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旋转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9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旋转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用在高速旋转的工业用缝纫机中的缝纫机旋转梭。
以往,缝纫机的旋转梭具有可容纳梭心的内梭和可旋转地容纳该内梭的外梭,其结构为,通过使设在缝纫机本体内的梭固定部件与形成于内梭中的防旋转用凹部卡合,一面防止内梭旋转一面又驱动外梭旋转。
并且,工业用缝纫机中使用的旋转梭一般由钢材制成,因此,滑动面、例如内梭的轨条与同该内梭的轨条相嵌合的外梭的轨槽的摩擦系数较大。而且,众所周知,由于轨条与轨槽的摩擦系数大,在防止内梭旋转的梭固定部件和该梭固定部件嵌合的内梭的凹部内表面上产生较大的压紧力,从而,面线的抽针不能顺滑地进行,面线张力产生变化使缝制品质下降,同时会对滑动面产生磨损。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设有向前述滑动面提供润滑油的结构的缝纫机旋转梭的方案,但是,存在面线、底线和缝制物等被润滑油污染的情况,通常,存在不能保证正常缝制品质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可在不给油的状态下使用的缝纫机旋转梭的方案。作为这种旋转梭,例如提出了用含有润滑剂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覆盖滑动面,或者用DLC(金刚石状碳)、碳硬质膜类的硬质被覆层覆盖滑动面的方案。
但是,在近年来的工业用缝纫机中,例如可按照针在一分钟之内最大往复5000次,梭在一分钟内最大旋转10000转的方式高速旋转。在这样高速旋转的缝纫机中,前述传统的用含有润滑油的树脂或硬质被覆层覆盖滑动面的结构,存在无润滑时耐久性不高、不能长时间不给油地高速旋转的问题。
并且,DLC这种硬质被覆层,一方面提高了耐磨损性和耐磨阻力,但由于被覆层本身的硬度在Hv3000左右而易碎,所以耐负荷性能和对基体材料的附着性能差,同时会产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一滑动面的现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在长时间不给油的状态下高速旋转的缝纫机旋转梭。
为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内梭和外梭中至少一个滑动面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另一个滑动面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树脂层覆盖。
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内梭的滑动面由被覆层形成,外梭由以聚酰亚胺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树脂层含有添加剂。
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添加剂含有炭素纤维、石墨、二硫化钼、含氟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技术方案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树脂层含有1~10重量%的润滑剂。
根据技术方案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被覆层为层状膜结构,并且,碳化物富集层与碳富集层交替地配置。
根据技术方案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被覆层的膜厚为0.5~5.0μm。
根据技术方案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前述被覆层由PVD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特征为,内梭和外梭中至少滑动面均是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所覆盖。
根据技术方案1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的特征为,外梭的尖端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所覆盖。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由于被覆层具有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和大的耐负荷性能,所以可抑制因与线的摩擦而造成的温度升高,防止尖端将线切断。
根据技术方案1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的特征为,梭心壳的表面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由于被覆层具有摩擦系数低、具自润滑性和大的耐负荷性能,所以可抑制因与线的摩擦而造成的温度升高,因而在缝纫机长时间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可防止线、特别是不耐热的化学纤维因受热而断开等故障的发生,同时,由于可防止线因受热而使得变形和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特性下降,所以可防止跳线、产生环形节等针迹异常,保证针迹的高品质。进而,由于可抑制线的摩擦阻力,所以丝线可顺滑地经过梭心壳的外周,从而可以形成漂亮的针迹。
