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6455发布日期:2020-06-09 20:2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旋转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能够旋转的旋转部的旋转玩具。



背景技术:

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旋转玩具,该旋转玩具包括:基座;转子,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座;马达、旋转传递部以及电池,其用于以规定速度驱动转子旋转;吊篮状的托盘,其能够载置硬币状的卡片且悬挂于转子的挂钩;以及落下装置,其在规定位置与被驱动而以规定速度旋转的转子的托盘碰撞而使该托盘倾斜从而使硬币状的卡片落下。

所述旋转玩具主要着眼于在被驱动而以规定速度旋转的转子的托盘载置卡片并使该卡片在规定位置落下,因此,难以给玩家带来卡片的替换放置以外的趣味。

专利文献1:授权实用新型第31240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给玩家带来特别的趣味的旋转玩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玩具包括:主体部;旋转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主体部;载置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部装卸;以及抵接部,其能够与安装于所述旋转部的所述载置部抵接,该旋转玩具构成为,安装于所述旋转部的所述载置部能够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条件下自所述旋转部脱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玩具,能够给玩家带来特别的趣味。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旋转玩具的主视图,图1的(b)是该旋转玩具的右视图,图1的(c)是该旋转玩具的后视图。

图2的(a)是图1的(a)所示的被卡合部的放大主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s1-s1剖视图,图2的(c)和图2的(d)是表示被卡合部的变形例的与图2的(a)对应的图。

图3的(a)是图1的(a)所示的载置部的放大主视图,图3的(b)是该载置部的放大俯视图,图3的(c)是将图3的(a)所示的卡合部卡合于被卡合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的(a)是图1的(a)所示的物品的放大主视图,图4的(b)是该物品的放大右视图,图4的(c)是该物品的放大俯视图。

图5的(a)是图1的(a)所示的操作机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s2-s2剖视图(仅操作部)。

图6的(a)是图1的(a)所示的抵接部和第2操作机构的主视图,图6的(b)是第2操作机构的功能说明图,图6的(c)是图6的(a)的s3-s3剖视图(仅第2操作机构),图6的(d)是第2操作机构的功能说明图。

图7的(a)和图7的(b)是图1~图6所示的旋转玩具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

图8的(a)和图8的(b)是图1~图6所示的旋转玩具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

图9的(a)~图9的(c)是图1~图6所示的旋转玩具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转玩具;11、主体部;12、旋转部;12a、被卡合部;12a1、直状部;12a2、防脱落部;12b、齿轮部;13、载置部;13a、收容部;13b、卡合部;13b1、直状部;13b2、曲状部;13c、移动部;g、物品;14、操作机构;14a、操作部;14a1、收容部;14b、第1齿轮;14c、第2齿轮;14d、第3齿轮;14e、第4齿轮;15、抵接部;15a、平坦部;15b、移动阻止部;16、第2操作机构;16b、第2操作部;16c、推压部;17、引导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1的(a)的近前侧标记为前,将进深侧标记为后,将上侧标记为上,将下侧标记为下,将左侧标记为左,将右侧标记为右,对其他的附图也以此为基准标记朝向。

首先,使用图1~图6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旋转玩具10的结构和功能。此外,此处的说明为一个例子,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玩具的结构等。

图1所示的旋转玩具10包括:主体部11;旋转部12,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主体部11;装卸部(以下称作“载置部”)13,其能够相对于旋转部12装卸;操作机构14,其能够使旋转部12旋转;抵接部15,其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第2操作机构16,其能够使抵接部15位移;以及引导部17,其能够引导自旋转部12脱离的载置部13。

主体部11具有:后壁部11a、底壁部11b以及侧壁部11c,能够放置于桌面等平坦面(参照图1的(a)、图1的(b)以及图1的(c))。另外,在底壁部11b与侧壁部11c之间具有用于配置第2操作机构16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隙(省略附图标记)。

另外,在后壁部11a的前表面上部设有旋转部12用的截面呈圆形的第1轴部11d(参照图1的(a)和图1的(c))。

而且,在底壁部11b的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空开间隔地设有后述第1齿轮14b用的截面呈圆形的第2轴部11e和后述第2齿轮14c用的截面呈圆形的第3轴部11f(参照图5的(a)),在后壁部11a的前表面沿着上下方向空开间隔地设有后述第3齿轮14d用的截面呈圆形的第4轴部11g和后述第4齿轮14e用的截面呈圆形的第5轴部11h(参照图1的(a)和图1的(c))。

旋转部12在主视时呈圆形,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省略附图标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1轴部11d(参照图1的(a)和图1的(c))。

