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2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处理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机器。
背景技术
能够对衣物进行干燥处理的衣物处理机器通常包括容纳类似于旋转式滚筒的衣物容器的壳体,其中,在所述衣物容器内接纳待处理的衣物;具有用于接纳机器运转设备的座的基部部分;以及空气回路,其用于通过使得热空气经过所述衣物容器流通而执行干燥操作。在所述空气回路内设置空气流通装置和加热装置,以分别用于使干燥空气流通并对干燥空气进行加热。在冷凝型干衣机中,进一步在空气回路中设置冷凝装置,用于从经过待处理物品的干燥空气去除水分,由此允许所述空气在所述空气回路内循环地再流通。从物品去除的水分或者收集在由使用者周期性排空的罐内,或者由连接至废水网络的管直接排出ο洗涤-干燥器具,即用于在单个机器内进行物品洗涤和干燥操作的器具,也是已知的,并且通常包括水回路以及上文所述用于对衣物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其中水回路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用于允许水被供应至衣物处理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具体地结合适于对衣物进行干燥操作的机器(诸如衣物干燥机器或洗涤-干燥机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然而,整体上而言,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应用于衣物处理器具,例如可以应用于需要空气流来对机器的运行设备或其一部分进行冷却的情况。在已知的冷凝器型衣物干燥器中,用于对从物品去除的水分进行冷凝的装置以多种不同方式构造。典型的例子包括集成在所述干燥器内的热泵回路的空气-空气式热交换器或者蒸发器。此种冷凝装置或其零部件需要被冷却,以便恒定地提供冷的表面(潮湿的干燥空气能够在此处被冷凝),或者以便去除由所述零部件(例如热泵回路中的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一般地,从干燥器机器周围获取的空气用作冷凝器或其零部件的冷却手段。为此,在衣物处理机器的下部内设置多个管道;并且通常适当地设计基部部分以形成冷却导管的至少一部分。在现有技术的衣物干燥机器中,此种冷却导管包括复杂的空气路径,所述空气路径经常都包括有接头,所述接头用于改变路径方向,所述接头不合需要地造成了高的流动阻力,由此影响机器的整体性能。已知的现有技术衣物干燥机器的进一步缺点在于,当应该改变空气路径的方向时,仅提供一个腔室,在该腔室处,空气气流实际上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而是仅仅通过压力差从一个方向朝另一个方向运动。上述现有技术衣物干燥机器的另一缺点在于,由于冷却空气流通经过具有复杂和曲折路径的管道而产生的大的噪音。此不合需要的噪音是特别不利的,因为这使得所述器具不能在夜间使用和/或不能临近需要安静的房间(诸如卧室)放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意图在于解决上述缺点,从而提供一种衣物处理机器,所述衣物处理机器具有改进的空气路径设置,用于从所述衣物机器排出空气/对之供应空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机器,其与已知衣物处理机器相比具有更有效的空气路径反转设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机器,此种衣物处理机器与已知类型的衣物处理机器相比在工作运转期间产生低的噪音。本发明的优点、目标和特征的一部分将在接下来的文字描述和附图中说明,另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下文之后将会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得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容纳衣物容器和基部部分,所述基部包括座,所述座适于接纳机器运转设备,并且进一步提供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在所述基部的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高度上延伸,并且设置有传送器用来将所述空气路径从所述两个高度中之一翻转至所述两个高度中的另一个。优选地,所述运转设备包括泵送装置,且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包括至少一个进入流体开口以及排出流体开口,所述传送器设置在泵送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进入流体开口之间或设置在泵送装置与所述排出流体开口之间。优选地,所述运转设备包括泵送装置,且所述传送器设置在所述泵送装置的上游。优选地,所述基部具有上侧和下侧,所述传送器适于将空气从所述下侧传送至所述上侧,或者将空气从所述上侧传送至所述下侧。优选地,所述传送器具有内部横截面面积,所述内部横截面面积从所述两个高度中之一向所述高度中之另一逐渐增加,以产生文丘里效应。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多个侧壁、上壁部分和底壁部分形成,所述传送器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底壁部分。优选地,所述传送器借助于夹持装置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底壁部分,所述夹持装置能够优选地包括弹簧夹。优选地,所述传送器包括长形的杯状体部,所述杯状体部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所述基部包括在所述端部之间延伸的部分,由此限定两个分离的端口,用于接纳和排出来自传送器的空气。预选地,所述传送器包括借助二次注射成型工艺形成的密封装置。优选地,所述传送器以毛毡制造。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多个侧壁、上壁部分和底壁部分形成,所述底壁部分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流体连通的空气通道。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与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的另外的空气通道流体连通。优选地,所述基部具有在其下侧上形成的中空空间,壳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在所述基部下方连接,用于基本上封闭所述中空空间,由此形成空气管道。优选地,所述运转设备包括水分冷凝装置,且所述至少一个空气流动路径包括允许空气经过所述衣物容器的干燥空气封闭回路,以及用于对所述冷凝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开放回路。优选地,所述衣物处理机器是衣物干燥机或洗涤-干燥器具。


