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9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干燥机。
背景技术
洗衣干燥机的构成使其进行以下运转在洗涤运转中供给自来水(洗涤水)后,使搅拌翼作正、反旋转,进行使机械力作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运转,然后,供给自来水(漂洗水),同时,进行同样使机械力作用于洗涤衣物上的漂洗运转,然后,通过使洗涤兼脱水筒旋转进行将含于洗涤衣物中的漂洗水离心脱水的脱水运转。在其后还进行向洗涤兼脱水筒吹入热风使洗涤衣物干燥的热风干燥运转。
作为进行这样的一系列运转的洗衣干燥机,有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347281号公报,特开平11-347282号公报,及特开平11-347296号公报所揭示的洗衣干燥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干燥机,所述洗衣干燥机在洗涤运转及干燥运转中可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
本发明的洗衣干燥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内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2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上述外筒上。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洗衣干燥机纵剖面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3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洗衣干燥机的具体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4所示为图3的洗衣干燥机外箱的后侧剖切而表示循环风道部的后视图。
图5是将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一部分剖切所示的仰视图。
图6是将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顶盖卸除而表示外筒与循环风道部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的纤维屑搜集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外箱与外筒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外筒上盖的分解图。
图10是将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一体成形的外筒和各通道与形成模具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图11是将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一体成形的外筒和各通道与成形模具一起剖切一部分而表示的后视图。
图12是表示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与洗涤剂搅拌电动机关系的纵剖侧视图。
图13是进一步具体表示图12所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左侧视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右侧视图。
图18是打开背面板后表示安装了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与主给水电磁阀和辅助给水电磁阀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19是将搭载于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洗涤剂投入容器推入后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20是将搭载于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洗涤剂投入容器稍微拉出后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21是将搭载于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洗涤剂投入容器再拉出后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22是将搭载于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洗涤剂投入容器进一步拉出后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23是打开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外盖而表示拉出洗涤剂投入容器后状态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24是打开图3所示的洗衣干燥机的外盖而表示推入洗涤剂投入容器后状态的顶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内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上述外筒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上述外筒上,因此,即使在进行脱水运转等,旋转驱动洗涤兼脱水筒时,也可降低不平衡的影响,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
