b-(C3H6O)c-H(3)〔式中,R4表示碳原子数为10~14的烷基。b及c分别独立、是2~12的数,b+c为7~12、优选为8~10的数。并且,环氧乙烷链段和环氧丙烷链段可以是无规或嵌段。〕(c)成份显示出消泡性质,因此是本来不想添加的成份。但是,为了提高漂白力或洗净力,或在添加后述的(e)成份的情况下,为了(e)成份的稳定化,是重要的成份。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c)成份1~20重量%、优选为2~15重量%、特别优选为4~12重量%。
再者,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以(b)成份/(c)成份的重量比为1/10~2/1、优选为1/8~1/1、特别优选为1/5~4/5含有它们是重要的,通过满足该范围,可以显著地提高将泡状组合物附着在衣料上时的漂白效果。
〔其它〕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是将上述(a)成份~(c)成份溶解于作为(d)成份的水中而成的水溶液(也包括分散状态)的形态,从贮藏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使用的水优选为除去微量溶解于水的金属的离子交换水或蒸馏水。作为(d)成份的水在液体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70~98重量%、更优选为80~95重量%。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在20℃时的pH值优选为0~7,更优选为1~6.5,进一步优选2~5,特别优选为2~4。就用于调整成这样的pH值的pH调整剂而言,优选为单独或组合使用盐酸或硫酸等无机酸、或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富马酸、酒石酸、丙二酸、马来酸等有机酸等的酸剂、或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铵或其衍生物、单乙醇胺或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胺盐等、碳酸钠、碳酸钾等碱剂,特别优选使用选自盐酸、硫酸的酸和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碱剂。
再者,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在20℃时的粘度为3~100mPa·s、更优选为4~60mPa·s的范围,这是因为得到了良好的泡,所以是优选的。为了调整为这样的粘度,在本发明中可以添加粘度调整剂。就粘度调整剂而言,可以使用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可以取代1~3个羟基的苯磺酸、重均分子量为3000~100000的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选自黄原胶、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中的糖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碳原子数为12~20、优选为14~18的烷基或链烯基和平均加成摩尔数为60~200、优选为100~200的聚环氧乙烷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等二环氧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这样的粘度调整剂的比率,在液体组合物中优选为0~10重量%、更优选为0.01~5重量%。
为了提高漂白效果,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漂白活性化剂,作为(e)成份,优选为烷酰氧基苯型漂白活性化剂,特别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14、优选为8~13的烷酰基的烷酰氧基苯磺酸或具有碳原子数为8~14、优选为8~13的烷酰基的烷酰氧基苯羧酸或它们的盐。就更具体优选的例子而言,可以举出辛酰氧基-p-苯磺酸、壬酰氧基-p-苯磺酸、3,5,5-三甲基己酰氧基-p-苯磺酸、癸酰氧基-p-苯磺酸、十二酰氧基-p-苯磺酸、辛酰氧基-o-或-p-苯羧酸、壬酰氧基-o-或-p-苯羧酸、3,5,5-三甲基己酰氧基-o-或-p-苯羧酸、癸酰氧基-o-或-p-苯羧酸、十二酰氧基-o-或-p-苯羧酸及它们的盐。就盐而言,优选为钠盐、钾盐、镁盐,从溶解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钠盐。
从漂白效果的观点出发,其中特别优选壬酰氧基-p-苯磺酸、癸酰氧基-p-苯羧酸、十二酰氧基-p-苯磺酸及它们的盐。在含有(e)成份的情况下,(c)成份发挥着作为稳定剂的作用。特别是使用烷酰苯磺酸或烷酰苯羧酸型漂白活性化剂作为(e)成份的情况下,在来自(a)成份的影响中进行阻止的方面,(c)成份是重要的成份。通过更进一步添加(f)成份,强化了稳定性。这时,为了进行起泡,(b)成份是重要的成份。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e)成份为0.1~5重量%、更优选为0.2~3重量%、特别优选为0.4~1重量%。
在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含有(e)成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e)成份在组合物中的稳定性,优选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两性表面活性剂〔以下称为(f)成份〕。
