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粉传送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062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木粉传送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粉板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粉传送抹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对木材的切割、刨削都会产生大量的木粉,这些木粉如不加以收集,容易随空气流动而飞扬,污染空间环境,对生产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着火点低,容易引发火灾,具有很强的附着性,容易粘附在机械设备上,不利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也造成了木材资源的浪费。现在,产业上将木粉收集起来压制成板状并施加胶粘剂,制成结构均匀、材质细密、性能稳定、耐冲击、易加工的木粉板,广泛应用于家具、装修、乐器、包装等领域,达到了安全环保、变废为宝的目的。

现有的木粉板压制机在压制木粉堆时不具有抹平木粉堆的功能,从而造成木粉板被压制成型后存在密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木粉板压制机不具有抹平木粉堆的功能、造成木粉板密度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粉传送抹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木粉传送抹平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位于传送带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挡板、滚筒和压板;上述滚筒的转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中固定有与转轴平行的刀轴,刀轴上转动连接有刮刀,刮刀的刀刃伸出凹槽开口,刮刀与凹槽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旋转的过程中,刮刀上升时,挡板底面能与刮刀的正面接触;上述压板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的正面与凹槽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以及设置在刮刀的背面与凹槽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第一定位回复装置、上述第二定位回复装置均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沿上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述挡板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料仓内设有与第二电机连接的水平放置的转筒,转筒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拨板,分拨板顶面与料仓内壁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转轴的两端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上述挡板的顶部与第三升降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该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器,上述传送带的主动轮、上述第一电机、上述第二电机、上述第一升降装置、上述第二升降装置、上述第三升降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第一升降装置、上述第二升降装置、上述第三升降装置均为电动液压杆。

工作时,木粉从料仓下落到传送带上形成木粉堆,滚筒反向转动,刮刀将木粉堆表面刮平,随着木粉堆向前传送,被刮走的多余的木粉留存在滚筒与料仓之间的传送带上,操作人员可将这部分多余的木粉从传送带上取下、回收并重新投放到料仓中。刮刀刮平木粉堆后,第一刀面上会带起部分木粉,当刮刀向上升至第一刀面与挡板底面接触时,挡板将第一刀面上的木粉挡住,防止刮刀翻转后将木粉重新带回被刮平的木粉堆上。刮刀与刀轴转动连接,当第一刀面与挡板底面接触时,刮刀被旋转的滚筒带动,第一刀面与挡板底面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运动,因而第一刀面上留存的木粉可以被挡板刮落下来,防止刮刀继续转动到滚筒另一侧后将木粉带回被刮平的木粉堆上。第一刀面与凹槽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刀面与凹槽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当第一刀面与挡板底面接触时,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弹簧被拉伸,第二弹簧被压缩;滚筒继续旋转,当第一刀面与挡板底面脱离后,刮刀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重新回复到原始的位置,这样,当刮刀转动到滚筒底部后,刮刀始终能够保持相同的位置刮平木粉堆,从而保障了各个木粉堆具有整齐划一的表面平整度。这样,木粉堆各处均能够保持均匀的木粉密度。在第一升降装置的控制下,压板下压将木粉堆压制成紧实的板材雏形。

挡板底面为斜坡面,有利于增大挡板底面与第一刀面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刀面上的木粉能够被挡板清理得更加干净彻底。

第二电机转动时带动转筒旋转,转筒圆周面上的分拨板将料仓中的木粉均匀地刮出料仓,木粉从料仓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传送带上。第二电机持续转动时,则分拨板持续地将料仓中的木粉刮出,传送带上形成连续不断的木粉堆;关闭第二电机时,则分拨板停止刮出木粉,传送带上的木粉堆成型完毕。分拨板顶面与料仓内壁紧密接触,防止停转第二电机时木粉从缝隙中滑出,有利于控制木粉投放在传送带上的量,从而控制木粉板的尺寸大小。料仓上设有供投放木粉的进料口。

第二升降装置用于控制转筒的竖直高度,从而控制刮刀的竖直高度,实现了调节木粉堆厚度的功能。第三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挡板的竖直高度,使挡板处于与刮刀相匹配的高度位置。

中央控制器有利于操作人员远程控制装置动作。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抹平木粉堆表面的功能,能够很好地保证木粉堆各处密度均匀,为制作密度均匀、性能良好的木粉板打下良好的基础;

2.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有利于向市场大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筒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传送带1、料仓2、挡板3、滚筒4、压板5、转轴6、凹槽7、刀轴8、刮刀9、第一刀面10、第二刀面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第一升降装置14、转筒15、分拨板16、第二升降装置17、第三升降装置18、木粉堆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沿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挡板3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料仓2内设有与第二电机连接的水平放置的转筒15,转筒15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拨板16,分拨板16顶面与料仓2内壁紧密接触。

