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2728发布日期:2019-12-06 18:4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装饰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近年来,多层板材压合而成的复合板,由于器材质轻、强度高以及良好的弹性收到消费者的追捧;在对木材板进行施胶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喷胶装置将胶水喷在涂胶辊上,涂胶辊将浇水涂在板材上,再利用匀胶辊将胶水均匀分散开;由于匀胶辊对表面的挤压作用,使得板材边缘的胶层较厚并容易从板材两侧流出导致胶浪费以及污染车间环境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喷胶装置将胶水喷到涂胶辊上后,涂胶辊转动受离心力的作用可能向外溅出导致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解决由于匀胶辊对表面的挤压作用,使得板材边缘的胶层较厚并从容易板材两侧流出导致胶浪费以及污染车间环境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喷胶装置将胶水喷到涂胶辊上后,涂胶辊转动受离心力的作用可能向外溅出导致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包括支撑机壳、涂胶辊、匀胶辊、胶桶和喷胶装置;所述涂胶辊和匀胶辊通过轴承件平行设置在支撑机壳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喷胶装置罩设在涂胶辊的上方且通过增压泵连接至胶桶;还包括收集槽、溶剂箱、废液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涂胶辊和匀胶辊下方;所述板材从支撑板和涂胶辊之间穿过并从匀胶辊和支撑板之间穿出;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靠近底板一侧外壁与支撑板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收集槽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至所述溶剂箱;所述出液管连接至所述废液桶;所述涂胶辊表面上还设置有螺旋的分散板;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包括有导胶部和引流部;所述导胶部位于引流部上端且所述导胶部与引流部一体成型;所述导胶部截面为梯形且靠近底板一侧的面为斜面;所述引流部两端面上预留有管路通孔;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通过管路通孔与收集槽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胶部两端的上边缘处向外水平延伸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向靠近底板一侧延伸有突部;所述突部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卡钩;所述支撑板两端下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置有与卡钩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上还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桶身上设置有废液口和观察窗;所述废液口连接至出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废液筒顶部设置有密封口;所述密封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散板绕涂胶辊外表面螺旋设置;所述涂胶辊上外表面上还均匀设有若干转移槽;所述分散板与转移槽交错且所述分散板将涂胶辊螺旋等分;且所述转移槽均平行于涂胶辊的中心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支撑板设置在涂胶辊和匀胶辊的下方,板材从支撑板和涂胶辊之间穿过时,板材上表面与涂胶辊相接触,涂胶辊受电机驱动转动,将从喷头喷出的胶涂抹到板材表面上,完成施胶;

2、板材从匀胶辊和支撑板之间穿出时,匀胶辊受电机驱动转动,利用匀胶辊光滑的表面将胶均匀铺展到板材表面上;

3、收集槽设置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受匀胶辊的挤压作用,板材边缘处的胶层较厚,从两侧流出时,通过收集槽将废胶收集起来,避免直接落到车间地面污染环境和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4、收集槽两端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至溶剂箱,出液管连接废液桶,溶剂箱将可用于回收溶胶的溶剂通过进液管输送至收集槽内,并在收集槽内冲刷流动,再通过出液管流入废液桶中,将混合的废液收集储存起来,集中回收处理,避免环境污染提高回收利用率;

5、涂胶辊表面上设置的螺旋的分散板,将从喷头处喷出的胶在分散板内螺旋导流,降低胶流受离心力的影响溅出的几率,避免污染车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集槽侧视图。

图3为涂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和3所示,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的无污染施胶系统,包括支撑机壳1、涂胶辊5、匀胶辊6、胶桶2和喷胶装置4;所述涂胶辊5和匀胶辊6通过轴承件平行设置在支撑机壳1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喷胶装置4罩设在涂胶辊5的上方且通过增压泵连接至胶桶2;还包括收集槽8、溶剂箱10、废液桶12和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设置在涂胶辊5和匀胶辊6下方;所述板材从支撑板7和涂胶辊5之间穿过并从匀胶辊6和支撑板7之间穿出;所述支撑板7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收集槽8;所述收集槽8靠近支撑板7一侧外壁与支撑板7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收集槽8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9和出液管11;所述进液管9连接至所述溶剂箱10;所述出液管11连接至所述废液桶12;所述涂胶辊5表面上还设置有螺旋的分散板51;支撑板7设置在涂胶辊5和匀胶辊6的下方,板材从支撑板7和涂胶辊5之间穿过时,板材上表面与涂胶辊5相接触,涂胶辊5受电机驱动转动,将从喷胶装置4喷出的胶涂抹到板材表面上,完成施胶;板材从匀胶辊6和支撑板7之间穿出时,匀胶辊6受电机驱动转动,利用匀胶辊6光滑的表面将胶均匀铺展到板材表面上;收集槽8设置在支撑板7的长度方向上,受匀胶辊6的挤压作用,板材边缘处的胶层较厚,从两侧流出时,通过收集槽8将废胶收集起来,避免直接落到车间地面污染环境和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收集槽8两端连接有进液管9和出液管11,进液管9连接至溶剂箱10,出液管11连接废液桶12,溶剂箱10将可用于回收溶胶的溶剂通过进液管9输送至收集槽8内,并在收集槽8内冲刷流动,再通过出液管11流入废液桶12中,将混合的废液收集储存起来,集中回收处理,避免环境污染提高回收利用率;涂胶辊5表面上设置的螺旋的分散板51,将从喷喷胶装置喷出的胶在分散板51内螺旋导流,降低胶水流受离心力的影响溅出的几率,避免污染车间环境。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收集槽8包括有导胶部81和引流部82;所述导胶部81位于引流部82上端且所述导胶部81与引流部82一体成型;所述导胶部81截面为梯形且靠近支撑板7一侧的面为斜面;所述引流部82两端面上预留有管路通孔83;所述进液管9和出液管11分别通过管路通孔83与收集槽8相连接。

实施例3:如图2所示,所述导胶部81两端的上边缘处向外水平延伸有安装部84;所述安装部84向靠近支撑板7一侧延伸有突部85;所述突部85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卡钩86;所述支撑板7两端下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置有与卡钩86相适配的卡槽。

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9上还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14。

实施例5:如图1所示,所述废液桶12的桶身上设置有废液口和观察窗121;所述废液口连接至出液管11。

实施例6:如图1所示,所述废液桶12底部设置有滚轮123;所述废液桶12顶部设置有密封口122;所述密封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实施例7:如图2所示,所述分散板51绕涂胶辊5外表面螺旋设置;所述涂胶辊5上外表面上还均匀设有若干转移槽52;所述分散板51与转移槽52交错且所述分散板51将涂胶辊5螺旋等分;且所述转移槽52均平行于涂胶辊的中心轴线;分散板51和转移槽52均能使得胶水均匀分布且防止飞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