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优选为下述通式(4)的化合物。
〔式中,R5是碳原子数为8~18、优选为10~18、特别优选为10~16的烷基或链烯基;R6、R7、R8是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X-是阴离子,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酸酯离子、碳原子数为1~12的脂肪酸离子、可以具有1~3个碳原子数为1~3的取代基的芳基磺酸离子,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酸酯离子。〕就两性表面活性剂而言,优选为下述通式(5)的化合物。
〔式中,R9是碳原子数为9~23、优选为9~17、特别优选为9~15的烷基或链烯基;R10是碳原子数为1~6、优选为2或3的亚烷基。A是选自-COO-、-CONH-、-OCO-、-NHCO-、-O-中的基,d是0或1的数。R11、R12是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羟烷基,R13是可以用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5、优选为1~3的亚烷基。B是选自-COO--、-SO3--、-OSO3-中的基。〕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f)成份为0~2重量%、更优选为0.1~1重量%、特别优选为0.2~0.6重量%。再者,(e)成份/(f)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1/15~5、更优选为1/10~2、特别优选为1/3~3/2,从(e)成份的贮藏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为了提高洗净效果,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可以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g)成份。就优选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优选为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为10~18、优选为10~16、特别优选为10~15的烷基或链烯基和-SO3M基和/或-OSO3M基〔M对离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地说,优选为具有上述碳原子数的烷基苯磺酸、烷基(或链烯基)硫酸酯、环氧烷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6的聚环氧烷烷基(或链烯基)醚硫酸酯、链烯烃磺酸、链烷磺酸、α-磺基脂肪酸、α-磺基脂肪酸酯及它们的盐。其中特别优选添加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10~16的烷基或链烯基的烷基(或链烯基)硫酸酯、具有碳原子数为10~16的烷基或链烯基且环氧乙烷(以下表记为EO)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6、优选为1~4、特别优选为1~3的聚环氧乙烷烷基(或链烯基)醚硫酸酯、或碳原子数为10~15的烷基苯磺酸及它们的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就盐而言,钠盐、钾盐、铵盐、链烷醇胺盐是良好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含有(g)成份为0~5重量%、更优选为0.5~4重量%、特别优选为1~3重量%。
为了提高漂白效果,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分散剂〔以下称为(h)成份〕。特别优选为,选自重均分子量为5千~4万、优选为5千~1万的聚丙烯酸或其盐或聚甲基丙烯酸或其盐、重均分子量为1万~10万、优选为3万~7万的丙烯酸和马来酸的共聚物或其盐中的羧酸系聚合物、及选自重均分子量为4千~2万、优选为5千~1万的聚乙二醇中的非离子性聚合物。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h)成份为0.05~14重量%、更优选为0.1~8重量%。
为了提高漂白效果,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溶剂〔以下称为(i)成份〕。就(i)成份而言,优选为(1)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2)碳原子数为2~12的多元醇、(3)用下述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4)用下述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5)用下述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
R14O(C2H4O)c(C3H6O)fR15(6)