包括于本文中的附图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且并入该说明书中且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解释。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特征,在所述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机器的仰视立体图,其中去除了直立侧壁;图2示出图1中所示衣物处理机器的基部的剖视立体图;图3示出图2中所示衣物处理机器基部上设置的空气泵送装置和冷凝装置的后视剖视图;图4示出图2的衣物处理机器基部从相反角度观察的剖视立体图;图5示出图2中衣物处理机器基部的仰视立体图,其中已经去除了底壁部分;图6示出图2中所示衣物处理机器基部的底壁和气流传送器之间的附接的分解图。图7示出图2中所示的衣物处理机器基部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所述图1,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机器包括壳体1,壳体1由两对彼此垂直地设置的直立侧壁2形成,所述直立侧壁分别位于所述衣物处理机器的后部和前部、以及处理机器的横向侧上。在图1中,去除了一个横向侧壁,以显示容纳在壳体1内的衣物处理机器运转设备5中的一些。上壁部分3和底壁部分4封闭由结合在一起的直立侧壁2形成的箱形结构的端部。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外筒7内的滚筒(未示出)的衣物容器6设置在壳体 1内。可枢转地连接至前直立侧壁2的前门8用于提供进出滚筒内部区域的出入口,以将待处理的衣物放置于其内。呈抽屉9形式的可抽出水分罐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上,用于在衣物处理机器不能通过管连接至废水网络的情况下由使用者定期地排空。用户控制界面10临近抽屉9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上,用于输入衣物处理程序以及显示机器工作状态。在壳体1的底部上,优选在其前直立侧壁2内,设置空气通道11,用于从所述衣物机器排出空气/将空气供应至所述衣物机器。在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示例实施例中,空气通道11分成两个部分11A、11B,用于如图1中箭头“I”和“0”所示地允许冷却空气进入和离开壳体1,以便冷却设置在经过衣物容器6的干燥空气回路内的、用于从所述干燥空气去除水分的冷凝装置。如果需要,空气通道11的部分IlA和IlB可以设置在不同直立侧壁2上, 而不是设置在衣物处理机器前壁上。根据本发明,空气通道12形成为底壁部分4内的开口 37。此种空气通道12总能供气进出,其原因在于,底壁4在与放置衣物处理机器的地面间隔开且基本平行的位置延伸。底壁4和地板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于壳体1下方的竖直可调式支撑件13(图1中仅仅示出两个竖直可调式支撑件13)以可调的方式确定。底壁部分4包括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至基部14的下侧16(即下方)的片,所述片优选以聚合物材料制成。下侧16和底壁部分4 确定了一中空空间38的边界,中空空间38适于将空气传送至所述机器内和/或将空气排放至所述机器之外。特别地,底壁4位于与基部14的下边缘39相同的高度上,所述下边缘围绕中空空间38,所述中空空间的上方由相对于边缘39处在更高高度上的表面限界。在基部14的上侧17上,形成座18A-18F,用于在座18A-18F内接纳衣物处理机器的运转设备5—例如冷凝装置19、空气泵送装置20、用于对空气泵送装置20提供动力的马达装置、以及用于运行衣物处理机器以对衣物进行干燥处理的其他功能设备,所述其他功能设备诸如为热泵回路零部件(图1中未示出),类似于流体压缩装置、热交换装置、流体冷凝和/或蒸发装置。实际上,基部14包括下侧16,下侧16形成第一空气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空气从所述机器外部被吸入所述第一空气路径中和/或所述空气被排出所述机器之外,所述基部14还包括上侧17,上侧17形成第二空气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空气路径穿过所述运转设备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如图2中所示,当底壁部分4连接于基部14的下方且朝着基部14的下侧16时, 所述底壁4基本上覆盖在基部14的下侧16内形成的中空空间38,由此形成入口管道15, 用于如箭头“I”和“II”所示地通过空气通道11A、12传送空气进入衣物处理机器。此种管道15具有由底壁4限定的下表面15A和由基部14自身通过如下表面限定的上表面15B 所述表面从上方限定形成于基部14下侧16内的中空空间38。如果需要,底部14内的空气通道12可以仅仅是用于允许安放所述衣物处理机器的环境和在所述机器内流通的空气路径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洞。特别地,空气通道12可以与衣物处理空气流动路径(诸如与经过所述滚筒的干燥空气)流体连通。管道15由泵送装置20抽吸从外部获取的空气,用于冷却处在座18A内的冷凝装置19。泵送装置20由容纳在座18B内的电动马达(未示出)提供动力,其中座18B形成在基部14的上侧17内。所述电动马达还对与泵送装置20同轴地设置、且容纳在座18D内的另外的泵送装置(未示出)提供动力,以使得干燥空气流通流经衣物容器6。马达装置处在泵送装置20和用于使得干燥空气流通的那些泵送装置之间。