根据上面所说明的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由被覆层形成的滑动面会产生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和附着性能,并且不会发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等极为优异的效果。进而,由树脂层形成的滑动面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从而会产生可防止因滑动阻力所产生的热造成的热变形等极佳的效果。从而具有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能够长时间高速旋转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可以产生如下优异的效果,即,于内梭和外梭的相互接触面上不供油的状态下容易获得优异的耐久性,同时,因容易使外梭变轻,滑动面的应力减小,从而在不供油的状态下可获得更优异的耐久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可产生容易提高树脂层耐磨性及机械强度等极为优异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可获得容易提高树脂层的自润滑性并降低其摩擦系数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可获得容易提高树脂层的自润滑性并降低其摩擦系数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由于碳化物富集层可吸收负荷,从而可产生容易获得大的耐负荷性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具有能够获得为在不供油的状态下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所需的最佳厚度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由于能够在高效可靠地形成被覆层的同时,在形成被覆层时可在低处理温度下进行,从而具有不产生令用被覆层覆盖的基体材料的硬度降低的优异效果。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因为由被覆层形成的滑动面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和附着性,并且,不会产生研磨与之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从而具有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长时间高速旋转的极为优异的性能。
根据技术方案1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由于被覆层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可抑制与线的摩擦造成的温度上升,从而具有可防止尖端把线切断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载置,由于被覆层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可抑制与线的摩擦引起的温度上升,在缝纫机长期高速旋转时,可防止线、特别是不耐热的化学纤维因热而被切断的故障的发生,同时还可防止因为热而造成的线的变形及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等特性的降低,因此可产生防止跳线,产生环状节等针迹异常,从而可获得保持高品质的针迹的极为优异的效果。进而,由于可抑制与线的摩擦阻力,线可顺利得通过梭心壳的外周,从而具有可形成漂亮的针迹的极为优异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内梭压板安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1的内梭轨条嵌合到外梭轨槽上的部位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是图1的梭心的局部放大纵剖面图。
图6是图1的内梭压板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的耐久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制品的比较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的梭和梭心壳的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现有技术制品的比较曲线图。
下面,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用于高速旋转的工业用缝纫机。
在图1至图3中,缝纫机的旋转梭1具有固定在下轴16的一端上的外梭3,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缝纫机电机的驱动使下轴16旋转,沿图2的箭头A的方向以最大为10000rpm的高速驱动外梭3旋转。
在外梭3中可旋转地容纳有内梭4。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在前述外梭3周壁的内周面上沿周向形成轨槽10,并且在内梭4周壁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形成轨条11,轨条11可滑动地嵌合在轨槽10中。
此外,由图2中的虚线部分表示出来的梭固定件6的一部分设置在缝纫机机架上,在内梭4上形成与梭固定件6嵌合的凹部5,在外梭3旋转时阻止内梭4旋转。并且,在内梭4中可自由拆、装地安装有梭心壳7,所述梭心壳7装有卷绕底线的可自由拆、装的梭心8。
此外,在外梭3中,为了防止内梭4从外梭3中脱落,安装有将内梭4保持在外梭3中的内梭压板9(图3)。该内梭压板9在组装状态下与外梭3形成一体,成为外梭3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的外梭3是以铬钼钢、不锈钢等适当的钢材为原料,进行适当的切削加工等形成规定形状,然后利用真空镀膜、离子镀、真空溅射等PVD(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如图4所示,在外梭3的轨槽10的表面上覆盖形成由化合碳构成的硬度为Hv1000左右的被覆层12。该被覆层12至少形成在与以前述轨槽10为代表的其它部件的滑动面上。
