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4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纺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中的纺纱领域,特别是 一种混纺纱及其 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传统的用化纤制成的衣物面料中, 一般是以单纯一种化纤原料生 产的,由于用料单一,纺制出来的纱线没有特色,制造出来的产品的 颜色单调、缺乏花式效果。如需要生产具有多种颜色的面料时,现在 都是采用色纺工艺,该工艺是在纺纱之前,先将纯纤维染色成有色 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色纤维混纺成具有色彩效果的纱线, 但这种先将纤维单体染色的色纺工艺在生产控制时不灵活,对于纺纱 行业来说,在生产时每次开机纺纱的数量都比较大,由几吨至几十吨 不等,但当市场需求不大时,有部分生产出来的纱线就只能囤积于仓 库中等待销售,如果在纺纱时小批量生产,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并 且染料的浪费较大,色纺工艺普遍存在生产不灵活,生产与需求脱节, 经济性差等情况,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控制方 便、成本低、具有花色变化的混纺纱。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纺纱,包括腈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上缠绕有涤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的线径为1.5D 3D,长度为38 65腿,涤 纶纤维的线径为1D 3D,长度为38 65mm,所述腈纶纤维与 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 60%,涤 纶纤维40 80%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腈纶纤维上除缠绕有涤纶纤维 外,还缠绕有线径为1. 5 5D,长度为38 65mm的粘胶纤维。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 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5 35%,涤纶纤维 45 65%,粘胶纤维8 20%。一种混纺纱的制作方法,包括和毛、清花、梳理、并条、粗纱、 细砂、络纱、捻线工序;其中,在和毛工序中,将涤纶纤维、腈 纶纤维按"横铺竖取"的方式混合均匀,在混和过程中加入和 毛油水和抗静电剂,将上述混合纤维放置20 30小时,令混合纤 维充分渗透吸收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在清花工序中将和好毛 的混合纤维送入清花联合机械中,对混合纤维进行打松、除杂质、 成巻,在清花过程中同时按质量比例加入粘胶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混纺纱包括腈纶纤维,并 在腈纶纤维上缠绕有涤纶纤维,由于两种物料具有不同的着色 特性,这种混纺纱在织成布料后,在染整时可令腈纶单独着色 或者令涤纶单独着色或者分别令上述两种物料着不同颜色,形 成具有花色变化的纺纱;进一步,本设计的混纺纱中还加入有
粘胶纤维,从而可令织成的布料花色更加丰富,本产品是在纺 纱完成之后再对纱线或其织物进行整染,最终令织物具有两种 或三种颜色效果,本产品生产控制灵活,容易适应市场需求, 在纺纱时可大量生产,再根据客户的定单而染成各种颜色,, 不会造成原料浪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以腈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纺纱原料,其中,腈纶纤维的线径为1.5D 3D,长度为38 65腿,涤纶纤维的线径 为1D 3D,长度为38 65腿,腈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 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 60%,涤纶纤维40 80%, 进行以下加工工序和毛在和毛工序中将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按"横铺竖取"的方式混合均匀,在混和过程中加入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将上述混合纤维放置20 30小时,令混合纤维充分渗透吸收和毛 油水和抗静电剂;清花将和好毛的混合纤维送入清花联合机械中,对混合纤 维进行打松、除杂质、成巻;混合纤维经清花联合机械加工成 的纱巻中,纤维呈纱束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分离;梳理将上述混合纤维送入梳理机中,对纱束进行细致的梳理,使其分离成更细的混纺纱线,以及令纤维进一步充分混 和,同时继续清除纱束中的杂质、疵点,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 重量要求的均匀混合纱,并有规律的圈放在纱线筒内,原料在该工序中形成初步的纱线形态;
并条将上述混合纱送入并条机中,并合、拉伸,改善纱 线中纤维的重量不均匀率及伸直平行度,制成条干更加均匀的 纱线;粗纱、细纱在后续的工序中将混合纱依次送入粗纱机、 细纱机中,对纱线进行进一步的拉长抽细,以及对混纺纱进行 适当加捻,将原料纺成一定号数的细纱,同时具有一定强力、 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性能。络纱、捻线将上述细纱巻绕到筒子上作为纺织纱线用, 或者根据需要进一步将两股或多股细纱并合在一起加捻成为 多股线来使用。上述的混纺纱生产中,所述腈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 40%,漆纶纤维60 80%。更 优选的方式,所述腈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 腈纶纤维30%,涤纶纤维70%。实施例二以腈纶纤维、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为纺纱原料,其中,腈纶纤维的线径为1.5D 3D,长度为38 65画,涤纶纤 维的线径为1D 3D,长度为38 65腿,粘胶纤维的线径为1. 5 5D,长度为38 65mm。进行以下加工工序和毛在和毛工序中将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按"横铺竖 取"的方式混合均匀,在混和过程中加入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将上述混合纤维放置20 30小时,最好是23 25小时,令混合 纤维充分渗透吸收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清花将和好毛的混合纤维送入清花联合机械中,对混合纤