R18OCH2CH(OH)CH2OH(8)〔式中,R14及R15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苯基或苄基,但除去R14及R15的双方为氢原子的情况。e表示0~10的数,f表示0~10的数,但除去e及f的双方为0的情况。R16及R17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18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就(1)的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而言,通常可以举出乙醇、丙醇、异丙醇。通过添加这些低级醇,可以更进一步提高体系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就(2)的碳原子数为2~12的多元醇而言,可以举出异丁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等。
(3)的化合物,在通式(6)中,R14、R15为烷基时,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4。另外,在通式(6)中,EO及环氧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的e及f分别是0~10的数(除去e及f的双方为0的情况),但它们的加成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无规加成。就(3)的化合物的具体例而言,可以举出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聚环氧乙烷(p=2~3)聚环氧丙烷(p=2~3)二甲基醚(p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以下同样)、聚环氧乙烷(p=3)苯基醚、苯基卡必醇、苯基溶纤剂、苄基卡必醇等。其中,从洗净力及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聚环氧乙烷(p=1~4)单苯基醚。
再者,就(4)的化合物而言,例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二乙基-2-咪唑烷酮作为优选的化合物;就(5)的化合物而言,可以举出烷基甘油基醚化合物,优选为通式(8)中的R18是碳原子数为3~8的烷基的化合物。
在这些当中,为了满足本发明的性质,优选为(1)、(2)、(3)、(5)的水溶性溶剂,特别优选为选自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异丁二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戊基甘油基醚、辛基甘油基醚、聚环氧乙烷(p=1~4)单苯基醚的溶剂。
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i)成份0~3重量%、更优选为0.1~2重量%。
而且,为了提高漂白效果,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优选含有金属离子封闭剂〔以下称为(j)成份〕。就本发明中所使用的(j)成份而言,可以举出(1)肌醇六磷酸等磷酸系化合物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2)乙烷-1,1-二膦酸、乙烷-1,1,2-三膦酸、乙烷-1-羟基-1,1-二膦酸及其衍生物、乙烷羟基-1,1,2-三膦酸、乙烷-1,2-二羧基-1,2-二膦酸、甲烷羟基膦酸等膦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3)2-膦酰基丁烷-1,2-二羧酸、1-膦酰基丁烷-2,3,4-三羧酸、α-甲基膦酰基琥珀酸等膦酰基羧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4)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5)氮川三乙酸、亚氨基二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乙三胺五乙酸、乙二醇醚二胺四乙酸、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三乙四胺六乙酸、今可豆氨酸等氨基多乙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6)二甘醇酸、羟基二琥珀酸、羧甲基羟基琥珀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乙二酸、苹果酸、羟基二琥珀酸、葡糖酸、羧甲基琥珀酸、羧甲基酒石酸等有机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7)沸石A所代表的铝代硅酸的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8)氨基聚(甲撑膦酸)或其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或聚乙烯聚胺聚(甲撑膦酸)或其碱金属盐或烷醇胺盐。
其中,优选为选自上述(2)、(5)、(6)及(7)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上述(2)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液体组合物中的(j)成份的含量,优选为0.005~5重量%,更优选为0.01~2重量%。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对漂白纤维的漂白效果,作为萤光增白剂,本发明的液体组合物中可以添加チノパ一ルCBS(チバ·ガイギ一社制)、チノパ一ルSWN(チバ·ガイギ一社制)或染料索引(colour index)萤光增白剂28、40、61、71等这样的萤光增白剂,或者,为了提高漂白性能,可以添加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并且,还可以适量添加染料或颜料这样的着色剂、香料、硅酮类、杀菌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微量添加物。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触发式喷雾容器的一个实例。
