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夹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0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夹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一对夹线片来夹持线、对线赋予张力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技术背景
以往,缝纫机包括对面线赋予张力的夹线装置。在日本特许公开2005年第沈1630 号公报所揭示的夹线装置中,在一对夹线片之间夹持面线,从而对该面线赋予张力。一对夹 线片分别具有轴孔,并在轴孔内插入有夹线轴。固定螺母固定于夹线轴的一端部附近。固 定螺母可与位于夹线轴的一端部侧的一个夹线片抵接。固定螺母进行夹线片的轴向定位。 夹线轴在其轴心具有插通孔,在该插通孔的内部配置有驱动杆。驱动杆在夹线轴的轴向上 移动自如。夹线装置具有对驱动杆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对驱动杆进行驱动。驱动杆从夹线轴的另一端部侧朝一端部侧移动。移 动的驱动杆将另一个夹线片的中心部朝着一个夹线片侧按压。一个夹线片移动至与固定螺 母抵接。驱动杆和固定螺母夹持一对夹线片。一对夹线片夹持面线。因此,夹线装置能对 面线赋予张力。
在上述记载的夹线装置中,由于面线的起伏,夹线片有时会发生倾斜。在位于固定 螺母侧的一个夹线片相对于固定螺母倾斜时,固定螺母对一个夹线片施加的力在周向上变 得不均勻。因而一个夹线片对另一个夹线片施加的力在周向上变得不均勻。因此,存在一 对夹线片的夹持力在周向上不均勻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赋予线的张力变得稳定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包括中心部的轴孔被桥接部划分为一对孔部的 第一夹线片;中心部具有轴孔的第二夹线片;插入上述第一夹线片的一对孔部和上述第二 夹线片的轴孔,且在一端侧具有可与上述桥接部嵌合的开槽的夹线轴;固定于上述第二夹 线片侧的上述夹线轴,并限制上述第二夹线片朝上述一端侧移动的限制构件;沿上述夹线 轴的轴向移动自如地配置于上述夹线轴的轴心部,通过按压上述第一夹线片的桥接部将上 述第一夹线片朝上述第二夹线片按压的按压轴;以及驱动上述按压轴的驱动机构,利用上 述第一夹线片和上述第二夹线片来夹持线,对该线赋予张力,其中,包括配置在上述限制构 件与上述第二夹线片之间、或者配置在上述按压轴与上述第一夹线片之间的弹性构件。
在夹线装置中,在限制构件与第二夹线片之间或者按压轴与第一夹线片之间配置 有弹性构件。即使在夹线片对弹性构件施加的力在周向上不均勻时,受到力的作用而弹性 收缩的弹性构件的反作用力也会分散。弹性构件朝着第一夹线片或第二夹线片按压的力在 周向上变得均勻。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夹持线的力在周向上变得均勻。因此,夹线装 置能使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赋予线的张力变得稳定。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为了使上述第二夹线片和上述弹性构件在 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接触,上述第二夹线片和上述弹性构件中至少一方的上述接触面形成为锥形。
第二夹线片和弹性构件在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接触。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 较小时,第二夹线片与弹性构件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夹线装置能将弹性构件的弹簧常 数抑制成较小。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较大时,第二夹线片与弹性构件的接触面积变大。因 此,夹线装置能增大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在夹线装置中,由于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根据对 面线施加的张力大小进行变化,因此能在很宽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地对面线赋予张力。夹线 装置能防止在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较小时对面线赋予较大的张力而使压缩量变得过大,因 此,能提高弹性构件的耐久性。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还包括配置在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二夹 线片之间的接触构件,为了使上述接触构件和上述弹性构件在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 接触,上述接触构件和上述弹性构件中至少一方的上述接触面形成为锥形。
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在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接触。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较 小时,接触构件与弹性构件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夹线装置能将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抑制 成较小。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较大时,接触构件与弹性构件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夹线装 置能增大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在夹线装置中,由于能根据对面线施加的张力大小来改变 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因此能在很宽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地对面线赋予张力。
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接触构件和上述弹性构件中至少一方 的上述接触面形成为以朝着上述轴心部使彼此的接触面接近的方式倾斜的锥形。
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形成为以朝着轴心使彼此的接触面接 近的方式倾斜的锥形。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较小时,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在轴心侧接触,接 触面积变小。随着对面线施加的张力变大,接触部分从轴心侧朝着外周侧扩大,接触面积变 大。因此,弹性构件的弹簧常数能根据对面线施加的张力大小而可靠地变化。
在技术方案5至7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限制构件在上述第二夹线片侧具 有能收纳上述弹性构件的凹部。
弹性构件所使用的橡胶、树脂等材料会因工作油的附着、紫外线等的照射所造成 的化学变化而加剧劣变。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限制构件在第二夹线片侧具有 能收纳弹性构件的凹部。由于凹部收纳弹性构件并覆盖弹性构件的周围,因此能抑制工作 油附着于弹性构件和紫外线等对弹性构件的照射。因此,夹线装置能抑制弹性构件的劣变。
在技术方案8至10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限制构件在上述凹部的周围具有 与上述接触构件卡合来限制上述接触构件朝上述弹性构件侧移动的卡合部。
