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08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在旋转轴呈水平或者倾斜状态的滚筒内完成洗 涤、漂洗、脱水及干燥等各个过程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背景技术
图4和图5中示出了现有的这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结构(其一例 可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6-136601)。以下对该结构进行说明。滚筒l呈有底圆筒状,整个外筒壁上设有许多通水孔2,以可以自由 旋转的方式设在盛水筒3内。电机4驱动滚筒1沿正转和反转的方向旋 转。在滚筒1内壁表面上设有多个突起板5。位于盛水筒3正面一侧的向上(后)倾斜的机体正面设有开口部, 这一开口部被盖体6以可以自由开闭的方式盖住。将盖体6打开后,可 以通过衣物取放口 7取出滚筒1内的洗涤物或将洗涤物放入滚筒1内。盛水筒3通过弹簧部件(图中没有示出)和减震器9以可以摇晃的 方式悬挂在洗衣机机体8内,盛水筒3的下部与排水通路10的一端相 连,排水通路10的另一端与排水阀11相连,以便将盛水筒3内的洗涤 水排出。图5中的供水阀12经过供水通路13向盛水筒3内加水。干燥 机构中设有加热装置14、送风风扇15和暖风送风通路16,盛水筒3的 上表面上设有引入盛水筒3内的空气的暖风入口 17;除湿单元18内设有 热交换器19,在盛水筒3的底面设有暖风送风口 20,盛水筒3内的空气 被加热,并沿着箭头的方向循环,使洗涤物得到干燥。此外,上述的这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中还设有作为泡沫检测装置的2 对电极。第1对电极21由设在盛水筒3的前表面下部的一个电极21a和 设在暖风送风通道16内的暖风送风口 20附近的另一个电极21b构成; 第2对电极22由设在盛水筒3的前表面下部的一个电极22a和设在暖风 送风通道16内的送风风扇15附近的另一个电极22b构成。控制装置23中设有微电脑,对电机4、排水阀11、供水阀12、送风
风扇15和加热单元14等的操作进行控制,从而依次完成洗涤、漂洗、 脱水和干燥等一连串操作过程。第1对电极21和第2对电极22与电阻值判断回路(图中未示出) 相连接,通过和电阻值判断回路内的基准阻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控制装 置23内的泡沫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内的一对电极间的电阻值,进行 水/泡沫的判别。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洗衣时,首先打开盖体6,将洗涤物投入滚筒l内,然后启动洗衣操 作。洗衣操作开始后,首先进行洗涤过程,驱动供水阀12向盛水筒3内 加水,当洗涤水的水位达到规定水位时,停止驱动供水阀12,加水结 束。然后,滚筒1在电机4的驱动下作低速旋转,使滚筒1内的洗涤物 被提起、又摔到水面上,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洗涤操作过程。当洗涤过程 中发生洗涤泡沫过剩的情况时,控制装置23会通过第1对电极21检测 到洗涤泡沫的产生,从而降低滚筒1的转速,防止洗涤泡沫的产生。之 后,如果洗涤泡沫进一步出现过剩的话,控制装置23会通过第2对电极 22检测到洗涤泡沫过量产生的情况,从而控制排水阀ll进行排水。当洗涤过程进行了规定的时间后,排水阀11被驱动,将盛水筒3的 的洗涤水排出,进行中间脱水,之后进行漂洗过程。在漂洗过程中进行 和洗涤过程同样的操作。在其后的脱水过程中,滚筒1被驱动着作高速 旋转,使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下面对干燥过程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首先把洗涤物投入到滚筒1 内,接着启动干燥过程。干燥过程开始后,控制装置23驱动送风风扇15 以及加热装置14工作,热风通过盛水筒3、暖风入口 17、暖风送风通道 16,在这样的一系列通道中进行循环。而且,供水阀12也工作,向除湿 单元18内供水,水在热交换器19的下游发生飞散,和湿润的暖风发生 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除湿。