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面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77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揉面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揉面机,尤其是自动揉面机中的揉面钩结构。 技术背景在家用食品加工工具中,有一种自动揉面机,其将面粉和水盛放在搅拌锅中,在搅拌锅中设置一揉面钩,所述的揉面钩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搅拌锅中进行旋转,以实现混合水和面粉并进行揉面的动作,替代人工的揉面操作,既省时省力,而且方便卫生。但是在面粉的揉制过程中,现有的搅面机都是采用单揉面钩来完成揉面的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面团会与揉面钩发生随动,揉面时效低,效果不够理想,并且在单揉面钩不平衡力的作用下,整机震动及摇晃幅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克服震动,提高揉面效果的揉面钩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第一揉面钩,所述第一揉面钩顶部安装于第一驱动结构上,其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二揉面钩,所述的第二揉面钩顶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分部为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 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连接一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中固定一旋转主轴,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包括齿轮部及设于齿轮部下方的齿轮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太阳轮安装于一齿轮盘中,所述的齿轮盘上部设有圆形的容置空间,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太阳轮安装于所述圆形的容置空间中。优选地,所述的圆形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相配合的轮齿。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揉面钩为类螺旋结构,所述类螺旋结构的上端设有第一行星轮连接部与第一行星轮连接,下端设有向上弯折的钩部。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揉面钩包括一与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轮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下方包括一相对于连接部进行扭转并角度偏移的扁平部。优选地,所述扁平部的旋转面经过第一揉面钩的螺旋凹陷部。优选地,所述的齿轮盘下方包括一安装辅助定位行星轮的行星轮支架。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行星轮连接部和第二行星轮连接部分别包括一水平端面及设于水平端面上的中空柱形部,所述行星轮的齿轮轴固定于中空柱形部中。优选地,所述的中空柱形部侧壁上设有一 L形槽,所述行星轮的齿轮轴上设有一卡销,所述卡销卡于L形槽的水平部分的末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揉面钩结构在原有第一揉面钩的基础上增设第二揉面钩,能增强面团在搅拌过程中与揉面钩的接触,提高揉面效果,而且增加第二揉面钩后,能够平衡第一揉面钩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使得机器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稳,并能减小震动所带来的噪音,提高了产品工作的稳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揉面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揉面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揉面钩结构包括第一揉面钩1,所述第一揉面钩1顶部安装于第一驱动结构上,还包括第二揉面钩2,所述的第二揉面钩顶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分部为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 4,所述的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连接一太阳轮5,所述太阳轮5中固定一旋转主轴 6,所述的第一行星轮3包括第一齿轮部31及设于第一齿轮部31下方的第一齿轮轴32 ;第二行星轮4包括第二齿轮部41及设于第二齿轮部41下方的第二齿轮轴42。所述的第一行星轮3、第二行星轮4和太阳轮5安装于一齿轮盘7中,所述的齿轮盘7上部设有圆形的容置空间71,第一行星轮3、第二行星轮4和太阳轮5安装于所述圆形的容置空间中。为了使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的旋转更加稳定,所述的圆形容置空间7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相配合的内齿圈7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揉面钩1为类螺旋结构,所述类螺旋结构的上端设有第一行星轮连接部11与第一行星轮连接,下端设有向上弯折的钩部12。在第一行星轮连接部11和钩部12之间为类螺旋结构,所述的类螺旋结构表示第一揉面钩的中部为由上之下旋转并向下延伸,但不是标准的类似于弹簧式的标准螺旋式,是一种上小下大的逐渐放大的结构,在较大的螺旋部处形成一在水平视角上呈弓形的弓形结构1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揉面钩2包括一与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轮连接部21,所述的连接部21下方包括一相对于连接部进行扭转并角度偏移的扁平部22。在进行第一揉面钩1和第二揉面钩2的设置时,为了使第一揉面钩1的弓形结构 13和第二揉面钩2的扁平部22在转动时不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平部22的旋转面经过第一揉面钩1的弓形结构13凹陷部,及当扁平部22想第一揉面钩1旋转时,弓形结构 13的凹陷部转动到对准扁平部22的方向,从而使扁平部22能顺利通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轮盘7下方包括一安装辅助定位行星轮的行星轮支架8。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一行星轮连接部11包括一水平端面111及设于水平端面上的中空柱形部112,所述第一行星轮3的齿轮轴32固定于中空柱形部112中。第二行星轮连接部21的结构与第一行星轮连接部1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重复说明。在上述中空柱形部112与第一行星轮3的齿轮轴进行固定时,本实施例中采用如
4下结构所述的中空柱形部112侧壁上设有一 L形槽113,所述行星轮的齿轮轴32上设有一卡销32,所述卡销32卡于L形槽113的水平部分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行星轮连接部21与第二行星轮2的连接也采用以上结构,此处不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的揉面钩结构在工作时,外部动力通过旋转主轴6,将力通过太阳轮5进行圆周运动,太阳轮5通过与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动力传输,使行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进行自转,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与内齿圈72的配合,使行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又会绕太阳轮5进行公转。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的自转与公转,通过行第一齿轮轴32和第二齿轮轴42分别将动力传输到第一揉面钩1和第二揉面钩 2上,来完成一整套揉面的动作。如图5所示,当第一揉面钩1弓形结构到离搅拌锅9内壁最近时,将面团10顶住搅拌锅9的内壁进行揉面的动作,第二揉面钩2的掌面处于搅面锅 9的中间位置,面团10会贴住搅拌锅9的内壁,不会自动回到中间位置,当第一行星轮3和第二行星轮4公转与自转交替转换第一揉面钩1和第二揉面钩2时,如图4所示,第二揉面钩2的掌面(即扁平部2 处于搅面锅9内壁最近处,这样,第二揉面钩2掌面会将贴住搅面锅9内壁的面团10翻转带回到搅面锅9的中心位置,交给揉面钩1再次带住面团10顶上搅面锅9的内壁进行下一次的揉面动作。这样循环往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将面团10完成揉面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揉面钩结构,包括第一揉面钩,所述第一揉面钩顶部安装于第一驱动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揉面钩,所述的第二揉面钩顶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分部为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连接一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中固定一旋转主轴,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包括齿轮部及设于齿轮部下方的齿轮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太阳轮安装于一齿轮盘中,所述的齿轮盘上部设有圆形的容置空间,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太阳轮安装于所述圆形的容置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相配合的轮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揉面钩为类螺旋结构, 所述类螺旋结构的上端设有第一行星轮连接部与第一行星轮连接,下端设有向上弯折的钩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揉面钩包括一与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轮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下方包括一相对于连接部进行扭转并角度偏移的扁平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部的旋转面经过第一揉面钩的螺旋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盘下方包括一安装辅助定位行星轮的行星轮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轮连接部和第二行星轮连接部分别包括一水平端面及设于水平端面上的中空柱形部,所述行星轮的齿轮轴固定于中空柱形部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揉面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柱形部侧壁上设有一L 形槽,所述行星轮的齿轮轴上设有一卡销,所述卡销卡于L形槽的水平部分的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揉面机,尤其是自动揉面机中的揉面钩结构。包括第一揉面钩,所述第一揉面钩顶部安装于第一驱动结构上,还包括第二揉面钩,所述的第二揉面钩顶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揉面钩结构在原有第一揉面钩的基础上增设第二揉面钩,能增强面团在搅拌过程中与揉面钩的接触,提高揉面效果,而且增加第二揉面钩后,能够平衡第一揉面钩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使得机器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稳,并能减小震动所带来的噪音,提高了产品工作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2269922SQ2011203352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王文雄 申请人:深圳市牧人电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