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3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容量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容量蒸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蒸锅,能够蒸煮较多的食物,属于厨房用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锅具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厨具之一,日常生活中的炒菜、煮饭等都离不开它。[0003]锅具按材质分可分为铁锅、铝锅、铜锅、以及砂锅、石锅等,铁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锅具,因为其结实耐用,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且其中的不锈钢锅还有美观不锈等特点;铝锅的优点是光亮美观,重量较轻,维修比较方便,缺点是铝进入人体会带来老年痴呆等症状,长期使用铝锅对人体有害,因此目前其市场份额已逐步降低,铜锅、石锅往往是做为一些特色菜使用,比如西藏地区比较有名的石锅鸡等。砂锅主要适用于炖煮一些不易烂的物品,如骨头等。[0004]锅具按用途可分为炒锅、煎锅、蒸锅等,其形状根据其用途略有不同,炒锅一般为圆形底,利于蔬菜等在内翻滚;煎锅一般为平底,且锅体较浅,利于饼、鱼等均勻受热,且较浅的锅体易于翻转被煎的食物;而蒸锅一般也为平底易于放置,但其锅体一般较深,便于煮较多食物。[0005]目前,现有技术的蒸锅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对北方人来说,蒸锅多用于馏馒头和热剩菜等。但蒸锅普遍来说都是在箅子上放置馒头和剩菜,箅子空间小,经常需要把剩菜放在锅底,但锅底与碗底接触后加热,往往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损坏碗或者锅底。还有,当蒸地瓜、花生等食物时,往往造成箅子上的空间不够,而此时如果想蒸大量的食物就只能增加蒸屉。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北方人来说,蒸锅多用于馏馒头和热剩菜等。但蒸锅普遍来说都是在箅子上放置馒头和剩菜,箅子空间小,经常需要把剩菜放在锅底,但锅底与碗底接触后加热,往往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损坏碗或者锅底。还有,当蒸地瓜、 花生等食物时,往往造成箅子上的空间不够,而此时如果想蒸大量的食物就只能增加蒸屉。[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大容量蒸锅,其具体内容如下[0008]一种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蒸锅在其底部环绕一圈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搁置有一箅子。[0009]优选的,所述台阶部为从外向内突出的凸棱。[0010]优选的,大容量蒸锅整体由不锈钢制成。[0011]优选的,大容量蒸锅的锅底部比锅壁的其它部位略窄,锅底部与锅壁交界的地方形成台阶部。[0012]优选的,所述大容量蒸锅靠近顶部的位置也具有一第二台阶部。[0013]优选的,所述台阶部形成在距锅底l-2cm处。[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直接把配备的箅子放在台阶部上。然后在箅子上放置剩菜碗即可,剩菜碗与水面接触,热剩菜效果好。且不影响蒸锅上面另一个箅子馏馒头,另外,本品可用于蒸煮红薯、玉米、花生、蚕豆、豌豆、菱角等,放在锅底与水接触,蒸煮效果好,本品解决了蒸锅一次可蒸数量太少的问题,且花费成本低,无需额外蒸笼。


[0015]图1是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容量蒸锅的示意图;[0016]图2是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容量蒸锅的侧面示意图;[0017]图3是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容量蒸锅的分拆示意图;[0018]其中,附图标记1-台阶部,2-箅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20]如图1-3所示,一种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蒸锅在其底部环绕一圈具有台阶部1,所述台阶部1上搁置有一箅子2,大容量蒸锅的锅底部比锅壁的其它部位略窄,锅底部与锅壁交界的地方形成台阶部1。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蒸锅在其底部环绕一圈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搁置有一箅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为从外向内突出的凸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大容量蒸锅整体由不锈钢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大容量蒸锅的锅底部比锅壁的其它部位略窄,锅底部与锅壁交界的地方形成台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蒸锅靠近顶部的位置也具有一第二台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形成在距锅底l-2cm处。
专利摘要一种大容量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蒸锅在其底部环绕一圈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搁置有一箅子,可以直接把配备的箅子放在台阶部上。然后在箅子上放置剩菜碗即可,剩菜碗与水面接触,热剩菜效果好。且不影响蒸锅上面另一个箅子馏馒头,另外,本品可用于蒸煮红薯、玉米、花生、蚕豆、豌豆、菱角等,放在锅底与水接触,蒸煮效果好,本品解决了蒸锅一次可蒸数量太少的问题,且花费成本低,无需额外蒸笼。
文档编号A47J36/18GK202234745SQ2011202903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窦立亚 申请人: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