通过卡合部限制接触构件的移动,能防止接触构件过度地朝弹性构件侧移动而使 弹性构件的压缩量变得过大。因此,夹线装置能提高弹性构件的耐久性。
在技术方案11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在上述夹线轴的上述开槽内配置有将上 述第一夹线片朝着上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的施力机构。
施力机构将第一夹线片朝着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在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在 驱动机构停止对按压轴的驱动的情况下,第一夹线片从第二夹线片分离。因此,夹线装置能 可靠地防止第一夹线片与第二夹线片保持接触状态。停止对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按压 时面线的张力稳定。
在技术方案12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还包括可与上述夹线轴的上述开槽嵌合的插入构件,上述施力机构设置在上述插入构件内。
内部包括施力机构的插入构件与夹线轴的开槽嵌合。因此,夹线装置能将施力机 构可靠地配置在夹线轴的开槽内,因而解除对夹线片的按压时面线的张力稳定。由于插入 构件与夹线轴的开槽嵌合,因此夹线轴的形成有开槽的部分的强度提高。
在技术方案13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插入构件在其与上述开槽嵌合时与 上述第一夹线片相对的面上具有收纳上述施力机构的凹部。
插入构件与夹线轴的开槽嵌合。插入构件的凹部与第一夹线片相对。收纳在凹部 内的施力机构能可靠地接触第一夹线片。因此,施力机构能将第一夹线片朝着夹线轴的另 一端侧施力,因而停止对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的按压时面线的张力稳定。
在技术方案14至16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施力机构始终将上述第一夹线 片朝着上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通过上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在缝制开始时,上述按压轴 克服上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将上述第一夹线片朝上述限制构件按压,在切线时或缝制结 束时,上述按压轴停止对上述第一夹线片的按压。
夹线装置包括用按压轴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来按压第一夹线片的驱动机构。夹 线装置在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停止对第一夹线片的按压,利用施力机构使第一夹线片与第 二夹线片快速分离。由于夹线装置在第一夹线片的返回动作中不使用电气控制,因此能简 化结构。
在技术方案17至19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还包括挑线弹簧,该挑线弹簧配置于 上述夹线轴的外周,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夹线轴,且另一端部朝上述夹线轴的径向外侧伸出, 上述插入构件包括与上述开槽嵌合的板状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一体形成而从上述开槽 朝外部突出的突出部,通过转动上述突出部,上述夹线轴和上述挑线弹簧进行转动。
在插入构件的插入部与开槽嵌合的状态下,操作者转动从开槽朝外部突出的突出 部。通过突出部转动,插入构件转动,从而夹线装置能对固定于夹线轴的挑线弹簧进行调 整。因此,操作者只需转动突出部便能简单地调整挑线弹簧。
在技术方案20至22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中,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插入部相反的 一侧的端部具有能插入用于转动上述突出部的工具的槽部,通过转动插入上述槽部内的上 述工具,上述夹线轴转动,并且,上述挑线弹簧转动。
在使插入构件的插入部与开槽嵌合的状态下,操作者能将工具插入在从开槽朝外 部突出的突出部形成的槽部内。操作者通过将螺丝刀等工具插入槽部内并转动,能转动插 入构件。因此,操作者只需转动插入槽部内的工具便能简单地调整挑线弹簧。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缝纫机的I-I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3是夹线机构1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夹线机构11的剖视图。
图5是板状杆构件229的立体图。
图6是夹线机构210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夹线装置100的剖视图。7
图8是夹线机构110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夹线机构110的剖视图。
图10是低张力区域和高张力区域时夹线机构110的剖视图。
图11是夹线机构310的剖视图。
图12是板状杆构件四0的立体图。
图13是解除/施加对第一夹线片22作用的按压力时夹线机构31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夹线装置 10。图1的右斜下方、左斜上方、右斜上方、左斜下方是与使用者相对的缝纫机1的前方、后 方、右方、左方°
下面参照图1,对缝纫机1的构造进行说明。缝纫机1包括底座2、立柱部3、从 该立柱部3的上部朝左方延伸的大致方柱状的机臂部4。机臂部4的前端部5包括前部框 架51和后部框架52。缝纫机1在其前端部5的下部包括针杆6,该针杆6根据马达(未图 示)的驱动而上下往复移动。针杆6在其下端安装有机针7。作为面线供给源的线筒(未 图示)对机针7供给面线9。缝纫机1在其前端部5的中段位置的稍下侧包括对面线9的 张力进行调整的夹线装置10。缝纫机1在其夹线装置10的左斜上方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挑 线杆8。
下面参照图2至图4,对夹线装置1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夹线装置10包括 配置于前部框架51(参照图1)的夹线机构11、配置于后部框架52(参照图1)的驱动电磁 铁30、中间轴40。中间轴40配置在夹线机构11与驱动电磁铁30之间。
下面对夹线机构11进行说明。图3的右方、左方分别是夹线机构11的前方、后方。 如图3和图4所示,夹线机构11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夹线台16、夹线轴18、线圈状的挑线弹 簧20、盘状的第一夹线片22、盘状的第二夹线片23、环状的弹性构件21、固定部M、驱动杆 25、板状的板状杆构件四。
下面对夹线台16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夹线台16在其中央部具有筒孔163。筒 孔163包括在夹线台16的前方开口的弹簧收容孔161、在夹线台16的后方开口的轴承孔 162。弹簧收容孔161的开口直径比轴承孔162的开口直径大。夹线台16在其前端部附近 沿着周向形成有狭缝164。夹线台16在其后端部附近形成有从外周部朝轴承孔162贯穿的 螺钉孔169。螺钉68旋入螺钉孔169内,将夹线轴18固定于夹线台16。
下面对夹线轴18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夹线轴18从其后端侧朝着前端 侧同轴地一体包括小直径轴部181、大直径轴部182、盘支撑轴部183、带螺纹轴部184。小 直径轴部181和大直径轴部182呈大致圆筒状。大直径轴部182的外径比小直径轴部181 的外径大。带螺纹轴部184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小直径轴部181和大直径轴部 182在其轴心形成有可供驱动杆25插通的插通孔186。盘支撑轴部183和带螺纹轴部184 具有沿着轴心的开槽185。板状杆构件四插入开槽185内。
