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圈绒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195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圈绒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双面圈绒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织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面均具有圈和绒的织物,以及制造该织物所采用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家纺类、装饰类产品,运用了各种丝绒、毛巾织物,可谓五彩缤纷。
其中,绒类制品由于其雍荣华贵的气质和风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相对于双面圈绒织物,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12520. 3公开了一种双面凹凸丝绒,包括由底纬线和底经线交织而成的底织物,以及固结于底纬线、间隔于底经线间的绒经线,其结构要点是绒经线的绒头相邻或者相背地分别位于底织物的两侧面上,形成双面凹凸的丝绒;虽然增强了织物的立体感,但凹面却是露底的。
近年来,随着双梭口织机的进口,也出现了一种单面圈绒织物,可由于进口双梭口圈绒织机价格十分昂贵,因此这种单面圈绒织物也十分昂贵;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810146849. 4公开了一种由地经纱地纬纱组成的二层底织物和在该二层底织物的最外二面起毛圈的毛圈经纱,以及能将二层织物连接在一起的绒经纱交替交织一起形成双层绒织物,经从两层织物中间割开绒经纱然后形成一上一下,面对面,二片一面毛圈一面绒的割绒织物。但这种织物只能是一面丝绒,一面毛圈,不能在同一面同时有丝绒有毛圈。
又如2006年6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上公开的一篇名为《双层绒毛毛巾织物的试织》,其中该绒毛毛巾织物由毛圈、绒毛和底布构成。其毛圈和绒毛是由织物组织和特殊的送经及打纬机构联合作用所形成的。将地经与绒经和毛经分别卷绕在两个织轴上,织造中,地经、毛经均分成上、下两层。上层的地经和毛经与表纬交织成上层织物,并通过特殊的送经机构及长、短打纬运动,使织物上表面形成毛圈;同样,下层的地经和毛经与里纬交织成下层织物,在织物的下表面形成毛圈;绒经则位于两层织物之间,交替与上下层,即表纬和里纬纱交织。织物织造完毕后,经过割绒工序将其分成两幅一面绒毛一面毛巾的织物。这种织物最终也只是一面丝绒一面毛圈,而且,织造这种织物的设备由于只是二个经轴织轴、 毛圈经和绒经送经量不能分开调节,绒毛高度和毛圈的大小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不能构成圈绒同面存在的双面圈绒织物。
而用双面毛巾织物通过挖割剪毛而成的双面圈绒织物,由于要将部分毛圈变成绒毛,需将该部分毛圈剪去5 15%的毛圈经纱原料,浪费很多,还污染环境。而毛经纱在单位长度织造固结点多,则形成的毛圈就相对较少,经剪割而成的绒毛就相对稀少,外观就比较粗糙;而如果毛圈经纱单位长度织造固结点少了,形成的毛圈虽然相对多了,经剪割的绒毛也相应的增多,但绒毛的牢度因织造固结点少又受到影响。因此,这种经剪割的双面圈绒又很难满足市场的高品质需求。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同一面上既有圈又具有绒,并且可以形成图案的双面圈绒织物,以及生产该双面圈绒织物的织造方法和该织造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既能环保生产,又能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由至少一个圈绒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的圈绒单元包括基布经纱、基布纬纱、绒经纱和圈经纱;所述的基布经纱和基布纬纱交织构成基布,所述的绒经纱和圈经纱分别与基布交织,使基布每一侧均具有圈和绒;所有圈绒单元的绒经纱各自独立, 相邻圈绒单元的圈经纱为连续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布纬纱是由基布纬纱一、基布纬纱二、基布纬纱三、基布纬纱四以及基布纬纱五组成;所述的基布经纱是由基布经纱一、基布经纱二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圈绒单元的基布经纱一与基布经纱二在基布纬纱一之前交叉织造,再在基布纬纱二和基布纬纱三之间交叉织造,然后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交叉织造,最后在基布纬纱五之后交叉织造,形成了基布;所述的绒经纱绕过基布纬纱一在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并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绒经纱的两个绒头位于基布的同侧;所述的圈经纱绕过基布纬纱一在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并在基布纬纱三和基布纬纱四之间与基布交织,再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圈形成在绒头相对的一侧。
或者,相邻两圈绒单元相接处的绒经纱在第一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和第二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一,在第二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第一圈绒单元的绒经纱绒头和第二圈绒单元的绒经纱绒头分别位于基布的两侧。
制造本发明双面圈绒织物所采用的方法是织造时,采用由素机龙头形成的上下两层相同的基布,并与圈经纱和绒经纱进行织造;圈经纱经过上层送经调节装置和下层送经调节装置分别参与上层和下层基布的织造,绒经纱经过送绒装置及张力调节补偿装置参与并连结了上层和下层基布的织造;而花机龙头对绒经纱和圈经纱进行提花织造;长打纬、短打纬的起圈打纬装置对圈经纱又进行了起圈织造;最终,经过割绒、拉纬,形成了本发明双面圈绒织物。