维进行打松、除杂质、成巻,在清花过程中同时按质量比例加 入粘胶纤维,由于粘胶纤维的吸湿性非常强,吸湿后强力显著 下降,因此在加入粘胶纤维后需要及时纺纱;并条、络纱、捻线等后续工序同实施例一。上述原料中,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5 35%,涤纶纤维45 65%,粘胶纤维8 20%。更优选的方式,所述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30%,涤纶纤维55%,粘胶纤维15%。申请人在研发时经过大量的试验与市场调査表明,通过上述比例搭配所纺成的纱线,在织成布料染色后,在布料表面所反映出来的颜色的视觉效果极好,容易获得消费者接受。进一步的优选方式,上述原料中,所述腈纶纤维比例为30 %,选用的线径为3D,长度为64mm的;所述漆纶纤维比例为 55%、选用的线径为1.5D、长度为51 mm、所述粘胶纤维比例 为15%、选用的线径为2D、长度为51mm。使纺制出来的纱线 在织成布料后表面光滑、手感舒适、纱的强力及定型性较好, 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吸水(汗)性。如需要仿毛效果更好时,所 述粘胶纤维的可采用线径为5D,长度为64mm的纤维,令织物更类似羊毛。当织物要求的弹性较好时,本设计的腈纶纤维可以选用高收縮 纤维,从而令制成的织物的伸縮性更好;当织物要求挺直性较好
时,本设计的腈纶纤维可采用普通固体纤维。根据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不同着色特性,以实 施例二的三种原料混纺纱为例,在织成布料后可染多种花式,达到一 种仿羊毛、仿三七毛的效果,如1) 浅花灰可单染粘胶纤维从而令织物的15%着色,其 余85%不着色。同理可染浅花蓝、浅花绿等。2) 中花灰单染腈纶纤维从而令织物30%着色,其余70 %不着色。同理可染其它花色。3) 深花灰和黑灰双染腈纶纤维、涤纶纤维从而令织物 85%着色,其余15%不着色(即粘胶纤维)。此外,也可染两种或三种颜色,达到彩色效果,如4) 先染涤纶纤维为底色, 一般以中浅色为佳;再染腈纶 纤维, 一般以中深色为佳;最后染粘胶纤维,以深色为 佳。本发明中纤维的线径以D作为表示单位,D是DENIER (旦尼尔)的縮写,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细度表达方法,广泛用于纺织业中,是指 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旦数。D越大, 表示纤维越粗,例如5D比2D要粗。旦尼尔(D)与纺织业中另一种细 度计量单位特克斯(tex)之间的换算关系是tex=D/9。
权利要求
1. 一种混纺纱,包括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上缠绕有涤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的线径为1.5D~3D,长度为38~65mm,涤纶纤维的线径为1D~3D,长度为38~65mm,所述腈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60%,涤纶纤维40~8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 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 40%,涤纶纤维60 8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 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腈纶纤维30%,涤 纶纤维7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上除缠绕有涤纶纤维外,还缠绕有线径为1.5 5D, 长度为38 65mm的粘胶纤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 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 纶纤维25 35%,涤纶纤维45 65%,粘胶纤维8 2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 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 纶纤维30%,涤纶纤维55%,粘胶纤维15%。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的线径为3D,涤纶纤维的线径为1.5D。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 纤维的长度为64mm,涤纶纤维的长度为51mm,粘胶纤维的 长度为51 64mm。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的制 作方法,包括和毛、清花、梳理、并条、粗纱、细砂工序,其 特征在于1) 在和毛工序中将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按"横铺竖取" 的方式混合均匀,在混和过程中加入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 将上述混合纤维放置20 30小时,令混合纤维充分渗透吸收 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2) 在清花工序中将和好毛的混合纤维送入清花联合机械 中,对混合纤维进行打松、除杂质、成巻,在清花过程中同 时按质量比例加入粘胶纤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纤维放置的时间为23 2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纱,包括腈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上缠绕有涤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的线径为1.5D~3D,长度为38~65mm,涤纶纤维的线径为1D~3D,长度为38~65mm,所述腈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腈纶纤维20~60%,涤纶纤维40~80%,由于两种物料具有不同的着色特性,这种混纺纱在织成布料后,在染整时可令腈纶单独着色或者令涤纶单独着色或者分别令上述两种物料着不同颜色,形成具有花色变化的纺纱,本产品生产控制灵活,市场竞争力高;进一步,本设计的混纺纱中还加入有粘胶纤维,从而可令织成的布料花色更加丰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编号D02G3/04GK101397706SQ200810218839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刘雄伟 申请人:刘雄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