但是,在具有上述现有结构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进行洗涤操作的时候,由于第1对电极和第2对电极同在暖风送风通道中,在搅拌过程中 洗涤泡沬大量产生的时候,泡沫会立刻到达第2对电极处,从而引发排 水操作,这样会导致洗涤时间的加长、洗净率低下、洗涤水的使用量增 加等问题。此外,采用现有的送风加热通道构造的话,过量发生的洗涤泡沫有 可能从和滚筒连通的暖风入口侵入到除湿单元中,附着到送风加热通道 内的送风风扇和加热器件等上,产生有异味发生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因洗涤滚筒内 的洗涤泡沫浸入到内藏在送风加热通道内的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等处 产生的浸渍现象、防止异味产生、且能确保加热单元和送风单元的可靠 性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为了解决所述的现有问题,本发明的洗衣机中设有周壁面上设有 多个通孔、制成圆桶形、且其旋转中心轴为水平或者相对水平有倾斜的 旋转滚筒;弹性支承在机体内、内部设有所述旋转滚筒的盛水筒;对所 述旋转滚筒内经过所述盛水筒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和所述 除湿单元连通、内部设有送风单元以及加热单元的送风加热通道;通过 所述盛水筒和所述送风加热通道及所述旋转滚筒内部相连通的暖风送风 通道;驱动所述旋转滚筒的电机;和控制所述送风单元、加热单元及电 机等的操作,依次控制洗涤、漂洗、脱水以及千燥过程的控制装置。同 时,在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的下游侧的所述暖风送风通道内和位于所 述送风加热通道的上游侧的除湿单元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泡沫的产生 情况的泡沫检测单元。这样,无论洗涤泡沫侵入到送风加热通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任一 条通道都能被检测到,从而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滚筒内的洗涤泡沫 侵入到内藏在送风加热通道内的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而产生的浸渍、 防止产生异味、并能够确保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的可靠性的滚筒式洗 衣干衣机。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通过对洗 涤泡沫向通风通道内的侵入进行可靠的检测,能够防止因滚筒内的洗涤 泡沫流向通道内藏的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而产生的浸渍,防止异味的 产生,同时确保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的可靠性。
本发明第1方案的洗衣干衣机包括周壁面上设有多个通孔、制成 圆桶形、且其旋转中心轴为水平或者相对水平有倾斜的旋转滚筒;弹性支承在机体内、内部设有所述旋转滚筒的盛水筒;对所述旋转滚筒内经 过所述盛水筒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和所述除湿单元连通、 内部设有送风单元以及加热单元的送风加热通道;通过所述盛水筒和所 述送风加热通道及所述旋转滚筒内部相连通的暖风送风通道;驱动所述 旋转滚筒的电机;和控制所述送风单元、加热单元及电机等的操作,依 次控制洗涤、漂洗、脱水以及干燥过程的控制装置。同时,在位于所述 送风加热通道的下游侧的所述暖风送风通道内和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 的上游侧的除湿单元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泡沫的产生情况的泡沫检测 单元。这样,当洗涤泡沫从吸入来自滚筒内暖风的除湿单元侵入到送风 加热通道内的时候,和从设有朝向滚筒内的暖风送风口的循环通道侵入 到送风加热通道内的时候,都可以可靠地检测出洗涤泡沫的侵入情况, 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因滚筒内的洗涤泡沫侵入到内藏在加热通风通道内 的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等上而产生的浸渍,防止产生异味,且能够确 保加热单元以及送风单元的可靠性。