如图4所示,夹线轴18的小直径轴部181位于夹线台16的轴承孔162内。螺钉 68与小直径轴部181抵接。夹线轴18的大直径轴部182位于夹线台16的弹簧收容孔161 内。盘支撑轴部183和带螺纹轴部184朝夹线台16前表面的前方突出。
下面对挑线弹簧20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挑线弹簧20由一根金属线形 成。挑线弹簧20包括线圈部201、臂部202、弯曲部203。线圈部201是将金属线卷成线圈 状而形成的。臂部202从线圈部201的前端朝线圈部201的径向外侧伸出。弯曲部203与 臂部202的前端相连并弯曲。大直径轴部182配置在线圈部201的内部。线圈部201的后 端部固接于大直径轴部182。线圈部201配置于夹线台16的弹簧收容孔161内。臂部202 和弯曲部203从狭缝164朝夹线台16的外部伸出。
下面对第一夹线片22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夹线片22由一片金属 板形成,呈大致盘状。第一夹线片22在其中心部具有一对半圆形的孔部221、孔部222。带 状的桥接部223位于孔部221与孔部222之间。在环绕孔部221、孔部222的部分形成有朝 着夹线轴18的轴向前端侧凹状洼下的洼下部224。如图4所示,夹线轴18的盘支撑轴部 183插入第一夹线片22的孔部221、孔部222内。孔部221、孔部222之间的桥接部223位 于盘支撑轴部183上形成的开槽185内。第一夹线片22可沿夹线轴18的轴向移动。
下面对第二夹线片23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夹线片23由一片金属 板形成,呈大致盘状。第二夹线片23在其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孔部231。夹线轴18的盘支 撑轴部183插入孔部231内。盘支撑轴部183将第二夹线片23支撑成可沿夹线轴18的轴 向移动。第二夹线片23的前侧的面是与夹线轴18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在第二夹线片23 的后侧的面上,以环绕孔部231周围的方式形成有朝着夹线轴18的轴向后端侧凹状洼下的 洼下部232。第一夹线片22的洼下部2M与第二夹线片23的洼下部232接触。
下面对弹性构件21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构件21的形状为具有规 定厚度的环状。弹性构件21在其中央形成有孔部211,在孔部211内插入夹线轴18。在将 夹线轴18插入孔部211内的状态下,弹性构件21的后侧的面与第二夹线片23的前侧的面 抵接。弹性构件21的材质较为理想的是丁腈橡胶。
下面对固定部M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部M包括六角螺母241和 六角螺母M2。六角螺母Ml、六角螺母242旋入夹线轴18的带螺纹轴部184前端部。固 定部M限制第一夹线片22、第二夹线片23、弹性构件21朝前端侧移动。
下面对板状杆构件四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板状杆构件四包括插入 部四1、圆柱状的圆柱部四2。插入部291是插入开槽185内且侧视呈长方形的板。圆柱部 292形成于插入部的前端侧。插入部291是在插入开槽185内的状态下沿开槽185的 深度方向具有长边的板体。插入部的长边方向尺寸比夹线轴18(参照图3)的带螺纹 轴部184的长度尺寸长,但比开槽185的深度尺寸短。插入部的宽度与开槽185的宽 度大致相同。如图4所示,圆柱部292从夹线轴18的前端朝前方突出。圆柱部292在其前 端面上形成有直线状的槽四3。
下面对驱动杆25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夹线轴18的轴承插通孔186将 驱动杆25支撑成可沿轴向移动。在后述的驱动电磁铁30 (参照图幻驱动时,驱动杆25朝 前方移动。在驱动杆25朝前方移动时,驱动杆25通过第一夹线片22的桥接部223将第一 夹线片22朝第二夹线片23按压。
下面对驱动电磁铁3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驱动电磁铁30配置于后部框架 52(参照图1)。驱动电磁铁30是一般的比例电磁铁。驱动电磁铁30包括可沿前后方向移 动的输出轴31和驱动输出轴31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在控制装置(未图示)对驱动电9磁铁30供给驱动电压时,输出轴31朝前方前进规定距离。输出轴31的前进距离取决于固 定部M的固定位置。
输出轴31的前端部与中间轴40连接。中间轴40、输出轴31和驱动杆25位于同 一轴上。
下面对夹线装置10的面线张力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用缝纫机1开 始缝制动作之前,操作者使线筒(未图示)的面线9经由夹线装置10、挑线杆8而穿过机针 7的针眼(未图示)。在将面线9与夹线装置10卡合时,操作者将面线9配置于第一夹线 片22 (参照图4)与第二夹线片23 (参照图4)之间,然后将该面线9钩住挑线弹簧20 (参 照图4)的弯曲部203(参照图4)。在缝纫机1尚未开始缝制动作的状态下,中间轴40(参 照图2)的前端不接触驱动杆25 (参照图2)的后端。
缝制开始时,控制装置(未图示)对驱动电磁铁30供给驱动电压。如图2所示, 输出轴31朝前方移动。与输出轴31连接的中间轴40朝前方移动,中间轴40的前端与驱 动杆25的后端接触。中间轴40将驱动杆25朝前方按压。因此,驱动杆25朝前方移动。
如图4所示,朝前方移动的驱动杆25与第一夹线片22的桥接部223抵接,将第一 夹线片22朝前方按压。第一夹线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朝前方按压。固定部M限制第二 夹线片23朝前方移动。因此,在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之间产生夹持力。第一夹 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对面线9赋予张力。
下面参照图4,对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赋予张力的机构进行说明。
第一夹线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朝前方按压。第一夹线片22的洼下部224与第 二夹线片23的洼下部232接触。在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之间产生夹持力。从 轴向观察,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接触的部分的形状为圆形。如图1所示,面线9 沿着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接触的部分中的大致下半部分。从轴向观察,第一夹 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的部分的形状为大致半圆形。
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所夹持的面线9是将多根细线搓合而形成的。因 此,面线9具有较粗部位与较细部位连续的起伏。与夹持面线9的较细部分的部位相比,第 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之间的距离在夹持面线9的较粗部分的部位变大。
下面以在夹持面线9的半圆形部分中的右侧部分夹持比其它夹持部位粗的面线9 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第二夹线片23的右端因面线9的起伏而朝着从第一夹线片22离开 的方向倾斜。与其左部相比,第二夹线片23在其右部较大幅度地朝前方移动。在不配置弹 性构件21时,第二夹线片23中,只有朝前方的移动量较大的右部接触固定部24。移动量小 的左部不接触固定部对。第二夹线片23只有其右部从固定部M受到反作用力,其左部则 不受到反作用力。就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的夹持力而言,右部要比左部大。因 此,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变得不稳定。