具体地,所述上下两层基布是由至少有一个上层七纬下层七纬共十四纬的圈绒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上层织物包括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辅助拉纬纱一、上层基布纬纱一、上层基布纬纱二、上层基布纬纱三、上层基布纬纱四、上层基布纬纱五、上层辅助拉纬纱二、以及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构成;同样,下层织物有下层基布经纱一、 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辅助拉纬纱一、下层基布纬纱一、下层基布纬纱二、下层基布纬纱三、 下层基布纬纱四、下层基布纬纱五、下层辅助拉纬纱二、以及下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构成;当上层织物上侧起毛圈、下侧起绒毛,下层织物上侧起毛圈、下侧起绒毛时,织第一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绒经纱都沉在下面,织第二梭上层基布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织第三梭上层基布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上层圈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四梭上层基布纬纱三时,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五梭上层基布纬纱四时,上层基布经纱二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六梭上层基布纬纱五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七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都沉在下面;这时开始织造下层,上层织物的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在织造第八梭至第十四梭即下层七梭时都一直提在上面,只有绒经纱返到下层织物参与织造,当织造第八梭下层织物的下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绒毛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九梭下层基布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二、 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梭下层基布纬纱二时, 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一梭下层基布纬纱三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二梭下层基布纬纱四时,下层基布经纱一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十三梭下层基布纬纱五时,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毛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四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绒经纱沉在下面,至此上下层共十四梭的圈绒单元织造结束,进行下一轮循环。
而当需要上层织物上侧起绒毛、下侧起毛圈,下层织物上侧起绒毛、下侧起毛圈时,织第一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绒经纱提在上面,织第二梭上层基布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三梭上层基布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四梭上层基布纬纱三时,上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五梭上层基布纬纱四时,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都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沉在下面, 当织造第六梭上层基布纬纱五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往上提,而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绒经纱均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七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二时,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均沉在下面;这时开始织造下层,上层织物的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在织造第八梭至第十四梭即下层七梭时都一直提在上面,只有绒经纱返到下层参与织造,当织造第八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一、 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及绒经纱都往上提,当织造第九梭下层基布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梭下层基布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一梭下层基布纬纱三时,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二梭下层基布纬纱四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和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三梭下层基布纬纱五时,下层基布经纱二往上提,而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绒经纱均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四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经纱均往上提;至此,上下层共十四梭一个单元织造结束,进行下轮循环。
绒经纱从上层织到下层,再从下层织到上层,如此往复循环;最后,经过割绒,便在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成为丝绒绒头,而这种丝绒的绒头,在织造过程中凡是在上层辅助拉纬纱的上侧,或下层辅助拉纬纱的下侧的;则经过拉纬,这部分的绒头就会被拉纬拉到上层的上侧或下层的下侧,而这种丝绒绒头在织造过程中,凡是在上上层辅助拉纬纱的下侧,或下层辅助拉纬纱的上侧的,则虽经过拉纬,这部分的绒头则不受拉纬的影响,则仍留在原位, 这样就有了双面都有绒头的绒布。凡是需要本来是上层上侧有绒、下侧有圈,下一步要变成上侧有圈、下侧有绒,只要按照如前所述的织造方法变换一下即可。如此一来,就可以任选圈和绒形成图案。