又,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外筒下部。
根据上述结构,再加上权利要求1的效果,可以降低风扇的噪音。
又,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循环风道的一部分由与上述外筒一体成型的管道构成,所述管道由从上述吸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管道、设置于上述第1管道左右、与上述第1管道平行的第2管道及第3管道所构成,在上述吸出口的下方,将上述风扇安装于上述驱动装置的后方的上述外筒下部。
根据上述结构,再加上权利要求1的效果,可以降低风扇的噪音,有效利用外筒下部的空间。
又,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洗衣干燥机,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内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水冷除湿的水冷除湿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一部分由与上述外筒一体成型的管道构成;所述管道由从上述吸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管道、设置于上述第1管道左右、与上述第1管道平行的第2管道及第3管道所构成;所述第1管道具有水冷除湿装置,在上述吸出口部的下方,将上述风扇安装于上述驱动装置后方的上述外筒下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循环风道的一部分管道与上述外筒一体成型,因此,即使在进行脱水运转等,旋转驱动洗涤兼脱水筒的场合,也可降低不平衡的影响,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另外,可以将在水冷除湿装置冷凝的水分从吸入口返回至外筒内。
又,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第1管道的上端部和所述第2管道的上端部由上部回折构件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再加上权利要求3或4的效果,由于所述第1管道和外筒一体成型,并由上部回折构件连接,因此,使制造容易。
又,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干燥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第1管道的上端部和所述第2管道的上端部由上部回折构件连接,所述第3管道的上端部与吹入口部件连接,所述第2管道及第3管道的下端部与风扇外壳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再加上权利要求3或4的效果,由于所述循环风道的全部安装于外筒上,因此,即使在进行脱水运转等,旋转驱动洗涤兼脱水筒时,也可降低不平衡的影响,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由较简单的结构进行制造。
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系关于洗衣机及洗衣干燥机,但,由于洗衣机可以由从洗衣干燥机拆卸下干燥机构的结构进行实施,因此,以下所述形态是就洗衣干燥机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洗衣干燥机的纵剖面的模式图。
1是构成外壳的方形筒状箱体。2是洗涤兼脱水筒,在其周壁上具有通水及通风用的小孔2a,在其上缘部具有流体平衡器3,在其底部内侧上旋转自如地设置有搅拌翼4。搅拌翼4具有通水及通风用的小孔4a。5是内包所述洗涤兼脱水筒2的合成树脂制外筒。又,由钢板制的安装基座7将驱动装置6安装在外筒5底部的外侧,利用卡止于外箱1上端部的四角落上的4根防振支承装置8,将外筒5从四方均匀悬吊,藉此而支承成悬垂于外箱1中心部的状态。
驱动装置6,内置驱动电动机、电动操作离合器结构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驱动装置6可选择地具有下述驱动功能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静止的状态下使搅拌翼4旋转(搅拌模式)、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洗涤模式)、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一体地向相同方向旋转(脱水·干燥模式)。
形成衣物投入开口9a的上面盖9嵌入该开口端缘,以覆盖箱体1的上部开口,将前面板10和后面板11一起用安装螺钉安装在箱体1上。
在上面盖9与前面板10之间所形成的作为前部容纳部的前面板箱12中,内藏具有电源开关13和输入开关组及显示元件组的操作面板14、产生与外筒5内的水位相应的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15、控制单元16。这些构成控制装置。
在形成于上面盖9与后面板10之间的作为后部容纳部的后面板箱17中,设置成横排地内藏有下述洗涤水给水装置和高浓度洗涤剂液生成供给装置。
洗涤水给水装置具有将入水侧与水龙头连接口18连接,并将出水侧与注水口19连接的主给水电磁阀20。
