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模拟健身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90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视图。
[0042]图21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右小腿构件的近距后侧等距视图,其中包括右脚支撑件。
[0043]图22图7中示出的右脚支撑件的底部的近距等距视图。
[0044]图23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前侧等距视图,其配备有任选的一对选定的哑铃,哑铃被支撑在任选的搁板上,搁板附接到健身器械的框架。
[0045]图24是图23中示出的支撑在右侧搁板上的右侧选定的哑铃的近距后侧等距视图。
[0046]图25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基座部分的后侧等距视图,其配备有一对任选的弹性带锻炼手柄,每个手柄都附接到位于框架的右侧支柱和左侧支柱的下端上的D型环。
[0047]图26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上部的近距前侧等距视图,其配备有一对任选的弹性带锻炼手柄,两个手柄均附接到手柄上的单个沿侧向居中的D型环。
[0048]图27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左视图,其中直立且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被支撑在脚支撑件上并且脚支撑件大致水平对准且在竖直方向几乎完全对准。
[0049]图28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前侧等距视图,其中直立且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被支撑在脚支撑件上并且脚支撑件水平且竖直地对准。
[0050]图29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后侧等距视图,其中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在健身器械中行走。
[0051]图30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后侧等距视图,其中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在健身器械上跑步。
[0052]图31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左视图,其中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在健身器械上跑步。
[0053]图32是图7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左视图,其中面朝前的适合的使用者在健身器械上跑步。
[0054]图33是图23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后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准备使用选定的哑铃进行力量训练。
[0055]图34是图23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后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正在使用选定的哑铃进行力量训练。
[0056]图35是图25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主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正在使用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进行力量训练,该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附接到位于框架的右支柱和左支柱的下端部上的D型环。
[0057]图36是图25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后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正在使用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进行力量训练,该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附接到位于框架的右支柱和左支柱的下端部上的D型环。
[0058]图37是图25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主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正在使用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进行力量训练,该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附接到位于框架的右支柱和左支柱的上端部上的D型环。
[0059]图38是图26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主视图,其中适合的使用者正在使用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进行力量训练,该一对弹性带锻炼手柄附接到扶手上的D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定义
[0061]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休息位置”指的是当直立面朝前的使用者仅通过脚支撑件支撑并且脚支撑件水平且竖直地对准时的腿部连杆的位置。
