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9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尘机,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木工加工作业(或其它类似加工),会常产生大量的尘屑,若任由尘屑飞扬, 不但会造成工作场所的脏乱不堪,且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为避免此类尘屑 飞扬所衍生的诸多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制出专用的集尘机等设备,将木工加工作业 中所产生的尘屑予以导排集中,不但能有效解决尘屑飞扬的问题,更可方便后续的处理 作业。
传统的集尘机在结构设计上,通常具有一机架供组设集尘马达,利用集尘马达传动 一组设置于集尘风箱内的风扇,在集尘风箱一侧接设有集尘软管的导入管,而集尘软管 则拉设至加工区域的预定位置,又在集尘风箱置设有集尘筒和透气袋,依此构成其集尘 机的基本功能的架构,利用其集尘马达的运转而可将加工作业所产生的尘屑导排至集尘 风箱,再导入集尘袋和集尘筒中过滤收集,实现其集尘的功能。
但对于尘屑产生量较大的工作环境而言,单组透气袋和集尘筒的简易集尘机,因其 集尘效率和集尘量偏低,常常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将集尘筒装满,必须停机清理和换装集 尘筒,不但相当麻烦和不便,更容易延误作业,基于此,具有专为大量尘屑的集尘需求 而设计的多筒式的集尘机,利用其多组集尘筒的设置,使其得以延长其集尘将集尘筒装 满的时间,从而可减少清理换装的次数,无形中将可提升其作业效率。
然而,因各种作业所产生的尘屑重量不同,因此受集尘马达风扇抽吸排导的程距也 不尽相同,尤其是较轻的尘屑扬程更大,往往造成其飞落在最后侧的集尘筒内,形成严 重的集尘不均现象,导致最后侧的集尘筒己经装满,但前侧的集尘筒则可能只集收到少 量尘屑,不但未能达到预期的集尘效益,却同样可能必须停机清理换装而影响其作业的 顺畅性,设计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 结构,所述集尘机包括一机架,机架上设有预定规格的集尘风箱,该集尘风箱的下端排 列组设有预定组数的集尘筒,集尘风箱的上端则排列组设有预定组数的透气袋,所述集 尘风箱内设有吹送尘屑的风扇,且在集尘风箱的适当位置设有用于传动所述风扇的集尘 马达,所述风扇配合多歧式入风管所外接的集尘管拉接至各作业区域,所述集尘机的集 尘风箱位于各相邻集尘筒间的相邻位置处,分别设有隔层,且各隔层分别设有通道,所 述通道内嵌设有可活动滑移的L型隔板,该L型隔板的垂直段侧板螺合一调整栓杆,该 调整栓杆的栓钮突出于集尘风箱的外部,旋动该栓钮可带动所述隔板作往复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各相邻集尘筒间增设可调整开启幅度的隔板,使其得以视集收尘屑的 重量差异进行隔板的开启幅度调整,使尘屑得以均匀落在各集尘筒内集收,达到均匀集 尘的功效,真正落实多筒式集尘机所要达成延长清理换装作业间隔的目的,使其加工作 业不致受到影响与延误,整体而言,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隔层、隔板结构调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集尘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为两筒式集尘机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为四筒式集尘机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现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看图1 5所示,集尘机在结构设计上,主要设有一机架l,在机架l上设有预
