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蹦床。
背景技术:
蹦床是用弹面做成的供人们弹跳的一种运动器材。蹦床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运动或者娱乐。
目前,公开号为CN2049105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蹦床,它包括框架、用于支撑框架的脚架部、设于框架上的蹦床布,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撑部,所述脚架部铰接在框架上,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脚架部以及框架上。
这种蹦床虽然能通过铰连的脚架部来调节整个蹦床的倾斜角度,在地面平整但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条件下能平稳的放置蹦床,但当蹦床所处的地面为不平整的地面时,脚架部会出现一些脚架能触碰到地面而另一些会由于长度关系而碰不到地面,蹦床就不能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则蹦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调节单个支撑杆长度使蹦床放置更加平稳,从而使蹦床的使用更加安全的蹦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蹦床,包括框架、连接在框架上的蹦床布和支撑框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脚架和下脚架,上脚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上,另一端与下脚架套接,上脚架与下脚架之间有可调节两者竖直方向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支撑蹦床的支撑杆通过上下脚架套接形成,并且通过调节机构使得每根脚架都能单独调节长度,则在不平整的地面放置蹦床的时候,通过单独调节每一根脚架的长度,从而达到每一根脚架都能支撑在地面上,则蹦床就可以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达到使蹦床使用更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销柱,所述下脚架上开设有销柱槽,所述第一销柱插设于销柱槽,所述上脚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销柱内端插接配合的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拔出第一销柱取消固定,通过人力调节上下脚架的竖直相对位置而改变整个脚架的长度,然后将第一销柱先插入设置在下脚架上的销柱槽,然后继续插入上脚架上开设的孔,达到固定上下脚架的竖直相对位置,如此以来,支撑杆的长度便可以单个调节,从而使每根支撑杆都能接触到地面,起到更稳定的支撑蹦床的作用,实现蹦床的平稳放置,达到提升蹦床安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脚架上销柱槽处设置有安装盒,所述第一销柱穿过安装盒插设于销柱槽,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一销柱上,第一销柱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弹簧与下脚架外表面之间,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挡片上,另一端顶在安装盒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位于第一销柱上的挡片与弹簧外框之间设置有弹簧,在第一销柱插入上下脚架的时候起到自动固定的作用,防止蹦床在使用中第一销柱由于外部因素偏移出下脚架,脚架的长度不能得到固定的现象发生,减少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直接提升蹦床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销柱远离所述下脚架的一端设置有销柱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没有销柱帽的第一销柱在拔插的时候没有着力点,拔插很不方便,而通过在第一销柱上设置销柱帽,则在使用者拔插第一销柱的时候,能很轻易实现拔插动作,从而较为轻松的调节脚架长度,使蹦床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脚架远离上脚架的一端套设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倘若没有防滑套的设置,则蹦床与地面接触的将直接是下脚架,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磨损,减少蹦床的使用寿命;且蹦床下脚架直接接触地面将使接触处摩擦力非常小,在使用中蹦床极易发生滑动现象,十分不稳定,严重影响蹦床的安全性,而设置了防滑套能有效增大蹦床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蹦床放置更平稳,使用更安全;另外套设的防滑套能在长时间使用后,防滑套被磨损导致损坏的时候能非常方便的更换防滑套,增加蹦床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套呈圆台形,且防滑套上端面面积比下端面面积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滑套在接触地面的端面面积更大,有效增加当滑套的摩擦力,使防滑套的防滑效果也能更好,有助于蹦床平稳放置,减少蹦床使用时发生滑移的现象发生,增加蹦床使用安全性;且较大的接触面积也会有效减少作用在防滑套上的压强,减少防滑套的磨损,增长防滑套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脚架与上脚架连接的空隙处套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在下脚架与上脚架连接的一端的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