另外,在旋转部12的前表面的旋转中心的周围以等角度间隔(图中以120度间隔)设有共计三个被卡合部12a(参照图1的(a)和图1的(b))。

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各被卡合部12a具有截面呈圆形的直状部12a1和设于该直状部12a1的端部的主视时呈圆形的防脱落部12a2。

而且,在旋转部12的后表面的外周部分设有能够供后述第4齿轮14e啮合的正齿轮状的齿轮部12b(参照图1的(c))。

此外,在图2的(a)中描绘出主视时呈圆形的防脱落部12a2,但该防脱落部12a2也可以是图2的(c)所示那样主视时呈星形,还可以是图2的(d)所示那样主视时呈心形。即,防脱落部12a2的主视形状只要是能够防止卡合于被卡合部12a的后述卡合部13b(参照图3的(c))的脱落的形状,就没有特殊的限制。

如图3的(a)和图3的(b)所示,载置部13具有:能够以收容状态载置后述物品g(参照图4)的收容部13a、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卡合于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卡合部13b、以及用于使载置部13自身能够移动的移动部13c。另外,载置部13在将其卡合部13b卡合于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状态下能够进行以该被卡合部12a的中心为基点的摆动。

卡合部13b具有截面呈圆形或矩形形状且为笔直的直状部13b1以及与该直状部13b1连续的截面呈圆形或矩形形状且弯曲的曲状部13b2,卡合部13b在载置部13的后壁部分以自该后壁部分的中央向上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的(a)和图3的(b))。

详细而言,为了良好地进行相对于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可装卸的卡合与卡合后的摆动,卡合部13b的直状部13b1的前后方向尺寸和曲状部13b2的前后方向尺寸略小于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的前后方向尺寸。另外,在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的截面呈圆形、且能够由曲率半径确定卡合部13b的曲状部13b2的内侧缘的弯曲程度的情况下,曲状部13b2的内侧缘的曲率半径略大于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的曲率半径。该情况下,曲状部13b2的内侧缘的主视角度优选设定在120~180度的范围内。

此外,在图3的(a)中描绘出内侧缘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的曲状部13b2,但该曲状部13b2也可以是内侧缘不具有一样的曲率半径的弯曲的部分。即,卡合部13b、特别是曲状部13b2的主视形状只要是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卡合的形状,就没有特殊的限制。

移动部13c优选由能够旋转的滚动部构成,例如由设于载置部13的下表面的四个车轮构成(参照图3的(a))。

此外,在图3的(a)中描绘出四个车轮作为移动部13c,但该移动部13c也可以是三个车轮,只要使载置部13自身能够移动,就还可以是代替车轮的半球形突起等。

如图4的(a)、图4的(b)以及图4的(c)所示,物品g设为仿照角色等非生物、生物而成的外观。该物品g具有对自支撑进行辅助的下表面(省略附图标记),能够以收容状态载置于载置部13的收容部13a和后述操作部14a的收容部14a1。

此外,在图4的(a)、图4的(b)以及图4的(c)中仅描绘出一种物品g,但也可以准备大小等同且外观不同的多种物品g。

如图5的(a)、图1的(a)以及图1的(b)所示,操作机构14包含能够旋转的操作部14a、将操作部14a的旋转向旋转部12传递的动力传递部(省略附图标记),该动力传递部由第1齿轮14b、第2齿轮14c、第3齿轮14d、第4齿轮14e以及所述旋转部12的齿轮部12b构成。

如图5的(b)所示,操作部14a具有能够以收容状态载置物品g的收容部14a1。该操作部14a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14a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设于第1齿轮14b的上表面的轴部14b1。

第1齿轮14b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省略附图标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11的第2轴部11e(参照图5的(a)和图1的(b))。第2齿轮14c在与第1齿轮14b啮合的状态下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省略附图标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11的第3轴部11f(参照图5的(a)和图1的(b))。第3齿轮14d在与第2齿轮14c啮合的状态下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省略附图标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11的第4轴部11g(参照图5的(a)、图1的(a)以及图1的(b))。第4齿轮14e在与第3齿轮14d啮合且与旋转部12的齿轮部12b啮合的状态下将截面呈圆形的中心孔(省略附图标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11的第5轴部11h(参照图5的(a)、图1的(a)以及图1的(b))。

即,通过用指尖把持操作部14a并使该操作部14a在图5的(a)中绕第1齿轮14b的旋转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该旋转经由第1齿轮14b、第2齿轮14c、第3齿轮14d、第4齿轮14e以及齿轮部12b向旋转部12传递,使得旋转部12在图1的(a)中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操作部14a除了能够通过用指尖把持来旋转以外,还能够通过用指尖把持收容在收容部14a1的物品g(参照图1的(a))而借助该物品g使该操作部14a旋转。另外,可收容于操作部14a的收容部14a1的物品g能够与可收容于载置部13的收容部13a的物品g通用。