更进一步地,在上层织物第七梭织造时,第一梭、第二梭、第三梭、第七梭为正常长打纬,以及织造下层的第八梭、第九梭、第十梭、第十四梭一样正常长打纬,为绒经纱正常运动、正常打纬着,而上层的第四梭、第五梭,下层的第十一梭、第十二梭为短打纬,他们在起着毛巾织造机构中起毛圈的前期准备工作,与织口留有一定的距离、为毛圈经纱起毛圈准备着,而当上层第六梭、下层第十三梭突然长打纬时,上层毛圈经纱在上层基布经纱与上层基布纬纱三四五的夹持下,下层圈经纱在下层基布经纱与下层基布纬纱三四五的夹持下, 经过长打纬,并且经过毛圈经纱经送经机构对毛圈经纱的无张力送经,毛圈经纱就在基布上弓出,引起了毛圈。而需要说明的是,短打纬、长打纬时绒经纱都不会引起毛圈的作用,一是因为绒经纱避开了上层基本纬纱三四五,下层基本纬纱三四五的夹持,二是绒经纱经送经机构张力补偿棍张力补偿的作用,当上层第六梭长打纬,下层长打纬第十三梭时,绒经张力棍起着张力作用;因此,绒经不会引起毛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同一层基布上二面都固结有绒毛和绒圈的机织织物,其圈经纱和绒经纱在基布面上组成了各种大小花型和图案的双面圈绒机织织物,由于该织物只有一层基布,因此柔软而舒适,而绒的雍荣华贵,圈的储水吸湿,圈绒图案的粗犷豪放,使该织物风格独特、形式丰富,并且结构紧凑,是进口织机的单面圈绒和双面毛巾通过挖割而成的双面圈绒难以达到的。特别适宜于新潮的家纺寝装,装饰是一款纺织新品。 而且,本发明的双面圈绒织物,可以是大提花的双面圈绒织物,并不需要因大提花送绒量不一的庞大的绒经筒子架和送毛圈经量不一的宠大的毛圈经筒子架;在普通绒织机上改造即可,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其它大小提花丝绒织机毛巾织机包括进口的圈绒织机所难以达到的。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结构的具体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5结构的具体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同一组圈绒的第一种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同一组圈绒的第二种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同一组圈绒因图案需要由第一种组织结构变换成第二种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同一组圈绒因图案需要由第二种组织结构变换成第一种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示意图。
图11是织造本发明双面圈绒织物的织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J1为基布经纱一,J2为基布经纱二,R为绒经纱,Q为圈经纱,Q1为上层圈经纱,Q2为下层圈经纱,W1为辅助拉纬一,W7为辅助拉纬二,W2为基布纬纱一,W3为基布纬纱二,W4为基布纬纱三,W5为基布纬纱四,W6为基布纬纱五,1为圈经纱衬子,2为绒经纱衬子, 3为地经衬子,4为圈经纱张力调节补偿装置一,5为圈经纱张力调节补偿装置二,6为绒经纱送绒装置,6-1为绒经纱张力调节补偿装置,7为花机龙头,8为素机龙头,9为起圈打纬装置,10为绒、11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示意图。而图4是本发明的后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为在同一层基布上二面都固结有绒和圈的机织物,即基布的每一侧均形成圈11和绒10, 所谓的圈11即圈经纱Q露出基布的部分,而所谓的绒即绒经纱R露出基布的部分,由于基布的每一侧均具有圈11和绒10,因此,圈11和绒10的交替就能够在本发明的上形成各种图案,如图所示,10为绒,11为圈,形成如图所示的图案。
如图2和图5所示,分别是图1的A-A剖视图和图4的B-B剖视图,图中,中间为基布,基布两侧均有圈11和绒10。绒10所在的基布背面一定是圈11,而圈11所在的基布背面一定是绒10 ;并且,同一侧基布上的绒10和圈11交替排列。
如图3和图6所示,分别是图2的结构的具体放大图以及图5的结构的具体放大图。
图3所示的,是织物的上侧从左至右是从绒10到圈11,织物的下侧,从左到右是从圈11到绒10 ;而图6所示的,是织物的上侧从左至右是从圈11到绒10,织物的下侧,从左至右是从绒10到圈11。
图7是本发明一种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示意图。图7所示的是上层织物,上侧是圈11,下侧是绒10,下层织物的上侧是圈11,下侧是绒10的一种组织结构,图中上层织物的基布经纱一 J1和基布经纱二 J2与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 W2,基布纬纱二 W3,基布纬纱三 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W6交织构成上层基布,而上层圈经纱A也与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 W2,基布纬纱二 W3,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W6交织,而绒经纱R不但与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 W2,基布纬纱二 W3,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 W6交织,还根据图案要求避开参与了与上层辅助拉纬纱一 W1和上层辅助拉纬二 W7进行了交织,通过割绒拉纬构成了上侧是圈下侧是绒的上层织物,而图中下层织物的基布经纱一 Λ、 基布经纱二 J2与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 W2,基布纬纱二 W3,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 基布纬纱五W6交织构成下层基布,而下层圈经纱( 也与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 W2,基布纬纱二 W3,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W6交织,而绒经纱R在参与了上层织物交织后又返到下层织物参与交织,根据组织结构下层织物上侧是圈下侧是绒的要求,不但参与了与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一W2,基布纬纱二W3,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评6交织,也还参与了与下层织物的辅助拉纬一W1,辅助拉纬二 W7的交织,通过割绒拉纬从而构成了上侧是圈下侧是绒的下层织物。