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510阅读:1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属于飞机模型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木质航模制作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模具将高分子材料加热成型,如发泡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的共同混物的发泡体做出泡沫模型,然后进行喷漆上色。但这种制作方法适合应用在小玩具模型,在制作大形航模时导致模具成本较高,制作模型机械强度低,并且成型后的模型不易覆印刷膜,只能表面喷漆,喷漆的的色彩种类有限,不如打印出来的印刷膜色彩丰富;

2、采用轻木材料和椴木夹板搭建机翼机身再加纤维制作的航空模型后,进行表面蒙皮或者安装玻璃钢模具成型的机身外壳,在进行喷漆上色。但这种制作方法工艺步骤繁琐,成本高,切航模质量大,飞行性能降低,蒙皮工艺要求技术高,工人需要长期培训才能熟练掌握,极易造成材料浪费

3、用KT板折弯,手工雕刻切割线结构线,根据刻出来的线成型,此种制作方法精度低尤其是曲面不平整,整体像真度差,采用手工刻出折弯结构线制作效率低,材料在传统雕刻后都会出现易坏,脱色,模型整机机械强度下降的问题。

可以看出传统航空模型制作成本高,效率低,制作工艺繁琐复杂,色彩不丰富有限,结构结合差,机械强度低,飞机机动性和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制作简便、便于涂装色彩、结构结合能力强、机械强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两侧设有左机翼、右机翼,所述的机身上沿机身方向设有隔框,机身前端设有座舱,座舱与机身之间通过吸附磁铁连接;所述的左机翼与右机翼经铝管、插销连接;所述的机翼沿机身方向设有翼肋,翼肋之间连接有加强条;所述的机翼后端经合页连接有副翼。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机身头部连接有头罩,所述的头罩与座舱之间的机身内设有电池舱。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机身后端中部设有垂尾,所述的垂尾垂直于机身方向。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机身后端两侧设有平尾,所述的平尾通过合页连接有升降舵面。所述的升降舵面之间的机身尾部设有方向舵面,方向舵面与机身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机身与机翼表面覆盖有KT板,KT板上粘贴有背胶纸。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座舱处在所述的左机翼、右机翼之间,座舱采用PVC吸塑成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所述的翼肋、隔框、加强条采用轻木、桐木、椴木材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身上沿机身方向设有隔框,左机翼与右机翼经铝管、插销连接,机翼沿机身方向设有翼肋,翼肋之间连接有加强条,机翼后端经合页连接有副翼。利用轻木、桐木、椴木或其他木质结构作为飞机的翼肋、隔框、加强条框架结构材质,采用易成型的KT板作为蒙皮,取消掉原来用木质结构或者碳纤维结构搭建的机翼前缘和后缘以及减少翼肋的数量,同时平尾、垂尾、方向舵面、升降舵面也可以用KT板材一次性切割成型,淘汰了之前用木条木块搭建的窘境。本实用新型做到了结构简化,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重要的是使航模整体强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更为耐用美观,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航模材料的成本,提升了模型制作的精度以及模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型飞机机身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型飞机机身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模型飞机机身结构,包括机身1,机身1两侧设有左机翼2、右机翼3,机身1上沿机身1方向设有隔框4,隔框4采用轻木、桐木、椴木材质中的一种。机身1前端设有座舱5,座舱5处在左机翼2、右机翼3之间,座舱5采用PVC吸塑成型,座舱5与机身1之间通过吸附磁铁6连接。

机身1与机翼表面覆盖有KT板,KT板上粘贴有背胶纸。KT板可以贴入写真纸使其色彩能加炫丽逼真,另外KT板作为蒙皮,使其强大大大增加。

左机翼2与右机翼3经铝管、插销连接,机翼沿机身1方向设有翼肋7,翼肋7之间连接有加强条8,机翼后端经合页连接有副翼9。翼肋7、加强条8采用轻木、桐木、椴木材质中的一种。轻木、桐木、椴木轻质木料可以有效的减轻模型重量。

机身1头部连接有头罩10,头罩10与座舱5之间的机身1内设有电池舱11,机身1后端中部设有垂尾12,垂尾12垂直于机身1方向,机身1后端两侧设有平尾13,平尾13通过合页连接有升降舵面14,升降舵面14之间的机身1尾部设有方向舵面15,方向舵面15与机身1方向一致。平尾13、垂尾12、方向舵面15、升降舵面14采用KT板材一次性切割成型。

本实用新型机身1上沿机身方向设有隔框4,左机翼2与右机翼3经铝管、插销连接,机翼沿机身1方向设有翼肋7,翼肋7之间连接有加强条8,机翼后端经合页连接有副翼9。利用轻木、桐木、椴木或其他木质结构作为飞机的翼肋7、隔框4、加强条8框架结构材质,采用易成型的KT板作为蒙皮,取消掉原来用木质结构或者碳纤维结构搭建的机翼前缘和后缘以及减少翼肋7的数量,同时平尾13、垂尾12、方向舵面15、升降舵面14也可以用KT板材一次性切割成型,淘汰了之前用木条木块搭建的窘境。

本实用新型做到了结构简化,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重要的是使航模整体强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更为耐用美观,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航模材料的成本,提升了模型制作的精度以及模型的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