电动马达轴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管道15内的空气流动路径延伸。泵送装置20 (优选地包括离心风扇)设置在基部14的高度上,刚好在位于较低高度的管道15上方延伸,因此,沿着管道15的空气路径由设置在泵送装置20的进气端口和管道15之间的传送器21反转并通向所述高度。传送器21优选地以毛毡(felt)制造,并且设计成当空气反转其路径大约180度而相对于放置所述衣物处理机器的地板增加其高度时降低流动阻力。以此方式,不会负面的影响衣物处理机器的性能,同时能够改善操作设备在基部14上分布的紧凑性。在图6中,详细示出传送器21的构造,以及传送器21至底壁4的附接。传送器21 包括长形的杯状主体22,杯状主体22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23、24,端部23J4分别适于结合至管道15的一部分和泵送装置20的进气端口。所述端部23J4通过壁25A、25B彼此联接,壁25A、25B与基部14配合而在于管道15外侧流动、且经过传送器21进入泵送装置20 内的空气中产生文氏管效应。为此目的,所述传送器21的内部横截面面积从与管道15相关联的传送器进入端口向与泵送装置20相关联的传送器出口端口逐渐增大。因此,在经过传送器21时,空气的压力增加而速度降低。基部14的一部分沈(见图1和幻形成涡形件 3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泵送装置2的进气端口,并且它在端部23、24之间延伸,由此限定用于接收和排放传送器21的空气的两个分离端口。如同从图7中能够看到的,涡形件31由基部14的一部分沈以及盖32形成,盖32通过卡扣配合紧固件33 (图幻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一部分26,由此闭合座18C。尽管在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对于接纳在座18D内的泵送装置也提供有类似的设置来使得干燥空气流通经过衣物容器6。传送器21相对于底壁4垂直地设置,并且借助于弹簧夹27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底壁4,弹簧夹27带有突出部分27A、27B,突出部分27A、27B能够被接纳在形成于底壁4上的狭槽^AJSB内,并被接纳在基部构件30上于与狭槽28A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狭槽^A内。当处在锁定状态时,弹簧夹27的突出部分27A在基部构件30上方延伸,且其突出部分27B在底壁4下方延伸。基部构件30位于在管道15的下表面15A上的底壁4上方。为了将传送器21紧密地密封在管道15的出口部分和泵送装置20的进气端口上,可以在传送器21的边缘上通过二次注射成型工艺(over-inject)形成衬垫,其中,所述边缘与管道15以及限定了泵送装置20的进气端口的所述部分沈的边缘相结合。由泵送装置20抽吸的空气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从泵送装置20离心地输出,并且被引导向冷凝装置19。优选地,冷凝装置19是空气-空气交叉流动型的热交换器。当空气经过冷凝装置时,空气的路径与在管道15内流动的空气相比位于较高的高度上。甚至,空气在管道15内的流动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空气流经冷凝装置19的方向。容纳冷凝装置19 的座18A的形状设置成使从泵送装置20出来的空气扩散至冷凝装置19的整个表面。在图3的基部14的后视剖视图中示出了流经冷凝装置19然后向下朝着底壁4流动的空气路径。流出冷凝装置19的空气被从基部14的所述上侧17引导至下侧16-所述引导借助于在基部14内形成的管道部分或者传送器40来进行,所述管道部分或者传送器 40例如通过将一盖结合至基部14的上侧17来形成。传送器40可以具有与传送器21相同的特征,即它们可以是基本相同的。由管道部分40传送的空气也在其流动方向上反转大约180度,然后被接收于出口管道34内,出口管道34的形成方式类似于入口管道15,即通过由底壁4限定的下表面34A和由基部14自身通过如下表面所限定的上表面34B形成所述表面从上方限制了在基部14下侧16内形成的另外的中空空间38。离开冷凝装置19的用于进入出口管道34的空气路径的另外的视图在图4和图5中示出;在图4中,已经部分地剖开了出口管道34 ;在图5中,已经去除底壁4。出口管道34和进口管道15通过分隔壁 35(图3和图幻分离,并且由分隔壁35基本上紧密地密封,分隔壁35从入口管道15的上表面15B和出口管道34的上表面34B之间的结合区域向下(即朝着底壁4)延伸。上表面 15B、34B和分隔壁35制成为一体,即制作为一个整体,例如通过模制制造成单个构件。如图1、4、5中的箭头“0”所示,出口管道34对来自冷凝装置19的空气进行引导, 使之经过出气通道IlB离开衣物处理机器。由于空气通道12设置在底壁4中,所以从出气通道IlB出来的空气几乎不会影响被吸入到衣物处理机器内的冷却空气的温度。实际上, 设置空气通道12作为唯一的或辅助的进气端口确保了衣物处理机器被提供以条件与所述机器所处环境中的空气相同的空气。图7进一步示出基部14如何能够与传送器21和进一步的盖32、36装配以容纳衣
8物处理机器的运转设备。具体地,盖36优选地通过卡扣装置以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在基部14 的前上部内,以将干燥空气流从冷凝装置19引导至衣物容器6。衣物处理机器的装配操作, 一般是指其运转设备的装配操作,可以被大大简化且更加紧凑。优选地,基部14的上表面15B、34B能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以将沿着基部14 的下侧16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引导至座18A-18F中的至少一个中,以用于冷却的目的,例如对电动马达或热泵回路零部件进行冷却。总而言之,可以说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机器具有有效和可靠的用来从所述机器移除空气/向所述机器供给空气的开口设置。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开口设置,用于使空气流运动而由衣物处理机器产生的噪音能够大大降低,由此使得所述机器既能够在要求低噪音或安静的房间附近布置并在此处运行,又能够在夜间运行。根据本发明,冷凝器型衣物处理机器的性能可以通过改善用于冷却冷凝装置或其零部件的空气气流而得到提高。