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9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捻线机,特别是一种复合捻线
机的稳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复合捻线机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如图3所示,包括机架l,在机架 1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方设有相对应的导丝钩 5,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下方还设有相对应的转筒三4,转筒一 2、转筒二 3和转筒三4的 数量均为若干个。 该复合捻线机是将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的单丝汇集到转筒三4上的,它的工作 过程是这样的,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单丝的线头先共同穿过导丝钩5,再缠绕到转筒三4 上。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不断转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的单丝就不断的缠绕到转筒三4 上。但是,由于转筒一 2上的单丝到转筒三4上的单丝形成的线气圈呈"0"型,而转筒二 3 上的单丝到转筒三4上的单丝形成的线气圈呈"8"型,两种不同形态的气圈张力的大小是 不同的,这样导致转筒三4上出现较多的次品线。 因此,就需要设计出一种稳定机构来稳定两种气圈的张力,而相关的复合捻线机 的稳定机构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 定机构,该稳定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次品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 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筒一和转筒二,在转筒一和转筒二上方设有相对应的 导丝钩,在转筒一和转筒二下方还设有相对应的转筒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一与导丝 钩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一,转筒二与导丝钩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二。 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括气圈控制环一和气圈控制环二,分别设置在转筒一 与导丝钩之间、转筒二与导丝钩之间。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转筒一上的单丝先经过气圈 控制环一,再穿过导丝钩缠绕到转筒三上;同样,转筒二上的单丝也先经过气圈控制环二, 再穿过导丝钩缠绕到转筒三上。转筒一和转筒二不断转动,转筒一和转筒二上的单丝就不 断的缠绕到转筒三上。在气圈控制环一和气圈控制环二的作用下,使转筒一和转筒二上的 单丝的张力变得非常均匀,从而降低转筒三上的次品率。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和气圈控制环二均由杆 状的柄部和环状的穿线部组成,所述的柄部和穿线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转筒一和转筒二均为若干个,所述的
气圈控制环一和气圈控制环二的数量分别与转筒一和转筒二的数量相一致。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导丝钩的数量与转筒一的数量也相一
3致,所述的转筒三的数量与转筒一的数量相一致。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支架上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的连 接杆位于滚筒一和导丝钩之间,且上述的气圈控制环一和气圈控制环二均固连在该连接杆 上。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与连接杆之间设有调节 机构,气圈控制环二与连接杆之间也设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气圈控制环一 和气圈控制环二的高度。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支架上部还垂直固定有安装板,上述 的导丝钩固定在该安装板上。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若干个滚筒一和滚筒二均与一能带动 其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通过在转筒一与导丝钩之间增加气圈 控制环一,在转筒二与导丝钩之间增加气圈控制环二,使转筒一和转筒二上的单丝的张力 变得非常均匀,从而降低转筒三上的次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

图1是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转筒一 ;3、转筒二 ;4、转筒三;5、导丝钩;6、气圈控制环一 ;7、气 圈控制环二 ;8、柄部;9、穿线部;10、连接杆;1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l所示,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括机架l,在机架l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 筒一 2和转筒二 3,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方设有相对应的导丝钩5,在转筒一 2和转筒 二 3下方还设有相对应的转筒三4,所述的转筒一 2与导丝钩5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一 6,转筒二 3与导丝钩5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二 7。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均由杆状的柄部8和环状 的穿线部9组成,所述的柄部8和穿线部9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中,所述的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均为若干个,所述 的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的数量分别与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的数量相一致。所 述的导丝钩5的数量与转筒一 2的数量也相一致,所述的转筒三4的数量与转筒一 2的数 量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转筒一 2、转筒二 3、转筒三4、气圈控制环一 6、气圈控制 环二 7和导丝钩5的数量均为六个。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中的稳定机构,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6与连接杆IO之间设有 调节机构,气圈控制环二 7与连接杆10之间也设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的高度。 在支架上垂直固定有连接杆IO,所述的连接杆10位于滚筒一和导丝钩5之间,且 上述的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均固连在该连接杆10上。在支架上部还垂直固 定有安装板ll,上述的导丝钩5固定在该安装板11上。 在上述的复合捻线机中的稳定机构,所述的若干个滚筒一 2和滚筒二 3均与一能 带动其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相连。具体而言,动力装置包括皮带和电机,皮带将所有的转筒 一 2和转筒二 3全部与连接到电机上,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的转动。 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括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分别设置在转 筒一 2与导丝钩5之间、转筒二 3与导丝钩5之间。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转筒一 2上的 单丝先经过气圈控制环一 6,再穿过导丝钩5缠绕到转筒三4上;同样,转筒二 3上的单丝 也先经过气圈控制环二 7,再穿过导丝钩5缠绕到转筒三4上。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不断转 动,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的单丝就不断的缠绕到转筒三4上。在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 控制环二 7的作用下,使转筒一 2和转筒二 3上的单丝的张力变得非常均匀,从而降低转筒 三4上的次品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 ;转筒一 2 ;转筒二 3 ;转筒三4 ;导丝钩5 ;气圈控制 环一 6 ;气圈控制环二 7 ;柄部8 ;穿线部9 ;连接杆10 ;安装板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
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
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筒一(2)和转筒二(3),在转筒一(2)和转筒二(3)上方设有相对应的导丝钩(5),在转筒一(2)和转筒二(3)下方还设有相对应的转筒三(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一(2)与导丝钩(5)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一(6),转筒二(3)与导丝钩(5)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二(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6) 和气圈控制环二 (7)均由杆状的柄部(8)和环状的穿线部(9)组成,所述的柄部(8)和 穿线部(9)为一体式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一 (2) 和转筒二 (3)均为若干个,所述的气圈控制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的数量分别与转 筒一 (2)和转筒二 (3)的数量相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钩(5)的数 量与转筒一 (2)的数量也相一致,所述的转筒三(4)的数量与转筒一 (2)的数量相一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垂直 固定有连接杆(IO),所述的连接杆(10)位于滚筒一和导丝钩(5)之间,且上述的气圈控制 环一 (6)和气圈控制环二 (7)均固连在该连接杆(10)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圈控制环 一 (6)与连接杆(10)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气圈控制环二 (7)与连接杆(10)之间也设有调 节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部还 垂直固定有安装板(ll),上述的导丝钩(5)固定在该安装板(11)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滚筒 一和滚筒二均与一能带动其同时转动的动力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复合捻线机存在绕线稳定性差、次品线较多等技术问题。本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筒一和转筒二,在转筒一和转筒二上方设有相对应的导丝钩,在转筒一和转筒二下方还设有相对应的转筒三,所述的转筒一与导丝钩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一,转筒二与导丝钩之间还设有气圈控制环二。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成本、降低次品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D01H1/42GK201538845SQ2009203149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湖海, 梁玲君, 沈一峰, 邵国良, 邵霞飞 申请人:宁波竞宏服饰有限公司;浙江竞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