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湿防水布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7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湿防水布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湿防水涂层织物。技术背景-人类开发涂层织物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织物的屏蔽功能。最早的涂层织物是据水织物。古代中国,人们在棉布或麻布上涂抹桐油,作为车辆的篷盖、雨伞和雨衣;在西方,最早的涂层织物可能是在布上涂抹鲸油、熊油或类似物质,作为捕鱼人的作业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活动范围的扩大,需要屏蔽的对象也在增加,除了风霜雨雪,还有各种电磁波辐射、化学药剂的波溅和细菌病毒的侵害等。显然,涂层赋予织物的功能不仅仅是屏蔽,还有其他,即在提供某一种屏蔽功能的同时,还要兼有其他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雨衣或其他防护服,在屏蔽雨水或其他入侵物的同时,必须兼顾透湿、使穿着者感觉舒适。当要求耐水压很高和严防入侵物时,这种兼顾就十分困难,它己成为涂层技术的一项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高透湿性、高防水性的透湿防水布帛。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有基布,基布的表面通过接着剂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相贴付。本发明所针对的基布选择比较广泛,不管是机织物、针织物还是无纺布;不管是尼龙、涤纶或者棉都可以。在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表面设置有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孔径为O.345WD。一般来讲,孔径越大织物的防水性越差,透湿性越好,反之防水性越好,透湿性越差。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厚度为350Mm。厚度太薄根本起不到防水效果,厚度太厚又会大大降低织物透湿性能,另外织物的手感也会变差。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疏水性聚氨酯为有架桥的疏水性聚氨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中含有氟素化合物成分,含量为疏水性聚氨酯重量的1%腦。通过架桥使得聚氨酯分子之间增加连接,结成整体,增加微孔膜的抗张强度和模量以及干燥平滑的手感,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架桥剂是多异氰酸酯系,其次是三聚氰胺系。氟素化合物使得微孔膜的表面以及微孔膜孔的内壁具有更强的防水性能。接着剂为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接着剂的量为530g/m2。最好在1520g/V左右,量少导致薄膜与基布很容易分离,量多会导致手感变硬,透湿度等其他性能下降。接着剂与基布的表面相贴付的间隙面积为350%。目前许多厂家贴合机器所使用的轧棍为点状或者格子状,轧棍的间隙面积决定了接着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2530%左右。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的厚度为120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髙的防水性,以及最小限度下降低透湿性,所以无孔膜的厚度最好控制在812Mm左右。本发明具高透湿性、髙防水性,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又具有出色的透气性,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透湿防水布帛,有基布l(基布是机织物、针织物或无纺布;材料为是尼龙、涤纶或棉),基布l的表面通过接着剂聚氨酯(或聚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2相贴付,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2的疏水性聚氨酯为有架桥的疏水性聚氨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中含有氟素化合物成分,含量为疏水性聚氨酯重量的1%10%(例1%、5%、10%)。通过架桥使得聚氨酯分子之间增加连接,结成整体,增加微孔膜的抗张强度和模量以及干燥平滑的手感,架桥剂是多异氰酸酯系或是三聚氰胺系。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孔径为O.345Mm(例0.3陶、4.6Mm、15.7陶、23.8Mm、43.4Mm),厚度为350Mm(例5.5Mm、17.2Wn、31.4Mffi、43.7Mm)。接着剂的量为530g/m2(例6.4g/m2、14,6g/m2、27.8g/ni2)。接着剂与基布的表面相贴付的间隙面积为350%(例3%、26%、50%)。在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2的表面设置有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3。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3的厚度为l20Pm例l陶、10Mm、20Mm)。本发明产品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孔径相关的主要指标(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测试方法和标准(1)耐静水压根据JIS1092的标准测试(2)透湿度根据JIS1099的标准测试(3)手感凭经验评比(4)微孔膜的孔径使用WinRoof图像处理软件编辑得出本发明产品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厚度相关的主要指标(见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微孔膜的厚度使用精确度为O.Olmm的厚度仪测试。本发明产品与微孔膜与基布贴付所使用的接着剂的量相关的主要指标(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剥离强力〗展据TRS1025A-1的标准测试。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合适实施例,例如不设置亲水性聚氨酉l无孔膜层。本发明产品有无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的主要指标比较(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有基布,基布的表面通过接着剂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相贴付。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在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表面设置有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孔径为O.345Wn。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厚度为3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的疏水性聚氨酯为有架桥的疏水性聚氨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中含有氟素化合物成分,含量为疏水性聚氨酯重量的1%1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接着剂为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接着剂的量为530g/m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接着剂与基布的表面相贴付的间隙面积为350%。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亲水性聚氨酯无孔膜层的厚度为l20Mm。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湿防水布帛,其特征是有基布,基布的表面通过接着剂与疏水性聚氨酯微孔膜相贴付。本发明既具备良好的防水性,又具备出色的透气性,有着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D06N3/18GK101153464SQ20061009619公开日2008年4月2日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优先权日2006年9月25日发明者浪李,稻田康二郎,袁小飞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