图2是触发式喷雾容器的模型(former)的剖面图。
图3是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泡排出容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说明图中的符号25液喷出口部,26喷嘴,28回旋流喷出器,29直线流喷出器,35圆筒状冲壁,36空气流入路,40屏蔽板,42贯通孔状部,310泡排出容器,311容器本体,313气液混合部,313b多孔质膜,315喷嘴部,318排出口,318a多孔质膜,X泡排出路线,Y空气返回线路。
<泡状组合物及容器装衣料用漂白剂及漂白方法>
本发明的泡状组合物是由上述液体组合物和气体(典型的是空气)的泡沫而构成的。特别是在本发明中,所谓“泡状”是指附着在对象表面上时的组合物的每单位重量的表观体积通过含有气泡而成为2倍以上且经过1分钟后也保持2倍以上的表观体积的状态。
另外,构成泡状组合物气泡,其平均粒径优选为1~10000μm、更优选为10~5000μm、特别优选为100~3000μm。另外,泡状组合物的粘度,在20℃时优选为3~100mPa·s、更优选为3~80mPa·s、特别优选为4~60mPa·s。
就形成这样的泡状组合物并使之与衣料接触方法而言,除使液体组合物含浸在海绵、布、无纺布这样可以保持溶液的柔软且具有通气性的可挠性材料中并因用手揉而起泡并将该泡擦在衣料上的方法以外,还有在使用方便性方面利用通过操作泵或挤压而在排出时吸入空气而形成泡的机构(以下称为泡形成机构)起泡的方法。因此,在本发明中,使用具备带有泡形成机构的排出装置的容器。
就具有这样的泡形成机构的容器之中所优选的触发式喷雾容器而言,可以举出下述容器,如图1所示,具备可以安装于容器上的喷出器本体1、在前部设置具备泡喷出喷嘴的头部16、用触发器2对液体加压的蓄压式的喷雾容器。
该喷雾容器,如图2所示,在喷雾容器本体1的前部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板状体3,在该板状体3上设置有筒状突出部4,在该筒状突出部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嵌着用的环状凸部。在板状体3上且在筒状突出部4的中央位置突出地设置有比筒状突出部4稍微短的圆柱状部8。
而且,在筒状突出部4的内侧的板状体3上设置有没有图示的与泵机构的注入出口连通的液注出路5。如图2所示,在圆柱状部8的前端部的外周部设置有对向的纵槽状的直线流用流路10,在该直线流用流路10的外侧设置有回旋流用流路9。
而且,从在圆柱部8的前端部的外周部设置有直线流用流路10和回旋流用流路9的部分向圆周方向偏移60度位置,对向设置有回旋流用流路9。可以转动地嵌着在圆柱部8上的头部16,用合成树脂制成且约位于中央部、在稍前部的位置上设置有顶板17,面向该顶板17的后方设置有筒状部19,在该筒状部19的内面设置有嵌着设置在筒状突出部4外周面的环状凸部的环状凹部,在筒状部19的基部的内侧设置有环状槽20。
在筒状部19内侧的顶板17上朝向后方设置有圆筒状部24,该圆筒状部24可以转动地被密嵌在圆柱状部8上,而且,如图2所示,该圆筒状部24的内侧设置有连通于板状体3的液注出路5的液通路27。
而且,在圆筒状部24内侧的顶板17的中央部设置有液喷出口部25的喷嘴26,而且,如图2所示,在顶板17上分别对向地设置有回旋流喷出路28和直线流出喷出路29。
而且,在图2所示的位置上,在圆柱状部8的回旋流用流路9和直线流用流路10上,分别以连通的方式形成顶板17后面的回旋流喷出路28和直线流喷出路29。而且,回旋流用流路9和连通于该回旋流用流路9的回旋流喷出路28及连通于直线流用流路10的直线流喷出路29通过喷嘴26形成液喷出口25。
在头部16的顶板17的前部设置有中心与喷嘴26的中心一致的圆形凹部18,在该圆形凹部18的周壁内面上设置有环状凹处。在圆形凹部18上嵌入了合成树脂制的圆筒状冲壁35,在圆筒状冲壁35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凸部与圆形凹部18的环状凹处相连,圆筒状冲壁35嵌着在圆形凹部18内,用该圆筒状冲壁35围绕喷嘴26的前方。
圆筒状冲壁35,在外周边缘部设置有沿纵向设置的空气流入路36,在圆筒状冲壁35的端部的内面设置有朝向圆筒状冲壁35的中心突出的5个屏蔽板40。而且,屏蔽板40形成不到达圆筒状冲壁35的中心的长度,在5个屏蔽板40的前端部之间且在圆筒状冲壁35的中心位置形成贯通孔状部42。
将液体组合物填充于该容器本体中,当操作触发器2使没有图示的泵机构动作时,溶液从液注出路5经由液通路27、送到回旋流用流路9和直线流用流路10,从该回旋用流路9到达设置在头部16的回旋流喷出路28,从直线流用流路10到达设置在头部16的直线流喷出路29。
然后,从回旋流喷出路28喷出回旋流,从直线流喷出路29喷出直线流,从喷嘴26以粒子形式喷出。喷出粒子冲撞屏蔽板40而飞散。冲撞分散的喷雾粒子与其它喷雾粒子混合的同时,与从空气流入路36吸入的空气混合,成为非常木纹细的泡,从空处43及贯通孔状部42喷出到圆筒状冲壁35的外部。
然后,飞到圆筒状冲壁35的中心部的喷雾流,不会被屏蔽板40妨碍进路而以强势前进到贯通孔状部42,加速前进到空地43的泡的前进速度,使泡以强势喷出,不会产生泡沫滴流。
液体组合物是低粘度,例如在20℃时的粘度为3~100mPa·s,一连串的液体的流动是流畅的,即,在各流路可以得到充分的液体的流量和流速。
其结果是可以使丰富的乳状泡直接附着在作为洗净对象的衣料上。
