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3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起针板又可称为起底板,安装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下部的机箱内,由起针 板升降装置控制其升降,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开始编织织物时,由起针板升降装 置将起针板上升到编织机构的筒口处进行起针,起针结束后再由起针板升降装置工作,使 起针板回落到初始位置。通常情况下,在机箱的护板(前护板)上铰接有一用于导引编织 物的编织物导引板,并且编织物导引板的工作位置必须对应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一对针床 (前针床和后针床)的长度方向的对称中心。为了使编织物导引板避免与起针板产生相互 干扰,因此当起针板上升时即进入起针状态时,编织物导引板需要让出通道,以保证起针板 的上升;反之,在起针编织工作完成后,使编织物导引板恢复到对编织物的有效导引的位置 状态。在下面,申请人就为何要使用起针板作一简要的解说,如业界所知之理,电脑针织 横编机对编织的织物如衣片必须由牵拉才能完成后续的编织,即只有在牵连状态下才能使 编织顺利进行。然而,由于普通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并不配置有起针板,因此在进入正式的编 织衣片之前,先使用废纱线编织行数约为30-60行,长度约为20-30mm(2-3cm)的起底织物, 在起底织物被针床下方的卷布罗拉即卷布机构的副罗拉(成对配置)擒取后,才得以进入 正式衣片的编织,每编织一枚或一幅衣片便需要由前述的20-30mm的起底织物作过渡,以 节约用于编织成衣衣片的纱线。编织起底织物的工作原理是先用橡筋线织一个来回,起针板在起针板升降装置 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上行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筒口处,使橡筋线落入设置于起 针板上的子母针中的母针的沟槽中,接着使子针动作,将落入母针沟槽中的橡筋线封锁或 钩住,再使起针板下降,直至使子母针下降到起针板的板口位置,避免起针时触及子母针,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继续运行编织2-4行废纱线后进入衣片的正常编织状态。在此 过程中,起针板根据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的运行速度的快慢向下运动,同时对废纱织物 牵拉,直至使起底织物(也称起针织物)被前述的成对配置的副罗拉卷及,起针板上的子母 针中的子针工作,将先前擒取的橡筋线释放,起针板复位至最低位置,即回复到初始的待机 状态,以应对下次动作。由上述说明可知,使用起针板可以节约用于正式编织成衣衣片的纱线,因为由废 纱线作过渡即充任起底织物。因此,在目前的电脑针织横编机上往往配备有起针板。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55015Y推荐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 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克服了 CN2910975Y公开的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联动机构的技 术缺陷,具体的处置方式是在编织物导引板的内侧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导引板启闭装置,不 仅可保障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联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充分开启编织物导引板,以方便地对机箱进行诸如维护和检修之类的作业(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4页第3-6行)。上述CN201155015Y推荐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由于起针板升降装置需要通过由连杆、摆臂和摆臂座构成的唆动装置与编织物导引板连接,因此编织物导引板的 运动过渡环节较多,使结构有失简练;二是编织物导引板在动作过程中存在冲击之虞,因为 唆动装置与起针板升降装置的导向滑块之间的配合关系是靠唆动装置的连杆与构成于导 向滑块上的连杆触臂来体现的,更具体地讲,由配置在连杆触臂上的可调整触动件与弯折 于连杆底端的致动弯折部之间的触碰使编织物导引板运动,故编织物导引板的运动有失平 稳性。鉴此,本申请人认为仍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编织物导引板动作的过渡环节而藉以体 现结构的简练性,有利于保障编织物导引板动作的平稳效果而藉以防止产生冲击现象的电 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 降联动机构,包括一机箱、一起针板、一对导柱、一对滑动座、一起针板升降装置、编织物导 引板板体和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起针板与滑动座连接,滑动座滑动配设在导柱上, 一对导柱与机箱垂直固定,起针板升降装置与滑动座连接,编织物导引板板体铰设在机箱 上,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枢轴设置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上,并且与所述的滑动座相配合, 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座在朝向所述编织物导引板板体的一侧各延伸构成有一导向 肋,导向肋的肋缘的中部形成有一凸台,上端形成有一第一凹腔,而下端形成一第二凹腔, 所述的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各包括一铰接臂、第一、第二导轮和一拉簧,铰接臂铰设 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上,第一、第二导轮彼此相间隔地枢轴设置在铰接臂的中部,拉簧的一 端与铰接臂固定,另一端与机箱固定,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的凸台和第一凹腔相配合,所述 第二导轮则与凸台及第二凹腔相配合。