此外,作为外梭3的材料,也可采用比钢材轻的材料,例如,铝、钛、炭素材料等。通过这样的结构,可很容易地使外梭3轻量化,同时减小滑动面的应力,可以在不给油的状态下获得更优异的耐久性。
并且,在外梭3的材料采用铝或铝合金的情况下,通过在表面上覆以硬质铬或镍合金的中间膜之后再形成被覆层12,在减轻外梭3的重量的同时,可对作为基体材料的铝或铝合金的表面进行强化,防止外梭3受损。
另外,在铬作为中间膜的情况下,中间膜的膜厚为1~10μm左右,优选为2~6μm左右,最优选为2~4μm左右。比上述范围薄时,对母材表面的强化效果有减弱的倾向,比上述范围厚时,有容易剥离的倾向。这样,通过使铬构成的中间膜的膜厚在2~4μm左右的范围内,可获得防止外梭3损伤所必需的最佳厚度。
并且,在采用镍合金作为中间膜的情况下,中间膜的膜厚为1~15μm左右,优选为5~12μm左右,最优选为7~10μm左右。比上述范围薄时,对基体材料表面的强化效果有减弱的倾向,比上述范围厚时,有易于剥离的倾向。
这样,通过使镍合金构成的中间膜的膜厚在7~10μm左右的范围内,可获得防止外梭3损伤所必需的最佳厚度。进而,作为镍合金,可采用镍磷(Ni-P)、镍硼等。
进而,由镍合金构成的中间膜是采用化学镀、即非电镀法形成于基体材料的表面上,这样可获得致密的几乎没有气孔的均匀膜厚。
本实施例的内梭4以铬钼钢、不锈钢等适当的钢材作为原料,在经过适当的切削加工等制成规定的形状后,把该内梭4装入到模具中,通过采用注塑成型机进行注塑成型,如图4所示,通过用聚酰亚胺系树脂的树脂层13被覆内梭4的轨条11的表面而形成。该树脂层13只要至少形成在与以前述轨条11为代表的其它部件的滑动面上即可。
进而,本实施例的梭心壳7与外梭3一样,以铬钼钢、不锈钢等适当的钢材为原料,在经过适当的切削加工等制成规定的形状后,通过利用真空镀膜,离子镀,真空溅射等PVD方法,在梭心壳7的表面上被覆由化合碳构成的硬度为Hv1000左右的被覆层12而形成。形成于该梭心壳7上的被覆层12形成在梭心壳7的至少外周面与内周面、更具体地说,是与线接触的部位和支撑部位进而与梭心8接触的部位等的滑动面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梭心8与外梭3一样,以铬钼钢、不锈钢等适当的钢材为原料,在经过适当的切削加工等制成规定的形状后,通过利用真空镀膜,离子镀,真空溅射等PVD方法,如图5所示,在梭心8的表面上被覆由化合碳构成的硬度为Hv1000左右的被覆层12而形成。形成于该梭心8上的被覆层12形成在梭心8的至少外周面、更具体地说,是与下线接触的部位及支承内梭4的梭心8的部位进而与梭心壳7接触的部位等的滑动面上。
构成本实施例的外梭3的一部分的内梭压板9与外梭3一样,以铬钼钢、不锈钢等适当的钢材为原料,在经过适当的切削加工等制成规定的形状之后,通过利用真空镀膜,离子镀,真空溅射等PVD方法,如图6所示,在内梭压板9的表面上被覆由化合碳构成的硬度为Hv1000左右的被覆层12构成,形成于该内梭压板9上的被覆层12至少形成在滑动面、更具体地说,是与线接触的部位及与内梭4接触的部位等的滑动面上。
作为前述被覆层12的形成方法,PVD法在能够确实可靠地形成被覆层12的同时,在形成被覆层12时的处理温度可在25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所以使得用被覆层12覆盖的基体材料的硬度几乎不会下降。
并且,作为被覆层12的膜厚,为0.5~10μm左右,优选为0.5~5μm左右,最优选为0.5~4.0μm左右。如果膜厚低于这一范围,与在此范围内的膜厚时的情况相比,在一半的时间之内便会丧失其效果。另外,当膜厚更厚时,附着性能下降。这样,通过使被覆层12的膜厚在0.5~4.0μm左右,可以获得在不供油的状态下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所需的最佳厚度。
进而,作为被覆层12的结构,采取层状膜的结构,并且,使碳化物富集层与碳富集层沿着相对于膜厚垂直的方向、即沿着层的表面方向交替地配置,发挥碳化物富集层吸收负荷的功能,容易获得大的耐负荷性。另外,当外梭3高速旋转时,即使发生冲击负荷,该冲击负荷也会被碳化物富集层的耐负荷性所缓和。就是说,由于碳化物富集层可吸收负荷,从而可容易获得大的耐负荷性。
作为前述树脂层13的材料,使用含有添加剂的聚酰亚胺系树脂的树脂层13的耐磨损性及机械强度等特性足以胜任作为缝纫机的旋转梭1来使用。作为这种添加剂,可根据需要单独或组合使用以下的材料纤维强化材料,含氟树脂,石墨,碳酸钙,云母,玻璃珠,二硫化钼,粘土,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硅藻土,水合氧化铝,砂质沉积层的球体等填充剂,润滑剂,脱模剂,稳定剂,着色剂,成核剂,软化剂以及塑性剂等种种配合剂。进而,作为添加剂,含有碳纤维,石墨,二硫化钼,含氟树脂中其中至少之一可很容易使树脂层13的自润滑性提高并降低摩擦系数。
并且,作为树脂层13,含有1~30重量%左右,优选为1~10重量%,最优选为1~3重量%的润滑剂,可容易使树脂层13的自润滑性提高和降低摩擦系数,降低滑动摩擦。
作为前述润滑剂,可以列举出硅油,全氟乙醚油,苯基醚油等。
此外,由于构成树脂层13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可注塑成型,所以对这种聚酰亚胺系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可很容易地形成形状复杂的部件。
下面,对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梭1,在外梭3的轨槽10的表面上整体地形成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12,被覆层12具有0.1左右的低摩擦系数,自润滑向,大的耐负荷性能,4000MPa的附着性,同时不产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从而,在高速旋转时,被覆层12的膜几乎不会剥离,能够在不供油的状态下长时间确实可靠地进行高速旋转。例如,作为硬质膜的TiN,其附着力为3300MPa,可以看出,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12的附着性更高。
