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所述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电气元件包括按钮、断纱感应器、沉纱电磁铁、落筒电磁铁、抬升电磁铁、电源和PLC,所述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包括插头和一根七芯连接线,所述按钮、断纱感应器、沉纱电磁铁、落筒电磁铁和抬升电磁铁通过插头和一根七芯连接线连接到电源和PLC。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提高接线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属于纺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1,转杯纺纱机的中段有二十节,每一节有二十锭,每一锭需要接线的电气元件包括按钮101、断纱感应器102、沉纱电磁铁103、落筒电磁铁104和抬升电磁铁105,其中按钮101和断纱感应器102属于输入信号,沉纱电磁铁103、落筒电磁铁104和抬升电磁铁105属于输出信号,按钮101、断纱感应器102、沉纱电磁铁103、落筒电磁铁104和抬升电磁铁105均需要与电源106和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7相连。
[0003]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中段的接线结构是每一个电气元件单独用一根线接到电源106和PLC107,现有的接线结构包括插头20、按钮连接线21、断纱感应器连接线22、沉纱电磁铁连接线23、落筒电磁铁连接线24和抬升电磁铁连接线25。插头20包括插头本体201和十一根引线,十一根引线固定在插头本体201上,且每根引线的两端均延伸出插头本体201。十一根引线包括按钮24V线1、按钮信号线2、断纱感应器OV线3、断纱感应器24V线
4、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沉纱电磁铁OV线6、沉纱电磁 铁信号线7、落筒电磁铁OV线8、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抬升电磁铁OV线10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其中:按钮24V线I的一端和按钮信号线2的一端均与按钮101相连;断纱感应器OV线3的一端、断纱感应器24V线4的一端和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的一端均与断纱感应器102相连;沉纱电磁铁OV线6的一端和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的一端均与沉纱电磁铁103相连;落筒电磁铁OV线8的一端和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的一端均与落筒电磁铁104相连;抬升电磁铁OV线10的一端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的一端均与抬升电磁铁105相连。
[0004]按钮连接线21为两芯线,其中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按钮24V线I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24V端相连,另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按钮信号线2的另一端和PLC107的输入端相连。断纱感应器连接线22为三芯线,其中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断纱感应器OV线3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OV端相连,另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断纱感应器24V线4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24V端相连,剩余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的另一端和PLC107的输入端相连。沉纱电磁铁连接线23为两芯线,其中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沉纱电磁铁OV线6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OV端相连,另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的另一端和PLC107的输出端相连。落筒电磁铁连接线24为两芯线,其中一芯的两端分别与落筒电磁铁OV线8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OV端之间,另一芯的两端分别与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的另一端和PLC107的输出端相连。抬升电磁铁连接线25为两芯线,其中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抬升电磁铁OV线10的另一端和电源106的OV端相连,另一芯的两端分别与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的另一端和PLC107的输出端相连。
[0005]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中段的接线结构中,按钮连接线21、沉纱电磁铁连接线23、落筒电磁铁连接线24和抬升电磁铁连接线25均采用2X0.3mm2铜芯线,断纱感应器连接线22采用3X0.3mm2铜芯线,总芯数为11。通过这些连接线将按钮的信号线2和断纱感应器的信号线5接到PLC107的输入端的对应点上,将按钮24V线I和断纱感应器24V线4接到电源106的24V端上,将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接到PLC107的输出端的对应点上,将沉纱电磁铁OV线6、落筒电磁铁OV线8和抬升电磁铁OV线10接到电源106的OV端上。
[0006]由于转杯纺纱机的中段有二十节,每一节有二十锭,每一锭都需要按钮连接线21、断纱感应器连接线22、沉纱电磁铁连接线23、落筒电磁铁连接线24和抬升电磁铁连接线25,各连接线的根数多,工作量大,容易接错,需要接线工特别细心,给后期的维护检修带来不便。而且显得比较乱,影响美观。在转杯纺纱机中段的接线过程中,要接的线特别多,这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而且线多相应的成本也就增加,为了降低成本,也给后期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方便,需要对接线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接线结构中连接线根数多、接线复杂、效率低和维护检修不便的问题。