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编织物导引板板体朝向所述起针板的一侧 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插销座,插销座具有一折边,各插销座上配有一插销,并且在各插销座上 开设有一插销手柄孔,在折边上开设有一插销孔,在各插销上固设有一插销手柄和套设有 一插销弹簧,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的两端还各开设有一插销操作孔和一闩孔,其中,闩孔与 所述的插销孔相对应,而插销操作孔与所述的插销手柄孔相对应,插销手柄探入插销手柄 孔和插销操作孔中,插销弹簧套置在插销的一端,该插销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插销手柄上,而 另一端支承在折边上,插销的另一端探出所述的闩孔与所述的铰接臂的上端相闩配。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臂的上端固设有一插销闩置座,在 插销闩置座上开设有一闩合孔,在插销闩置座朝向所述插销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一插销 导入口,所述的插销在穿过所述闩孔后探入到插销导入内,所述的闩合孔内设置有一推力 弹簧和一信号销,其中,推力弹簧套置在信号销上,而信号销的一端探出所述的闩合孔,另 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插销相接触。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铰接臂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插 销闩置座的一侧固设有一信号采集器,所述的信号销在探出所述的闩合孔后与信号采集器 相配合,该信号采集器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电气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 置接近开关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滑动座各配置有一起针板连接 板,一对起针板连接板中的其中一枚起针板连接板与所述起针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部 固定连接,而一对起针板连接板中的另一枚起针板连接板与所述起针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 端的下部固定连接。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起针板连接板的整体形状呈L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起针板升降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 能的电机、第一传动带、传动轴、一对下传动带轮、一对上传动带轮和一对第二传动带,电机 安装在所述的机箱内,并且位于机箱的箱腔的底部,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控制机构 电气连接,传动轴的两端枢轴设置在机箱的对应内壁上,并且位于机箱的下方,第一传动带 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而从动 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一对下传动带轮彼此相互间隔地固定在传动轴的中部,并且彼此相互 间隔的间距与所述起针板的长度相一致,一对上传动带轮枢轴设置在机箱内的上方,并且 与所述的下传动带轮保持于同一纵轴线上,一对第二传动带中的其中一根第二传动带的下 端套置在一对下传动带轮中的其中一个下传动带轮上,上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中的 其中一个上传动带轮上,而中部的一侧还与所述的一对滑动座中的其中一个滑动座固定连 接,一对第二传动带轮中的另一根第二传动带的下端套置在一对下传动带轮中的另一个下 传动带轮上,上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中的另一个上传动带轮上,而中部的一侧还与 所述的一对滑动座中的另一个滑动座固定连接。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链条或皮带,所述 的主、从动轮为链轮或皮带轮。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传动带轮为同步带轮,所述 的第二传动带为同步带。本发明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将铰设于编织物导引板板体上的编织物导引板唆动 装置的铰接臂通过第一、第二导轮与滑动座的导向肋上的凸台及第一、第二凹腔相配合,在 滑动座上下运动时,便可使编织物导引板板体启闭,使编织物导引板动作的过渡环节有效 减少,体现结构上的简练性,并且编织物导引板板体运动平稳而不会产生冲击现象。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运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 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与已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的并且位于电脑针织横编机下部的机箱1,一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两端各通过一枢置轴65枢置在机箱1的对应壁体的内 壁上,由图所示,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内壁固定一枢置轴座651,将枢置轴65的一端与 机箱1的内壁固定,而另一端则设置于枢置轴座651上,从而实现将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成 功地铰设在机箱1上。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朝向起针板2的一侧的内壁并且位于两端 的高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各固设一个结构彼此相同的插销座61,插销座61具有一折边612, 并且在插销座61上开设有一优选的形状为椭圆形或长条形的插销手柄孔611,以及在折边 612上开设有一插销孔6121。