第2方案为,第1方案中所述的所述的位于送风加热通道下游侧的 暖风送风通道内的泡沫检测单元和设在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上游侧的 除湿单元内的泡沫检测单元之间的高度关系为,任一方设在较高的位置 上。这样,利用暖风送风通道内的泡沫检测单元和设在除湿单元内的泡 沫检测单元,可以分2个阶段来检测洗涤泡沫的过度产生。所以,在检 测到只有一方泡沫过剩和两方都检测到的情况下,能够分开设定检测到 洗涤泡沫时的洗涤操作过程,可以根据所产生的洗涤泡沫量分2个阶段 进行消泡操作。第3方案为,第1方案或第2方案中所述泡沫检测单元由设在盛水 筒内的共同电极、设在暖风送风通道内的第1电极和设在除湿单元内的 第2电极构成,且根据所述共同电极和第1电极之间的第1电阻值以及 所述共同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第2电阻值分别进行检测泡沫。这样, 与第1电极和第2电极进行配对的电极可以使用共用的1个电极,从而 可以降低泡沫检测单元的制造成本。第4方案为,在第1 3方案的任一方案中,在泡沫检测单元检测到 盛水筒内泡沫过剩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使送风单元和加热单元同时动作 或者使所述送风单元单独动作。这样,送风加热通道内堆积起来的洗涤 泡沫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消除,从而能够确保加热单元和送风单 元的可靠性。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第1幅侧面截面图,图2为该滚筒式洗衣机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该滚筒式洗衣机的第2幅侧面截面图, 图4为现有滚筒式洗衣机的侧面截面图, 图5为该滚筒式洗衣机的背面结构图。上述附图中,61为暖风送风通道,62为第1电极(泡沫检测单 元),63为除湿单元,64为第2电极(泡沫检测单元),65为加热器 (加热单元),66为送风风扇(送风单元),67为送风加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需要指出 的是,本发明的实例不具有限定本发明范围的作用。 (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旋转滚筒30制成有底圆桶形,整个筒壁面上设有许 多通孔31,并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盛水筒32内。旋转滚筒30 的旋转中心上沿倾斜方向设有旋转轴(旋转中心轴)33,旋转滚筒30的 轴心方向在从正面侧至背面侧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上述旋转轴33与安装 在盛水筒3背面的电机34相连接,旋转滚筒30在电机34的驱动下可以 作正向和反向旋转。旋转滚筒30的内壁面上设有数个突起板35。在盛水筒32的前面侧,机体36中向上倾斜的倾斜面36a上设有开 口部37,这一开口部37被盖体38以开闭自由的方式盖住。将盖体38打 开后,就可以经过开口部37、盛水筒衣物出入口 39以及滚筒衣物出入口
40向旋转滚筒30内投入洗涤物或者从旋转滚筒30内取出洗涤物。由于 盖体38设在向后倾斜的面36a上,所以使用者在取出/放入衣物的时 候,能够在弯腰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完成上述动作。盛水筒32通过弹簧体41和减震器42以可以自由摇动的方式悬挂在 机体36内。在盛水筒32的内底部,设有沿着旋转轴33方向的凹状长排 水槽43。所述排水槽43的底部在靠近背面的一侧设有排水口 44,排水 通道45的一端与这一排水口 44相连接,排水通道45的另一端与排水阀 (排水单元)46相连接,用于将盛水筒32内的洗涤水排出。供水阀(供 水单元)47经洗衣粉盒48和供水通道49向盛水筒32内加入洗涤水。另 外,本发明的洗衣干衣机中还设有用于检测盛水筒32内的水位的水位检 测单元50。干衣机构包括暖风取入口 68、排气口 71、除湿单元63、热交换器 69、加水阀73、加水喷口 72、绒屑回收过滤器74、送风加热通道67、 送风风扇(送风单元)66、加热管道75、加热器(加热单元)65、暖风 送风通道61和送风口 70,形成循环通道。