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124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遥控教学用单双杆。

背景技术:
教学器材中常常使用的是单杠和双杠。其中,单杠的使用技巧较双杠而言更简单,学生易掌握。教学过程中常常利用单杠做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引体向上属于纯上肢力量素质练习,技术要求并不复杂。要求练习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考试过程中,引体向上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的,做的多则成绩好,因此,它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此外,单杠也是一种体育比赛项目。单杠整套动作都是由摆动动作组成,以各种握法不间断地完成动作,它包括大回环、近杠动作、围绕身体纵轴的转体及飞行动作。单杠的握杠方式很重要,共三种:正握,即掌心朝前;反握,即掌心朝后;交叉握,即一只手正握,一只手反握。采用什么握法由不同的动作方向而定。不管采用哪种握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拇指必须指向移动的方向,否则回环时很容易因抓不牢单杠而落地。例如,前回环时应正握,拇指指向前;后回环时应反握,拇指指向后。相较于单杠而言,双杠的教学形式较为多样。双杠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支撑摆动、分腿、转体、推手等动作练习,提高人体在时间和空间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对学生平衡能力、支撑力和协调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做杠上支撑、移动比赛和杠端跳起越杠跳下追逐游戏,可以满足学生欢快、活泼嬉戏的心理要求。由于动作的变化,有时会因分腿坐或转体180度而碰杠、擦杠,以及整套练习对连续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果断,而且还需要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的技能,以确保活动安全。因此,双杠练习对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时,单杠和双杆通常相互独立分开安装在操场上,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功能单一,学生身体难以得到全面锻炼,不利于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公开号为CN203517645U,公开日为2013年06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双杠臂力锻炼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底座上且其为两根,所述的两根支架顶部设有一带有握手的单杠,所述两根支架的中部与下部分别设一托把。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单双杠臂力锻炼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双杠运动时,双手握紧与施力机构连接的横把,横把受到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和使用者自身的重力,加之使用者在锻炼时身体会晃动,横把受到的合力通过支架传递到底座,整个底座前端和后端受力不均从而产生晃动,不稳定,使用安全性较差;由于支架下端还设置有脚蹬,使用者通过踩在脚蹬上进行单杠练习,底座前端进一步受力,使底座前端受力明显大于底座后端受力,进一步降低底座稳定性;此外,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单双杠臂力锻炼设备相对固定,高度无法调节,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本发明通过改进单双杠结构,使底座平衡性增强,提高了底座稳定性,通过遥控控制锁紧摇把来调节配重块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整个单双杠的重心上移或下移,以适应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使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都能平衡、稳定的练习双杠,教学使用更安全,锻炼效果更好。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底座由交叉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构成,交叉架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的前端连接,交叉架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的后端连接,交叉架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的前端连接,交叉架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的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架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第一圆锥配重块通过第一升降丝杆与第一锁紧摇把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第二圆锥配重块通过第二升降丝杆与第二锁紧摇把连接,所述单杠一端与第一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第二空心柱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锁紧摇把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一遥控接收器,第一遥控接收器与第一升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和第二遥控接收器,第二遥控接收器与第二升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所述交叉架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圆盘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所述圆盘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转台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所述单杠一端沿第一空心柱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单杠另一端沿第二空心柱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单杠为透明钢化玻璃管,单杠内壁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感应灯,温度传感器与感应灯电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一空心柱中部垂直铰接,第二杆体与第二空心柱中部垂直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外套有第一升降导柱,第一升降导柱下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二升降丝杆外套有第二升降导柱,第二升降导柱下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本发明所述上、下、前、后仅代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发明,“第一支架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架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第一圆锥配重块通过第一升降丝杆与第一锁紧