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端沿上开设一闩孔64,该闩孔64与 前述的插销孔6121处于同一高度,以便使两者保持轴向对应,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上还 开设有插销操作孔63,该插销操作孔63与前述的插销手柄孔611相对应,以便操作者的手 指伸入插销操作孔63后能够拨及插销62的插销手柄621。由图1所示,并且以示意在图1 的左端的插销62为例,插销62的右端部在套设插销弹簧622后置入于插销孔6121中,使插 销弹簧622的一端迫持在即支承在插销手柄621上,而插销弹簧622的另一端迫持在即支 承在前述的折边612上,插销手柄621对准插销手柄孔611并且伸展到插销操作孔63中, 插销62的左端即插入闩孔64后与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相配合。由于起针板2的结构属于公知技术,因此申请人不再对其详细解说,起针板2的一 端的下部即图1所示的左端的下部与一对滑动座4中的左边的一个滑动座4固定,而起针 板2的另一端即右端的下部与一对滑动座4中的右边的一个滑动座4固定。具体是在各 滑动座4上用螺钉固定一枚整体形状呈L形的起针板连接板42的下端,而将起针板连接板 42的上部同样用螺钉与起针板2固定,当一对滑动座41沿一对导柱3作上下位移即上下运 动时,则起针板2也相应地作上下运动。前述的一对导柱3各以垂直状态固定在机箱1内。在机箱1内配置有起针板升降装置5,优选而非限于的起针板升降装置5的结构如 下包括一个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51,该电机51安装在机箱1内,并且位于机箱1的箱 腔的底部,在该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有一既可以是皮带轮也可以是链轮但优选为 链轮充任的主动轮511,即本实施例使用链轮作为主动轮511,电机51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 编机的电气控制机构电气连接;一传动轴53,该传动轴53的两端各通过配有轴承的轴承座 枢轴设置(即前述的枢置)在机箱1的对应内壁上,传动轴53上还固设有一从动轮531,从 动轮531同样既可以是皮带轮,也可以是链轮,但优选使用链轮,本实施例选用链轮;一第 一传动带52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主、从动轮511、531上,由于主、从动轮511、531均选择了链 轮,因此第一传动带52只能选择链条;一对下传动带轮椅54,该对下传动带轮54彼此相互 间隔地固定在传动轴53的中部,并且该下传动带轮54之间的间隔距离(间距)与前述的 起针板2的长度相一致,以便分别对应于起针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下方;一对上传动带 轮56 (图2示意)枢轴设置(即前述的枢置)在机箱1内的上方,与前述的一对下传动带 轮54保持于同一纵轴线上;由于一对第二传动带55与一对上、下传动带轮56、54及与一对 滑动座4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因此申请人仅在图1中示意了其中的一根第二传动带55,前 述的下传动带轮54同例,即也仅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此外上传动带轮56也仅示出了一个 (图2示意),具体地讲,一对第二传动带55中的其中一根第二传动带55即图1示意在右 端的第二传动带55的下端套置在一对下传动带轮54中的位于传动轴53的右端的一个下 传动带轮54上,而上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56中的其中一个上传动带轮56上(处于 右端的),中部与一对滑动座4的右端的一个滑动座4固定,同例,一对第二传动带55中的另一根第二传动带55即位于图1左端的但未在图1中示出的第二传动带55的下端套置在 一对下传动带轮54中的位于传动轴53的左端的但未在图1中示出的下传动带轮54上,而 上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56中的另一个上传动带轮56上(处于左端的),中部与一对 滑动座4的左端的一个滑动座4固定。当电机51工作时,经主动轮511通过第一传动带52及从动轮531带动传动轴53 旋转,由传动轴53带动一对下传动带轮54,进而由一对下传动带轮54通过一对第二传动 带55带动一对滑动座4运动,由于滑动座4与起针板2固连,因此由一对滑动座4带动起 针板2运动。随着电机51的正反运动,起针板2便作向上或向下运动。继续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一对滑动座4的各个滑动座4 上并且朝向前述的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一侧延伸构成有一犹如翅膀效应的导向肋41,导 向肋41的侧缘(侧沿)的中部形成有一凸台411,上部形成有一第一凹腔412,下部形成有 一第二凹腔413,第一、第二凹腔412、413的形状相同。在前述的一对枢置轴65上各枢轴设 置有一本发明提供的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由于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的结构 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选择示意在图1左端的一个进行详细说明。编织物导引板唆 动装置7包括铰接臂71、第一、第二导轮72、73和拉簧74,在铰接臂71的下部的对应两侧 各固定一配有轴承7111的铰接臂轴座711,铰接臂轴座711与枢置轴65相配合,即枢置轴 65穿设在铰接臂轴座711上,并且由卡簧652卡挡。第一、第二导轮72、73均枢轴设置在铰 接臂71的中部的同一侧,其中,第一导轮72与前述的凸台411的上部和第一凹腔412相接 触,第二导轮73与前述的凸台411的下部和第二凹腔413相接触,在滑动座4上下移动时, 便由凸台411和第一、第二凹腔412、413使第一、第二导轮72、73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带 动铰接臂71摆动(下面还要说明)。拉簧74的上端既可以直接固定在铰接臂71的下端, 也可通过拉簧螺钉741与铰接臂71固定,拉簧74的下端固定在拉簧固定螺钉742上,而拉 簧固定螺钉742固定在机箱1的内壁上。