另外,在图5的(a)、图1的(a)以及图1的(b)中,描绘出使用了四个齿轮14b~14e作为操作机构14的情况,但齿轮的个数既可以是五个,也可以是三个。即,只要能够将操作部14a的旋转向旋转部12传递,操作机构14的齿轮的个数就没有特殊限制。

而且,在图5的(a)、图1的(a)以及图1的(b)中,作为操作机构14而描绘出能够将操作部14a的旋转经由四个齿轮14b~14e以及齿轮部12b向旋转部12传递的方案,但代替齿轮,还可以利用环形带和带轮的组合等进行同样的传递。即,只要能够将操作部14a的旋转向旋转部12传递,动力传递部的机制就没有特殊限制。

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抵接部15由具有比载置部13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尺寸和左右方向尺寸大的前后方向尺寸和左右方向尺寸的矩形板构成。如图6的(a)所示,该抵接部15具有平坦部15a和由设于该平坦部15a的上表面右端的前后方向的突条构成的移动阻止部15b,将设于平坦部12a的左端的轴部15c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体部11的后壁部11a和侧壁部11c,通过其倾动,该抵接部15能够在无法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参照图6的(a))和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参照图6的(b))之间位移。

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第2操作机构16配置于主体部11的底壁部11b与侧壁部11c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隙(省略附图标记)。如图6的(c)所示,该第2操作机构16包含长方体状的壳体部16a、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于壳体部16a且使前部自壳体部16a的前表面下部突出的第2操作部16b、以及能够基于第2操作部16b的移动来推压抵接部15的推压部16c。在第2操作部16b的后端设有主视时向后降低的倾斜面16b1,在推压部16c的上端设有主视时向左降低的倾斜面16c1。

即,第2操作机构16通过在图6的(c)中将第2操作部16b向后方推入并使其移动,从而能够如图6的(d)所示,利用该第2操作部16b的倾斜面16b1将推压部16c向上方推起而使该推压部16c自壳体部16a的上表面突出。

也就是说,通过使推压部16c的倾斜面16c1自壳体部16a的上表面突出,从而能够如图6的(b)所示,使位于无法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的抵接部15以轴部15c为基点倾动,而使该抵接部15向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位移。

另外,还能够在图6的(d)所示的突出状态下,通过将推压部16c的突出部分压下,从而利用该推压部16c将第2操作部16b向前方推压并使该第2操作部16b复位。

此外,在图6的(c)中描绘出仅在第2操作部16b设有倾斜面16b1的方案,但也可以在推压部16c的下端设置与该倾斜面16b1接触的倾斜面。另外,在图6的(c)中描绘出在推压部16c的上端设有倾斜面16c1的方案,但即使不设置该倾斜面16c1,也能够通过按压抵接部15来使该抵接部15倾动。而且,第2操作部16b除了能够利用指尖而向后方移动以外,还能够通过用指尖把持放置于第2操作部16b的近前的物品g(参照图6的(d))而借助该物品g使第2操作部16b向后方移动。另外,在使第2操作部16b向后方移动时可使用的物品g能够与可收容于载置部13的收容部13a的物品g通用。

如图1的(a)所示,引导部17具有能够将自旋转部12脱离的载置部13向下方引导的截面呈矩形形状的引导路径17a,该引导部17的右端以与抵接部15的左端连续的方式设于主体部11。虽省略了图示,但引导部17的顶端的下表面成为能够放置于与主体部11的下表面相同的平坦面。即,引导部17成为在将主体部11放置于桌面等平坦面的状态下能够将向下方引导的载置部13向相同的平坦面导出。另外,引导部17的俯视图形状既可以是弯曲的形状,也可以是笔直的形状。

接着,使用图7~图9与作用效果相结合地说明上述的旋转玩具10的游戏方法。此外,此处的说明为一个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玩具的游戏方法。

在游戏时,如图7的(b)所示,将主体部11放置于桌面等平坦面,将收容了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物品g的三个载置部13的卡合部13b分别与旋转部12的三个被卡合部12a卡合来安装。

若使用图3的(c)对该安装方法进行补充,则在使载置部13的卡合部13b的开放侧位于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的左上方的位置之后,将载置部13向右下方移动而使卡合部13b的曲状部13b2勾挂并卡合于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从而进行安装。另外,如图7的(a)和图7的(b)所示,将物品g以收容状态载置于操作机构14的操作部14a的收容部14a1。

在进行使安装了三个载置部13的旋转部12旋转的游戏时,如图7的(a)所示,通过用指尖把持操作部14a、或者用指尖把持收容在操作部14a的物品g,来使操作部14a绕第1齿轮14b的旋转中心向逆时针方向a或顺时针方向b旋转。