摇把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第二圆锥配重块通过第二升降丝杆与第二锁紧摇把连接,所述单杠一端与第一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第二空心柱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锁紧摇把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一遥控接收器,第一遥控接收器与第一升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和第二遥控接收器,第二遥控接收器与第二升降电机电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交叉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整个底座更加稳定,通过在第一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第二支架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使用者无论是在进行双杆练习还是单杠练习,第一空心柱和第二空心柱在第一圆锥配重块和第二圆锥配重块作用下都不会产生轻微晃动,在竖直方向上始终垂直于地面,提高了支撑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整个底座结构平衡性和稳定性大幅提高,第一圆锥配重块通过穿过第一支撑板的第一升降丝杆与第一锁紧摇把连接,第二圆锥配重块通过穿过第二支撑板的第二升降丝杆与第二锁紧摇把连接,当不同的使用者在使用双杠时,只需按下遥控器,锁紧摇把上的遥控接收器接收信号后启动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带动锁紧摇把转动,从而通过升降丝杆来调节配重块的相对位置,实现整个单双杠的重心上移或下移,以适应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使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都能平衡、稳定的练习双杠,教学使用更安全,锻炼效果更好。二、第一支架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采用这种特定的角度,使用者在练习双杠时,第一杆体通过第一空心柱传递到第一支架上的下压力会分散到第一支架的前端和后端,而前端相较于后端而言会受到更小的分力,同理,第二支架的前端所受分力也小于后端,后端多出的分力正好平衡前端所受使用者的重力,从而使整个底座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进一步提高底座稳定性,使用者使用时更加安全。三、交叉架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圆盘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在单双杠整个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圆盘下表面上的固地爪钉与地面牢固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体育教学使用时更加安全。四、圆盘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练习单杠的同时可以踩动转台,进行腰部锻炼和整个身体平衡性的锻炼,转台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能够有效按摩使用者的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锻炼效果。五、单杠一端沿第一空心柱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单杠另一端沿第二空心柱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来调整单杠的高度,使整个体育教学更加灵活,针对不同使用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锻炼目的。六、单杠为透明钢化玻璃管,单杠内壁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感应灯,温度传感器与感应灯电连接,当使用者练习单杠组数较多时,由于掌心与单杠摩擦,掌心温度上升,温度传递到单杠上,单杠内壁里的温度传感器就能促使感应灯点亮,亮光透过透明钢化玻璃管能被体育教学者观察到,体育教学者通过亮光来灵活调节使用者的锻炼强度,以方便体育教学者教学,使每个使用者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七、第一杆体与第一空心柱中部垂直铰接,第二杆体与第二空心柱中部垂直铰接,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单杠时,重心不稳,身体容易晃动,极易触碰到双杠上,对身体造成伤害,可以通过将第一杆体沿第一空心柱竖直方向收合,第二杆体沿第二空心柱竖直方向收合,从而使使用者在练习单杠时更加顺畅,提高安全性。八、第一升降丝杆外套有第一升降导柱,第一升降导柱下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二升降丝杆外套有第二升降导柱,第二升降导柱下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升降导柱能够很好的对升降丝杆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升降丝杆上升或下降时产生横向摆动,从而使整个单双杠的重心调节更平顺,利于提高使用者的锻炼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单杠,2、交叉架,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第一空心柱,8、第一锁紧摇把,9、第二空心柱,10、第二锁紧摇把,11、第一圆锥配重块,12、第一升降丝杆,13、第二圆锥配重块,14、第二升降丝杆,15、第一杆体,16、第二杆体,17、圆盘,18、固地爪钉,19、转台,20、凸起,21、温度传感器,22、感应灯,23、第一升降电机,24、第一遥控接收器,25、第二升降电机,26、第二遥控接收器,27、第一升降导柱,28、第二升降导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本发明通过改进单双杠结构,使底座平衡性增强,提高了底座稳定性,通过遥控控制锁紧摇把来调节配重块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整个单双杠的重心上移或下移,以适应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使不同体重、身高的使用者都能平衡、稳定的练习双杠,教学使用更安全,锻炼效果更好。实施例2参见图2,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采用这种特定的角度,使用者在练习双杠时,第一杆体15通过第一空心柱7传递到第一支架3上的下压力会分散到第一支架3的前端和后端,而前端相较于后端而言会受到更小的分力,同理,第二支架4的前端所受分力也小于后端,后端多出的分力正好平衡前端所受使用者的重力,从而使整个底座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进一步提高底座稳定性,使用者使用时更加安全。实施例3参见图3,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所述交叉架2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17,圆盘17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18。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交叉架2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17,圆盘17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18,在单双杠整个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圆盘17下表面上的固地爪钉18与地面牢固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体育教学使用时更加安全。