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34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



背景技术:

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当它们收缩时,可以使躯干弯曲及旋转,并可以防止骨盆前倾。腹部肌肉对于腰椎的活动和稳定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控制骨盆与脊柱的活动。

腿部肌群主要是指大腿部位的整体肌群而言,包括股四头肌与腿后肌群等等,而且我们亦可以将此腿部肌群称为人体下半身之最重要肌群;所以举凡跑、走、蹲、站的一切活动,样样行为都得利用到腿部的肌群。

无论是从锻炼健身角度出发还是身体健康角度出发,都应当对腹肌及腿部肌群进行锻炼,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可针对性的对腹肌和腿部肌群进行深度锻炼,从而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包括底板、翻转臂、座板、皮带、下负载板以及上负载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向的竖架,所述竖架上一侧设置有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翻转臂呈T字形且与下横臂铰接,所述座板通过轴承与竖架中部连接,所述竖架的下端设置有下滑轮,上端设置有上滑轮,所述底板上竖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竖向贯穿水平设置的下负载板,所述下负载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竖向贯穿水平设置的上负载板,所述上负载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底板连接,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臂与下负载板,所述皮带通过下滑轮与上滑轮张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的上端均与限位板连接,所述上负载板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下负载板的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皮带具体与下负载板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臂的数量为两个并分为位于竖架一侧的两端,所述上横臂上设置有防滑圈,所述翻转臂上设置有护圈,所述下横臂具体与竖架的中部连接,所述座板的水平高度位于上横臂与下横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通过竖架、上横臂、翻转臂、皮带、下负载板、上负载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限位板的配合使用,可针对性的对腹肌和腿部肌群进行深度锻炼,从而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腹肌及腿部肌群锻炼器材,包括底板1、翻转臂6、座板8、皮带9、下负载板12以及上负载板1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竖向的竖架2,所述竖架2上一侧设置有上横臂3和下横臂5,所述翻转臂6呈T字形且与下横臂5铰接,所述座板8通过轴承与竖架2中部连接,所述竖架2的下端设置有下滑轮10,上端设置有上滑轮11,所述底板1上竖架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柱16和第二导柱17,所述第一导柱16竖向贯穿水平设置的下负载板12,所述下负载板12可沿第一导柱上下滑动,所述下负载板12通过第一弹簧13与底板1连接,所述第二导柱17竖向贯穿水平设置的上负载板14,所述上负载板14可沿第二导柱17上下滑动,所述上负载板14通过第二弹簧15与底板1连接,所述皮带9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臂6与下负载板12,所述皮带9通过下滑轮10与上滑轮11张紧,所述下滑轮10与上滑轮11的圆周面设置有与皮带9相配合的V型槽,所述下滑轮10与上滑轮11均通过轴承与竖架2连接,所述下滑轮10与上滑轮11均用于张紧皮带9和改变皮带9的方向。

所述第一导柱16与第二导柱17的上端均与限位板18连接,所述限位板18用于限定下负载板12与上负载板14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所述上负载板41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下负载板12的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皮带9具体与下负载板12的中部连接,使下负载板12在上衣到指定位置时,可接触并推动上负载板14一并向上移动。

所述上横臂3的数量为两个并分为位于竖架2一侧的两端,所述上横臂3上设置有防滑圈4,所述翻转臂6上设置有护圈7,所述下横臂5具体与竖架2的中部连接,所述座板8的水平高度位于上横臂3与下横臂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锻炼器材进行锻炼时,练习者双手进紧握上横臂3上的防滑圈4,初学者可将座板1翻转放下并坐在上面,以支撑身体,练习者的双脚勾住呈T字形的翻转臂6上的护圈7,向前上方翻转,以达到锻炼腹肌和腿部肌群的效果;在翻转臂6向前上方翻转时,翻转臂6拉扯皮带9运动,皮带的另一端带动下负载板12沿第一导柱16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3做功;如果练习者的腹肌和腿部肌群力量较强,仍可使翻转臂6继续向前上方翻转,则下负载板12上移到指定位置时,会与上负载板14接触并推动上负载板14一定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3与第二弹簧15均做功,可进一步地对练习者的腹肌和腿部肌群进行深度锻炼。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