在夹线机构11中,弹性构件21弹性收缩。第二夹线片23不仅在其右部与弹性构 件21接触,在其左部也与弹性构件21接触。弹性构件21不仅在其右部通过反作用力将第 二夹线片23朝后方压回,在其左部也通过反作用力将第二夹线片23朝后方压回。第二夹 线片23在其移动量小的左部也从弹性构件21受到反作用力。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 片23的夹持力不仅在右部产生,也在左部产生。在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的部分不存在不产生夹持力的部位。因此,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 赋予的张力稳定。
弹性构件21呈环状。第二夹线片23的与弹性构件21接触的一侧的面是与夹线 轴18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弹性构件21与第二夹线片23的接触部分从轴向观察呈环状。弹 性构件21将第二夹线片23朝后方按压的力在周向上分散。因此,利用第一夹线片22和第 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的力在周向上变得均勻。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 9赋予的张力稳定。
缝制结束时,停止对驱动电磁铁30(参照图幻供给驱动电压(驱动电流)。输出 轴31 (参照图2、朝后方退避。驱动杆25解除对第一夹线片22的按压,停止对面线9赋予 张力。
下面对挑线弹簧20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操作者将工具(未图示) 插入在板状杆构件四的圆柱部292上形成的槽四3内并转动。板状杆构件四以夹线轴18 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插入有板状杆构件四的夹线轴18以夹线轴18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一旦夹线轴18转动,与夹线轴18固接的挑线弹簧20的线圈部201的一端部便与 夹线轴18 —起转动。一旦线圈部201的一端部转动,与线圈部201的前端相连的臂部202 便沿夹线台16的狭缝164移动。同时,与臂部202的前端相连的弯曲部203与狭缝164抵 接。狭缝164限制弯曲部203的移动。线圈部201扭转,线圈部201的弹簧力发生变化。因 此,弯曲部203对面线9施加的弹簧力发生变化。
夹线轴18的小直径轴部181的外周面与螺钉68的底面接触。夹线轴18转动时, 在小直径轴部181上作用有方向与作用于夹线轴18前端侧的转动力的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夹线轴18的前端和后端在周向上受到方向相反的力。因此,夹线轴18在扭转的状态下转动。
具有开槽185的带螺纹轴部184的强度比没有开槽185的小直径轴部181和大直 径轴部182低。在没有板状杆构件四的状态下对带螺纹轴部184的前端部分施加转动力 时,强度低的带螺纹轴部184发生变形。一旦带螺纹轴部184发生变形,固定于带螺纹轴部 184的六角螺母Ml、六角螺母242便会松开。因此,第二夹线片23的位置发生变化,对面 线9赋予的张力发生变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板状杆构件四插入开槽185内。因此,带螺纹轴部184的 强度提高。即使扭转夹线轴18,夹线装置10也能防止带螺纹轴部184发生变形。因此,六 角螺母Ml、六角螺母242不会松开。因此,夹线装置10能可靠地限制第二夹线片23的位 置,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稳定。
在将六角螺母Ml、六角螺母M2固定于夹线轴18时,夹线轴18因操作者而受到 力的作用。固定六角螺母对1、六角螺母242的位置为开槽185的位置。因此,夹线轴18容 易因操作者的力而发生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操作者将板状杆构件四插入开槽185 内,因此即使在将限制构件(六角螺母Ml、六角螺母对2)固定于夹线轴18时,夹线轴18 也不发生变形。因此,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稳定。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夹线装置10中,在第二夹线片23与固定 部M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21。在第二夹线片23相对于第一夹线片22倾斜时,弹性构件21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缝纫机1能保持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性。由于弹 性构件21呈环状,因此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部分从夹线轴18的轴向观察 呈环状。第二夹线片23从弹性构件21受到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从夹线轴18的轴向观察 是以该轴为中心的环状。弹性收缩的弹性构件21的反作用力在周向上分散。弹性构件21 朝第二夹线片23按压的力在周向上变得均勻。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 的力在周向上变得均勻。因此,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稳定。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夹线装置10中,将板状杆构件四插入带螺纹轴部 184的开槽185内。因此,带螺纹轴部184的强度提高,带螺纹轴部184不发生变形。由于 带螺纹轴部184不变形,因此六角螺母Ml、六角螺母242不会松开。由于六角螺母241可 靠地限制第二夹线片23朝前端部移动,因此利用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对面线9 赋予的张力稳定。
固定部M相当于本发明的“限制构件”。驱动杆25相当于本发明的“按压轴”。驱 动电磁铁3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板状杆构件四相当于本发明的“插入构件”。圆 柱部292相当于本发明的“突出部”。
第一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状杆构件四在其插 入部的前端侧包括圆柱部四2。但是,如图5所示,板状杆构件2 也可包括操作者可 用手指抓持的抓持部四8以代替圆柱部四2。
下面参照图5,对变形例的板状杆构件2 进行说明。板状杆构件2 包括与上述 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 符号进行说明。
板状杆构件2 包括插入开槽185内的侧视呈长方形的插入部四1、形成于插入 部291前端侧的抓持部四8。插入部291是在插入开槽185内的状态下沿开槽185的深度 方向具有长边的板体。插入部的宽度与开槽185的宽度相同。插入部的长边方向 尺寸比夹线轴18 (参照图3)的带螺纹轴部184的长度尺寸长,但比开槽185的深度尺寸短。
在将插入部291插入夹线轴18 (参照图3)的开槽185内时,抓持部298朝夹线轴 18的前端侧突出。抓持部298是在夹线轴18的径向上具有长边的侧视呈长方形的板体。 抓持部四8的长边方向尺寸比夹线轴18的带螺纹轴部184的直径尺寸大。
在调整挑线弹簧20时,操作者捏着抓持部298而使其以夹线轴18的轴线为中心 进行转动。抓持部298长边方向的端部位于夹线轴18的径向外侧。因此,根据杠杆原理, 与直接捏着夹线轴18进行转动时相比,板状杆构件2 能以较小的力转动夹线轴18。抓持 部298相当于本发明的“突出部”。