除图1、2以外,就机械地形成泡的装置而言,可以举出排出路线具有多孔质膜的装置。此处,就多孔质膜而言,例如可以例示海绵、烧结体、网等。尤其是在附着残存于多孔质膜上的液体组合物干燥固化而引起网眼堵塞的情况下,在下次的喷出时,通过泡的流出,固化物立即溶解,可以解除网眼堵塞,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薄的网。这时,就网的网眼而言,优选为50~500目,更优选为150~400目。通过使用该范围的网眼的网,可以生成乳状的泡。再者,就这样的网眼的材质而言,可以优选地例示出尼龙、聚酯等。具体地说,可以例示出如图3所示的泡排出机构。
图3的泡排出容器310将帽312螺旋在具有挤压性的容器本体311的开口部311a上,在帽312的内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气液混合部313。而且,气液混合部313成为配设有管联结部313a和多孔质膜313b的构造。
另外,在泡排出容器310中,汲液管314通过一定间隙嵌着在气液混合部313的管联结部313a上,是连通气液混合部313的状态,在支持帽12的同时,将汲液管314插入到容器本体311内。在帽312的气液混合部313的排出侧(图的上方侧)螺旋有开闭自由的喷嘴部315,该喷嘴部315通过相对于帽312旋转90度,切换设定为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该关闭位置,喷嘴部315的环状地突出的密封部316紧密贴合在位于气液混合部313上方的插塞部317上,在打开位置,密封部316从插塞部317隔离并形成排出路。另外,在喷嘴部315的排出口318的前端配设有多孔质膜固定具318a和多孔质膜318b,通过多孔质固定具18a嵌着固定多孔质膜18b。
再者,在泡排出容器310中,在帽312的空气回路321上配设有球阀322,该球阀322在排出泡时紧密贴合在空气回路321上方的密封部321a上,因挤压使容器本体311内压力上升。然后,球阀322在泡排出后固定在空气回路321下方的突起部321b上,通过起因于解除挤压的容器本体311的容器复原力的容器内负压力,外部空气导入到容器本体311内。泡排出容器310通过以下的动作排出泡。
(1)通过转动喷嘴部315,将喷嘴部315的密封部316从帽312的插塞部317隔离,形成用图1的箭头X表示的泡排出线路。
(2)通过用人手挤压容器本体311,混合直接导入到帽312的气液混合部313的空气(或液体)和经由汲液管314导入到气液混合部313的液体(或空气),使混合物通过多孔质膜313b形成泡,该泡经过上述的泡排出线路X,经由设置在喷嘴部315的排出口318前端的多孔质膜318b,由排出口318排出。这时,球阀322紧密贴合在空气回路的密封部321a上并使容器本体311内的压力上升。
(3)泡排出后,球阀322固定在空气回路321的突起部321b上,通过起因于解除挤压的容器本体311的容器复原力的容器内负压力,外部空气从用图3的箭头Y表示的空气返回线路导入到容器本体311内。这时,外部空气也经过上述(2)的泡排出线路X的相反线路,但因为多孔质318b的残留泡成为阻碍,所以通过上述空气返回线路Y。另外,在多孔质膜318b的残留泡成为阻碍、空气导入空气返回线路Y缓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空气返回路321及球阀322设置在直接连通帽312的外部的位置上。
就具有泡形成机构的触发式喷雾器的例子而言,除特开平11-100594号公报、登録实用新案第3044068号所记载的具有排出机的触发器以外,还可以参考特开2000-185247号公报、特开2001-334178号公报、特开2002-20266号公报、特开平7-256162号公报、特开平8-71463号公报、特开平9-285746号公报、特开平10-85637号公报、实开平7-9451号公报、实开平7-9452号公报等。
就挤压模型而言,可以例示实开昭58-174272号公报、实开昭62-42787号公报、特公昭52-16567号公报等,或者就通过用手指挤压具备泵机构的帽头而排出泡的泵模型而言,可以例示实开平3-7963号公报、实开昭62-103458号公报。
由此,在本发明中,得到了将上述液体组合物填充于具备带有这些泡形成机构的排出装置的容器内而成的衣料用漂白剂。
从得到高的漂白效果的目的出发,泡状组合物的附着量优选为0.1~1g/cm2、更优选为0.1~0.5g/cm2。另外,泡状组合物与衣料的接触时间优选为1~600分钟、更优选为3~300分钟、特别优选为5~60分钟。这样的处理后,优选为与弱碱性洗剂一起进行洗涤。
实施例
<配合成份>
用以下的例子表示所使用的成份。
a-1过氧化氢b-1烷基聚葡糖苷(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葡糖苷平均缩合度为1.3)c-1聚环氧乙烷月桂基醚(EO平均加成摩尔数为8)c’-1聚环氧乙烷月桂基醚(EO平均加成摩尔数为6)d-1离子交换水e-1月桂酰氧-p-苯磺酸钠f-1N-十二烷基-N,N,N-三甲基铵甲基硫酸酯盐g-1碳原子数为11~15的烷基苯磺酸h-1聚丙烯酸钠(重均分子量为1万)i-1二乙二醇单丁基醚j-1デイクエスト2010(商品名)[1-羟基乙叉-1,1-二膦酸、モンサント社制]k-1EO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50的聚环氧乙烷硬脂基醚。
实施例1调制了含有a-1成份4重量%、b-1成份4重量%、c-1成份8重量%、e-1成份1重量%、f-1成份0.7重量%、j-1成份0.3重量%、余量的d-1、且20℃时的pH值为2.5(用1/10规定硫酸水溶液及1/10规定氢氧化钠水溶液调制)的液体组合物。将该液体组合物填充于把市售的触发式容器装洗净剂(花王株式会社制的家庭水槽周围用清洁剂、按一次喷出0.8g、形成在本发明中所说的泡)的内容物去掉、用水洗净数次且使之干燥的容器中。使用它通过下述的方法评价漂白效果。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不使用触发式容器而用玻璃吸管涂布时的漂白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