转轴6的两端与第二升降装置17连接,挡板3的顶部与第三升降装置18连接。

该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器,传送带1的主动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升降装置14、第二升降装置17、第三升降装置18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第一升降装置14、第二升降装置17、第三升降装置18均为电动液压杆。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沿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挡板3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料仓2内设有与第二电机连接的水平放置的转筒15,转筒15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拨板16,分拨板16顶面与料仓2内壁紧密接触。

转轴6的两端与第二升降装置17连接,挡板3的顶部与第三升降装置18连接。

该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器,传送带1的主动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升降装置14、第二升降装置17、第三升降装置18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沿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挡板3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料仓2内设有与第二电机连接的水平放置的转筒15,转筒15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拨板16,分拨板16顶面与料仓2内壁紧密接触。

转轴6的两端与第二升降装置17连接,挡板3的顶部与第三升降装置18连接。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沿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挡板3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料仓2内设有与第二电机连接的水平放置的转筒15,转筒15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拨板16,分拨板16顶面与料仓2内壁紧密接触。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沿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挡板3的底面为逐渐上升的斜坡面。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均为弹簧。

实施例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定位回复装置分为设置在刮刀9的正面10与凹槽7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定位回复装置12,以及设置在刮刀9的背面11与凹槽7另一内壁之间的第二定位回复装置13。

实施例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以及位于传送带1上方并沿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料仓2、挡板3、滚筒4和压板5;滚筒4的转轴6与第一电机连接,滚筒4转动时其底部的切线方向与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反,滚筒4的圆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7,凹槽7中固定有与转轴6平行的刀轴8,刀轴8上转动连接有刮刀9,刮刀9的刀刃伸出凹槽7开口,刮刀9与凹槽7内壁通过定位回复装置连接;在滚筒4旋转的过程中,刮刀9上升时,挡板3底面能与刮刀9的正面10接触;压板5顶部与第一升降装置14连接。

以实施例1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木粉从料仓2下落到传送带1上形成木粉堆19,滚筒4反向转动,刮刀9将木粉堆19表面刮平,随着木粉堆19向前传送,被刮走的多余的木粉留存在滚筒4与料仓2之间的传送带1上,操作人员可将这部分多余的木粉从传送带1上取下、回收并重新投放到料仓2中。刮刀9刮平木粉堆19后,第一刀面10上会带起部分木粉,当刮刀9向上升至第一刀面10与挡板3底面接触时,挡板3将第一刀面10上的木粉挡住,防止刮刀9翻转后将木粉重新带回被刮平的木粉堆19上。刮刀9与刀轴8转动连接,当第一刀面10与挡板3底面接触时,刮刀9被旋转的滚筒4带动,第一刀面10与挡板3底面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运动,因而第一刀面10上留存的木粉可以被挡板3刮落下来,防止刮刀9继续转动到滚筒4另一侧后将木粉带回被刮平的木粉堆19上。第一刀面10与凹槽7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刀面11与凹槽7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13,当第一刀面10与挡板3底面接触时,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弹簧12被拉伸,第二弹簧13被压缩;滚筒4继续旋转,当第一刀面10与挡板3底面脱离后,刮刀9在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3的作用力下重新回复到原始的位置,这样,当刮刀9转动到滚筒4底部后,刮刀9始终能够保持相同的位置刮平木粉堆19,从而保障了各个木粉堆19具有整齐划一的表面平整度。这样,木粉堆19各处均能够保持均匀的木粉密度。在第一升降装置14的控制下,压板5下压将木粉堆19压制成紧实的板材雏形。

挡板3底面为斜坡面,有利于增大挡板3底面与第一刀面10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刀面10上的木粉能够被挡板3清理得更加干净彻底。

第二电机转动时带动转筒15旋转,转筒15圆周面上的分拨板16将料仓2中的木粉均匀地刮出料仓2,木粉从料仓2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传送带1上。第二电机持续转动时,则分拨板16持续地将料仓2中的木粉刮出,传送带1上形成连续不断的木粉堆19;关闭第二电机时,则分拨板16停止刮出木粉,传送带1上的木粉堆19成型完毕。分拨板16顶面与料仓2内壁紧密接触,防止停转第二电机时木粉从缝隙中滑出,有利于控制木粉投放在传送带1上的量,从而控制木粉板的尺寸大小。料仓2上设有供投放木粉的进料口。

第二升降装置17用于控制转筒15的竖直高度,从而控制刮刀9的竖直高度,实现了调节木粉堆19厚度的功能。第三升降装置18用于控制挡板3的竖直高度,使挡板3处于与刮刀9相匹配的高度位置。

中央控制器有利于操作人员远程控制装置动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