下面参照图6,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夹线机构11的变形例的夹线机构210进行 说明。夹线机构210包括固定部M0。固定部240包括定位套环M3。定位套环243呈环 状,在其中心部具有孔对4。定位套环243在其外周的一部分具有狭缝M5。狭缝245从孔 244朝径向外侧形成。定位套环243在与狭缝245相对的外周的两个部位包括突片M6、 2460螺栓(未图示)从一侧的突片246插通至另一侧的突片M6。定位套环243通过将螺 栓紧固而相对于夹线轴18固定。定位套环M3限制第一夹线片22、第二夹线片23、弹性构 件21朝前方移动。夹线机构210在定位套环243与弹性构件21之间包括垫圈沈8。垫圈 268防止定位套环243损伤弹性构件21。12
弹性构件21的材质是丁腈橡胶,但也可以是其它材质。弹性构件21的材质采用 氯丁二烯橡胶时,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作为弹性构件21的材质,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 是最合适的。弹性构件21的大小、厚度也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弹性构件21的形状不 限定于环状。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夹线片23与固定部M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21。 在变形例中,虽未图示,但也可将环状的弹性构件配置在第一夹线片22与驱动杆25之间。
下面参照图7至图10,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100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夹线装置100包括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夹线机构11的结构作了局部变更的夹线 机构110。
下面参照图7至图9,对夹线机构11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 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部分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8的右 方、左方分别是夹线机构110的前方、后方。
下面对夹线机构110进行说明。夹线机构110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夹线台16、夹 线轴18、挑线弹簧20、第一夹线片22、第二夹线片23、按压第二夹线片23的盘按压构件19、 环状的弹性构件21、固定部沈、驱动杆25、板状杆构件四。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是 盘按压构件19和固定部26。
下面对盘按压构件19进行说明。如图7至图9所示,盘按压构件19位于第二夹 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之间。盘按压构件19是金属制的大致盘形状的构件,在其中心部具 有圆形的孔部191。夹线轴18的盘支撑轴部183插入孔部191内。盘支撑轴部183将盘按 压构件19支撑成可沿夹线轴18的轴心移动。盘按压构件19在其周缘部的整个周向上形 成有按压部192。按压部192朝着夹线轴18的轴向后端侧突出,与第二夹线片23的洼下部 232前方侧接触。盘按压构件19相当于本发明的“接触构件”。
盘按压构件19的前方侧的面在径向内周侧具有与弹性构件21接触的接触面193, 且在径向外周侧具有与夹线轴18的轴向正交的平面194。接触面193呈锥形,该锥形以使 该接触面193和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朝着夹线轴18的轴心部彼此接近的方式倾斜。 盘按压构件19和弹性构件21在彼此的接触面193、212倾斜的状态下接触。接触面193的 倾角是结合弹性构件21的硬度等,能在很宽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地对面线9赋予张力的适当 角度。
下面对弹性构件21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弹性构件21的形状为具有规定厚度 的圆环状。弹性构件21在其后方侧具有与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193接触的接触面212。 接触面212是与夹线轴18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弹性构件21在其中央具有孔部211,在孔部 211内插入夹线轴18。在将夹线轴18插入孔部211内的状态下,弹性构件21被后述的定 位套环沈3的凹部收纳。弹性构件21的材质是橡胶、树脂等,但较为理想的是丁腈橡 胶。
下面对固定部沈进行说明。固定部沈包括定位套环沈3。定位套环263呈环状, 在其中央具有孔264。定位套环263在其孔264内插入夹线轴18。定位套环263在其外 周的一部分具有狭缝265。狭缝265从孔264朝径向外周部形成。定位套环263在与狭缝 265相对的外周的两个部位包括突片沈6、沈6。突片沈6、沈6与狭缝沈5正交。螺栓(未 图示)从一个突片266朝另一突片266插通。定位套环263通过将上述螺栓紧固而相对于夹线轴18的盘支撑轴部183固定。定位套环沈3限制第一夹线片22、第二夹线片23、盘按 压构件19和弹性构件21朝前方移动。固定部沈相当于本发明的“限制构件”。
定位套环263在其后方侧具有能收纳弹性构件21的凹部沈1。形成凹部261的外 壁后端部作为与盘按压构件19的平面194卡合的卡合部262起作用。卡合部沈2与盘按 压构件19的平面194抵接,限制盘按压构件19朝弹性构件21侧移动。
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因弹性构件21而在固定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当对面线9赋予 的张力在较宽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时,存在如下问题。弹性构件21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弹性 构件21与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积较小时,弹簧常数变小,在该接触面积较大时,弹簧常 数变大。在弹簧常数较小时,弹性构件21在张力较小的区域能稳定地对面线9赋予张力, 但在张力较大的区域,由于弹性构件21的压缩量变大,因此无法作为弹性构件起作用。在 弹簧常数较大时,弹性构件21在张力较大的区域能稳定地对面线9赋予张力,但在张力较 小的区域无法稳定地赋予张力。
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根据对面线9赋予的张力大小进行变化。图10 (a)表示 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较小的情况,图10(b)表示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较大的情况。
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193呈锥形,该锥形以使该接触面193朝着夹线轴18的 轴心接近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的方式倾斜。图10 (a)是表示驱动杆25朝前方侧的移 动量较小、第一夹线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和盘按压构件19朝前方按压的力较小的状态。 如图中Ll所示,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193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的接触面积比图 10(b)所示的L2小。由于接触面积小,因此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变小。因此,在对面线 9施加的张力较小时,夹线机构110可将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抑制成较小。