高浓度洗涤剂液生成供给装置从辅助给水电磁阀22向洗涤剂溶解容器21供给洗涤剂溶解水,一边对投入该洗涤剂溶解容器21内的粉末合成洗涤剂进行搅拌,一边在所述洗涤剂溶解水中溶解而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通过利用进一步的给水,一边稀释,一边从所述洗涤剂溶解容器21溢水并向注水口19供给。藉由对附设于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整理剂添加室(详细下述)给水,使所述水溢水并供给至上述注水口19。
注水口19贯通顶盖9的底部与外筒5的外筒上盖28的后部,并向洗涤兼脱水筒2的上部开口内开口。该注水口19,在顶盖9的底与外筒上盖28之间夹有挠性管19a(参照图3)。
热风循环干燥装置具有从形成于外筒5的底部附近的侧壁上的吸出口5a沿该外筒5后侧的外壁面,以垂直状态向上延伸地形成,并将从所述吸出口5a进入的洗涤水挡止的水冷除湿通道23;位于该水冷除湿通道23内的上部、并将冷却水向该通道内供给的作为水冷除湿装置的冷却洒水部24;在位于比在洗涤运转中的外筒5的水位更高的位置上、折返地沿该外筒5的外壁面向该外筒5的下侧垂直地延伸的作为下降风道部的下降风道通道25;配置在外筒5下侧的空间中,并从所述下降风道通道25在吸入口吸入空气而生成循环空气的循环风扇26;从该循环风扇26的排出口沿外筒5的外壁面向上方垂直状态地延伸的、作为上升风道部的上升风道通道27;设置在安装于外筒5的上端部上的外筒上盖28上,并将从所述上升风道通道27送入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PTC加热器)29;将利用加热器29加热的循环空气向洗涤兼脱水筒2内吹入的吹入口30。
如上所述,上述洗衣干燥机具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由利用风扇26将从吸出口5a吸出的空气循环至外筒5内的水冷除湿通道23、上升风道通道27及下降风道通道25等构成。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外筒上。
作为构成循环风道的第1管道的上述水冷除湿通道23、作为与第1管道平行,沿外筒5的侧壁作垂直方向延伸的第2管道及第3管道的下降风道管道25及上升风道管道27,与该外筒5的周向并列地,其一部分与该外筒5一体成型地安装于外筒5的后侧外壁面上,覆盖上述外侧的后侧盖1a构成向外侧鼓出的形状,螺钉固定。
第2及第3管道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开口,在第1管道左右作连续状地形成第2管道及第3管道。
水冷除湿通道23的侧壁如图11所示,其下部a的厚度形成较上部b的厚,由此,使其脱模容易。
上述水冷除湿通道23从吸出口5a的周缘部向上延伸形成,其上端部开口,下端部具有设有贯穿孔23a的底部23c。
又,在下降风道通道25内的下部,设置湿度传感器40和第1温度传感器41,在吹入口30的加热器29的下游侧之间的风道内,设置第2温度传感器42。为了高精度地检测在水冷除湿通道23内被水冷除湿的循环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可以使被水冷除湿后的循环空气良好地混合变得均匀后,使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40和第1温度传感器41接触。因此,湿度传感器40与第1温度传感器41设置在远离水冷除湿通道23的下降风道通道25的下部或循环风扇26的吸入口罩26c上。另外,湿度传感器40和第1温度传感器41,为了维修作业的方便,作成在卸除后侧盖1a时呈露出的设置位置。
又,在这里虽然省略图示说明,但在从水冷除湿通道23向下降风道通道25的折返部分具有后述的纤维屑搜集装置。
形成于顶盖9上的外侧衣物投入口9a,被用铰链31a弯折成2个(折成山形)地安装在顶盖9上的外盖31开闭自如地覆盖,形成于安装在外筒5的上端的外筒上盖28上的内侧衣物投入口28a,被用铰链32a安装在外筒上盖28上的内盖32开闭自如地覆盖。
形成于外筒5底上的排水口5b,通过排水电磁阀33与排水软管34连接。空气吸尘罩5c通过空气管35与所述水位传感器15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缘上,安装着其四角安装了脚36的用合成树脂成形的底座37。
又,参照符号38为投入洗涤兼脱水筒2内的洗涤物。
图2是表示该洗衣干燥机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通过电源开关13通电的控制单元16,以微型计算机16a为中心而构成,包括电源电路16b,具有用于控制向驱动装置6、主给水电磁阀20、辅助给水电磁阀22、22a,洗涤搅拌电动机39、排水电磁阀33、循环风扇26、加热器29及冷却洒水电磁阀24a供电的半导体交流开关元件(FLS)组的驱动电路16c。
驱动装置6的驱动电动机61具有定子线圈61a和回转传感器61b,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具有电动操作机62a和检测动作位置的位置传感器62c。
所述驱动电路16c涉及向在驱动装置6中的所述驱动电动机61的定子线圈61a的供电控制,具有正反旋转控制用的2个半导体交流开关元件(FLS)16c1、16c2。FLS16c1是正旋转供电控制用的半导体开关元件,FLS16c2是反旋转供电控制用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在该实施形态中,驱动电动机61的旋转速度控制,通过利用FLS16c1、16c2对向定子线圈61a的供电进行相位控制来进行,但在使用倒相器驱动的无刷电动机的结构中,能构成利用PWM控制和PAM控制来进行。又,所述驱动电路16c具有用于控制向在驱动装置6中的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的电动操作机62a供电的FLS16c3。