此外,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旋转梭1,在内梭4的轨条11的表面上整体地形成由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13,该树脂层13的熔融点为380℃,热变形温度约340℃(ASTM D648 18.6kgf/cm2),非常高,在外梭3以10000rpm左右的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对于作为内梭4的轨条11与外梭3的轨槽10的滑动部的接触面上所产生的热和负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作为内梭4的轨条11与外梭3的轨槽10的滑动部的接触面的变形。
此外,对于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旋转梭1,在无润滑的状态下,对外梭3的旋转速度为6000rpm的情况下轨槽10与轨条11之间的间隙达到0.2mm时的耐久时间进行研究的结果与过去的方案中所提出的各种被覆层进行比较,并示于图7。图7中,用WC/C+PI表示轨槽10的表面为被覆层12、且轨条11的表面为树脂层13的作为本发明的制品1的组合体,用WC/C+WC/W表示轨槽10和轨条11两者的表面均采用被覆层12的作为本发明的制品2的组合体。此外,在图7中,用“未处理”字样表示轨槽10和轨条11两者的表面均为钢材的作为现有技术的制品1的组合体,用DLC+PI表示轨槽10的表面为DLC、且轨条11的表面采用与树脂层13相同的聚酰亚胺的作为现有技术的制品2的组合体。
如从该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的,可以确认,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1比现有技术的制品的耐久性优异。即,如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制品1、2,其耐久时间均低于150小时,而本发明的制品1、2,其耐久时间均有200小时左右,显示出本发明的制品1、2的耐久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制品相比高1.3倍以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旋转梭装置1的外梭3,由于尖端15的表面是与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12整体形成的,可降低尖端15与线的接触所产生的热量。即,尖端15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以及大的耐负荷性的被覆层12,从而,可抑制因与线的摩擦而造成的温度上升,能够防止尖端15把线切断。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1的梭心壳7,梭心壳7的被覆层12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以及附着性能,并且不会发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从而可抑制因与线的摩擦造成的温升,在缝纫机长时间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线、特别是不耐热的化学纤维因受热而断开等故障的发生,同时,由于可防止线因受热而使得变形和拉伸强度特性下降,所以可防止跳线,产生环形节等针迹异常,保证针迹的高品质。进而,由于可抑制线的摩擦阻力,所以线可顺利地经过梭心壳的外周,形成漂亮的针迹。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1的梭心8,梭心8的被覆层12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以及附着性能,并且不会发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从而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性能。就是说,可以提高梭心8的外周的线通过性,由于线可以顺利地通过梭心8的外周,可很容易地形成外观质量优异的漂亮针迹。
并且,根据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1的外梭3的一部分的内梭压板9,内梭压板9的被覆层12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性、大的耐负荷性及附着性能,并且不会发生研磨与其接触的另外的滑动面的现象,所以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
另外,对于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1,在不供油的状态下,对在外梭3的旋转速度为8000rpm的情况下外梭和梭心壳的温度变化(上升温度)与旋转时间的关系的试验结果与标准制品相比较,并列于表1和图8。在表1和图8中的本发明的制品1、2、3表示其外梭3的轨槽10和尖端15、梭心壳7的表面、梭心8的表面覆有被覆层12,内梭4的轨条11的表面为树脂层13的相互组合起来的具有相同结构的制品,标准制品则表示轨槽与轨条的各自的表面均为钢材时的组合体。 如从该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的,可以确认,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1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降低温度变化(温度上升;发热温度)。即,如表1和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制品1、2、3的外梭3的表面温度变化的温升与标准制品相比,大约低8~10℃左右,作为本发明的制品1、2、3的梭心壳7的表面温度变化的温升比标准制品低约1~3℃左右。