<评价方法>
从容器喷雾出泡状组合物,分别涂布0.8g于在下述调制的肉沙司污染布4块上,在20℃下放置5分钟后,使用0.0667重量%浓度的市售洗剂溶液并用试验洗涤机(タ一ゴトメ一タ一)进行洗净(80rpm×10分钟)后,用自来水洗涤并使之干燥,利用下式求得漂白率。4块的漂白率的平均值如1所示。

反射率是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NDR-10DP并使用460nm过滤器测定的。
(污染布的调制)用筛网(网孔500μm)除去カゴメ(株)肉沙司(成熟西红柿的肉沙司/内容量259g的罐头)的固态成份后,加热到煮沸所得到的液体。将木绵金布#2003浸入到该液体中,煮沸约15分钟。就那样从火上移走,放置约2小时左右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布,用刮刀除去多余的附着的液体,使之自然干燥。然后进行压制,作成10cm×10cm的试验布,供实验使用。
比较例1用将实施例1中的b-1成份全部换为c-1成份的组成,进行同样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及比较例2~4将表2中所示的液体组合物装入到实施例1的触发式容器内,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漂白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另外,实施例2及比较例2通过触发器产生泡,而比较例3和4不起泡。
表2

权利要求
1.一种衣料漂白用泡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含有(a)过氧化氢1~6重量%、(b)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0.5~10重量%、(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1~20重量%及(d)水、且(b)/(c)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形成,R1-(OR2)xGy(1)式中,R1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8~16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G表示源自还原糖的残基,x表示平均值0~6的数,y表示平均值1~10。
2.一种衣料的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由含有(a)过氧化氢1~6重量%、(b)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0.5~10重量%、(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1~20重量%及(d)水、且(b)/(c)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形成的泡与衣料接触,R1-(OR2)xGy(1)式中,R1、R2、G、x、y与上述同样。
3.一种衣料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将由含有(a)过氧化氢1~6重量%、(b)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0.5~10重量%、(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1~20重量%及(d)水、且(b)/(c)的重量比为1/10~2/1的液体组合物填充于具备带有泡形成机构的排出装置的容器中而形成,R1-(OR2)xGy(1)式中,R1、R2、G、x、y与上述同样。
4.一种衣料用漂白剂液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过氧化氢1~6重量%、(b)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0.5~10重量%、(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1~20重量%及(d)水,并且(b)/(c)的重量比为1/10~2/1,R1-(OR2)xGy(1)式中,R1、R2、G、x、y与上述同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1是直链烷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泡状使用液体漂白剂组合物时得到优异的漂白效果的手段。使分别以特定比率含有(a)过氧化氢、(b)特定的糖衍生物型表面活性剂、(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0~14且平均环氧烷加成摩尔数为7~12的聚环氧烷烷基醚及(d)水的液体组合物成为泡状后、用于衣料的漂白。
文档编号C11D1/66GK1671832SQ0381825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9日
发明者牧昌孝, 尾崎和义, 山口进可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