依然见图1,在铰接臂71的上端固定有一插销闩置座75,在插销闩置座75上开设 有一闩合孔751,并且在插销闩置座75的一侧即面对前述的插销62的插销头523的一侧开 设有一插销导入口 752,在闩合孔751内设置套有推力弹簧7511的信号销7512,前述的插 销头623与信号销7512的端面接触,在前述的插销弹簧622的作用力下,使插销62的插销 头623对信号销7512的端面产生推力,并且使信号销7512伸展到闩合孔751外,此时的推 力弹簧7511处于压缩状态。在铰接臂71的上部并且对应于插销闩置座75的一侧的下部 固设一信号采集器76,该信号采集器76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电气控制机构电气连 接,并且,信号采集器76既可以使用微动开关,也可采用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或霍尔感 应元件,本实施例使用微动开关,信号采集器76的触脚761与前述的信号销7512相对应, 也就是说,信号销7512与触脚761相接触。当插销62处于插合状态时,在前述的插销弹簧 622的作用力下,使插销头623抵住信号销7512,由信号销7512抵及触脚761。然而,当要对 机箱1实施清洁和维护检修等时,由操作者的手指探入插销操作孔63,拨动插销手柄621, 使插销头623退离信号销7512即解除对信号销7512的压迫,以便人为开启编织物导引板 板体6,使机箱1的箱腔暴露,以便进行相应的维修检护作业。而当信号销7512被插销头 623释放时,在推力弹簧7511的回复力作用下,使信号销7512退离触脚761,此时信号采集 器76将信号反馈给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电气控制机构,使电脑针织横编机断电。可见,信号采集器76与信号销7512的配合旨在起到安全的作用,以免发生意外。请见图2并且结合图1,申请人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电脑针织横编机开始编 织时,首先进行起针编织,此时,由本发明的起针板升降装置5的电机51工作,经申请人在 上面对起针板升降装置5所描述的一系列动作过程使起针板2向上移动,以便由起针板2 上的由子母针组合成的起针织针21 (图2示)保证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进行起针编 织。在上述过程中,即在起针板2上行时,需要使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避让,也就是需要使编 织物导引板板体6朝着背离起针板2的方向摆移,以便让开通道,使起针板2上升。于是, 在一对滑动座4携起针板2上移的过程中,枢轴设置在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的铰接臂 71上的第一、第二导轮72、73便发挥作用,具体是第一导轮72由先前处于滑 动座4的导 向肋41的第一凹腔412的位置变为处于凸台411的位置,同时第二导轮73由先前处于凸 台411的接触位置变为与第二凹腔413相接触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导轮72由低位向高 位转移,同时第二导轮73由高位向低位转变,从而带动铰接臂71,使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 长度方向的上部朝向起针板2的相反方向仰摆,为起针板2的上升让出通道(图2示意)。 当起针编织结束后,则按前述的相反过程,使起针板2下行到原来的初始位置(电机51反 转),藉以由编织物导引板板体弓I导由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出的编织物。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如前述的CN201155015Y而言, 具有结构更为简单,起针板2升降更为平稳,保障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运动的环节更加减少 的长处。
权利要求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包括一机箱(1)、一起针板(2)、一对导柱(3)、一对滑动座(4)、一起针板升降装置(5)、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和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起针板(2)与滑动座(4)连接,滑动座(4)滑动配设在导柱(3)上,一对导柱(3)与机箱(1)垂直固定,起针板升降装置(5)与滑动座(4)连接,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铰设在机箱(1)上,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枢轴设置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上,并且与所述的滑动座(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座(4)在朝向所述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的一侧各延伸构成有一导向肋(41),导向肋(41)的肋缘的中部形成有一凸台(411),上端形成有一第一凹腔(412),而下端形成一第二凹腔(413),所述的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7)各包括一铰接臂(71)、第一、第二导轮(72、73)和一拉簧(74),铰接臂(71)铰设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上,第一、第二导轮(72、73)彼此相间隔地枢轴设置在铰接臂(71)的中部,拉簧(74)的一端与铰接臂(71)固定,另一端与机箱(1)固定,所述第一导轮(72)与所述的凸台(411)和第一凹腔(412)相配合,所述第二导轮(73)则与凸台(411)及第二凹腔(41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导引板板体(6)朝向所述起针板(2)的一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插 销座(61),插销座(61)具有一折边(612),各插销座(61)上配有一插销(62),并且在各 插销座(61)上开设有一插销手柄孔(611),在折边(612)上开设有一插销孔(6121),在各 