下面对其结构和操作情况进行 说明。依靠风扇66的旋转,旋转滚筒30内的空气从设在其周壁上的通孔 31进到盛水筒32内,再从设在盛水筒32的筒体上部的暖风引入口 68和 排气口 71流入到除湿单元63内。除湿单元63内设有起除湿作用的热交 换器69和加水喷口 72。将加水阅73打开后,注入的水将从加水喷口 72 浇洒到热交换器69上,故排到除湿单元63内的带有湿气的空气将被冷 却、除湿。被除湿单元63进行过除湿的空气穿过设在送风加热通道67 内的绒屑回收过滤袋74后,被引导到盛水筒32的后方,流入设在盛水 筒32背面的加热管75中,被加热器65加热,再被送入设在盛水筒32 的后方的暖风送风通道61,从设在盛水筒32的背面上部的送风口 70送 入盛水筒32内。由于送入盛水筒32内的空气会从形成在旋转滚筒30的 底壁面的通孔31流入到旋转滚筒30内,所以洗涤物中的湿气会被经过 除湿/加热的空气夺走,再利用旋转滚筒30的旋转产生的搅拌作用可加 快全部洗涤物的干燥。通过使这样的空气循环在规定时间内反复进行, 能够使洗涤物变干燥。
控制装置51的构成如图2所示,包含由微电脑构成的控制单元52, 利用电源切换单元53控制电机(M) 34、排水阀(DV) 46、供水阀 (FV) 47、加热器(H) 65和送风风扇(FM) 66等的操作,依次完成洗 涤、漂洗、脱水、干燥等一系列操作过程。输入设定手段53用来进行设定运转模式等操作,控制装置51从输 入设定手段53中读取输入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4进 行显示,通知用户。存储单元55中存储控制单元52进行控制所必要的 数据。此外,56为商用电源,57为电源开关。接下来,用图2和图3对泡沫检测单元58的构成进行说明。泡沫检 测单元58由设置在盛水筒32前下部的共同电极60、设置在送风口 70附 近的暖风送风通道61内的第1电极62和设在排气口 71附近的除湿单元 63内的第2电极64构成。这一泡沫检测单元58与电阻值判断电路59相 连接,电阻值判断电路59计算出共同电极60和第1电极62之间的第1 电阻值、以及共同电极60和第2电极64之间的第2电阻值。在第1电 极62和第2电极64上各自附着有泡沫的情况下,第1电阻值和第2电 阻值为100kQ 500kQ;在没有附着任何泡沫的情况下,则为lkQ以 上。因此,根据检测到的电阻值,泡沫检测装置58可以检测出第1电极 和第2电极各自的电极上是否有泡沫附着。第1电极62以及第2电极64的安装位置的高度关系为,第1电极 62设在相对于第2电极64而言较低的位置上。此外,第1电极62和第 2电极64都位于加热器65和送风风扇66的下方。下面用图1和图3对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洗衣时,首 先打开盖体38,向旋转滚筒30内投入洗涤物,并向洗衣粉盒48内投入 规定量的洗涤剂,然后使洗衣机开始操作。操作开始后,首先进行的是 洗涤过程。在洗涤过程中,供水阀47工作,注入洗涤水,洗涤水经过洗 衣粉盒48和供水通道49,和洗涤剂一起流入到盛水筒32内。与此同 时,旋转滚筒30以第1预定转速(例如120转/分)开始旋转。在这一操作的作用下,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水被搅拌,使洗涤剂逐渐 溶解到洗涤水中,与此同时,洗涤水还与排水槽43的侧壁发生碰撞。这 样的碰撞将产生含有高浓度的洗涤剂成分的洗涤泡沫,这些洗涤泡沫逐
渐将旋转滚筒30和盛水筒32之间充满。充满之后,洗涤泡沫就漫到旋 转滚筒30和盛水筒32的前方,从滚筒衣物取放口 40进入到旋转滚筒30 内部,浸染到其中的洗涤物上。之后,凭借旋转滚筒30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洗涤泡沫会进入到附 着在洗涤物上的污垢内,并将污垢从洗涤物上剥离,然后再次穿过旋转 滚筒30的外周壁上的通水孔31,来到旋转滚筒30和盛水筒32之间的空 间中。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可使洗涤物得到清洗。这样的操作在 盛水筒32内的水位升至规定的水位之前要实施规定的时间,之后,旋转 滚筒30的转速变更为第2预定旋转速度(例如40转/分),在规定的时 间内反复进行正转、停止、反转、停止的洗涤动作。此外,通过使旋转滚筒30以第2预定旋转速度旋转,装在旋转滚筒 30内的洗涤物被设在旋转滚筒30内周壁面上的突起板35沿旋转方向带 起,再从一定的高度位置落下,被反复进行搅拌动作,因此对于洗涤物 能够起到拍打的作用,从而使洗涤物得到洗净。