[0062]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适合的使用者”指的是体质适合于在规定的健身器械上进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锻炼的使用者。
[0063]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短语“定位成接近膝关节”指的是在与膝盖骨的最靠前的表面相距在四英寸半径的旁矢状平面(parasagittal plane)内,而不考虑左右横向距离。
[0064]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固定的下肢模拟健身器械”指的是这样一种健身器械,该健身器械具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支撑一对腿部联动装置(即左联动装置和右联动装置),每个腿部联动装置都具有(i)上部或者大腿连杆,该上部或者大腿连杆在其靠近其上端部的位置处在上部或髋部枢转点处枢转地连接到框架,(?)下部或者小腿连杆,该下部或者小腿连杆在其上端部附近在下部或膝关节枢转点处枢转地连接到大腿连杆的下端部,和(iii)脚支撑件,其位于每个小腿连杆的下端部上,并且构造成用于在锻炼期间支撑处于站立位置的使用者。
[0065]术语
[0066]100 下肢模拟健身器械
[0067]10a健身器械的前端
[0068]10b健身器械的后端
[0069]110 框架
[0070]IlOr右侧支柱
[0071]IlOs左侧支柱
[0072]IlOt 横跨(step-over)支撑梁
[0073]IlOh水平环状扶手
[0074]IlOv竖直环状横梁扶手
[0075]IlOw 支月退
[0076]112 D 型环
[0077]112!靠近每个支柱下端的D型环
[0078]11?靠近每个支柱上端的D型环
[0079]1123靠近扶手的侧向中心的D型环
[0080]114自由重量支撑搁板
[0081]116大腿构件止挡件
[0082]IlSr位于右腿部联动装置动力传送毂上的保护罩
[0083]118s位于左腿部联动装置动力传送毂上的保护罩
[0084]118t位于传送棒上的保护罩
[0085]119框架中的进入开口
[0086]120腿部联动装置
[0087]120r右腿连杆
[0088]120s左腿连杆
[0089]121腿部连杆的大腿构件
[0090]121a大腿构件的上端
[0091]121b大腿构件的下端
[0092]12 Ir右侧大腿构件
[0093]121s左侧大腿构件
[0094]^lt1从大腿构件的上端延伸的第一凸部
[0095]121t2从大腿构件的上端延伸的第二凸部
[0096]122腿部连杆的小腿构件
[0097]122a小腿构件的上端
[0098]122b小腿构件的下端
[0099]122r右侧小腿构件
[0100]122s左侧小腿构件
[0101]123小腿构件延伸臂
[0102]123r右侧小腿构件延伸臂
[0103]123s左侧小腿构件延伸臂
[0104]124脚支撑件
[0105]124r右侧脚支撑件
[0106]124s左侧脚支撑件
[0107]130动力传递系统
[0108]131大腿连接构件
[0109]13 Ir右侧大腿连接构件
[0110]131Γι右侧大腿连接构件的第一端
[0111]13 Ir2右侧大腿连接构件的第二端
[0112]131s左侧大腿连接构件
[0113]131Sl左侧大腿连接构件的第一端
[0114]131S2左侧大腿连接构件的第二端
[0115]13 It中心枢转大腿运动传送棒
[0116]ISlt1大腿运动传送棒的第一端
[0117]131t2大腿运动传送棒的第二端
[0118]132 小腿运动偏置的阻尼系统
[0119]132u小腿偏置的阻尼装置(例如液压伸缩阻尼弹簧收缩偏置的活塞和液压缸)
[0120]132v互连构件
[0121]132w 曲柄
[0122]134 曲柄止动件
[0123]140 控制台
[0124]220 手臂联动装置
[0125]221 枢转臂构件
[0126]221a枢转臂构件的上端
[0127]221b枢转臂构件的下端
[0128]22 Ir右枢转臂构件
[0129]221s左枢转臂构件
[0130]222 手臂连接构件
[0131]222r右臂连接构件
[0132]222s左臂连接构件
[0133]310 选定的哑铃
[0134]320 弹性带锻炼把手
[0135]P1 髋部枢转点
[0136]Plr 右髋部枢转点
[0137]Pls 左髋部枢转点
[0138]Plx 通过髋部枢转点的侧向轴
[0139]P2 膝关节枢转点
[0140]P2r 右膝关节枢转点
[0141]P2s 左膝关节枢转点
[0142]P3r 右大腿构件-大腿连接构件枢转点
[0143]P3s左大腿构件-大腿连接构件枢转点
[0144]P4c传送棒上的中心枢轴
[0145]P4r传送棒上的右枢轴
[0146]P4s传送棒上的左枢轴
[0147]P5r右小腿构件延伸臂-互连构件枢转点
[0148]P5s左小腿构件延伸臂-互连构件枢转点
[0149]P6a曲柄上的第一端枢轴
[0150]P6b曲柄上的第二端枢轴
[0151]P6c曲柄上的中心枢轴
[0152]P7 小腿偏置的阻尼器-框架枢转点
[0153]P8r右铰接臂构件枢转点
[0154]P8s左铰接臂构件枢转点
[0155]P8x穿过铰接臂构件枢转点的侧向轴
[0156]P9r右铰接臂构件-臂连接构件枢转点
[0157]P9s左铰接臂构件-臂连接构件枢转点
[0158]P10r右臂连接构件-大腿构件枢转点
[0159]P10s左臂连接构件-大腿构件枢转点
[0160]X 侧向方向
[0161]y 纵向方向
[0162]z 横向方向
[0163]H 人或使用者
[0164]构造
[0165]参照附图,尤其是附图1-38,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肢模拟健身器械100,其具有完全或部分自主的右腿和左腿联动装置120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定位的髋部枢转点Pl和/或膝关节枢转点P2。腿部联动装置120上的自主连杆优选地连接到偏置的阻尼系统132,该阻尼系统132构造并布置成用于在使用者H向对应的脚支撑件124施加动力(通常为向下的动力)时阻尼或者抵抗自主连杆的运动,并且在使用者H从对应的脚支撑件124运动离开(通常是提升离开脚支撑件124)时偏压该自主连杆,以使自主连接装置跟随使用者H的运动。
[0166]整体参照附图1-8,下肢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