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竹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637阅读:2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组竹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压重组竹生产主要以单机,半连续,小规模产能为主,其主要工艺为:原竹锯断—剖分—疏解—窑式干燥—浸胶。以上工艺中,锯断为单机锯断,锯断后转运到剖竹机,剖竹后转运到疏解机,疏解后的原料采用窑式干燥,干燥后的原料采用胶池浸胶,浸胶后的原料采用人工转运到低温干燥线干燥,干燥后的原料转运到装机组批,进入装机,在送入压机压制到卸板输出。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重组竹制造工艺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其一、单组锯断,人工费高,费时费力;其二、单组剖分,锯断后的料需要分选,人工费高;其三、采用窑式干燥的方式,干燥操作繁琐,需要的人工量大,增加了成本;其四、采用胶池浸胶,板料的装卸不方便,浸胶均匀性差,不易保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竹加工工艺,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重组竹加工工艺依靠人工进行操作、操作过程复杂导致产品的质量波动范围大、制造成本高以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组竹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竹子锯断:利用锯断机将竹子锯断,锯断机一次锯断得到的竹段的段数大于两段;

制得竹束:将多根所述竹段分别输送至不同的束竹机,利用束竹机将所述竹段疏解得到竹束;

消毒碳化:将竹束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竹束碳化,碳化程度为5%—30%,取出;

一次干燥:将所述竹束输送至往复式干燥线进行第一次干燥;

浸胶:干燥后的竹束输送至浸胶线进行浸胶,浸胶完成后,将所述竹束进行第二次干燥;

定量铺装:所述第二次干燥完成后,所述竹束输送至铺装机进行定量铺装;

压制成型:将完成铺装的所述竹束通过垫板输送至装板机,将装板机上的所述竹束通过所述垫板输送至压机进行压制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锯断机包括四组刀具,所述竹子通过所述锯断机锯断后得到竹头段、竹中段以及竹尾段。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式干燥线的干燥温度为135°-165°,所述竹束干燥后的含水率在3%-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竹束的浸胶时间为5min-20min中,所述第二次干燥的干燥温度不高于80°,第二次干燥后的所述竹束的含水率在10%-1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浸胶线包括自动浸胶设备,所述自动浸胶设备包括胶池槽以及传送带组件,其中,所述胶池槽包括进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主体,所述传送带主体位于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端之间,所述传送带组件用于将待浸胶的物料从所述进料端输送至所述出料端;所述传送带主体安装有多个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的放置槽;所述自动浸胶设备还包括进胶装置,所述进胶装置包括水位检测仪以及水泵,所述水位检测仪位于所述胶池槽内,用于检测所述胶池槽内的胶水高度并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水泵依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进胶。

进一步地,所述竹子通过自动送料机输送至所述锯断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竹束压制成型为板坯,通过卸板机将所述板坯与所述垫板输送到分板运输机上,所述分板运输机将所述板坯与所述垫板分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通过回送线输送至所述铺装机,所述板坯通过斜滚筒运输机完成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板坯通过所述斜滚筒运输机输送至纵横据边机组,利用所述纵横据边机组锯切整齐所述板坯的四个侧面。

进一步地,锯切整齐后的所述板坯通过升降台进行堆垛。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竹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简单合理,整个加工流程通过自动化设备组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物料转运成本,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实现了规模化产能,产业的价值最大化。具体如下:

该加工工艺的生产线包括多个不同的加工单元,多个不同的加工单元通过自动化输送线连接为一个整体,竹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少,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竹子加工后得到的竹束质量高,后续的使用更加安全。先将竹子通过锯断机锯段,得到不少于三段的竹段,竹子沿其长度方向的直径不同,将竹子分为多段后,根据不同直径在竹段选择不同的束竹机进行加工,不同的竹段分别在不同参数的束竹机中进行疏解,得到的竹束的质量高,实现了竹束的自动分类,便于后续的加工。竹束运输至往复式干燥线,竹束干燥过程中实现自动翻料,竹束的干燥面积大,竹束干燥后水分均匀,同时,节约了能源。竹束干燥均匀后,进入到浸胶线,浸胶的效果好,竹束的结构更加紧密牢固,经过浸胶的竹束经过二次干燥,竹束的结构强度高,后续加工得到的产品质量更好,竹束通过铺装机进行定量铺装,不需要采用人工进行称量,提高了称量的准确性以及称量效率。称量后的竹束运输至压机压板成型,竹束的重量准确度高,压机压制成型的板坯质量高,板坯后续的加工工序简单,节省了大量加工成本。

本发明的生产重组竹的方法,通过将竹束送进烘干消毒碳干机进行消毒碳化,热效率高,而且穿透竹束内部,更助于竹束内部糖分、蛋白质的分解,避免竹束发霉变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重组竹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竹子锯断:利用锯断机将竹子锯断,锯断机一次锯断得到的竹段的段数大于两段;

制得竹束:将多根所述竹段分别输送至不同的束竹机,利用束竹机将所述竹段疏解得到竹束;

消毒碳化:将竹束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竹束碳化,碳化程度为5%—30%,取出;

一次干燥:将所述竹束输送至往复式干燥线进行第一次干燥;

浸胶:干燥后的竹束输送至浸胶线进行浸胶,浸胶完成后,将所述竹束进行第二次干燥;

定量铺装:所述第二次干燥完成后,所述竹束输送至铺装机进行定量铺装;

压制成型:将完成铺装的所述竹束通过垫板输送至装板机,将装板机上的所述竹束通过所述垫板输送至压机进行压制成型。

所述锯断机包括四组刀具,所述竹子通过所述锯断机锯断后得到竹头段、竹中段以及竹尾段。

所述往复式干燥线的干燥温度为135°-165°,所述竹束干燥后的含水率在3%-5%之间。

所述竹束的浸胶时间为5min-20min中,所述第二次干燥的干燥温度不高于80°,第二次干燥后的所述竹束的含水率在10%-15%之间。

所述浸胶线包括自动浸胶设备,所述自动浸胶设备包括胶池槽以及传送带组件,其中,所述胶池槽包括进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主体,所述传送带主体位于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端之间,所述传送带组件用于将待浸胶的物料从所述进料端输送至所述出料端;所述传送带主体安装有多个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的放置槽;所述自动浸胶设备还包括进胶装置,所述进胶装置包括水位检测仪以及水泵,所述水位检测仪位于所述胶池槽内,用于检测所述胶池槽内的胶水高度并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水泵依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进胶。

所述竹子通过自动送料机输送至所述锯断机上。

所述竹束压制成型为板坯,通过卸板机将所述板坯与所述垫板输送到分板运输机上,所述分板运输机将所述板坯与所述垫板分隔开。

所述垫板通过回送线输送至所述铺装机,所述板坯通过斜滚筒运输机完成输送。

所述板坯通过所述斜滚筒运输机输送至纵横据边机组,利用所述纵横据边机组锯切整齐所述板坯的四个侧面。

锯切整齐后的所述板坯通过升降台进行堆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