上述的洗涤操作要进行规定的时间,其间如果洗涤泡沫大量发生的 话,产生出来的洗涤泡沫会从排气口 71进入到除湿单元63内,同时也 从送风口 70进入到暖风送风通道61内。此时,泡沫检测装置58的第1 电极62和第2电极64中位置相对较低的第1电极62上先附着上洗涤泡 沫,电阻值判断电路59通过检测到第1电极62和共同电极60之间的电 阻值降低,就会检测到洗涤泡沫已经过剩,同时执行第1消除泡沫操 作,如通过延长旋转滚筒30的旋转停止时间来消除过量产生的洗涤泡 沫。此外,即使执行了上述的第1消除泡沫操作,洗涤泡沫也不能消 除,洗涤泡沫还在大量产生过剩(如洗涤剂放得太多等)情况下,接下 来,从排气口 71进入到除湿单元63内的洗涤泡沫就会到达相对于第1 电极62位置较高的第2电极64。此时,通过泡沫检测装置58可检测到 洗涤泡沫的过剩还在进一步增加,因此进行用于消除进一步增加的过剩 洗涤泡沫的第2泡沫消除操作。这一第2泡沫消除操作可以是,使供水 阀47工作,向盛水筒32内加水,同时使排水阀工作,将洗涤水排出。 这样,过剩的洗涤泡沫会被注入的水挤压出去,再被排到外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使排水阀46停止操作,仅使供水阀47动作,将水加到预 定的水位。这样,洗涤水中洗涤剂浓度将得到稀释,从而能够防止在以 后再产生洗涤泡沫过剩的情况。这样,由于洗涤泡沫侵入到内部设有加热器65以及送风风扇66的 送风加热通道67的上游侧(除湿单元63)和下游侧(暖风送风通道 61)的情况可以分别检测出来,根据过剩洗涤泡沫的产生状况以及干燥 的循环通道的构成等的不同,即使送风加热通道67的上游侧(除湿单元 63)和下游侧(暖风送风通道61)中只有一侧发生了洗涤泡沫的侵入, 也能可靠地检测出过剩洗涤泡沫的产生情况,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洗涤 泡沫附着及浸渍到送风加热通道67内的加热器65及送风风扇66上。另外,当第1电极62及第2电极64都设置在送风加热通道67的上 游侧(除湿单元63)和下游侧(暖风送风通道61)中的一侧上时,即使 将这两个电极的安装位置的高度设置成不同,但由于是在同一通道内, 洗涤泡沫的行进很快时很可以出现第1电极62检测到洗漆泡沫后、第2 电极64也立刻检测到洗涤泡沫的情况,产生在第1泡沫消除操作后立即 进行第2泡沫消除操作的问题。而在本发明中,由于第1电极62和第2 电极64分别设在送风加热通道67的上游侧(除湿单元63)和下游侧 (暖风送风通道61),因此能够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此外,在进行第1泡沫消除动作和第2泡沫消除动作的时候,通过 使加热器65和送风风扇66同时动作,或者使送风风扇66单独动作,也 能把附着在第1电极62和第2电极64上的洗涤泡沫向盛水筒32内吹 散。这样的洗涤动作在进行了预定的时间后,洗涤过程即告结束,进行 第1排水过程。在第1排水过程中,排水阀46工作(打开),进行排 水。这时,盛水筒32内的洗涤水经过排水口 44、排水通道45以及排水 阀46排到机器外部。之后,转入第l脱水过程。在第1脱水过程中,旋转滚筒30被加速到第3预定旋转速度(如 900转/分),并以该第3预定旋转速度旋转预定的时间,使洗涤物所含 的洗涤水被脱水。这时,由于在洗涤过程中利用泡沫检测单元58对于泡 沫过剩进行过可靠的检测,在产生泡沫过剩的时候实行过消除洗涤泡沫
的操作,因此可以防止因洗涤泡沫引起的脱水起动不良状态,顺畅地进 行脱水,从而能够达到规定的漂洗性能和脱水性能。在上述的第1脱水过程实行了预定的时间后,供水阀47动作,经过 洗衣粉盒48以及供水通道49向盛水筒32内加入洗涤水,实行第1漂洗 过程。在第1漂洗过程中,旋转滚筒30的转速设定为第2旋转速度(如 40转/分),并反复执行正转、停止、反转、停止的动作,在规定的时间 内反复执行使洗涤物被设在旋转滚筒30内周围壁面上的突起板35沿旋 转方向带起、到达一定的高度位置后落下的漂洗动作。然后,进行和第1排水过程一样的第2排水过程,第2脱水过程之 后,再进行和第1漂洗过程一样的第2漂洗过程。再接着,执行和第1 排水过程以及第2排水过程一样的第3排水过程,和执行与第1脱水过 程以及第2脱水过程一样的最终脱水过程。并且,最终脱水过程的脱水 时间设定比第1脱水过程以及第2脱水过程的时间长。之后,进行干燥过程。通过在洗涤过程中产生洗涤泡沫过剩的情况 下可靠地进行检测并进行过了洗涤泡沫消除操作,加热器65和送风风扇 66的可靠性可以得到保证,在干燥过程中不会有洗涤泡沫附着到加热器 65或送风风扇66上,因此能够安全地进行操作。