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43644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涉及食用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B、粉碎;C、酸浸;D、盐渍;E、醇提;F、压榨、G、冷却分离;具有工艺简单、能够安全、有效降低苯并芘含量等特点,所制备的低苯并芘茶油既可作为成品油食用,也可通过进一步精炼制备高品质茶油。
【专利说明】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苯并花(Benzopyrene,英文缩写BaP),它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花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是目前世界三大强致癌物之一。根据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最高上限为10微克/千克。茶油是我国南方人传统的食用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营养价值高,活性成分丰富,目前有56%以上家庭食用茶油或茶油调和油,因而,茶油品质一直备受关注。苯并芘作为茶油加工中产生的间接产物,油茶籽在高温烘干或高温压榨中,由于局部受热不均,产生焦糊,致使蛋白质与脂肪酸反应,产生苯并芘,严重影响后续茶油的精炼及食用。目前,除去茶油中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方法,通常是将压榨茶油经过脱胶、碱炼、水洗、脱色、脱臭和冬化过滤等工序,来降低其含量,但其效果不甚理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183678.4) “一种食用油中苯并芘的去除方法”,该发明的方法是采用涂有TiO2-ZnO的复合纳米材料胶片处理食用油,优选在紫外线辐射下,0-35°C处理30-180min,即可使食用油中苯并芘降解80%以上;该纳米材料不与食用油直接接触,又能降解其中的有害成分苯并芘,且不会有任何其他成分残留在食用油中,对食用油品质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食用油的损失和产生任何工业污染,是一种切实可行、便于工业化应用的新方法。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88522.X) “一种消除油茶籽油中苯并芘的方法”,以苯并芘超标的油茶籽油毛油为原料,通过脱胶、脱酸、水洗、吸附、脱臭精炼工序,特别是吸附剂的选择与控制,使原苯并芘超标的油茶籽油达到消除或降低到国家标准控制的指标;该发明简单易行,能显著降低油茶籽油中苯并芘含量,且不需添加额外的精炼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够安全、有效降低苯并芘含量的茶油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05]A、备料:挑选无病虫害、无霉烂的油茶籽,备用;
[0006]B、粉碎:将备用的油茶籽在常温下粉碎成100-120目的细料,备用;
[0007]C、酸浸:向备用的细料中加入占油茶籽重量1-3%的柠檬酸、1-4%的水杨酸,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放置50-75min,成为酸浸细料,备用;
[0008]D、盐溃:接着,将备用的酸浸细料加温至35_50°C,并按顺序依次投入占油茶籽重量4-8%的食盐、1-5%的硫酸盐、2-5%的十二烷基磺酸盐,每次间隔4-10min,然后密封,在无氧条件和常温下处理1-3天,过滤,成为盐溃细料,备用;
[0009]E、醇提:向备用的盐溃细料中,投入占盐溃细料重量10-20%、体积浓度为55-75%的食用乙醇,均匀混合,在常温常压下处理10-16小时,过滤,成为醇提细料,备用;
[0010]F、压榨:将备用的醇提细料投入压榨机中处理,收集流出的压榨液体,备用;
[0011]G、冷却分离:向备用的压榨液体中投入1.5-3倍重量的蒸馏水,混匀,然后,在-10~0°C下冷却10-16小时,分离上层油溶液,即得低苯并芘茶油。
[0012]优选地,在冷却分离步骤后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3]G、吸附:将由按重量份计的:偏碱性活性炭8-15份、干燥海藻泥10-20份、石英砂8-16份、醋酸乙烯树脂3-9份、表面活性剂0.5-2份所组成的原料混合后,制成纳米级颗粒,置于分离罐中,其投放量为罐体容量的1/2-2/3,然后,将备用的低苯并芘茶油以15-30L/h速度加入,收集流出的茶油,即为低苯并芘茶油成品。
[0014]上述制备的低苯并芘茶油成品,按照常规精炼方法进一步加工,可制备出高品质茶油。
[0015]本发明的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柠檬酸、水杨酸改变常温下粉碎细料的Ph值,使细料Ph值为5.0-6.5 ;采用食盐、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进行盐溃,改变蛋白质性质的特性,脱除细料中的蛋白质,降低后续加工中蛋白质与脂肪酸接触的几率;再采用石英砂和食用有机溶剂吸附细料中带臭味、颜色、易发泡的物质,同时进一步改变细料的环境,使蛋白质变性;最后,采用蒸馏水溶解过量的食盐或硫酸盐或十二烷基磺酸盐,在冰点以下的温度,转变形态,使处理后的茶油能分离、析出;经过上述过程,大大有效地降低了茶油中所含的苯并芘。其后,再利用海藻泥、活性炭、石英砂等强的脱色、脱臭特性,脱除茶油中残余的苯并芘,并同时能脱除茶油颜色深、有臭味的微量成分,使得所制备的茶油中苯并芘的含量极少。因而,其工艺比较简单,能够安全、有效降低苯并芘的含量。
[0016]下表是应用本发明的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茶油的有效成份检测数据。
`[0017]本发明的低苯并芘茶油的有效成份检测表(100克含量)
[0018]
【权利要求】
1.一种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挑选无病虫害、无霉烂的油茶籽,备用; B、粉碎:将备用的油茶籽在常温下粉碎成100-120目的细料,备用; C、酸浸:向备用的细料中加入占油茶籽重量1-3%的柠檬酸、1-4%的水杨酸,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放置50-75min,成为酸浸细料,备用; D、盐溃:接着,将备用的酸浸细料加温至35-50°C,并按顺序依次投入占油茶籽重量4-8%的食盐、1-5%的硫酸盐、2-5%的十二烷基磺酸盐,每次间隔4-10min,然后密封,在无氧条件和常温下处理1-3天,过滤,成为盐溃细料,备用; E、醇提:向备用的盐溃细料中,投入占盐溃细料重量10-20%、体积浓度为55-75%的食用乙醇,均匀混合,在常温常压下处理10-16小时,过滤,成为醇提细料,备用; F、压榨:将备用的醇提细料投入压榨机中处理,收集流出的压榨液体,备用; G、冷却分离:向备用的压榨液体中投入1.5-3倍重量的蒸馏水,混匀,然后,在-10?(TC下冷却10-16小时,分离上层油溶液,即得低苯并芘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苯并芘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分离步骤后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H、吸附:将由按重量份计的:偏碱性活性炭8-15份、干燥海藻泥10-20份、石英砂8-16份、醋酸乙烯树脂3-9份、表面活性剂0.5-2份所组成的原料混合后,制成纳米级颗粒,置于分离罐中,其投放量为罐体容量的1/2-2/3,然后,将备用的低苯并芘茶油以15-30L/h速度加入,收集流出的茶油,即为低苯并芘茶油成品。
【文档编号】C11B3/10GK103704377SQ20131071763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管天球 申请人:管天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