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模型中具有宝顶的屋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1477发布日期:2022-05-17 23:4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古建筑模型中具有宝顶的屋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拼搭的古建筑模型,具体涉及古建筑模型中具有宝顶的屋顶组件。


背景技术:

2.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但总离不开几种基本的样式,我们把这几种基本的顶叫做“基本顶”,包括: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庑殿式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我叫他们“特殊顶”,常见的有:十字脊屋顶、盔顶、盝顶、万字顶、扇面顶等。
3.现有的古建筑模型的屋顶分两种,一种是制作成一个整体的古建筑模型或一个整体的屋顶,另一种是将屋顶部分分块儿用胶水、钉子等固定。上述两种方式的古建筑模型的屋顶呆板、不灵活,没有古建筑的魂,另外,使用胶水、钉子这种固定方式,仅局限于一次安装,使得做出的模型在观赏之外很难有其他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可拼搭的古建筑模型中具有宝顶的屋顶组件,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具有宝顶的屋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宝顶、顶层屋顶、顶层枋,具体的:所述宝顶底部具有横向直榫;所述顶层屋顶具有圆孔,所述顶层屋顶底部具有限位柱;所述顶层枋上具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壁上具有l形卡口,所述顶层枋上具有限位孔;拼装后,所述顶层屋顶底部的限位柱插入所述顶层枋的限位孔中,所述宝顶底部的横向直榫穿过所述顶层屋顶的圆孔,滑进所述顶层枋的l形卡口,通过旋转所述宝顶,锁定所述宝顶、所述顶层屋顶、所述顶层枋。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层屋顶底部具有支撑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层屋顶包括顶层屋面、正脊、鸱吻、垂脊、山花,具体的:所述正脊中间具有圆孔,正脊底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具有半封闭外壁;所述鸱吻下端具有直榫,尾端具有l型钩;所述垂脊下端具有直榫;所述山花内壁上具有燕尾榫;所述顶层屋面上具有孔,上端具有与所述鸱吻下端直榫对应的直榫榫眼,及与所述垂脊下端直榫对应的直榫榫眼,所述顶层屋面的山墙上具有与所述山花内壁燕尾榫对应的燕尾卯,所述顶层屋面底部具有限位柱。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脊后端具有凸出块。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层枋的侧边上具有直榫凹槽,所述侧边下具有倒t型榫。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层枋由宝顶连接件、枋连接件组成,具体的:所述宝顶连接件中间具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壁上具有l形卡口,所述宝顶连接件上具有限位孔,所述宝顶连接件的侧边上具有直榫凹槽,所述侧边下具有倒t型榫,所述直榫凹槽的侧壁上具有卡口;所述枋连接件具有横向直榫,所述枋连接件上端具有直榫凹槽,下端有倒t型榫。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斗拱,具体的:所述斗拱上端具有倒t型卯,下端
具有燕尾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筒瓦屋面,具体的:所述筒瓦屋面底部具有横向的直榫和直榫凹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宝顶底部的横向直榫为圆柱。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宝顶底部的横向直榫为长方柱。
15.在本技术中,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包括宝顶、顶层屋顶、顶层枋,拼搭时,先顶层屋顶底部的限位柱插入顶层枋的限位孔中,限制了顶层屋顶与顶层枋受力产生错位移动,再将宝顶底部的横向直榫穿过顶层屋顶的圆孔,滑进顶层枋的l形卡口,通过旋转宝顶,锁定宝顶、顶层屋顶、顶层枋。实现了支持反复拼搭与拆解的屋顶组件,且拼搭后的屋顶呈锁定状态,更稳固。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宝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层屋顶的结构示意图1;
19.图2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层屋顶的结构示意图2;
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层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拼搭后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a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1;
23.图5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2;
24.图5c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1;
25.图5d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2;
26.图6a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正脊的结构示意图1;
27.图6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正脊的结构示意图2;