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衣物处理机器(诸如冷凝器型衣物干燥机和开放回路式衣物干燥机)的空气路径或空气回路,或者能够应用于需要供应或排出空气的洗衣机。特别是,所提出的本发明减少了空气路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的部分中的流动阻力。有利地,根据本发明,这些部分中,通过杯状传送器21实现了气流的有效导引。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处理机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容纳衣物容器(6)和基部部分(14),所述基部(14)包括座(18A-18F),所述座(18A-18F)适于接纳机器运转设备(5),并且进一步提供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在所述基部(14)的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高度上延伸,并且设置有传送器(21、40)用来将所述空气路径从所述两个高度中之一翻转至所述两个高度中的另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运转设备( 包括泵送装置(20),且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包括至少一个进入流体开口(11A、37)以及排出流体开口(IlB),所述传送器(21、40)设置在泵送装置00)与所述至少一个进入流体开口(11A、37)之间或设置在泵送装置00)与所述排出流体开口(IlB)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运转设备( 包括泵送装置(20),且所述传送器设置在所述泵送装置OO)的上游。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基部具有上侧(17)和下侧(16),所述传送器(21、40)适于将空气从所述下侧(16)传送至所述上侧(17),或者将空气从所述上侧(17)传送至所述下侧(16)。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传送器(21、40)具有内部横截面面积,所述内部横截面面积从所述两个高度中之一向另一高度逐渐增加,以产生文丘里效应。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壳体(1)由多个侧壁O)、上壁部分C3)和底壁部分(4)形成,所述传送器Ol、40)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底壁部分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传送器(21、40)借助于夹持装置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所述底壁部分,所述夹持装置能够优选地包括弹簧夹(XT)。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传送器(21、40)包括长形的杯状体部(22),所述杯状体部0 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03、对),所述基部(14)包括在所述端部(23、24)之间延伸的部分06),由此限定两个分离的端口,用于接纳和排出来自传送器(21,40)的空气。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传送器(21、40)包括借助二次注射成型工艺形成的密封装置。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传送器(21、40)以毛毡制造。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壳体(1)由多个侧壁O)、上壁部分C3)和底壁部分(4)形成,所述底壁部分(4)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流体连通的空气通道(1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与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O)的至少一个上的另外的空气通道(11)流体连通。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基部(14)具有在其下侧(16)上形成的中空空间(38),壳体(1)包括底壁G),所述底壁(4)在所述基部(14)下方连接,用于基本上封闭所述中空空间(38),由此形成空气管道(15)。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运转设备( 包括水分冷凝装置(19),且所述至少一个空气流动路径包括使得空气经过所述衣物容器(6)的干燥空气封闭回路,以及用于对所述冷凝装置(19)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开放回路。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机器,其中,所述衣物处理机器是衣物干燥机或洗涤-干燥器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机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机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容纳衣物容器(6)和基部部分(14),所述基部(14)包括座(18A-18F),所述座(18A-18F)适于接纳机器运转设备(5),并且进一步提供至少一个空气路径。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路径在所述基部(14)的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高度上延伸,并且设置有传送器(21、40)用来将所述空气路径从所述两个高度中之一翻转至所述两个高度中的另一个。
文档编号D06F25/00GK102383295SQ2011102443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A·维安, D·帕拉齐, F·帕苏特, R·夸罗尼 申请人: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