实施例4参见图4,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所述交叉架2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17,圆盘17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18。所述圆盘17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19,转台19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0。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圆盘17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19,练习单杠1的同时可以踩动转台19,进行腰部锻炼和整个身体平衡性的锻炼,转台19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0,能够有效按摩使用者的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锻炼效果。实施例5参见图5,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所述交叉架2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17,圆盘17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18。所述圆盘17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19,转台19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0。所述单杠1一端沿第一空心柱7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单杠1另一端沿第二空心柱9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单杠1为透明钢化玻璃管,单杠1内壁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和感应灯22,温度传感器21与感应灯22电连接。所述第一杆体15与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铰接,第二杆体16与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铰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单杠1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来调整单杠1的高度,使整个体育教学更加灵活,针对不同使用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锻炼目的;单杠1为透明钢化玻璃管,单杠1内壁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和感应灯22,温度传感器21与感应灯22电连接,当使用者练习单杠1的组数较多时,由于掌心与单杠1摩擦,掌心温度上升,温度传递到单杠1上,单杠1内壁里的温度传感器21就能促使感应灯22点亮,亮光透过透明钢化玻璃管能被体育教学者观察到,体育教学者通过亮光来灵活调节使用者的锻炼强度,以方便体育教学者教学,使每个使用者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双杠的第一杆体15和第二杆体16采用铰接的方式,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单杠1时,重心不稳,身体容易晃动,极易触碰到双杠上,对身体造成伤害,可以通过将第一杆体15沿第一空心柱7竖直方向收合,第二杆体16沿第二空心柱9竖直方向收合,从而使使用者在练习单杠1时更加顺畅,提高安全性。实施例6参见图6,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单杠1,所述底座由交叉架2、呈三角形的第一支架3和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架4构成,所述交叉架2的左前端与第一支架3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左后端与第一支架3的后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前端与第二支架4的前端连接,交叉架2的右后端与第二支架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架4顶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连接有第一空心柱7,第一空心柱7上连接有第一锁紧摇把8,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连接有第二空心柱9,第二空心柱9上连接有第二锁紧摇把10,所述第一支架3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圆锥配重块11,第一圆锥配重块11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2与第一锁紧摇把8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圆锥配重块13,第二圆锥配重块13通过第二升降丝杆14与第二锁紧摇把10连接,所述单杠1一端与第一空心柱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空心柱9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一杆体15,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连接有双杠的第二杆体16,所述第一锁紧摇把8上联接有第一升降电机23和第一遥控接收器24,第一遥控接收器24与第一升降电机23电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摇把10上联接有第二升降电机25和第二遥控接收器26,第二遥控接收器26与第二升降电机25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第二支架4前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35度,后端两个边形成的夹角为65度。所述交叉架2的交叉位置处焊接有圆盘17,圆盘17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地爪钉18。所述圆盘17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台19,转台19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0。所述单杠1一端沿第一空心柱7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单杠1另一端沿第二空心柱9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单杠1为透明钢化玻璃管,单杠1内壁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和感应灯22,温度传感器21与感应灯22电连接。所述第一杆体15与第一空心柱7中部垂直铰接,第二杆体16与第二空心柱9中部垂直铰接。第一升降丝杆12外套有第一升降导柱27,第一升降导柱27下端与第一支撑板5连接,第二升降丝杆14外套有第二升降导柱28,第二升降导柱28下端与第二支撑板6连接。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一升降丝杆12外套有第一升降导柱27,第一升降导柱27下端与第一支撑板5连接,第二升降丝杆14外套有第二升降导柱28,第二升降导柱28下端与第二支撑板6连接,升降导柱能够很好的对升降丝杆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升降丝杆上升或下降时产生横向摆动,从而使整个单双杠的重心调节更平顺,利于提高使用者的锻炼效果。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对本发明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