又,驱动电路16c还具有控制向主给水电磁阀20、辅助给水电磁阀22、22a、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排水电磁阀33、循环风扇26、加热器29、冷却洒水电磁阀24a供电的FLS16c4-FLS16c11。该驱动电路16c,按来自微型计算机16a的指示来控制FLS16c1-FLS16c11的导通状态,并进行向从属的负荷的供电控制。
微型计算机16a还与所述驱动电动机61的旋转传感器61b、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的位置传感器62c、检测外筒5内的洗涤水位的水位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40、第1、第2温度传感器41、42、不平衡检测传感器43、操作面板14连接。通过实行预先装入的控制处理程序,取入来自操作面板14的输入开关组14a、水位传感器15、旋转传感器61b和位置传感器62c、温度传感器40、第1、第2温度传感器41、42、不平衡检测传感器43的信号,通过控制驱动电路16c进行检测、高浓度洗涤剂液的生成、洗涤物的湿润、高浓度洗涤剂液的生成、供给(浸透)、洗涤、漂洗、脱水及热风干燥的各运转,通过控制操作面板14的显示元件组14来显示其进行状况。这里,不平衡检测传感器43系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回转时,藉由该洗涤兼脱水筒2内的洗涤物38的分布不平衡,检测该洗涤兼脱水筒2(外筒5)振动增大至规定值以上的传感器。
在该洗衣干燥机,接通电源开关13,打开外盖31和内盖32,并将洗涤物38投入洗涤兼脱水筒2内,再关闭外盖31和内盖32后,接通操作面板14的洗涤开始开关,则控制单元16驱动驱动装置6运转,并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静止的状态下使搅拌翼4旋转,由此,检测布量、决定洗涤水量和相应的洗涤剂量,为了对所述检测进行显示,控制操作面板14的显示元件组14b。
另外,在打开外盖31,将相当量的粉末合成洗涤剂和整理剂向洗涤剂溶解容器21投入、再关闭外盖31时,打开辅助给水电磁阀22、将用于适量溶解所述粉末合成洗涤剂的自来水(洗涤剂溶解水)供给至洗涤剂溶解容器21,再使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运转,而使粉末合成洗涤剂边搅拌边溶解,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
期间,控制驱动装置6,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缓速旋转,在使洗涤物38旋转的状态下,打开主给水电磁阀20进行给水,由此,将自来水无遗漏地落附于洗涤物38上使该洗涤物38湿润。这时的给水量,控制在能使洗涤物38均匀地湿润的程度为止。
其次,打开辅助给水电磁阀22,藉由向洗涤剂溶解容器21追加给水,使该洗涤剂溶解容器21内的高浓度洗涤剂液溢出、并供给至注水口19,同时,打开主给水电阀20,向注水口19供给。由此,将高浓度洗涤剂液稀释成所期望的洗涤剂浓度(5-30倍的范围),并控制成落附于洗涤物38上的状态。这时,高浓度洗涤剂液无遗漏地落附于洗涤物38上,并均匀地浸透至该洗涤物38内,通过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一体地缓速旋转,或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静止的状态下使搅拌翼4旋转,而将驱动装置6控制成使洗涤物38旋转或搅拌的状态。
如此,用水溶解粉末合成洗涤剂,进一步将生成稀释的5-30倍浓度的高浓度洗涤剂液浸透洗涤物38,则洗涤剂成分的化学洗净力更有效地与洗涤物38的污垢作用而提高洗净力。
在将高浓度洗涤剂液浸透洗涤物38后,开阀控制主给水电磁阀20和辅助给水电磁阀22,使洗涤水给水至规定的水位。然后,将驱动装置6控制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向相反方向正、反旋转、使机械力作用于洗涤物38的洗涤工序。
在洗涤工序结束后,将排水电磁阀33开阀控制在将洗涤水向机外排出的状态,将驱动装置6控制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一体地高速旋转并进行将洗涤水离心脱水的中间脱水。在该中间脱水结束后,闭阀控制排水电磁阀33,将主给水电磁阀20开阀控制在给水至规定的漂洗水位,再将驱动装置6控制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向相反方向正、反旋转而进行使机械力作用于洗涤物38上的漂洗工序。该漂洗工序根据需要可进行多次,在最后的漂洗给水时,打开辅助给水电磁阀22a,供给整理剂。
在漂洗工序结束后,将排水电磁阀33开阀控制在将漂洗水向机外排出,在排水后,控制驱动装置6,在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一体地高速旋转、进行使漂洗水离心脱水的最终脱水。
如此,控制驱动装置6,使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一体地或向相反方向旋转,以使洗涤和离心脱水后的洗涤物38在洗涤兼脱水筒2内干燥。并将循环风扇26运转控制在将外筒5和洗涤兼脱水筒2内的湿润空气从吸出口5a吸出,并生成从吹入口30向洗涤兼脱水筒2内吹入的循环空气,将冷却洒水部24的洒水电磁阀24a控制在使该循环空气在水冷除湿通道23内进行水冷,并进行将加热器29控制在对吹入洗涤兼脱水筒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热风干燥工序。所述热风干燥工序的控制,系在边监视湿度传感器40、第1温度传感器41、第2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边进行,并在获得所需的干燥度后的时刻结束。
