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769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综合运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



背景技术:

篮球架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于2008年发布了其相关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篮球架尺寸,其使用也非常广泛。同时,近年来许多工程人员针对休闲篮球架的设计与制造也进行了不少改进。例如专利(公开号:CN205516313U,申请人:孙广山)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篮球架来满足不同人员和不同场景的需求。另一专利(公开号:CN205699286U,申请人:庄铭钦)公开了一种儿童篮球运动采用了一种可拆卸式设计以增强其趣味性。这些方案虽然解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但篮球运动应用场景多样,篮球架整体笨重、拆装复杂、运输不便仍然阻碍了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常规篮球架笨重、拆装复杂、运输不便的不足之处,实现人们能够方便打篮球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包括:底部支撑结构,折叠支撑结构、高度调节结构和篮板;

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

带有轮子和液压装置的高度可调的底座;

底板,焊接在所述高度可调的底座上;

配重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折叠支撑结构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上部与所述篮板铰接。

其中,所述高度可调的底座为叉车。

其中,所述折叠支撑结构从下至上包括:

依次铰接的底部固定桩、支撑架、上支撑杆,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桩的底端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篮板上;还包括有下支撑杆,其底端与所述配重箱上焊接的铰接座铰接,其顶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铰接;

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悬臂,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篮板上,其下端通过能够转动的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其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杆。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杆为丝杠,其上端与所述悬臂底部铰接,通过调节所述丝杠的伸缩控制所述悬臂的旋转角度。

其中,所述支撑架为一矩形框架,其最上端的横梁内部穿设有轴,所述悬臂的下部穿过所述最上端的横梁,并且同时被所述轴穿过。

其中,所述折叠支撑结构的各个部件以及所述悬臂均采用空心的方矩管或圆管。

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桩为两个,焊接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均相应设置为两根。

其中,所述支撑架的最下端横梁上焊接有角钢,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

其中,还包括多个铸铁块,在篮球架使用时放入所述配重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的底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高度可调的底座,实现了篮球架的便利运输,尤其是上下坡的移动。此外,设置的折叠支撑结构与高度调节结构使得该篮球架展开时结构紧凑坚固,可变形折叠,便捷轻盈,拆装简易,适合多种篮球训练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收起运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叉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部支撑结构 2-折叠支撑结构 3-高度调节结构

4-篮板 11-高度可调的底座 12-底板

13-配重箱 21-底部固定桩 22-支撑架

23-上支撑杆 24-下支撑杆 31-悬臂

32-高度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使用状态时和收起运输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篮球架包括底部支撑结构1,折叠支撑结构2、高度调节结构3和篮板4。其中,底部支撑结构1包括:带有轮子和液压装置的高度可调的底座11,底板12,其焊接在高度可调的底座11上,配重箱1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2上。该折叠支撑结构2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底板12上,其上部与篮板4铰接。

为了方便篮球架的移动,在底部支撑结构1处设置有轮子,但是在篮球架的使用过程中,轮子不宜过高,否则篮球架不稳定,使用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将轮子设置的过低,不方便运输,如在将该篮球架运输的爬坡过程中,篮球架的底座11容易卡底。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高度可调节的底座11上设置有液压装置,用以调节该底座11的高度,方便运输。本实施例中,该高度可调的底座11设置为手动液压叉车,来实现高度可调的底座11的轮子的高度,如图3所示,其为现有的手动液压叉车结构示意图。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篮球架是可以折叠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收起运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折叠支撑结构2从下至上包括:

依次铰接的底部固定桩21、支撑架22、上支撑杆23,其中底部固定桩21的底端焊接在底板12的前端,成一定角度向后倾斜,且在底部固定桩21与底板12之间焊接有加强筋;底部固定桩21的上端通过U型座和双头螺栓连接支撑架22。支撑架22的上端也设置有U型座,通过双头螺栓连接上支撑杆23的底端,上支撑杆23的顶端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铰接在篮板4上。

还包括有下支撑杆24,其底端通过双头螺栓与焊接在配重箱13上的U型的铰接座与配重箱13连接,用于对篮球架整体进一步的固定,顶端与支撑架22的中部铰接。

高度调节结构3包括悬臂31,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篮板4上,具体方式为在悬臂31顶端焊接一个可以调节角度的法兰盘,便于折叠时旋转篮板到合适的位置,悬臂31下端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架22上,并且其下端以铰接方式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上。所述高度调节杆32为丝杠,其与所述悬臂31底部铰接,通过调节丝杠伸缩控制所述悬臂31的旋转角度。在支撑架22的最下端横梁上焊接有角钢,用于安装该高度调节杆32。

其中,支撑架22为一矩形框架,通过方矩管焊接而成,其最上端的横梁内部穿设有轴,悬臂31的下部穿过最上端的横梁,实现该悬臂31左右限位,并且该轴穿过悬臂31,同时该悬臂31可以绕轴旋转,进而实现该折叠支撑结构2的伸缩。

本实施例中,底部固定桩21为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12的两侧,上支撑杆23和下支撑杆24均相应设置为两根。

为了实现轻量化,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支撑结构2的各个部件以及所述悬臂31均采用空心的方矩管或圆管。更具体的,上支撑杆23、下支撑杆24和高度调节杆32均为圆钢管。高度调节杆32的圆钢管底部焊接螺母,将带螺纹的丝杠旋进螺母中,因此,可以通过旋转丝杠调节上述杆的伸缩。悬臂31由方矩管制成。

此外,还包括多个铸铁块,在使用篮球架时,将其放入配重箱13中,以增强篮球架的稳定性。使用结束,可以将铸铁块取出,方便篮球架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的使用过程如下:

运输过程:调节底部支撑结构1的高度,如采用叉车,将控制手柄打到下位,对叉车进行打压,轮子升到最高,使得叉车叉臂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升高,便于在坡道上移动,将该折叠的篮球架推上运输车中。到达目的地后,将篮球架卸在选好地点,将可控手柄打到上位,对叉车进行泄压,轮子降到最低并锁紧,使叉车距离地面的高度降低,增加篮球架的稳定性。

伸展过程:将铸铁块放入配重箱13中,推动支撑架22旋转直立,将下支撑杆24下端铰接连接在配重箱13的铰接座上,转动高度调节杆32,悬臂31向上绕轴运动,、带动上支撑杆23向上伸展,同时前倾,进而使篮板4升至标准高度,之后将各个铰接处的螺栓旋紧,其状态如图1所示。

收缩过程:将铰接处的螺栓旋松,反向转动高度调节杆32,将篮板4降至最低位置,同时悬臂31绕轴下垂,带动上支撑杆23旋转;旋开下支撑杆24下端螺栓并取下该下支撑杆24,将支撑架22旋转水平,其状态如图2所示。最后,将铸铁块取出。之后的运输过程同上。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可折叠休闲篮球架方便运输,结构轻盈,拆装简便,适合多种篮球运动应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主张的权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