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上层织物的毛圈和下层织物的毛圈分别是因为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为短打纬,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五W6为长打纬,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W6三根基布纬纱将上层圈经纱%夹持打纬而成上层毛圈,而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为短打纬,下层的基布纬纱五W6为长打纬,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基布纬纱五W6三根基布纬纱将下层织物的下层圈经纱%夹持打纬而成下层毛圈,再需说明的是,由于绒经纱R是因参与上层织造又参与下层织造如此往返,当绒经纱R从上层织物与下层织物中间用割刀割开时,在二层织物中间形成绒毛,而绒经纱R因为如上所述,避开了在上层织造时与上层织物的辅助拉纬一 W1,辅助拉纬二 W7的织造。因此当将上层织物的辅助拉纬一 W1,辅助拉纬二 W7拉掉时,绒经纱R不受影响仍留在上层织物的下侧。而绒经纱R因参与了并与下层织物的辅助拉纬一 W1, 辅助拉纬二 W7交织织造,因此当将下层织物的辅助拉纬一 W1,辅助拉纬二 W7拉掉时,绒毛R 就被拉到了下层织物的下侧。
再进一步的说明,绒经纱R在经过长打纬,短打纬时不会象圈经纱Q那样会形成毛圈,一是因为绒经纱R没有被上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三W4、基布纬纱四W5夹持,二是因为在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的基布纬纱五W6长打纬时,绒经纱R在张力补偿器张力补偿下,有一定张力,不象圈经纱Q那样无张力,因此形不成毛圈。
我们按照上述,制成表1,将织造方法作更为详细清晰的说明,图7的织造情况。
表1上层织物上侧为圈、下侧为绒,下层织物上侧为圈,下侧为绒时的织法
权利要求
1.双面圈绒织物,其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一一个圈绒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的圈绒单元包括基布经纱、基布纬纱、绒经纱和圈经纱;所述的基布经纱和基布纬纱交织构成基布,所述的绒经纱和圈经纱分别与基布交织,使基布每一侧均具有圈11和绒10 ;所有圈绒单元的绒经纱各自独立,相邻圈绒单元的圈经纱为连续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圈绒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纬纱是由基布纬纱一、基布纬纱二、基布纬纱三、基布纬纱四以及基布纬纱五组成。所述的基布经纱是由基布经纱一、基布经纱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圈绒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绒单元的基布经纱一与基布经纱二在基布纬纱一之前交叉织造,再在基布纬纱二和基布纬纱三之间交叉织造,然后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交叉织造,,最后在基布纬纱五之后交叉织造,形成了基布;所述的绒经纱绕过基布纬纱一在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并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绒经纱的两个绒头位于基布的同侧;所述的圈经纱绕过基布纬纱一在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并在基布纬纱三和基布纬纱四之间与基布交织,再在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圈形成在绒头相对的一侧。或者,相邻两圈绒单元相接处的绒经纱在第一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四和基布纬纱五之间与基布交织后,绕过基布纬纱五和第二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一,在第二圈绒单元的基布纬纱一和基布纬纱二之间与基布交织;第一圈绒单元的绒经纱绒头和第二圈绒单元的绒经纱绒头分别位于基布的两侧。
4.制造本发明权利要求1双面圈绒织物所采用的方法是织造时,采用由素机龙头形成的上下两层相同的基布,并与圈经纱和绒经纱进行织造;圈经纱经过上层送经调节装置和下层送经调节装置分别参与上层和下层基布的织造,绒经纱经过送绒装置及张力调节补偿装置参与并连结了上层和下层基布的织造;而花机龙头对绒经纱和圈经纱进行提花织造;长打纬、短打纬的起圈打纬装置对圈经纱又进行了起圈织造;最终,经过割绒、拉纬,形成了本发明双面圈绒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本发明权利要求1双面圈绒织物所采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基布是由至少有一个上层七纬下层七纬共十四纬的圈绒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上层织物包括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辅助拉纬纱一、上层基布纬纱一、上层基布纬纱二、上层基布纬纱三、上层基布纬纱四、上层基布纬纱五、上层辅助拉纬纱二、以及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构成;同样,下层织物有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辅助拉纬纱一、下层基布纬纱一、下层基布纬纱二、下层基布纬纱三、下层基布纬纱四、下层基布纬纱五、下层辅助拉纬纱二、以及下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构成;当上层织物上侧起毛圈、下侧起绒毛,下层织物上侧起毛圈、下侧起绒毛时,织第一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绒经纱都沉在下面,织第二梭上层基布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织第三梭上层基布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和上层圈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四梭上层基布纬纱三时,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往上提, 上层基布经纱一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五梭上层基布纬纱四时,上层基布经纱二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六梭上层基布纬纱五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七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都沉在下面; 