图3-图8是表示前述洗衣干燥机的具体结构图,图3是洗衣干燥机的纵剖侧视图,图4是剖切外箱的后侧,表示循环风道部的洗衣干燥机的后视图,图5是剖切表示洗衣干燥机一部分的仰视图,图6是卸除上盖后表示外筒和循环风道部的洗衣干燥机的俯视图,图7是纤维屑搜集部的纵剖侧视图,图8是表示外箱与外筒的关系的俯视图,图9是外筒上盖的分解图。与图1的说明重复的部分省略。
旋转驱动装置6具有连接可逆型驱动电动机61、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中心齿轮减速机构63、搅拌翼4的中心输出轴64和连接洗涤兼脱水筒2的外侧输出轴65。中心齿轮减速机构63具有与驱动电动机61直接连接的中心齿轮、与外侧输出轴65直接连接的内齿轮、支承行星齿轮并与中心输出轴64直接连接的支架。而且,通过将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控制在搅拌模式,在使中心齿轮减速机构63的内齿轮(外侧输出轴65与洗涤兼脱水筒2连接)静止的状态下通过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和支架,进行减速,将驱动电动机61的旋转力传递至中心输出轴64,由此使搅拌翼4进行正、反旋转。通过将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控制在洗涤模式,使中心齿轮减速机构63的内齿轮(外侧输出轴65与洗涤兼脱水筒2连接)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通过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和支架,减速,使驱动电动机61的旋转力传递至中心输出轴64,藉此,使作用于内齿轮的反作用力传递至外侧输出轴65,使洗涤兼脱水桶2和搅拌翼4向相反方向进行旋转,将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62控制在脱水、干燥模式。由此,使中心齿轮减速机构63的中心齿轮和内齿轮直接与驱动电动机61连接,并通过中心输出轴64和外侧输出轴65将该驱动电动机61的旋转力传递至洗涤兼脱水筒2和搅拌翼4,使它们一体地旋转。
使循环风道中的水冷除湿通道23的垂直部分沿外筒5,并从该外筒5侧壁的吸出口5a的周缘连续,与该侧壁一体成形形成,以使其位于圆筒状的外筒5的最后部位、即,位于与外箱1的里侧盖1a接近的部位。该水冷除湿通道23适合于配置在外筒5与后侧盖1a之间的狭窄的空间中,形成进深狭小、横宽扩展的长方形的风道截面形状。这样宽度大、大致长方形的风道截面形状的水冷除湿通道23,由于壁面变宽而增加循环空气冷却壁面,故对于循环空气的冷却除湿是合适的。
下降风道通道25的垂直部分由一体成形形成在外筒5的侧壁上,以使其在所述水除湿通道23的横邻处,与该水冷除湿通道23构成共同的侧壁。该位置由于根据外筒5的弯曲而离开里侧盖1a,故风道截面形状通过形成使进深扩展而宽度变狭的大致正方形状,构成抑制循环风道的横宽扩展的状态。
上升风道通道27的垂直部分由一体成形形成在外筒5的侧壁上,以使其在所述水冷除湿通道23的相反侧的横邻处,与该水冷除湿通道23构成共同的侧壁。该位置由于根据外筒5的弯曲而离开里侧盖1a,故风道截面形状通过形成使进深扩展而宽度变狭的大致正方形状,构成抑制循环风道的横宽扩展的状态。
这样,沿外筒5后侧侧壁与该侧壁一体成形的各通道23、25、27的外侧面,与构成外箱1后侧侧壁的里侧盖1a的鼓出部分的内侧以规定的间隔相对而置,形成大致直线形状。而且,该外筒5利用卡止在与外箱1的上端部的四转角部结合的增强构件1b上的4根防振支承装置8,通过将外筒5从四方均等地下吊,悬垂地支承于该外箱1的中心部。
使作为第1管道的水冷除湿通道23的垂直部分与作为第2管道的下降风道通道25的上端部连通的上部折返构件44,向安装于外筒5上端的外筒上盖28上面的后部伸出,并从内盖32的上侧倾斜地可装拆地收纳有构成纤维屑搜集装置的纤维屑过滤器45。
又,使与上升风道通道27的垂直部分的上端部连通的吹入口30向所述外筒上盖28上面的后部伸出,内藏加热器29,并贯通外筒上盖28,面对该洗涤兼脱水筒2的开口进行开口,以将加热后的循环空气向相对洗涤兼脱水筒2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吹入至该洗涤兼脱水筒2内。加热器29采用PTC加热器,通过倾斜地设置成通风道在上下方向倾斜的状态并降低吹入口30的高度,可抑制机体高度的增加。
外筒上盖28是将下侧的树脂成形构件28b与上侧的金属板(不锈钢板)28c重合的双层结构。根据需要,使所述吹入口30和上部折返构件44的一部分与树脂成形构件28b一体成形。使金属板28c具有作为增强和耐热构件的功能。
循环风扇26具有离心叶轮26a、使该离心叶轮26a旋转的驱动电动机26b包围离心叶轮26a的吸入口箱26c和吹出口箱26d。藉由安装在外筒5底部下侧,使配置在外箱1内形成于外筒5下侧的空间,并与所述驱动装置6并排且位于其后侧。
将吸入口箱26c和吹出口箱26d合称为风扇外壳。下降风道通道25的下端部和上升风道通道27的下端部与该风扇外壳连接。
具体地,风扇外壳的吸入口箱26c具有排水排出口26e,连接于下降风道通道25的下端部。吹出口箱26d连接于上升风道通道27的下端部。
这样构成的循环风扇26安装于吸出口5a的下方、驱动装置6后方的外筒下部。
具体地,由于外筒5位于离心叶轮26a和驱动电动机26b的上方,驱动装置6位于前方,箱26c、26d和风道管道25、27位于后方,因此,发生于离心叶轮26a和驱动电动机26b的声音扩散被它们遮挡(被抑制),故在干燥运转中循环风扇26的噪音变小。
图10和图11是用于说明前述外筒5和各通道23、25、27的一体成形方法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一体成形的外筒5和各通道23、25、27并同时表示成形模具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一体成形的外筒5和各通道23、25、27及成形模具剖切一部分的后视图。
