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27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纤维制造领域,它涉及一种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
在申请号为02219740.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设计人曾提供了一种可使半圆形缓冷管前部分23和半圆形缓冷管后部分24不易变形的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该装置是将缓冷管2镶嵌在多层层流板上,可以保证缓冷管2固定后不易变形,半圆形缓冷管前部分23和缓冷管后部分24之间留有的间隙较小,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但该实用新型专利仅能应用于某些现有的高速纺丝窗结构,而应用于另一些现有的高速纺丝窗结构时,产品质量仍不能提高。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此时的侧吹风窗3上方的多块喷丝板1之间的间距不相等所引起。详细说来,例如在纺制单纤0.3旦,喷丝板1的孔数为144目,其喷出的一束丝中,单丝根数为144根的超细旦长丝时,每根单丝对周围气流非常敏感,如果144根单丝中有一根单丝因出喷丝孔时,流动不畅,在随后的喷头拉伸过程中,该单丝的细化过程与周围其它单丝的细化过程产生偏差,这一偏差使得该单丝周围的伴随气流发生扰动,这一气流扰动足以影响该单丝周围其它单丝的正常运行,产生连锁反应,使144根单丝运行不稳定。又因一般侧吹风窗3上方安装有4~8块喷丝板1,当喷丝板1之间的间距并不相等时,4~8块喷丝板1下方的4~8组束丝并非完全均匀分配来自同一侧吹风窗3来的冷却气流4,而是气流的流动处于“稳态”状态。如果上述一块喷丝板1中一根单丝的不稳定运行的连锁反应不能被止住,它很容易引起侧吹风窗前3方原已处于稳态流动的冷却气流4的不稳定,从而使得该侧吹风窗3前方来自4~8只喷丝板1的丝束5运行不稳定,其后果为丝束5的染色产生锭位差,严重时,不能正常纺出超细旦长丝。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管装置,它包括喷丝板、侧吹风窗、缓冷管后部分、缓冷管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冷管后部分和缓冷管前部分为不对称,两者可组成椭园形缓冷管内腔或圆形缓冷管内腔,缓冷管后部分固装在侧吹风窗前方,缓冷管前部分两端内孤口面与缓冷管后部分两端外弧口面通过铰链相连。
所述的缓冷管后部分为缓冷管前部分的2/3~7/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缓冷管后部分和缓冷管前部分为不对称,且缓冷管后部分为缓冷管前部分的2/3~7/8,这样可通过缓冷管后部分的大弧度面包围可使每只侧吹风窗前方的4~8只缓冷管内腔中的气流彼此完全隔离,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一根单丝不稳定运行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从而明显地降低了多孔超细旦长丝的染色锭位差。同时即使不合上缓冷管前部分,其多孔超细旦长丝的生头成功率也很高。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制成率和产品的质量方面可明显地高于现有的前、后两部分对称的缓冷管。
26-椭圆形缓冷管内腔3-侧吹风窗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缓冷管截面示意图图3中21-缓冷管前部分22-缓冷管后部分25-小孔27-圆形缓冷管内腔根据需要可配置多只侧吹风窗3和多组喷丝板1,一般在每只侧吹风窗3上装有每组为4~8块喷丝板1,喷丝板1的孔数一般可为96~288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它包括喷丝板、侧吹风窗、缓冷管后部分、缓冷管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冷管后部分和缓冷管前部分为不对称,两者可组成椭园形缓冷管内腔或圆形缓冷管内腔,缓冷管后部分固装在侧吹风窗前方,缓冷管前部分两端内孤口面与缓冷管后部分两端外弧口面通过铰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冷管后部分为缓冷管前部分的2/3~7/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纤维制造领域,它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纺多孔超细旦纤维缓冷装置,它包括喷丝板、侧吹风窗、缓冷管后部分、缓冷管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冷管前部分和缓冷管后部分为不对称。由于不对称可使缓冷管后部分与缓冷管前部分无论在生头时将缓冷管前部分开启,还是正常生产中两者偶而留有间隙都能有效地避免两相邻缓冷管内腔气流的相互干扰,这对降低多孔超细旦长丝的染色锭位差,提高多孔超细长丝的生头成功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
文档编号D01D5/088GK2604447SQ0228028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
发明者胡盼盼, 吴嘉麟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