蹦床上下脚架呈套接配合,必然会形成空隙,则蹦床在雨雪天气使用或者接触水后,水会蔓延至调节机构,非常容易发生生锈现象,而在下脚架与上脚架连接的一端的端口处套上密封套,则可以有效防止水进入上下脚架缝隙内,避免生锈现象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且密封圈的套设能避免上下脚架之间的摩擦,增长蹦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之间连接固定条,能有效增加各个支撑杆的牢固性,有效防止蹦床在使用时发生支撑杆折断的意外情况发生,增加蹦床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当蹦床的使用者是提醒较小的人时,设置于支撑杆上的固定条还能充当梯子使用,使用者能先踩在固定条上,再上到蹦床上,是蹦床使用范围更广,适用人群更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销柱和齿条,上脚架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齿条,第二销柱靠近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能与齿条卡合的凸起,第二销柱穿过销柱槽卡接在齿条的两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第二销柱端面上的凸起,第二销柱插入销柱槽内与齿条卡合,能有效限制齿条的位置,从而限制上脚架相对于下脚架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起到固定支撑杆长度的作用,拔出销柱,取消限制上下脚架的竖直相对位置,实现调节支撑杆长度的作用,实现蹦床的平稳放置,增加蹦床的安全性;且通过卡合齿条来调节上下脚架竖直相对位置的方法,能使调节机构的最小调节长度更小,那么蹦床在使用时便可以适应更复杂的地面,每个支撑杆通过调节后与地面的间隙误差更小,能跟加贴合地面,增加蹦床使用平稳性,使蹦床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为倾斜向下的单向棘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第二销柱的时候,第二销柱与齿条卡合,向下倾斜的单向棘齿能限制齿条不能向下移动,而能向上移动,则在调节支撑杆伸长的时候,便不用拔出第二销柱,直接拉出下脚架调节到适当位置即可,并且蹦床在使用时,对于支撑杆只有向下的压力,而极少有向上的拉力,那么通过弹簧弹力而保持齿条与第二销柱的卡合能有效限制支撑杆在蹦床使用时也能得到固定,丝毫不影响蹦床的正常使用,使蹦床调节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由上脚架、下脚架与调节机构所组成的支撑杆能够单独调节长度,使每个支撑杆在不同的地面上都能接触到地面,增加蹦床稳定性,使用安全性得到提升。
其二:结合齿条为倾斜向下的单向棘齿、设置有与齿条相匹配的凸起的第二销柱以及设置在挡板与下脚架之间的弹簧,在插入销柱的时候,弹簧会给第二销柱支撑力,防止第二销柱在非人为情况下脱离与齿条的卡合,在调节支撑杆的时候,直接拉出下脚架便可调节其长度,不用通过拔出销柱即可实现,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蹦床布;3、上脚架;4、下脚架;5、防滑套;6、密封圈;7、第一销柱;8、弹簧;9、第二销柱10、固定条;31、孔;32、凹槽;33、齿条;41、销柱槽;42、安装盒;71、销柱帽;72、挡片;7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蹦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内连接有蹦床布2,蹦床布2的弹性是蹦床实现帮助弹跳的核心部分,框架1与蹦床布2都呈圆形结构,蹦床布2在受力时,会对框架1的各个部分产生拉力,圆形的框架1能使蹦床产生的拉力均匀的分散在框架1上,使框架1不容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而发生弯折现象。
框架11下方固定连接有六根支撑杆,较多的支撑杆能有效分散每个杆上的压力,支撑杆包括上脚架3和下脚架4,上下脚架4连接部分设置有调节机构,相邻两个上脚架3之间连接有固定条10,增加蹦床整体的牢固性,上下脚架4呈套接配合,下脚架4与上脚架3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6,防止水进入下脚架4内使调节机构生锈,下脚架4接触地面处设置有防滑套5,增加蹦床放置时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蹦床使用时更稳定,增加安全性。
设置在上下脚架4连接部分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销柱7,第一销柱7一端设置有销柱帽71,能帮助使用者更轻松的拔插第一销柱7,第一销柱7穿过安装盒42,插设于销柱槽41,与上脚架3上开的孔31呈插接配合,安装盒42内设有弹簧8,弹簧8套在第一销柱7上,第一销柱7在弹簧8与下脚架4之间设置有挡片72,如此一来,第一销柱7在插入上脚架3上开的孔31的时候,能起到固定上校脚架竖直方向相对位置的作用,而拔出第一销柱7则可以调节上下脚架4的竖直相对位置,以此达到调节支撑杆长短的作用,而通过弹簧8的设置,第一销柱7在插入上脚架3上开的孔31的时候,会有弹力作用在挡片72上,使第一销柱7不会由于外力而偏移出上脚架3上开的孔31,从而失去固定上下脚架4的作用,影响蹦床的安全性。
实施例2:一种蹦床,如图1和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调节机构包括上脚架3、下脚架4、第二销柱9和齿条33,齿条33设置在上脚架3上开设的凹槽32内,第二销柱9内端设置有凸起73,凸起73在第二销柱9插入销柱槽41后能与齿条33卡合,限制齿条33竖直相对位置,使得在插入第二销柱9的时候,第二销柱9与齿条33卡合,向下倾斜的单向棘齿能限制齿条33不能向下移动,而能向上移动,则不用拔出第二销柱9而直接拉出下脚架4调节到适当位置即可实现支撑杆长短的调节,并且蹦床在使用时,对于支撑杆只有向下的压力,而极少有向上的拉力,那么齿条33与第二销柱9的卡合能有效限制支撑杆在使用时也能得到固定,不会影响蹦床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