这时开始织造下层,上层织物的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在织造第八梭至第十四梭即下层七梭时都一直提在上面,只有绒经纱返到下层织物参与织造,当织造第八梭下层织物的下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绒毛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九梭下层基布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梭下层基布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一梭下层基布纬纱三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二梭下层基布纬纱四时,下层基布经纱一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十三梭下层基布纬纱五时,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毛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四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一、 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绒经纱沉在下面,至此上下层共十四梭的圈绒单元织造结束,进行下一轮循环。而当需要上层织物上侧起绒毛、下侧起毛圈,下层织物上侧起绒毛、下侧起毛圈时,织第一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绒经纱提在上面,织第二梭上层基布纬纱一时,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三梭上层基布纬纱二时,上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四梭上层基布纬纱三时,上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五梭上层基布纬纱四时,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和绒经纱都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六梭上层基布纬纱五时,上层基布经纱一往上提,而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绒经纱均沉在下面,当织造第七梭上层辅助拉纬纱二时,绒经纱往上提,上层基布经纱一、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均沉在下面;这时开始织造下层,上层织物的上层基布经纱一、 上层基布经纱二、上层圈经纱在织造第八梭至第十四梭即下层七梭时都一直提在上面,只有绒经纱返到下层参与织造,当织造第八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及绒经纱都往上提,当织造第九梭下层基布纬纱一时,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梭下层基布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二、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一梭下层基布纬纱三时,下层基布经纱一、绒经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二梭下层基布纬纱四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和绒经纱往上提,下层基布经纱二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三梭下层基布纬纱五时,下层基布经纱二往上提,而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圈经纱、绒经纱均沉在下面,当织造第十四梭下层辅助拉纬纱二时,下层基布经纱一、下层基布经纱二、下层圈经纱、绒经纱均往上提;至此,上下层共十四梭一个单元织造结束,进行下轮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本发明权利要求1双面圈绒织物所采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织物第七梭织造时,第一梭、第二梭、第三梭、第七梭为正常长打纬,以及织造下层的第八梭、第九梭、第十梭、第十四梭一样正常长打纬,而上层的第四梭、第五梭,下层的第十一梭、第十二梭为短打纬;而当上层第六梭、下层第十三梭突然长打纬时,上层毛圈经纱在上层基布经纱与上层基布纬纱三四五的夹持下,下层圈经纱在下层基布经纱与下层基布纬纱三四五的夹持下,经过长打纬,并且经过毛圈经纱经送经机构对毛圈经纱的无张力送经,毛圈经纱就在基布上弓出,引起了毛圈。
全文摘要
双面圈绒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和所采用的设备属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织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面均具有圈和绒的织物,以及制造该织物所采用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同一面上既有圈又具有绒,并且可以形成图案的双面圈绒织物,以及生产该双面圈绒织物的织造方法和该织造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既能环保生产,又能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是由至少一个圈绒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的圈绒单元包括基布经纱、基布纬纱、绒经纱和圈经纱;所述的基布经纱和基布纬纱交织构成基布,所述的绒经纱和圈经纱分别与基布交织,使基布每一侧均具有圈和绒;所有圈绒单元的绒经纱各自独立,相邻圈绒单元的圈经纱为连续的。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2534950SQ2011103853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冯玉, 张士龙, 李笑薇, 杨永发, 田喜梅, 田驰, 郑晓霞, 陆建华 申请人:杨永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