若使操作部14a绕第1齿轮14b的旋转中心向逆时针方向a(参照图7的(a))旋转,则该旋转经由第1齿轮14b、第2齿轮14c、第3齿轮14d、第4齿轮14e以及齿轮部12b向旋转部12传递,旋转部12在主视时向逆时针方向a旋转(参照图7的(b))。

若与上述相反地使操作部14a绕第1齿轮14b的旋转中心向顺时针方向b(参照图7的(a))旋转,则该旋转经由第1齿轮14b、第2齿轮14c、第3齿轮14d、第4齿轮14e以及齿轮部12b向旋转部12传递,旋转部12在主视时向顺时针方向b旋转(参照图7的(b))。

此外,由图7的(b)可知,在进行使安装了三个载置部13的旋转部12旋转的游戏时,由于抵接部15位于无法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因此,即使使旋转部12向逆时针方向a或顺时针方向b旋转,各载置部13也不会与抵接部15干渉。

即,玩家通过使安装了三个载置部13的旋转部12在图7的(b)中向逆时针方向a或顺时针方向b适当旋转,能够享受安装了各载置部12的旋转部12进行旋转的形态、各载置部13和物品g伴随着该旋转进行摆动的形态。

另一方面,在进行使安装于旋转部12的各载置部13自该旋转部12脱离的游戏时,如图8的(b)所示,使位于无法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的抵接部15向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位移。

该位移方法如以上的抵接部15和第2操作机构16的结构及功能的说明中所记载的那样,因而省略此处的说明。

然后,如图8的(a)所示,通过用指尖把持操作部14a、或者用指尖把持收容在操作部14a的物品g,来使操作部14a绕第1齿轮14b的旋转中心向逆时针方向a旋转。

此外,由图8的(b)可知,在进行使安装于旋转部12的各载置部13自该旋转部12脱离的游戏时,抵接部15位于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若使旋转部12向顺时针方向b旋转,则各载置部13与抵接部15干涉,因此,原则上无法使旋转部12向顺时针方向b连续旋转,也无法使载置部13自旋转部12脱离。

若在使抵接部15位移到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之后使该旋转部12向逆时针方向a旋转,则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距倾斜姿势的抵接部15最近的载置部13的移动部13c与该抵接部15的平坦部15a抵接、或与平坦部15a以及移动阻止部15b抵接。

在抵接后,如图9的(c)所示,载置部13的姿势伴随着旋转部12的旋转而变化,并且,载置部13的卡合部13b的曲状部13b2向左上方向移动而自旋转部12的被卡合部12a的直状部12a1脱落,而使载置部13自旋转部12脱离。由于抵接部15处于倾斜姿势,且在抵接部15的右端具有移动阻止部15b,因此,即使对脱离中途的载置部13多少作用有向右方向的力,也不会使脱离的载置部13向右方向移动而自抵接部15的右端落下。

在脱离后,如图9的(c)所示,载置部13基于抵接部15的倾斜而向左下方向移动从而被送入到引导部17的引导路径17a(参照图9的(a)),脱离后的载置部13经过该引导部17而向主体部11被放置的桌面等平坦面的规定位置导出。

之后,后续的载置部13也伴随着旋转部12的旋转与上述同样地自旋转部12脱离,脱离后的载置部13经过引导部17向主体部11被放置的桌面等平坦面的规定位置导出。

即,玩家在使抵接部15位移到能够与安装于旋转部12的各载置部13抵接的位置之后,使安装了三个载置部13的旋转部12在图8的(b)和图9的(a)中向逆时针方向a适当旋转,由此,能够享受各载置部13自旋转部12脱离的形态、脱离的载置部13被引导部17引导的形态。

在全部抵接部15自旋转部12脱离之后,在再次进行使安装了三个载置部13的旋转部12旋转的游戏时,使第2操作机构16的推压部16c和第2操作部16b复位后进行上述同样的步骤即可。

接着,说明上述的旋转玩具10的变形例。

(1)示出了作为旋转部12能够安装三个载置部13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旋转部12设为能够安装两个以下的载置部13。另外,若扩大旋转部12而增加被卡合部12a的数量,则还能够在旋转部13安装四个以上的载置部13。

(2)示出了具备用于使旋转部12旋转的操作机构14的例子,但在设为能够直接利用指尖等使旋转部12旋转的结构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操作机构14。

(3)示出了具备用于使抵接部15位移的第2操作机构16的例子,但在设为能够直接利用指尖等使抵接部15位移的结构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第2操作机构16。

(4)示出了具备用于引导脱离后的载置部13的引导部17的例子,但在设为能够直接利用指尖等将脱离后的载置部13从抵接部15上取下的结构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引导部1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