图10(b)是表示驱动杆25朝前方侧的移动量大、第一夹线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 和盘按压构件19朝前方按压的力较大的状态。如图中L2所示,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 193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的接触面积比图10(a)所示的Ll大。由于接触面积大,因 此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变大。因此,在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较大时,夹线机构110可增 大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
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可根据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大小进行变化。夹线机构110 能在很宽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地对面线9赋予张力。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在对面线9施 加的张力大时变大。由于夹线机构110可防止弹性构件21的压缩量变得过大,因此可提高 弹性构件21的耐久性。
在第一夹线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和盘按压构件19朝前方按压的力变得比图 10 (b)所示的力更大时,固定部沈的卡合部262与盘按压构件19的平面194抵接,限制盘 按压构件19朝弹性构件21侧移动。夹线机构110能防止盘按压构件19过度地朝前方侧 移动而使弹性构件21的压缩量变得过大。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100中,盘按压构件19的与弹性 构件21接触的接触面193呈锥形。盘按压构件19和弹性构件21在彼此的接触面193、212 倾斜的状态下接触。在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较小时,盘按压构件19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 面积变小,因此,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变小。在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较大时,盘按压构件 19与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变大。
在夹线装置100中,由于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根据对面线9施加的张力大小进14行变化,因此能在很宽的张力区域内稳定地对面线9赋予张力。在夹线装置100中,由于能 防止在弹性构件21的弹簧常数较小时对面线9赋予较大的张力而使压缩量变得过大,因此 弹性构件21的耐久性提高。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固定部沈的定位套环263在第二夹线片23侧具有能 收纳弹性构件21的凹部沈1。弹性构件21所使用的橡胶、树脂等材料的劣变会因工作油的 附着、紫外线等的照射所造成的化学变化而加剧。夹线装置100通过将弹性构件21收纳在 凹部内来覆盖弹性构件21的周围,从而能抑制工作油的附着、紫外线等的照射。因此, 夹线装置100能抑制弹性构件21的劣变。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固定部沈的定位套环263在凹部261的周围具有卡合 部沈2。卡合部262与盘按压构件19的平面194卡合来限制盘按压构件19朝弹性构件21 侧移动。夹线装置100可防止盘按压构件19过度地朝弹性构件21侧移动而使弹性构件21 的压缩量变得过大。因此,夹线装置100能提高弹性构件21的耐久性。
第二实施方式也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盘按压构件19 的接触面193呈锥形。在变形例中,也可将接触面193形成为与夹线轴18的轴向正交的平 面,并将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形成为锥形。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 形成为以该接触面212朝着夹线轴18的轴心接近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193的方式倾斜 的锥形。也可将盘按压构件19的接触面193和弹性构件21的接触面212双方形成为锥形。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面193和接触面212双方形成为以朝着夹线轴18的轴心使彼此的接触 面193、212接近的方式倾斜的锥形。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之间配置有盘按压构件 19,但并非必须配置该盘按压构件19。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也可直接接触。在这 种情况下,第二夹线片23的弹性构件21侧的面形成为锥形。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弹性构件21收纳在定位套环沈3的凹部内,但也 可不在定位套环263上设置凹部沈1,而将弹性构件21露出地设置。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部沈,使用的是定位套环沈3,但固定部沈的结 构不限定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固定部26也可以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部24(参 照图3)。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1的材质较为理想的是丁腈橡胶,但也可以是 其它材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21的材质采用氯丁二烯橡胶时,也可获得同样 的效果。作为弹性构件21的材质,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是最合适的。弹性构件21的大 小、厚度不限定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内容。弹性构件21的形状不限定于环状。
下面参照图11至图13,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进行说明。如 图1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夹线装置(未图示)包括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夹线机构110的结 构作了局部变更的夹线机构310。夹线机构310包括板状杆构件四0。板状杆构件四0的 形状的一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状杆构件四的形状不同。与第二实施方 式的夹线机构110的结构相同的部分使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对相同结构的 说明。
下面对板状杆构件290进行说明。如图11和图12所示,板状杆构件290具有插 入部四1、圆柱状的圆柱部四2。圆柱部292在其前端面上具有直线状的槽四3。
如图12所示,板状杆构件290在其与夹线轴18的开槽185嵌合时与第一夹线片 22相对的面294上具有收纳弹簧四5的凹部四6。凹部296形成为将插入部的后端 部局部切断的狭缝状。图12未图示弹簧四5。如图11所示,弹簧295是螺旋弹簧。板状 杆构件四0的凹部296收纳弹簧四5的前方侧。弹簧四5的前端部固接于凹部四6的底部 四7(参照图12)。板状杆构件290与夹线轴18的开槽185嵌合。板状杆构件290将弹簧 295配置在开槽185内。弹簧四5的后端部与第一夹线片22的桥接部223前表面侧抵接。 在板状杆构件四与开槽185嵌合时,弹簧295始终将第一夹线片22朝着后方施力。弹簧 295相当于本发明的“施力机构”,板状杆构件290相当于本发明的“插入构件”。
