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0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纱机部件,尤其是一种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
背景技术
[0002]粗纱机,是把纤维条制成粗纱的纺纱机器。粗纱机是纺织工业必不可少的机械,粗 纱机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拈,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 方便的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它包括吸风口底 板、吸风口、吸风口后挡板、接管与上安装板,在吸风口的前端部连接有接管,在吸风口内对 应接管后端部左、右两侧位置设有所述的吸风口后挡板,两块吸风口后挡板之间的宽度在 从前向后方向上呈宽度逐渐增大设置,在吸风口的底面板下表面上固定有所述的吸风口底 板,在吸风口尾端部位置的顶面板上固定有所述的上安装板。[0005]所述吸风口的后端部宽度为20(T250mm。[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与使用方便等优点。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如图所示,该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它包括吸风口底板1、吸风口 2、吸风口后挡 板3、接管4与上安装板5,在吸风口 2的前端部连接有接管4,在吸风口 2内对应接管4后 端部左、右两侧位置设有所述的吸风口后挡板3,两块吸风口后挡板3之间的宽度在从前向 后方向上呈宽度逐渐增大设置,在吸风口 2的底面板下表面上固定有所述的吸风口底板1, 在吸风口 2尾端部位置的顶面板上固定有所述的上安装板5。[0012]所述吸风口 2的后端部宽度为20(T250mm。[0013]本实用新型中,吸风口底板I由Q235无缝管制成,吸风口 2、吸风口后挡板3、接管 4与上安装板5均由Q235冷轧板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其特征是它包括吸风口底板(I)、吸风口(2)、吸风口后挡板(3)、接管(4)与上安装板(5),在吸风口(2)的前端部连接有接管(4),在吸风口(2) 内对应接管(4)后端部左、右两侧位置设有所述的吸风口后挡板(3),两块吸风口后挡板(3)之间的宽度在从前向后方向上呈宽度逐渐增大设置,在吸风口(2)的底面板下表面上固定有所述的吸风口底板(1),在吸风口(2)尾端部位置的顶面板上固定有所述的上安装板 (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其特征是所述吸风口(2)的后端部宽度为200 2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纱机的吸风口结合件,它包括吸风口底板、吸风口、吸风口后挡板、接管与上安装板,在吸风口的前端部连接有接管,在吸风口内对应接管后端部左、右两侧位置设有所述的吸风口后挡板,两块吸风口后挡板之间的宽度在从前向后方向上呈宽度逐渐增大设置,在吸风口的底面板下表面上固定有所述的吸风口底板,在吸风口尾端部位置的顶面板上固定有所述的上安装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与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D01H11/00GK202881520SQ2012205898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许元红 申请人:无锡市新康纺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