外筒5和各通道23、25、27的垂直部分利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形成外筒5的成形模具为具有形成外筒5的内周面和底内面的成形面和吸出口5a的可进退的芯子45a的圆柱状的筒内模46b,形成外筒5的外侧面和通道23、25、27的外侧面、在圆周方向上被4分割的筒外周模47a-47d,形成外筒5的底外面和各通道23、25、27下端部的筒底模47e,形成各通道23、25、27的内周面的3根通道内模48a、48b、48c。
注射成形机,以筒底模47e为基准,将筒内模46b、筒外周模47a-47d、通道内模48a-48c组合而组装、分解(分型)成形模具。筒内模46b从上方作垂直方向进退,筒外周模47a-47d从四方作水平方向进退,通道内模48a-48c从上方作垂直方向进退。通道25、27由于上下端开口,故将通道内模48b、48c的下端定位于与筒底模47e的凹部47b、47c嵌合的位置。通道23由于构成使下端部从外筒5的吸出口5a的周缘部连续地一体成形,故使设于通道内模48a的突起48a1定位于与筒底模47的凹部47a嵌合的位置,以使小的贯通孔23a形成于通道23的底壁部上。利用该突起48a1成形的贯通孔23a,然后用塞子堵塞而封止成水密状态。
利用这样结构模具的注射成形,采用较小规模的注射成形机就能使外筒5与通道23、25、27一体成形。
接着,说明高浓度洗涤剂液生成·供给装置。图12是表示洗涤剂溶解容器21与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的关系的纵剖侧视图。该高浓度洗涤剂液生成·供给装置将洗涤剂溶解容器21与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在金属底板49上设置成向水平方向横列的状态。
洗涤剂溶解容器21具有投入洗涤剂的贮留部21u和配置在所述贮留部的底部上的洗涤剂搅拌翼59,与洗涤剂搅拌翼50连接的搅拌翼驱动轴51,呈垂直状态地贯通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底壁部21a和金属底板49,并向金属底板49的下侧引出,将同步皮带从动带轮52与引出部分嵌合。周围搅拌翼50的驱动装置的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使旋转输出轴39a垂直状态地贯通金属底板49,并向该金属底板49的下侧引出地安装在该金属底板49上,将同步皮带驱动带轮53与引出部分嵌合。而且,从动带轮52和驱动带轮53利用同步皮带54进行连动。
金属底板49,将嵌合着支承所述搅拌翼驱动轴51的轴承55的轴承筒部49a向外突设,并在其内侧同心状态地突设环状的洗涤剂溶解容器嵌合凸部49b。在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底壁21a上,将嵌合于所述洗涤剂溶解容器嵌合凸部49b的、外周上的筒状部21b向内侧竖立,并设置成潜入于洗涤剂搅拌翼50下侧凹部的状态。将筒状部21b在嵌合定位于洗涤剂溶解容器嵌合凸部49b的外周的状态下,用紧固螺钉56固定在金属底板49上。由所述轴承55支承的搅拌翼驱动轴51,贯通所述筒状部21b,并向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内侧引出,使洗涤剂搅拌翼50与引出部分嵌合。在筒状部21b的内侧与搅拌翼驱动轴51之间,收纳轴密封构件57。洗涤剂搅拌翼50,其径向的中途沿所述筒状部21b的外周,与该外周面相对向地向下延伸,藉此,在洗涤剂搅拌翼50的下侧形成构成包围所述筒状部21b的筒状内壁面51a的凹部50b。在所述筒状部21b和筒状的内壁面51a之间,夹有与筒状部21b的外周嵌合的洗涤剂密封构件58。
金属底板49还具有使洗涤搅拌电动机39的轴承筒39b的外周嵌合的嵌合孔49c,在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的轴承筒39b上嵌合有防振构件59的状态下,将该轴承筒39b嵌合定位于嵌合孔49c中,并将防振构件70嵌合于与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的相反侧的轴承筒39c中,将电动机盖71遮覆成包围其周围的状态并通过用紧固螺钉72固定在金属底板49上,将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安装成用防振构件59、70夹持的状态。
这样,将洗涤剂溶解容器21和洗涤剂搅拌驱动电动机39设置成横列的结构,能使背面板盒17的高度降低,而具有抑制机体高度增加的功能。又,搅拌翼驱动轴51和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的旋转输出轴39a,由于利用形成于金属底板49上的轴承筒部49a和嵌合孔49c被正确地定位,故用同步皮带54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变得圆滑而能作成安静的运转。又,包围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筒状部21b地将筒状的内壁面50a构成于洗涤剂搅拌翼50下侧的凹部50b,由于形成由洗涤剂密封构件58所分隔的空气滞留部,故具有可防止溶解粉末合成洗涤剂而生成的高浓度洗涤剂液侵入,使轴密封构件57及轴承55损伤的功能。
参照图13-图24,就包括洗涤剂投入容器的、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更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洗涤剂溶解容器的立体图,图14是其主视图,图15是其俯视图,图16是其左侧视图,图17是其右侧视图,图18是打开背面板后表示洗涤剂溶解容器与安装了主给水电磁阀和辅助给水电磁阀的顶盖的立体图,图19-图22是载置洗涤剂投入容器的洗涤剂溶解容器的纵剖侧视图,图23是打开外盖而表示拉出洗涤剂投入容器后状态的顶盖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推入该洗涤剂投入容器后状态的顶盖的立体图。
