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059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板材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家具制作过程中,开料机是不可缺少的板材加工设备,开料机是借助于机器运动的作用力加压于加工刀具,进而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的机器。

现有的开料机一般都为自动控制,通过控制加工刀具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移动来实现板材的全方位加工,进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相对于传统的开料机,现有的开料机通过自动控制,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节省人力,但是,现有的开料机由于控制机构设置的不够合理,存在加工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常常出现加工位偏移或者加工不到位,进而使得板材加工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加工良品率高的全自动数控开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包括用于放置板材的加工台,加工台的上方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和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有用于加工板材的刀具和控制刀具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刀具上下移动,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伺服电机两侧的可驱动刀具上下移动的辅助气缸。

其中,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板,刀具设于第一滑动板,滚珠丝杆和辅助气缸均通过第一滑动板驱动刀具上下移动。

其中,第一滑动板固接有换刀气缸和换刀库,换刀气缸驱动刀具运动以其上的刀头能够与换刀库内的刀头进行切换。

其中,刀具有两个,换刀气缸对应有两个,每个换刀气缸驱动与其相对应的刀具运动进而实现换刀。

其中,换刀库为斗笠式换刀库。

其中,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板和驱动第二滑动板沿加工台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伺服电机和辅助气缸均固定于第二滑动板。

其中,移动机构还包括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滑动板沿横梁滑动。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横梁上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滑动板固接。

其中,移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承横梁的支承底座和驱动支承底座沿加工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其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的侧部的第二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支承底座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数控开料机,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实现板材的全自动化加工,由于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刀具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相结合能够精确控制刀具的移动位置,进而能够实现板材地精确加工,提高良品率,另外,伺服电机的两侧还设有驱动刀具上下运动的辅助气缸,辅助气缸能够分担伺服电机所承受的刀具的重量,进而减少刀具对滚珠丝杆的拉力,不仅能够减少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的磨损,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刀具运动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加工台;

2-横梁;

3-支承底座;

4-第一驱动装置、41-第一齿条、42-第一驱动电机;

5-第二滑动板;

6-第二驱动装置、61-第二齿条、62-第二驱动电机;

7-位置传感器;

8-第一滑动板;

9-伺服电机;

10-滚珠丝杆;

11-辅助气缸;

12-刀具、121-刀头;

13-换刀气缸;

14-换刀库;

15-第三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板材的加工台1,加工台1的上方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和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具体的,移动机构包括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2和用于支承横梁2的支承底座3,横梁2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支承底座3位于工作台的两侧部,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第二滑动板5沿横梁2滑动,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支承底座3沿加工台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设于横梁2上的第一齿条41、与第一齿条41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驱动电机42与第二滑动板5固接;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设于工作台的侧部的第二齿条61、与第二齿条61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62,第二驱动电机62与支承底座3固接,其中,为使得横梁2受力平衡,并使整个移动机构运动更加平稳,工作台的两侧部均安装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

为精确控制移动机构的移动,横梁2的两端和工作台侧部的两端都设有位置传感器7。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滑动板5固接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10,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10驱动刀具12上下移动,刀具12的底部设有用于加工板材的刀头121,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10相结合能够精确控制刀具12的移动位置,进而能够实现板材地精确加工,提高良品率,另外,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伺服电机两侧的可驱动刀具12上下移动的辅助气缸11,辅助气缸11也固定于第二滑动板5,辅助气缸11能够分担伺服电机所承受的刀具12的重量,进而减少刀具12对滚珠丝杆10向下的拉力,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10的磨损,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刀具12运动的精确性。

如图3所示,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板,刀具12设于第一滑动板,滚珠丝杆10和辅助气缸11均通过第一滑动板驱动刀具12上下移动。第一滑动板还固接有换刀气缸13和换刀库14,换刀气缸13驱动刀具12运动以其上的刀头121能够与换刀库14的刀头121进行随时切换,具体的换刀气缸13通过第三滑动板15驱动刀具12上下运动。由于换刀库14和刀具12集成在一起,方便更换刀具12上的刀头121。

具体的,刀具12有两个,换刀气缸13对应有两个,每个换刀气缸13驱动与其相对应的刀具12运动进而实现换刀,本实施例中,换刀库14为斗笠式换刀库14。两个刀具12可以安装相同或不同尺寸、类型的刀头121,这样不仅可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提高加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刀具12通过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够在工作台的任一位置停留,进而对板材进行开料加工,从而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