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9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是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溶解料与溶胀料混合是的一个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同行业中,该工序一般由人工操作,使用搅拌釜进行制配。本行业中常规混合反应釜搅拌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一锚、二桨,这种方式因缺少螺旋带,无法很好地把锚上翻的物料往上送,形成中间断层,混合效果稍差;第二种是普遍使用双螺旋桨,这种方式当高速搅拌时,物料被螺旋牵引作向心运动,各物料在固定轨道上转动,较少有相对运动,表现为圆周上同步转动、径向上没有相对运动,混合效果差。无论是使用哪种反应釜, 混合后的物料浓度均勻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可改善物料混合的均勻性,使生产出来的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纤度均勻。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中间,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置一对锚,在所述锚的尖端设置一条螺旋带,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一对斜桨。所述锚沿底部封头圆弧向上弯曲。所述螺旋带呈呈荷花状对称布置。在高速转动下,把物料向上推托。所述搅拌轴的中部的斜桨成一直线且与水平交角为25-30度。当高速转动时,一桨往下压送物料,另一桨往上托送物料。所述搅拌轴的上部的斜桨相互对称且与水平交角为50-58度。当高速转动时,桨往下压送物料。本发明的高效混合反应釜搅拌轴采用一锚、二桨、一螺旋形式。锚把物料向上托起后,被锚端螺旋桨牵引,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向釜中部,中部两桨分别把物料向上、向下推送, 上部两桨把翻滚上来的物料向下压送,形成一种激烈的混合状态。在锚上加入螺旋带,起上翻下压作用,以达到完全、均勻混合的目的。本发明的用于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反应釜增加了一条螺旋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能连续不断地把物料往上送,提高搅拌效果;另外,一锚、二桨、一螺旋的搅拌形式使邻近的物料之间达到了一种激烈的混合状态,有效地改善了配料浓度的均勻性,为后续工序超倍拉伸减少毛丝及断头,提高产品合格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图1为本发明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搅拌轴2、搅拌桨3、锚4、螺旋带5、封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中间,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置一对锚,在所述锚的尖端设置一条螺旋带,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一对斜桨。所述锚沿底部封头圆弧向上弯曲。所述螺旋带呈荷花状对称布置。在高速转动下,把物料向上推托。所述搅拌轴的中部的斜桨成一直线且与水平交角为25-30度。当高速转动时,一桨往下压送物料, 另一桨往上托送物料。所述搅拌轴的上部的斜桨相互对称且与水平交角为50-58度。当高速转动时,桨往下压送物料。实施例2将300KG溶解料用罗茨泵送入本发明的反应釜中,然后送入300KG溶胀料,高速搅拌,转速30-100转/分钟,混合时间0. 5-2. Oh。高效与普通混合釜比较如下表1 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筒体中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置一对锚,在所述锚的尖端设置一条螺旋带,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一对斜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沿底部封头圆弧向上弯曲,底部封头圆弧是指上下两个半圆,锚沿底部封头圆弧向上弯曲指锚从搅拌轴底部沿着封头的圆弧状向上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带呈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中部的斜桨成一直线且与水平交角为25-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上部的斜桨相互对称且与水平交角为50-58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中间,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置一对锚,在所述锚的尖端设置一条螺旋带,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一对斜桨。本发明的高效混合反应釜搅拌轴采用一锚、二桨、一螺旋形式,有效地改善了配料浓度的均匀性,为后续工序超倍拉伸减少毛丝及断头,提高产品合格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档编号D01F6/04GK102151536SQ2009100374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李夑平 申请人: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