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36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装潢器材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
按,进行天花板施工工程时,必须先于室内屋顶架设支架,始可于支架底侧装设天花板。早期架设支架的方式,是直接以多数条状木材支料垂直上下叠置后,再以铁钉将交叠处钉合,进而形成一方格状支架,复将天花板板材固定于支架底侧。由于各该支料上下叠置后,会使室内空间的高度至少缩小二倍支料厚度以上的垂直距离,而降低室内的可用空间。为改善上述缺失,有业者于支料上下叠置前,先于底侧的支料上开设一适当深度的容置槽,以便供顶侧的支料可置于其中,再以铁钉将交叠处钉接,藉以缩小因装潢天花板所损失的室内空间高度。惟,此等先于支料上开设容置槽的方式甚为麻烦,影响施工效率。
其次,由于组成支架的各木材支料其长度通常甚长,因此,其储存时较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其组装是甚为方便、迅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其构成支架的支料长度较短,以便于备料且不占过多空间。
缘是,为达成前述诸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该支架是由若干纵支料及横支料垂直构成的方格状组织,用以供板材固定于其一侧;其主要特征是在于各该纵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基部,该基部二侧相对轴向延伸设有二凹槽,一凸部,凸设于该基部一端,该基部另端设有与该凸部外形互补的一凹部,各该横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本体,二凸块,相对凸设于该本体二端;据此,可藉由凸部与凹部相对榫接的方式将各该纵支料连续对接,并设置多数排,再将各该横支料二端的凸块分别榫接于二平行的纵支料的凹槽内,而迅速构成方格状支架。
其中各该纵支料的凸部、凹部是设于基部端面的中央位置,使其周侧与基部外侧相隔预定的距离。
其中各该凸部、凹部及凹槽、凸块的断面是概呈矩形。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纵支料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横支料的立体图。
请参阅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板材支架10结合构造,是由多数纵支料12及横支料14所构成,各该纵支料12分别具有一长条形的基部22,该基部22二侧相对轴向延伸设有二凹槽24,一端凸设有一凸部26,另端凹设有与该凸部26外形互补的一凹部28,各该横支料14分别具有一长条形本体30,该本体30二端分别凸设有与各该凹槽24互补的二凸块32;各该基部22与本体30的厚度相等。
藉此,施工人员架设该板材支架10时,仅需将各该纵支料12以凸部26与凹部28相对榫接的方式连续对接,并设置多排连续对接的纵支料12复将多数横支料14的凸块32榫接于各该纵支料12的凹槽24内,如此一来,即可迅速地构成方格状的板材支架10,且该支架10顶、底侧皆甚为平整。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特色是在于欲架设天花板时,仅需备置本实用新型的纵支料12与横支料14,即可运用上述方式快速地组成板材支架10,组装效率高,且不会产生习知板材支架顶、底侧不平及组装时须再加工的缺点;再者,各该纵支料12与横支料14的长度是可变的,以便于备料及储存,而解决习知支架的支料长度较长所产生不易储存及占空间的缺失。
此外,本实用新型各纵支料及纵支料与横支料的榫接处上亦可再以钉子接合(图中未示),以便更加提升结合强度。
必须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各该凸部、凹部及凹槽、凸块的型式不一定须设为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的形状,只须使各该纵支料与横支料可藉以榫接在一起,即符合本实用新型所需。
权利要求1.一种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该支架是由若干纵支料及横支料垂直构成的方格状组织,用以供板材固定于其底侧;其主要特征是在于各该纵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基部,该基部二侧相对轴向延伸设有二凹槽,一凸部,凸设于该基部一端,该基部另端设有与该凸部外形互补的一凹部,各该横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本体,二凸块,相对凸设于该本体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纵支料的凸部、凹部是设于基部端面的中央位置,使其周侧与基部外侧相隔预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凸部、凹部及凹槽、凸块的断面是概呈矩形。
专利摘要板材支架的结合构造,是由若干纵支料及横支料垂直构成的方格状组织,供板材固定于其底侧;各纵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基部,基部二侧相对轴向延伸设有二凹槽,一凸部凸设于基部一端,基部另端设有与凸部外形互补的一凹部,各横支料分别具有一长条形本体,二凸块相对凸设于本体二端;可藉由凸部与凹部相对榫接的方式将各纵支料连续对接,并设置多数排,再将各横支料二端的凸块分别榫接于二平行的纵支料的凹槽内,而迅速构成方格状支架。
文档编号B27F1/08GK2406796SQ0020540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5日
发明者陈幸生 申请人:陈幸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