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夹线装置的面线张力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在缝纫机尚未开 始缝制动作的状态下,驱动杆25不朝前方按压第一夹线片22。如图13(a)所示,第一夹线 片22因弹簧四5的作用力而朝后方移动。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分离。夹线台 16的前端部165与第一夹线片22的洼下部2M后表面侧抵接,限制第一夹线片22朝后方 移动。
如图13(b)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一样,驱动杆25通过驱动电磁铁 30 (参照图2、图7)的驱动而朝前方移动。朝前方移动的驱动杆25与第一夹线片22的桥 接部223后表面侧抵接,克服弹簧四5的作用力而将第一夹线片22朝前方按压。第一夹线 片22将第二夹线片23和盘按压构件19朝前方按压。固定部沈通过弹性构件21限制第 二夹线片23和盘按压构件19朝前方移动。因此,在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之间 产生按压力(夹持力)。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夹持面线9,对面线9赋予张力。
在缝纫机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由于停止对驱动电磁铁30 (参照图2)供给驱动电 压(驱动电流),因此输出轴31 (参照图2、朝后方退避。驱动杆25停止对第一夹线片22 的按压。
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因弹簧295而分离。面线9不从第一夹线片22 和第二夹线片23受到阻力。因此,面线9的张力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弹簧四5,则 有时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不分离而保持接触状态。因此,有时第一夹线片22和 第二夹线片23会对面线9赋予阻力,面线9的张力变得不稳定。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的夹线机构310中,在夹线轴18 的开槽185内配置弹簧四5。弹簧295将第一夹线片22朝着后方施力。因此,若在切线时 或缝制结束时驱动电磁铁30停止对驱动杆25的驱动,则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 因弹簧295而分离。夹线机构310能可靠地防止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保持接触 状态。在停止对第一夹线片22和第二夹线片23的按压时,面线9的张力也稳定。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特别是板状杆构件290在其内部设有弹簧295。一旦板状杆构 件290与夹线轴18的开槽185嵌合,弹簧295便可靠地位于开槽185内。因此,板状杆构 件四0能容易地实现弹簧四5的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特别是板状杆构件290在其与开槽185嵌合时与第一夹线片 22相对的面294上具有收纳弹簧四5的凹部四6。在将弹簧295设置在板状杆构件四0的 内部时,与在插入部291开孔而在该孔内插入弹簧四5的情况相比,板状杆构件290能容易 地收纳弹簧四5。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弹簧295与第一夹线片22、第二夹线片23分离。因此,夹线机构310不需为了使第一夹线片22与第二夹线片23分离而使用连杆机构或电气控 制,因而能简化结构。
第三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 中,弹簧295是螺旋弹簧,但也可以是板簧等其它弹簧。除了弹簧之外,也可以是橡胶等弹 性构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弹簧295设置在板状杆构件四0内,但不局限于此,也可将 弹簧295设置在第一夹线片22侧。在这种情况下,弹簧295的后端部固接于第一夹线片22 的桥接部223。立设于桥接部223的弹簧295通过将板状杆构件四0与夹线轴18的开槽 185嵌合而被凹部四6内收纳。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之间配置有盘按压构件19,但 并非必须配置盘按压构件19。也可采用第二夹线片23与弹性构件21直接接触的结构。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部沈,使用的是定位套环沈3,但固定部沈的结 构不限定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固定部26例如也可以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是使用六角螺 母的固定部24(参照图3)。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不仅可应用于对面线的张力进行调整的夹线装置,也 可应用于对底线、芯线的张力进行调整的夹线装置。
所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夹线片22均将桥接部223 —体形成。但是,变形例中的第 一夹线片也可构成为使相当于形成一对半圆形孔部221、孔部222的桥接部223的构件、 作为与第二夹线片23相同的构件的盘部能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桥接部223的构件在 直径比第一夹线片22的直径小的环状构件上设置形成一对半圆形孔部的桥接部223。该环 状构件的直径比第一夹线片22的孔部231的直径大。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包括第一夹线片,该第一夹线片的中心部的轴孔被桥接部划分为一对孔部;第二夹线片,该第二夹线片的中心部具有轴孔;夹线轴,该夹线轴插入所述第一夹线片的一对孔部和所述第二夹线片的轴孔,且在该 夹线轴的一端侧具有能与所述桥接部嵌合的开槽;限制构件,该限制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线片侧的所述夹线轴,并限制所述第二夹线 片朝所述一端侧移动;按压轴,该按压轴沿所述夹线轴的轴向移动自如地配置于所述夹线轴的轴心部,并通 过按压所述第一夹线片的桥接部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所述第二夹线片按压;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按压轴,所述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利用所述第一夹线片和所述第二夹线片来夹持线,对该线赋予 张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配置在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第二夹 线片之间,或者配置在所述按压轴与所述第一夹线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第二夹线片和所 述弹性构件在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接触,所述第二夹线片和所述弹性构件中至少一 方的所述接触面形成为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构件,该接触构件 配置在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夹线片之间,为了使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在彼此的接触面倾斜的状态下接触,所述接触构 