定规格的集尘风箱2,在集尘风箱2下端排列组置有预定组数的集尘筒(袋)3。另在集 尘箱2上端排列组置有预定组数的透气袋4,再视其集尘筒(袋)3的组数而在集尘风 箱2适当位置设有集尘马达5 (本实施例设置在右边远端),利用该组集尘马达5得以传 动设制于集尘风箱2内的风扇,再配合多歧式入风管6所外接的集尘管拉接至各作业区 域,使作业产生的尘屑得以被抽吸导排至各组集尘筒(袋)3中集收,构成其多筒式集尘机的基本功能构架,而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调整结构,就是设制在各相邻集尘筒(袋) 3间的集尘风箱2相对位置处,现在在下文就此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为达到各集尘筒(袋)3均匀集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集尘风箱2位于相 邻集尘筒(袋)3间的相对位置处,分别制设有隔层10,在各隔层IO又分设有不同规 格的通道11,且在其通道11上、下缘制设有导槽12、 12,,由此嵌设可活动滑移的L 型隔板20 (该L型隔板20的尺径根据其设置的位置而有所差异,较近集尘马达的隔板 尺径大于离集尘马达较远的隔板尺径),该L型隔板20的垂直短侧板上设有栓孔21并 固设有一螺孔套22,通过该螺孔套22得以螺合一调整栓杆30,该调整栓杆30的栓钮 31突设于集尘风箱2外部,且调整栓杆30仅能作相对于集尘风箱2的空转,再通过栓 钮31用以旋控调整栓杆30时,将可螺合带动隔板20作往复滑移,改变隔板20与通道 ll的相对关系,进而达成其通道ll尺径的调整功能。
利用该等隔板20的开启幅度调整,在运用于多筒式集尘机时,当其作业所产生的 尘屑为较重的屑料时,才将各相邻集尘筒3间的隔层10的隔板20作最大幅度的开启, 使通道ll呈全开状,使屑料得以被吹送至最远端的集尘筒(袋)3,可达到均匀集屑的 目的,而当作业所产生的较轻的尘屑时,为避免风扇的马力过大,将尘屑完全往最远端 的集尘筒(袋)3吹送,因此可将一较近集尘马达5风扇的近端隔板20作较小幅度的开 启,而较远端的隔板20则作较大幅度的开启,如此一来,将使较轻的尘屑被往集尘筒 (袋)3吹送时,可通过近端隔板20遮挡而落入近端集尘筒(袋)3,然而其余往后吹 送的尘屑又被较远端隔板20遮阻而落入较远端集尘筒(袋)3,其余的尘屑才被吹落至 最远的集尘筒(袋)3内,由此达到个各集尘筒(袋)3均匀集尘的功能,有效避免发 生集尘量不均现象,使其得以统一进行各集尘筒(袋)3的清理换装作业,并有效延长 其停机清理尘屑的间隔,使其加工作业不致受到延误与影响,从而能彻底解决现有同类 型物品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点;本实用新型对多筒式集尘机的均匀集尘功能而设计, 其多筒式集尘机的结构形态,也可为图6所示的两筒式集尘机(集尘马达设置在右边远 端)、图7所示的四筒式集尘机(集尘马达设置在中间),甚至为更多筒数的集尘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多筒式集尘机所设计的通道调整结构,通过其相邻集尘 筒(袋)间置设的可活动滑移隔板的调整,特别可根据其尘屑重量差异调整隔板开启幅 度,使尘屑均匀落在各集尘筒(袋)中,避免产生集尘量严重不均的现象,整体而言, 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所述集尘机包括一机架,机架上设有预定规格的集尘风箱,该集尘风箱的下端排列组设有预定组数的集尘筒,集尘风箱的上端则排列组设有预定组数的透气袋,所述集尘风箱内设有吹送尘屑的风扇,且在集尘风箱的适当位置设有用于传动所述风扇的集尘马达,所述风扇配合多歧式入风管所外接的集尘管拉接至各作业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的集尘风箱位于各相邻集尘筒间的相邻位置处,分别设有隔层,且各隔层分别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嵌设有可活动滑移的L型隔板,该L型隔板的垂直段侧板螺合一调整栓杆,该调整栓杆的栓钮突出于集尘风箱的外部,旋动该栓钮可带动所述隔板作往复滑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垂直段侧板上设有一栓孔,该栓孔的一侧固设有一螺孔套,所述调整栓杆通过该螺孔 套与所述隔板螺组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 的尺径依其设置位置而有所差异,离集尘马达较近的隔板尺径大于离集尘马达较远的隔板尺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 筒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筒式集尘机的通道调整结构,通过其相邻集尘筒间设置的可活动滑移隔板的调整,可根据其尘屑重量的差异而调整隔板开启幅度,使尘屑均匀落在各集尘筒中,避免产生集尘量严重不均的现象,整体而言,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B27G3/00GK201220443SQ20082011907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林坤益 申请人:昌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