洗涤剂溶解容器21是上方开放、并可进退自如地载置洗涤剂投入容器73的大致四方形状的容器,包括设置所述洗涤剂搅拌翼50的洗涤剂溶解室21c、软化剂等的整理剂投入室21d、洗涤水给水流路21e、与所述洗涤水给水流路21e相连的溢水流路21f。
洗涤剂溶解室21c具有接受来自作为向储存部21u给水的给水装置(第1给水装置)的辅助给水电磁阀22的给水的受水口21g;在储存部21u上部设置周围向洗涤物供水的溢水部的溢水缘21h、在搅拌时抑制洗涤剂溶解水(高浓度洗涤剂液)转动的凸肋21i,所述溢水缘21h系将利用洗涤剂搅拌翼50使从受水口21g进来的水与洗涤剂一边搅拌一边生成洗涤剂液,藉由从第1给水装置的辅助给水电磁阀22来的进一步给水,对该高浓度洗涤剂液稀释,增量后向溢水流路21f溢水,并向洗涤物供水;使稀释的高浓度洗涤剂液从洗涤剂溶解室21c的底部向洗涤水给水流路21e流出的、作为虹吸装置的虹吸通水机构21j;对下述的洗涤剂投入容器73的进退进行导向的导轨21k;及使洗涤剂投入容器73的底盖旋转的固定齿轮21m。
洗涤剂解室21c的容积,考虑设置于背面板盒17内,利用用于溶解粉末合成洗涤剂的最少必需量、例如200-300cc的自来水,故设定成适合于生成为例如洗涤水的洗涤剂浓度的200-300倍的浓度的大小。这里所谓的洗涤剂浓度,与在使用例如通常的60升的洗涤水进行洗涤之时,由6升的水溶解粉末洗涤剂,藉此得到的洗涤剂液相比,洗涤剂浓度为10倍。
作为整理剂供给装置的整理剂投入室21d具有与溢水流路21f相连的溢水缘21n、与洗涤水给水流路21e相连的虹吸通水机构21p、接受辅助给水电磁阀22a的给水的受水口21q。藉由用来自受水口21q的给水而使室内的整理剂(液体)稀释而增量,使其从溢水缘21n向溢水流路21f溢水,并从虹吸通水机构21p向洗涤水给水流路21e流出。
洗涤水给水流路21e具有从作为向洗涤物给水的给水装置(第2给水装置)的主给水电磁阀20受水的受水口21r,在贮留部21u内用洗涤剂搅拌翼将洗涤剂和水进行搅拌而生成的洗涤剂液从溢水部溢水、而向洗涤物供给的、作为第1供给流路的溢水流路21f,和从虹吸通水机构21j向洗涤物供给的第2供给流路;将来自第1供给流路的洗涤剂液和来自第2供给流路的洗涤剂液在混合室21v混合。又,来自第2给水装置的水也在混合室21v混合。所述混合室21v设置于洗涤剂溶解容器21内。又,形成自溢水流路21n和虹吸通水机构21p流出的整理剂在混合室21v合流、混合后,从流出口21s向注水口19流出的流路。
洗涤剂投入容器73,是在所述洗涤剂溶解容器21上沿导轨21k进退的扁平的四方形状且上方开放的箱状体,如图23所示,具有洗涤剂投入部73a、整理剂投入部73b和把手部73c。
洗涤剂投入部73a,可进退地位于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洗涤剂溶解室21c的上方,具有使里侧一半区域的底开闭地旋转的底板73d。该底板73d如图9所示,利用将齿轮73e设在轴端上的支轴可旋转地支承,并在向里面推入的状态下齿轮73e与齿轮21m卡合,并在沿前侧一半区域的下面,以翻转的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而使洗涤剂投入部73a的里侧一半区域的底全部打开,在向跟前侧拉出过程中,如图20或21所示,向下侧下垂地旋转。接着,如图22所示,为顶盖9的开口缘或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缘部所推开,而旋转成将底关闭的状态。然而,该底板73d即使在旋转成将底关闭的状态下,也是将洗涤剂投入部73a的里端部分向洗涤剂溶解室21c的上方位置开放的尺寸较短的板。
整理剂投入部73b,可进退地位于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整理剂投入室21d的上方,并在拉出后的状态下使位于整理剂投入室21d之上的内侧底开放。
把手部73c,位于洗涤剂投入容器73跟前侧的部分,并露出于形成于顶盖9上的外侧衣物投入口9a的里侧壁面上,且具有作为用于进退操作的把持部分的功能。
根据如此构成的高浓度洗涤剂生成·供给装置,抓住把手部73c将洗涤剂投入容器73拉出至外侧衣类投入口9a内。处于拉出后状态的洗涤剂投入容器73,使洗涤剂投入部73a的跟前侧部分在外侧衣物投入口9a内向上方开口,关闭底板73d,并使里端部分向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洗涤剂溶解室21c的上方开口。由此,当将规定量的粉末合成洗涤剂向洗涤剂投入部73c投入时,其一部分从里端部分的开口向洗涤剂溶解室21c落下,一部分剩留在底板73d上。又,当将整理剂向整理剂投入部73d投入时,该整理剂向整理剂投入室21d流下。
然后,当将洗涤剂投入容器73推入时,洗涤剂投入部73a的底板73d离开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缘部而下垂,使剩留的粉末合成洗涤剂落下至洗涤剂溶解室21c内。进一步向里推入,则齿轮73e与齿轮21m卡合,沿前侧一半区域的下面翻过来旋转至呈水平状态。
在该状态下打开辅助给水电磁阀22,使不从溢水缘21h溢出,且将虹吸通水机构21j也不通水(导通)的程度的量(200-300cc)的洗涤剂溶解水供给至洗涤剂溶解室21c,利用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使洗涤剂搅拌翼50旋转,使粉末合成洗涤剂溶解,生成高浓度(洗涤水的洗涤剂浓度的200-300倍)的洗涤剂液。