件和所述弹性构件中至少一方的所述接触面形成为锥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 件中至少一方的所述接触面形成为以朝着所述轴心部使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彼 此的接触面接近的方式倾斜的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第二夹 线片侧具有能收纳所述弹性构件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第二夹 线片侧具有能收纳所述弹性构件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第二夹 线片侧具有能收纳所述弹性构件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凹部的 周围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接触构件卡合来限制所述接触构件朝所述弹性构件侧移 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凹部的 周围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接触构件卡合来限制所述接触构件朝所述弹性构件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凹部的 周围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接触构件卡合来限制所述接触构件朝所述弹性构件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线轴 的所述开槽内配置有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着所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 施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构件,该插入构 件能与所述夹线轴的所述开槽嵌合,所述施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插入构件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构件在该插入构件与所述开槽嵌合时与所述第一夹线片相对的面上具有收 纳所述施力机构的凹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始终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着所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在缝制开始时,所述按压轴克服所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 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所述限制构件按压,在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所述按压轴停止对所述 第一夹线片的按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始终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着所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在缝制开始时,所述按压轴克服所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 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所述限制构件按压,在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所述按压轴停止对所述 第一夹线片的按压。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始终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着所述夹线轴的另一端侧施力,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在缝制开始时,所述按压轴克服所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 将所述第一夹线片朝所述限制构件按压,在切线时或缝制结束时,所述按压轴停止对所述 第一夹线片的按压。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挑线弹簧,该挑线弹 簧配置于所述夹线轴的外周,该挑线弹簧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夹线轴,且该挑线弹簧的另 一端部朝所述夹线轴的径向外侧伸出,所述插入构件包括与所述开槽嵌合的板状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一体形成而从所述 开槽朝外部突出的突出部,通过转动所述突出部,所述夹线轴和所述挑线弹簧进行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挑线弹簧,该挑线弹 簧配置于所述夹线轴的外周,该挑线弹簧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夹线轴,且该挑线弹簧的另 一端部朝所述夹线轴的径向外侧伸出,所述插入构件包括与所述开槽嵌合的板状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一体形成而从所述 开槽朝外部突出的突出部,通过转动所述突出部,所述夹线轴和所述挑线弹簧进行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挑线弹簧,该挑线弹 簧配置于所述夹线轴的外周,该挑线弹簧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夹线轴,且该挑线弹簧的另一端部朝所述夹线轴的径向外侧伸出,所述插入构件包括与所述开槽嵌合的板状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一体形成而从所述 开槽朝外部突出的突出部,通过转动所述突出部,所述夹线轴和所述挑线弹簧进行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插入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槽部,在该槽部内能插入用于转动 所述突出部的工具。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插入 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槽部,在该槽部内能插入用于转动所述突出部的工具。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插入 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槽部,在该槽部内能插入用于转动所述突出部的工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赋予线的张力稳定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夹线装置在第二夹线片与固定部之间包括环状的弹性构件。弹性收缩的弹性构件的反作用力分散。在第二夹线片对弹性构件施加的力在周向上不均匀时,弹性构件朝第二夹线片按压的力也会在周向上分散并变得均匀。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夹持面线的力在周向上变得均匀。因此,第一夹线片和第二夹线片对面线赋予的张力稳定。
文档编号D05B47/04GK102031647SQ2010105071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鬼头宏明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