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1电极62和第2电极64的安装位置的 高度关系为第1电极设在相对于第2电极64较低的位置上,但是也可以 将第2电极64设置相对于第1电极62较低的位置上,能够得到同样的 效果。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滚筒为倾斜配置的结构,但是在旋转滚筒30 设置成水平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在泡沫过多产生的情况 下,能够可靠地防止滚筒内产生的洗涤泡沫向内置在送风加热通道内的 加热单元和送风单元侵入产生的浸渍,防止异味的发生,且能够确保加热单元和送风单元的可靠性,因此不但可以适用于家用洗衣机中,还可 以广泛应用于带有干衣功能的业务用洗衣机器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周壁面上设有多个通孔、制成圆桶形、且其旋转中心轴为水平或者相对水平有倾斜的旋转滚筒;弹性支承在机体内、内部设有所述旋转滚筒的盛水筒;对所述旋转滚筒内经过所述盛水筒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和所述除湿单元连通、内部设有送风单元以及加热单元的送风加热通道;通过所述盛水筒和所述送风加热通道及所述旋转滚筒内部相连通的暖风送风通道;驱动所述旋转滚筒的电机;和控制所述送风单元、加热单元及电机等的操作,依次控制洗涤、漂洗、脱水以及干燥过程的控制装置,在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的下游侧的所述暖风送风通道内和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的上游侧的除湿单元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泡沫的产生情况的泡沫检测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如下结构 所述的位于送风加热通道下游侧的暖风送风通道内的泡沫检测单元和设 在位于所述送风加热通道上游侧的除湿单元内的泡沫检测单元之间的高 度关系为,任一方设在较高的位置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如下结 构所述泡沫检测单元由设在盛水筒内的共同电极、设在暖风送风通道 内的第1电极和设在除湿单元内的第2电极构成,且根据所述共同电极 和第1电极之间的第1电阻值以及所述共同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第2 电阻值分别进行检测泡沫。
4. 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泡沫检测单元检测到盛水筒内泡沫过剩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使送风单 元和加热单元同时动作或者使所述送风单元单独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泡沫产生过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滚筒内产生的洗涤泡沫侵入到内藏在送风加热通道内的加热单元和送风单元等处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本发明通过在相当于送风加热通道(67)的下游侧的暖风送风通道(61)和相当于其上游侧的除湿单元(63)处设置用于检测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泡沫的第1电极(62)和第2电极(64),可以分别检测出洗涤泡沫过剩的发生,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因洗涤泡沫附着到送风加热通道(67)内的加热器(65)和送风风扇(66)上而产生的浸渍现象,提高加热器和送风风扇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D06F25/00GK101397734SQ20081016135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住田胜章, 前田智史, 牛岛秀晃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