从而,利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1,由于可抑制尖端15与线的摩擦所造成的温度上升,因此可防止尖端15把线切断,而且,由于可抑制梭心壳7与线摩擦所引起的温度上升,所以在缝纫机长期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线、特别是不耐热的化学纤维因发热而被切断的故障,与此同时,由于可防止因线发热而引起的变形和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等特性的下降,从而可防止跳线,产生环形节等针迹异常,可保持高品质的针迹。进而,由于可抑制梭心壳7和线的摩擦阻力,线可以顺利地通过梭心壳的外周,形成漂亮的针迹。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1,由于可降低发热温度,在能够可靠地防止作为内梭4的轨条11和外梭3的轨槽10的滑动部的接触面的变形的同时,可减少包含在形成树脂层13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内的润滑剂的热挥发,并且防止树脂层13的滑动面变涩,可使润滑油长期稳定地渗透到树脂层13的表面上,从而可长期地保持树脂层13的自润滑性。
从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旋转梭1,能够容易而确实可靠地在不供油的状态下长期高速旋转。
另外,作为缝纫机旋转梭1的结构,内梭4的轨条11的表面也可用被覆层12构成。
进而,作为缝纫机旋转梭1的结构,由于形成树脂层13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可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对该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可形成形状复杂的整个内梭4,借助这种结构,和前述实施例一样,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长时间高速旋转的同时,可使内梭4轻量化,借助这种轻量化使外梭3旋转时,可降低惯性力,可以更顺利地进行面线的抽针。
进而。作为缝纫机旋转梭1的结构,可借助由聚酰亚胺树脂系构成的树脂层13形成外梭3,利用这种结构,和前述实施例一样,可在不供油的状态下进行长时间的高速旋转。此外,由于外梭3的重量相当于用钢材作为原料时的1/4左右,在可减轻外梭3的重量的同时,还减小滑动面的应力,可获得在不供油的状态下更优异的耐久性。这时,以被覆层12作为内梭4的轨条11的表面是至关重要的。即,滑动面之一可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12覆盖,另一个滑动面则由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13覆盖构成。
另外,在用聚酰亚胺系树脂形成外梭3的场合,用聚酰亚胺系树脂形成内梭压板9在目前因强度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也可用聚酰亚胺系树脂形成内梭压板9。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旋转梭,具有能够容纳梭心的内梭和能够容纳该内梭的外梭,其特征为,前述内梭和前述外梭中至少一个滑动面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另一个滑动面由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内梭的滑动面由前述被覆层形成,前述外梭由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树脂层含有添加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添加剂含有碳纤维,石墨,二硫化钼,含氟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树脂层含有1~10重量%的润滑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被覆层为层状的膜结构,并且碳化物富集层和碳富集层交替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被覆层的膜厚为0.5~5.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旋转梭,其特征为,前述被覆层由PVD形成。
9.一种缝纫机旋转梭,具有能够容纳梭心的内梭和能够容纳该内梭的外梭,其特征为,前述内梭和前述外梭中至少滑动面均是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
10.一种缝纫机旋转梭装置,具有能够容纳梭心的内梭和能够容纳该内梭的外梭,其特征为,前述外梭的尖端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
11.一种缝纫机旋转梭装置,具有装备有可容纳梭心的梭心壳的内梭和可容纳该内梭的外梭,其特征为,前述梭心壳的表面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覆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供油的状态下可长时间高速旋转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在具有可容纳梭心8的内梭4和可容纳该内梭4的外梭3的缝纫机旋转梭装置中,内梭4和外梭3中至少一个滑动面由化合碳构成的被覆层12覆盖,另一个滑动面由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13覆盖。
文档编号D05B57/00GK1293273SQ0013068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5日
发明者応性宝, 饭岛秀和, 菊谷浩二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