28.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鸱吻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垂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山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斗拱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a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拼搭后屋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1b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拼搭后屋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2a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宝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b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8.中国古建筑之魂—榫卯,榫卯结构是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早在石器时代榫卯结构就诞生了,它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构件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39.参考图1,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宝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宝顶1的底部具有横向的直榫11,横向直榫11为圆柱。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横向直榫设计成长方柱。
40.在本实施例中,宝顶1的主体结构12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宝顶主体结构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种:圆形、四边形、六角形、八边形。
41.继续参考图2a、图2b,图2a、图2b分别是中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层屋顶的结构示意图1、结构示意图2。如图2a所示,顶层屋顶2是十字脊屋顶,在顶层屋顶2的中间开凿圆孔21。本实施例中,顶层屋顶2采用注塑工艺加工而成。图中标号22、标号23指示的为十字脊的镂空结构,节约成本。在其它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开凿镂空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木头加工上述顶层屋顶2,且不开凿镂空结构22、23。继续参考图2b,在本实施例中,顶层屋顶2的底部具有四个限位柱,即限位柱241、242、243、244。上述四个限位柱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在其它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四个限位柱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可设计成圆形、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另外,顶层屋顶2的底部还具有四个支撑件,即支撑件251、252、253、254,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支撑件251、252、253、254改进成一个大的矩形。
42.在其它实施例中,顶层屋顶底部的限位柱、支撑件的个数包括但不限于:2个、3个、4个、5个。其相对位置与排列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43.继续参考图3,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层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顶层枋3整体为正方形,在其中间具有中空柱31,在中空柱31的柱壁上开凿有对称的l形卡扣321、l形卡扣322。另外,顶层枋3上还具有四个限位孔,因中空柱31的遮挡,图3中仅示出三个限位孔,即限位孔331、332、333。在其它实施例中,顶层枋上限位孔的个数与位置与顶层屋顶底部的限位柱对应。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层枋3的四个侧边的结构大体一致。每个侧边上开凿有直榫凹槽用于与筒瓦屋面拼搭,另外,每个侧边的下端具有倒t型榫,用于与斗拱拼搭。图3中,仅标出了顶层枋3一个侧边的直榫凹槽34及倒t型榫35。
44.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用燕尾卯替换顶层枋侧边的直榫凹槽,和/或用燕尾榫替换顶层枋侧边的倒t型榫。
45.继续参考图4,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拼搭后的屋顶结构示意图,拼搭时,先顶层屋顶2底部的限位柱插入顶层枋的限位孔中,限制了顶层屋顶与顶层枋受力产生错位移动,此外,顶层屋顶底部的支撑件支撑于顶层枋上,在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增加稳固性。再将宝顶1底部的横向直榫穿过顶层屋顶的圆孔,滑进顶层枋的l形卡口,通过旋转宝顶,锁定宝顶、顶层屋顶、顶层枋。实现了支持反复拼搭与拆解的屋顶组件,且拼搭后的屋顶呈锁定状态,更稳固。
46.因中国的古建筑千变万化,相应的顶层屋顶、顶层枋的结构也千变万化。顶层枋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四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
47.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顶层屋顶一般由如下至少两个构件组成:正
脊、鸱吻、垂脊、山花、顶层屋面。为增加拼搭的乐趣,将顶层屋顶继续细分成各个构件。例如,将图2a中的顶层屋顶细拆分成正脊、鸱吻、垂脊、山花、顶层屋面。图2a中的顶层屋顶沿正脊、垂脊对称。下面一一陈述各构件的结构。
