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65830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麻面料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
工方法。
背景技术
麻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过去在衣着、家用方面,麻制品占有相当的比重。近年来由于原麻价格的飞涨,使麻织物在国内市场上几乎绝迹。随着消费者对衣着材料的爱好从细密型转向粗犷型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麻织物正是这样的理想材料。而降低售价,进一步改善其服用性能,增加花色品种,是麻织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仿麻面料应运而生。 仿麻面料大多采用麻型涤纶(不论长丝和短纤)和其他纤维,如棉、毛等做成混纺织物,获得较好麻型感。也可用纯仿麻涤纶纺制麻型织物。纺制麻型长丝时,大多采用两根不同纤度、不同收缩性能的丝,在同一超喂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经加捻后融结在一起就成为具有麻样滑爽感的仿麻长丝;或将两根以上纤维同时牵引,其中一根超喂,且无规间隔地绕在芯丝上,形成粗节状致密结构,从而使纤维具有麻样感。仿麻涤纶短纤维工艺,一般改变其截面形状制成多角形丝,纤维就具有麻样的手感和蓬松感。经典产品有吸水性仿麻涤纶,该产品是在纺丝熔体中添加一些造孔剂,然后在丝束的后处理过程中,在大于180°C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再从纤维中除去造孔剂而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纤维,制得吸水性仿麻涤纶。仿麻面料对原料性能要求比较苛刻,同时为了获得较好仿麻效果,需要较多加工工序,同时传统纺纱工艺中最终制造出来的织物强度有限,而且从原料到最终产品所花费工期长,因此拓宽仿麻面料原料范围,并尽量减少其加工工序,可解决仿麻面料发展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设计一种新型仿麻面料加工方法,操作工艺流程短,织物强度高,具有较高应用前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将纺粘非织造布切割成布条后卷绕成筒状结构,然后再进行如下加工工艺流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纺粘非织造布切割成布条后卷绕成筒状结构,然后再进行如下加工工艺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克重为20— 1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经布匹分条机切割成的布条宽度为2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后布条的捻度为50— 200捻/米。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折纱为将布条沿其宽度方向经10-50次打折后,形成的宽度为2_ — 5_的对折纱。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中,经向编织密度为6-15根/英寸。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中,纬向编织密度为6-15根/英寸,采用平纹交织或斜纹交织。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综穿筘工序中,钢筘为6-15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温度为110-120°C,定型时间为20-5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条卷绕成筒状结构的工艺参数为卷绕速度为20m/min,筒子卷绕半径为2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属于纺织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将纺粘非织造布切割成布条后卷绕成筒状结构,经向经加捻或打折→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纬向经加捻或打折→定型→倒筒,将经向纬向按照一定的编织密度进行织造,其中,纺粘非织造布为克重为20—100g/m2的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经布匹分条机切割为宽度为20mm-100mm的布条;加捻后布条的捻度为50—200捻/米;打折纱宽度为2mm-5mm;穿综穿筘时钢筘为6-15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纺粘面料加工方法工序少,成本低,节能环保,面料风格粗旷,制得的面料可用作装饰面料等。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2899777SQ2012104287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才前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