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包括杯体内层和杯体外层,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上下端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之间形成空气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隔离层中设有至少一个分割栏,所述分割栏在所述空气隔离层中形成密封的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为上部空间大小大于下部空间大小的形状,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所在的位置的上下两端设有散热孔,所述杯体外层安装有可封闭所述散热孔的调温层。本实用新型给饮用者提供了选择高效率降温或保温的饮用方式,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操作方便,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
【背景技术】
[0002]水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是人们在居住、办公、劳动、外出时存水的一种较好
日常生活用品。
[0003]目前,已知的水杯按照水温调节功能可分为三种:普通水杯、保温水杯和兼具保温降温的水杯。普通水杯为单层,散热效果好但保温效果差。保温水杯为内、外两层,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一般为真空、密闭或填充保温材料,所以保温效果好但散热效果差。兼具保温降温的水杯也为内、外两层,保温时调节外层的散热孔封闭使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密闭;降温时调节外层的散热孔打开使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与外界连通散热,以期望达到单层水杯的降温效果,但由于不可能完全与外界连通,所以降温效率有限,无法达到口渴时用保温水杯尽快喝上温水的目的。也有的兼具保温降温的水杯是在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冲入凉水以作散热介质,但凉水一定升温之后反而转化为保温介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包括杯体内层和杯体外层,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上下端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之间形成空气隔离层,所述空气隔离层中设有至少一个分割栏,所述分割栏在所述空气隔离层中形成密封的独立空间,所述的独立空间形成上部空间大小大于下部空间大小的形状,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所在的位置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散热孔,所述杯体外层安装有可封闭所述散热孔的调温层。
[0007]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以外的位置上也设有散热孔。
[0008]所述调温层套装在所述杯体外层并且可在所述杯体外层上滑动旋转,所述调温层上设有与所述杯体外层散热孔位置和大小相匹配的散热孔,所述调温层旋转可使得所述杯体外层散热孔开启或封闭。
[0009]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位置的散热孔分布在所述分割栏的底部和顶部,并且所述分割栏顶部的散热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分割栏底部散热孔的总面积。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1]1、本实用新型调温层可沿杯体外层旋转或者滑动,通过旋转或滑动使得所述杯体外层上分割栏区域的外层散热孔密封或开启,当外层散热孔开启时,空气隔离层分割栏内的热空气一方面通过与外界冷空气的对流,加快了水杯中热水的降温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分割栏形成的空间下小上大使对流气体体积变大产生吸热过程,导致水杯中热水的降温效率提高,以满足饮用者能更快饮用的要求。如果需要保温时,只需密封外层散热孔,分割栏形成中空空气层,达到保温的效果。
[0012]2、在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以外的位置上也设有散热孔,从而使得调温层也可以控制分割栏以外的位置的散热孔启闭,从而进行对流散热,也加快了水杯中热水的降温速度。如果需要保温时,只需密封外层散热孔,分割栏形成中空空气层,达到保温的效果O
[0013]3、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操作方便,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外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内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杯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8]附图1至4中,I一杯盖;2—杯体内层;3—杯体外层;4一空气隔离层;5—调温层;6—第Al散热孔;7—第A2散热孔;8—第A3散热孔;9一第A4散热孔;10—倒水滴形独立空间;11一第BI散热孔;12—第B2散热孔;13—第B3散热孔;14一第B4散热孔;15—杯底;16—分割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其包括杯盖1、杯底15和调温层5,杯体内层2和杯体外层3为一体成型,杯体内层2和杯体外层3之间设有空气隔离层4,调温层5是套在杯体外层3并且可在杯体外层3上旋转,调温层5侧壁上设有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
[0021]如图2所示,杯体外层3侧壁上设有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第A3散热孔
8、第A4散热孔9 ;在调温层5相对于所述一体件旋转过程中,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
7、第A3散热孔8、第A4散热孔9分别与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发生重合连通情形。
[0022]如图3所示,包括杯体内层2、倒水滴形独立空间10和分割栏16,分割栏16将空气隔离层4中隔离出一个倒水滴形独立空间10 ;该分割栏16由分割上圆、分割下圆及分割切线封闭构成,该分割栏16的高度与杯体内层2、杯体外层3的高度相等,该分割栏16的厚度与空气隔离层4的厚度相等,并且该分割栏16与杯体内层2、杯体外层3紧密连接,达到所述倒水滴形独立空间10和空气隔离层4中倒水滴形以外空间互不连通的目的。另外,所述分割栏16的分割上圆、分割下圆分别与所述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的开设位置和直径完全一样,保证重合连通情形。
[0023]如图4所示,所述杯体内层2和所述杯体外层3为一体件并且在两者之间设有空气隔离层4,所述一体件放置在调温层5的安放槽中。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高降温效率,可以增加倒水滴形独立空间数量和与之对应的散热孔。[0025]工作原理如下:
[0026]当需要水杯保温时,将调温层5的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旋转至分别错开水杯杯体外层3的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第A3散热孔8、第A4散热孔9的位置,即使得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分别与水杯杯体外层3的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第A3散热孔8、第A4散热孔9没有发生任何交汇区域。
[0027]当需要水杯高效降温时,将调温层5的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旋转至分别于水杯杯体外层3的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第A3散热孔8、第A4散热孔9的位置,即使得第BI散热孔11、第B2散热孔12、第B3散热孔13、第B4散热孔14分别与水杯杯体外层3的第Al散热孔6、第A2散热孔7、第A3散热孔
8、第A4散热孔9存在部分或全部的重合区域,实现两个降温效果。其一是对流加快水杯降温速度;其二是由于空气隔离层的倒水滴形独立空间中,对流气体体积变大产生吸热过程,使水杯中的降温效率提高。
[002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造,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包括杯体内层和杯体外层,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上下端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杯体外层和杯体内层之间形成空气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隔离层中设有至少一个分割栏,所述分割栏在所述空气隔离层中形成密封的独立空间,所述的独立空间形成上部空间大小大于下部空间大小的形状,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所在的位置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散热孔,所述杯体外层安装有可封闭所述散热孔的调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以外的位置上也设有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层套装在所述杯体外层并且可在所述杯体外层上滑动旋转,所述调温层上设有与所述杯体外层散热孔位置和大小相匹配的散热孔,所述调温层旋转可使得所述杯体外层散热孔开启或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能提高降温效率又能保温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外层在所述分割栏位置的散热孔分布在所述分割栏的底部和顶部,并且所述分割栏顶部的散热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分割栏底部散热孔的总面积。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407832SQ20132037392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7日
【发明者】孙汉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