48.参考图5a、5b,图5a、5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1和结构示意图2。如图5a所示,顶层屋面5的沿正脊方向、垂脊的方向对称。顶层屋面5中间具有孔51。在与十字形正脊连接部位的末端具有直榫榫眼,用于与鸱吻进行榫卯连接,即直榫榫眼521、522、523、524。在与四条垂脊连接的部位分别开凿直榫榫眼,用于与垂脊进行榫卯连接。如图5a中,直榫榫眼541、542。另外,顶层顶面5的四边分别具有一个山墙。每个山墙上开凿两个竖向的燕尾卯,用于与山花进行榫卯连接。如图5a中,标出的一个山墙上的燕尾卯531、532。
49.继续参考图5b,顶层屋面5的底部设计有四个限位柱,即限位柱541、542、543、544。另外,顶层屋面5的底部还设计有四个支撑件,即支撑件551、552、553、554。
50.参考图5c、5d,图5c、5d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顶层屋面的结构示意图1和结构示意图2。相较于图5a、5b中的顶层屋面,图5c、5d的顶层屋面将底部的4个支撑件制作成一个矩形55,这样受力面积更大,拼搭后的造型更稳固。另外,该顶层屋面与垂脊是一体不可拆分的。
51.继续参考图6a、6b,图6a、6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正脊的结构示意图1、结构示意图2。如图6a所示,正脊6为十字形正脊,十字形正脊6的中间具有圆孔61,便于宝顶从中穿过。另外,如图6b所示,十字形正脊6的底部开凿凹槽62,进一步的在凹槽62的侧壁上开凿平台63,用于更加稳固的与顶层屋面进行拼搭。此外,在凹槽62的末端设计半封闭外壁64,其中,所谓半封闭外壁64指外壁的未完全封住凹槽62的末端,且低于平台63。
52.继续参考图7,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鸱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鸱吻7的底部具有直榫71,用于插入顶层屋面的直榫榫眼中。另外,鸱吻7的尾端具有l型钩72,用于勾住正脊的半封闭外壁,防止鸱吻受力滑落。
53.继续参考图8,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垂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垂脊8底部具有两个直榫81、82,用于插入图5a、5b顶层屋面的直榫榫眼中。垂脊8后端具有凸出块83,拼搭后,凸出块83被正脊压住,更稳固。
54.继续参考图9,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山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山花9的内壁上具有两个竖着的燕尾榫91、92,用于与顶层屋面山墙上的燕尾卯拼搭连接。
55.继续参考图10,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斗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斗拱10上端具有倒t型卯101,用于滑动套入顶层枋下端的倒t型榫。另外,斗拱10下端具有燕尾卯102,用于与其它构件榫卯拼搭。
56.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用燕尾卯替换斗拱上端的倒t型卯,和/或用t型卯替换斗拱下端的燕尾卯。
57.继续参考图11a,该图是拼搭后屋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1a所示,该古建筑模型的屋顶具有重檐。拼搭时,先拼搭顶层屋顶,即先将山花9榫卯拼搭在顶层屋面5的山墙上,同理,在其它三面山墙上安装好山花。然后,将鸱吻7插入顶层屋面5的直榫榫眼中,同理,将另外的三个鸱吻插入顶层屋面5的直榫榫眼中。之后,将正脊6榫卯拼搭于顶层屋面5上,正脊6底部凹槽的半封闭外壁勾住鸱吻7尾端的l型钩,实现锁定,防止鸱吻7滑落。最后,
将垂脊底部的直榫插入顶层屋面5对应的直榫榫眼中,完成顶层屋顶的拼搭。其中,正脊6底部的平台支撑于顶层屋面正脊连接处,且正脊6底部平台的外壁卡住顶层屋面的正脊连接处,防止左右前后晃动。
58.接下来,先将筒瓦屋面11底部横向的直榫111插入顶层枋3侧边的直榫凹槽中,同时,将筒瓦屋面11底部的直榫凹槽112挂于顶层枋3侧边直榫凹槽的外壁上。然后,将顶层屋面5底部的限位柱插入顶层枋3上的限位孔中,此时,顶层屋面5底部的支撑件位于顶层枋上,起支撑作用。顶层屋面5、山花9压住筒瓦屋面11。之后,宝顶1底部的直榫11穿过正脊6、顶层屋面5中间的孔,向下滑入顶层枋3中间的中空柱壁上的l形卡口,通过转动旋转宝顶1,实现宝顶1、正脊6、顶层屋面5、顶层枋3、筒瓦屋面11的锁定。最后,将斗拱10上的倒t型卯滑动套入顶层枋3侧边下端的倒t型榫上,斗拱10底部的燕尾卯用于与其它构件进行榫卯拼搭。完成屋顶的榫卯拼搭。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进行拼搭连接,支持反复拆解与拼搭。
59.继续参考图11b,该图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拼搭后屋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11a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图将4根支撑柱改进成矩形支撑柱55。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顶层枋分拆成宝顶连接件、枋连接件。具体的参考图12a、12b,图12a、12b分别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宝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a所示,宝顶连接件41与顶层枋具有部分相同的结构,例如,具有限位孔、中空柱,中空柱的壁上具有l形卡口。宝顶连接件41只具有相对位置的两个侧边,每个侧边上具有直榫凹槽,在直榫凹槽的侧壁上具有一段卡口,如图12a中标记的卡口411、412、413、414。继续参考12b,枋连接件42除具有直榫凹槽、倒t型榫外,还具有横向的直榫421。拼搭时,将枋连接件42的直榫421插入宝顶连接件41两端的卡口412、413中。增加拼搭乐趣。
61.本发明的构思是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各构件,支持反复拼搭与拆解,拼搭后,各构件是锁定的,更稳固。
62.因榫卯具有很强的灵活可变性。下面相同构思下的其它技术方案。将相邻的两个构件的连接部分互换。例如,用燕尾榫替换顶层屋面山墙上的燕尾卯,用燕尾卯替换山花内壁上的燕尾榫。
63.将图6中的十字形正脊分拆成4各独立的一字型正脊,且将独立的一字型正脊与鸱吻制作成一个整体构件。在该整体构件的底部开凿燕尾卯,在顶层屋面与上述整体构件连接的部位设置燕尾榫,用于上述两个构件的榫卯连接。
64.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