插销(62)上固设有一插销手柄(621)和套设有一插销弹簧(622),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 (6)的两端还各开设有一插销操作孔(63)和一闩孔(64),其中,闩孔(64)与所述的插销孔 (6121)相对应,而插销操作孔(63)与所述的插销手柄孔(611)相对应,插销手柄(621)探 入插销手柄孔(611)和插销操作孔(63)中,插销弹簧(622)套置在插销(62)的一端,该插 销弹簧(622)的一端支承在插销手柄(62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折边(612)上,插销(62) 的另一端探出所述的闩孔(64)与所述的铰接臂(71)的上端相闩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臂(71)的上端固设有一插销闩置座(75),在插销闩置座(75)上开设有 一闩合孔(751),在插销闩置座(75)朝向所述插销(62)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一插销导入 口(752),所述的插销(62)在穿过所述闩孔(64)后探入到插销导入口(752)内,所述的闩 合孔(751)内设置有一推力弹簧(7511)和一信号销(7512),其中,推力弹簧(7511)套置在 信号销(7512)上,而信号销(7512)的一端探出所述的闩合孔(751),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 插销(62)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臂(71)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插销闩置座(75)的一侧固设有一 信号采集器(76),所述的信号销(7512)在探出所述的闩合孔(751)后与信号采集器(76) 相配合,该信号采集器(76)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电气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76)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或霍尔感应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座(4)各配置有一起针板连接板(42),一对起针板连接板(42)中 的其中一枚起针板连接板(42)与所述起针板(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部固定连接,而一对起针板连接板(42)中的另一枚起针板连接板(42)与所述起针板(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 端的下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针板连接板(21)的整体形状呈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针板升降装置(5)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51)、第一传动带(52)、 传动轴(53)、一对下传动带轮(54)、一对上传动带轮(56)和一对第二传动带(55),电机 (51)安装在所述的机箱(1)内,并且位于机箱(1)的箱腔的底部,由线路与电脑针织横编 机的控制机构电气连接,传动轴(53)的两端枢轴设置在机箱(1)的对应内壁上,并且位于 机箱(1)的下方,第一传动带(52)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511),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531) 上,主动轮(511)固定在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上,而从动轮(531)固定在传动轴(53)上, 一对下传动带轮(54)彼此相互间隔地固定在传动轴(53)的中部,并且彼此相互间隔的间 距与所述起针板(2)的长度相一致,一对上传动带轮(56)枢轴设置在机箱(1)内的上方, 并且与所述的下传动带轮(54)保持于同一纵轴线上,一对第二传动带(55)中的其中一根 第二传动带(55)的下端套置在一对下传动带轮(54)中的其中一个下传动带轮(54)上,上 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56)中的其中一个上传动带轮(56)上,而中部的一侧还与所 述的一对滑动座(4)中的其中一个滑动座(4)固定连接,一对第二传动带轮(55)中的另一 根第二传动带(55)的下端套置在一对下传动带轮(54)中的另一个下传动带轮(54)上,上 端则套置在一对上传动带轮(56)中的另一个上传动带轮(56)上,而中部的一侧还与所述 的一对滑动座(4)中的另一个滑动座(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带(52)为链条或皮带,所述的主、从动轮(511、531)为链轮或皮 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传动带轮(56、54)为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传动带(55)为同步带。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属于针织横编机。包括一机箱、一起针板、一对导柱、一对滑动座、一起针板升降装置、编织物导引板板体和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特点是一对滑动座在朝向编织物导引板板体的一侧延伸有一导向肋,导向肋的肋缘的中部形成有一凸台,上端形成有一第一凹腔,下端形成一第二凹腔,一对编织物导引板唆动装置包括一铰接臂、第一、第二导轮和一拉簧,铰接臂铰设在编织物导引板板体上,第一、第二导轮设置在铰接臂的中部,拉簧的一端与铰接臂固定,另一端与机箱固定,第一导轮与凸台和第一凹腔相配合,第二导轮与凸台及第二凹腔相配合。体现结构上的简练性,并且编织物导引板板体运动平稳而不会产生冲击现象。
文档编号D04B15/90GK101812769SQ2010101473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邵锡良 申请人: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