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破拱助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26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能破拱助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类料仓、管道破拱助流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高能破拱助流器(又名空气炮)。
现有技术中的破拱助流器,其结构属传统的钢套活塞运动结构,存在以下诸多不足之处1.因压缩空气内含有水份,其内结构部分即钢套活塞容易生锈,产品有效利用率只有50-80%;2.料仓内回压反尘现象严重,贮气罐容易积存灰尘,造成冲击力减弱现象或产品报废;3.排气管容易出现漏气现象,致使产品工作不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旧式破拱助流器之不足,运用模碗式减压缓冲气动滑动。代替传统的钢套活塞式滑动,从而避免了内部组件生锈现象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横碗9具有内支撑压力,能紧密封住排气管,杜绝料仓回压反尘和排气管漏气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降低10%,冲击力提高2-3倍。
本实用新型由冲击控制器1、贮气罐2、法兰3、进气管4、排气管5、二位三通电磁阀6和进气控制阀7组成。冲击控制器1位于贮气罐2内部,由园铁14固定于法兰3上,法兰3与排气管5一起固定于贮气罐2的排气端,进气管4由螺母8固定于贮气罐2的进气端,二位三通电磁阀6安装于进气管4上面,位于进气控制阀7与螺母8之间。冲击控制器1由模碗9、模盖10和模盘11组成。模碗9通过模盘11紧压在模盖10上面,并与模盖10形成对称形状的空腔,因模碗9具有内支撑压力,故其外凸部分可紧密封住排气管5的内端口;模盖10上开有气源进气口12与进气管4相连,另开一口安装有逆止阀13,允许压缩空气可由冲击控制器1内向贮气罐2内单向流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高能破拱助流器横截面结构示图。
图2为冲击控制器1的横截面结构示图。
图3为高能破拱助流器工作原理图(充气状态)。
图4为高能破拱助流器工作原理图(排气状态)。
由附图可知,工作时,打开进气控制阀7,压缩空气进入进气管4,致使二位三通电磁阀6打开,并进入冲击控制器1内,再由逆止阀13充入贮气罐2内部,模碗9因具有内支撑压力,其外凸部分密封住排气管5的内端口,此时,破拱助流器处于充气状态;待贮气罐2内的压缩空气压达到规定压力要求时,二位三通电磁阀6关闭气源,逆止阀13停止向贮气罐2内充气。同时,冲击控制器1内部的压缩空气由二位三通电磁阀6迅速排出,模碗9受压力差的作用,其外凸部分离开排气管5内端口,快速向模盖10内凹部分贴紧成凹形,贮气罐2内部的压缩空气瞬间从排气管5排出,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在料仓或管道内破拱助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高能破拱助流器,主要由冲击控制器1、贮气罐2、法兰3、进气管4、排气管5、二位三通电磁阀6和进气控制阀7组成。其特征在于冲击控制器1位于贮气罐2内部,由园铁14固定于法兰3上,法兰3与排气管5一起固定于贮气罐2的排气端,进气管4由螺母8固定于贮气罐2的进气端,二位三通电磁阀6安装于进气管4上面,位于进气控制阀7与螺母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破拱助流器,其特征还在于,冲击控制器1由模碗9,模盖10和模盘11组成。模碗9通过模盘11紧压在模盖10上形成对称形状的空腔,因模碗9具有内支撑压力,故其外凸部分可紧密封住排气管5的端口,排气时,可快速向模盖10内凹部分贴紧成凹形;模盖10上开有气源进气12与进气管4相连,另开一口安装有逆止阀13,允许压缩空气可由冲击控制器1内向贮气罐2内单向流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冲击控制器1、贮气罐2、法兰3、进气管4、排气管5、二位三通电磁阀6和进气控制阀7组成。冲击控制器1位于贮气罐2内部,法兰3与排气管5一起固定于贮气罐2的排气端,进气管4固定于贮气罐2的进气端,二位三通电磁阀6安装于进气管4上。冲击控制器1由模碗9、模盖10和模盘11组成。模碗9通过模盘11压在模盖10上,与模盖10形成对称形状的空腔,其外凸部分密封住排管5。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降低10%,冲击力提高2-3倍。
文档编号B08B9/02GK2257225SQ95210939
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2日
发明者张国民 申请人:张国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