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482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纤维技术领域,涉及聚酰亚胺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纤维又称酮酐类酰亚胺共聚纤维,是耐热纤维的一种,在30(TC下暴露100小时,强度保持率为50%,延伸度降低5% 10%,暴露250小时,其强度保持率为45%,275°C下尺寸稳定性优良,不熔融,玻璃化温度315°C,分解时只放出非常少的有害气体,绝缘性、绝热性、隔音性良好。随着化学纤维技术的发展,聚酰亚胺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装饰材料、宇航服、救生用品、急救设施、帘布和防护服等领域,工业上可做高温气体滤材、腐蚀性化学药品的滤材、电缆和电线的绝缘材料、复合材料增强剂及抗辐射材料,其织物也可用于密封材料、车辆结构材料等。公知的聚酰亚胺纤维的截面为圆形结构,由于聚酰亚胺聚合物分子规则有序的取向结构使得纤维表面非常光滑,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缺少横向连接,纤维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也很小,同时,纤维表面光滑且活性低,不易与树脂浸润,致使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的界面性能差,界面剪切强度不高,过滤性能较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然而,通过检索,并未发现提高聚酰亚胺纤维比表面积和过滤性能的技术方案,只是在相关PTT纤维领域,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三叶形远红外陶粒PTT纤维[申请号200920067777. 4],该纤维采用PTT新材料与远红外陶粒,由远红外陶粒与PTT切片共混后经三叶形喷丝板熔融纺丝制得,远红外陶粒的质量分数为1_10%,喷丝板为三叶形喷丝板,所述的纤维横截面为三叶形,所述的纤维长宽比为5:1。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PTT纤维具有较好的比表面积和过滤性能,具有渗透性好,透气性佳,固体粒子捕捉能力强等优点,同时有利于降低风压和减少能耗,对聚酰亚胺纤维截面结构的技术改进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聚酰亚胺纤维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提高其过滤性能,又能降低风压,减少能耗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截面为三叶形结构,在三叶形结构的每个叶片顶端均设有平滑的过渡圆弧。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进而改善其过滤性能,降低风压和能耗,过渡圆弧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同时使其外形美观。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中,所述的三叶形结构由具有三叶形喷丝孔的喷丝板纺制而成。[0008]作为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中,所述的各个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各不相同。作为另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中,所述的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各个叶片的长宽比为5:1-3:1之间。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中,所述的纤维的旦数为O. 5-2. 5 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弹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既能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提高其过滤性能,又能降低风压和减少能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1、叶片2、过渡圆弧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包括截面为三叶形结构的本体I,三叶形结构由具有三叶形喷丝孔的喷丝板纺制而成,在三叶形结构的每个叶片2顶端均设有平滑的过渡圆弧3,各个叶片2的长度和宽度各不相同,纤维的旦数为O. 5-2. 5旦。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各个叶片2的长宽比为4:1。其余均与实施例1类同,本文不作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叶片2、过渡圆弧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I)的截面为三叶形结构,在三叶形结构的每个叶片(2)顶端均设有平滑的过渡圆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叶形结构由具有三叶形喷丝孔的喷丝板纺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叶片(2)的长度和宽度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各个叶片(2)的长宽比为5:1-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的旦数为O. 5-2. 5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纤维技术领域,涉及聚酰亚胺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它解决了现有聚酰亚胺纤维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小,过滤性能差,能耗大等技术问题。本三叶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截面为三叶形结构,在三叶形结构的每个叶片顶端均设有平滑的过渡圆弧。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弹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既能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提高其过滤性能,又能降低风压和减少能耗等优点。
文档编号D01D5/253GK202865402SQ2012204451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毛伟如, 周为民, 张培杰, 许建南, 汤宇峰, 金盛, 李梅宏, 吴意健, 盛小平, 徐 明, 朱建新, 戴志成, 吴午大, 杭海飙 申请人:常州纺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