其后,打开辅助给水电磁阀22,追加给水,进行稀释,使稀释后的增量从溢水缘21h溢水,并使虹吸通水机构21j开始通水(导通),使所述溢水向洗涤水给水流路21e流出。与此同时,通过打开主给水电磁阀20进行给水,并通过向洗涤水给水流路21e给水而进一步稀释高浓度洗涤剂液,作成对于使洗涤物浸透合适的洗涤剂浓度(洗涤水的洗涤剂浓度的5-30倍),并从流出口21s向注水口19流出。
再有,此后的洗涤水的给水,通过打开主给水电磁阀20、辅助给水电磁阀22至规定的水位,由此,边洗净洗涤剂溶解容器21边进行给水。
如上构成的洗衣干燥机,由于构成使水冷除湿通道23及风道通道25、27与外筒5一体成形地形成,故能合理地形成循环风道。
又,由于使从外筒5的下部的吸出口5a的周缘部一体地连续,并形成使上端向上开口,故水冷除湿通道23能容易地作成水密结构。
又,通过将循环风扇26配置在外筒5的下侧的空间,故能减少洗衣干燥机高度的增加。
又,通过将给水电磁阀20、22、22a及洗涤剂溶解容器21设置在安装于外箱1的上端部的顶盖9的背面板盒17内,将循环风道的吹入口30和纤维屑搜集过滤器45设置在安装于外筒5的上端部的外筒上盖28上,并由于通过打开外盖31使能从外侧衣物投入口9a内对所述纤维屑搜集过滤器45及洗涤剂投入容器73进行操作,故能作成容易操作的洗衣干燥机。
又,由于使水冷除湿通道23及风道通道25、27在外筒5的后侧与该外筒5一体成形地形成,并作成由向外箱1的外侧鼓出的后侧盖1a覆盖的结构,故能抑制外箱1的大型化。而且,外筒5由于作成从外箱1上端部的四拐角由防振支承装置8下吊支承的结构,故能平衡良好地进行支承。
而且,为溶解于比较落附并浸透于洗涤物38的高浓度洗涤剂液更大的浓度,洗涤剂溶解容器21可以形成小型(小容积),并构成将生成的高浓度洗涤剂液边稀释成对于浸透为适度的洗涤剂浓度,一边落附于洗涤物38上的状态,故能很好地溶解洗涤剂。而且,就很容易将所述容器设置在形成于顶盖9上的背面板盒17内。又,虹吸通水机构21j能使洗涤剂溶解容器21内的几乎所有的洗涤剂液流出。
又,使搅拌洗涤剂的洗涤剂搅拌翼50进行旋转驱动的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因其相对洗涤剂溶解容器21设置成横排状态,故能使其高度降低。而且,洗涤剂溶解容器21和洗涤剂搅拌电动机39,由于定位于金属底板49上,故能通过正确的皮带连接安静地进行驱动。
又,驱动洗涤剂搅拌翼50的搅拌翼驱动轴51的轴承55及轴密封构件57,可以藉由竖立于洗涤剂溶解容器21的底壁21a上的筒状部21b和形成于洗涤剂搅拌翼50下侧的凹部50b,形成空气滞留部并阻止高浓度洗涤剂液的进入,,从而,能减轻由含于粉末合成洗涤剂中的添加剂(尤其是泡沸石)引起的损伤。
又,洗涤剂的投入,由于可通过可进退地载置在洗涤剂溶解容器21上、并拉出至衣物投入口9a的洗涤剂投入容器73来进行投入,故洗涤剂的投入便容易。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洗衣干燥机,所述洗衣干燥机在洗涤运转及干燥运转中可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上述外筒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外筒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的一部分由与上述外筒一体成型的管道构成,所述管道由从上述吸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管道、设置于上述第1管道左右、与上述第1管道平行的第2管道及第3管道所构成;在上述吸出口的下方,将上述风扇安装于上述驱动装置的后方的上述外筒下部。
4.一种洗衣干燥机,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水冷除湿的水冷除湿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一部分由与上述外筒一体成型的管道构成;所述管道由从上述吸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管道、设置于上述第1管道左右、与上述第1管道平行的第2管道及第3管道所构成;所述第1管道具有水冷除湿装置;在上述吸出口部的下方,将上述风扇安装于上述驱动装置后方的上述外筒下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管道的上端部和所述第2管道的上端部由上部回折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洗衣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管道的上端部和所述第2管道的上端部由上部回折构件连接,所述第3管道的上端部与吹入口构件连接,所述第2管道及第3管道的下端部与风扇外壳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干燥机,所述洗衣干燥机具有箱体,悬挂、支承于上述箱体的外筒,设置于上述外筒内的洗涤兼脱水筒,旋转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筒的驱动装置,将上述外筒内的空气从设置于上述外筒下部的吸出口吸出的吸出风扇,对从上述外筒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藉由上述风扇,使上述从吸出口吸出的空气循环至上述外筒内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全部安装于上述外筒上。所述洗衣干燥机在洗涤运转及干燥运转中可进行高可靠性的运转。
文档编号D06F25/00GK1392304SQ02123358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4日
发明者江口悟, 宫野让, 大越宪一, 釜野年恭, 鹿森保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