[0008]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所述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电气元件包括按钮、断纱感应器、沉纱电磁铁、落筒电磁铁、抬升电磁铁、电源和PLC,所述接线结构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十一根引线,所述十一根引线固定在所述插头本体上,且每根引线的两端均延伸出插头本体,所述十一根引线包括按钮24V线、按钮信号线、断纱感应器OV线、断纱感应器24V线、断纱感应器信号线、沉纱电磁铁OV线、沉纱电磁铁信号线、落筒电磁铁OV线、落筒电磁铁信号线、抬升电磁铁OV线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其中:所述按钮24V线的一端和所述按钮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按钮相连,所述断纱感应器OV线的一端、所述断纱感应器24V线的一端和所述断纱感应器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断纱感应器相连,所述沉纱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沉纱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沉纱电磁铁相连,所述落筒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落筒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落筒电磁铁相连,所述抬升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抬升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抬升电磁铁相连。
[0009]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一根七芯连接线,所述七芯连接线的七芯分别为电源24V线、电源OV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和第五信号线,其中:
[0010]所述电源24V线的一端连接按钮24V线的另一端和断纱感应器24V线的另一端,该电源24V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24V端;
[0011]所述电源OV线的一端连接断纱感应器OV线的另一端、沉纱电磁铁OV线的另一端、落筒电磁铁OV线的另一端和抬升电磁铁OV线另一端,该电源OV线另一端连接电源的
OV立而;
[0012]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按钮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一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入端;
[0013]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断纱感应器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二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入端;
[0014]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沉纱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三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0015]所述第四信号线的一端连接落筒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四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0016]所述第五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抬升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五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0017]上述的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其中,所述七芯连接线采用七根标称截面范围在0.1mm2至1.0mm2的铜芯线。
[0018]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根多彩的七芯连接线代替传统的按钮连接线、断纱感应器连接线、沉纱电磁铁连接线、落筒电磁铁连接线和抬升电磁铁连接线,简化接线结构,使线路变得简单,有效降低接线成本,采用多彩铜芯线,可以方便区分,接线时不宜接错,提高接线工作效率,且方便维护检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技术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需要接线的电气元件包括按钮101、断纱感应器102、沉纱电磁铁103、落筒电磁铁104、抬升电磁铁105、电源106和PLC107。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包括插头20和一根七芯连接线26。
[0023]插头20包括插头本体201和十一根引线,十一根引线固定在插头本体201上,且每根引线的两端均延伸出插头本体201。十一根引线包括按钮24V线1、按钮信号线2、断纱感应器OV线3、断纱感应器24V线4、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沉纱电磁铁OV线6、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落筒电磁铁OV线8、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抬升电磁铁OV线10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按钮24V线I的一端和按钮信号线2的一端均与按钮101相连;断纱感应器OV线3的一端、断纱感应器24V线4的一端和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的一端均与断纱感应器102相连;沉纱电磁铁OV线6的一端和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的一端均与沉纱电磁铁103相连;落筒电磁铁OV线8的一端和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的一端均与落筒电磁铁104相连;抬升电磁铁OV线10的一端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的一端均与抬升电磁铁105相连。
[0024]七芯连接线26的七芯分别为电源24V线12、电源OV线13、第一信号线14、第二信号线15、第三信号线16、第四信号线17和第五信号线18。电源24V线12的一端连接按钮24V线I的另一端和断纱感应器24V线4的另一端,该电源24V线1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106的24V端;电源OV线13的一端连接断纱感应器OV线3的另一端、沉纱电磁铁OV线6的另一端、落筒电磁铁OV线8的另一端和抬升电磁铁OV线10另一端,该电源OV线13另一端连接电源106的OV端;第一信号线14的一端连接按钮信号线2的另一端,该第一信号线14的另一端连接PLC107的输入端;第二信号线15的一端连接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的另一端,该第二信号线15的另一端连接PLC107的输入端;第三信号线16的一端连接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的另一端,该第三信号线16的另一端连接PLC107的输出端;第四信号线17的一端连接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的另一端,该第四信号线17的另一端连接PLC107的输出端;第五信号线18的一端连接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的另一端,该第五信号线18的另一端连接PLC107的输出端。[0025]优选的,七芯连接线26采用七根标称截面范围在0.1mm2至1.0mm2的铜芯线。
[0026]本实施例中,插头20上的^^一根弓丨线中,按钮24V线I和断纱感应器24V线4共用一根电源24V线12连接到电源106的24V端;断纱感应器OV线3、沉纱电磁铁OV线6、落筒电磁铁OV线8和抬升电磁铁OV线10共用一根电源OV线13连接到电源106的OV端;按钮信号线2通过第一信号线14连接到PLC107的输入端的对应点上;断纱感应器信号线5通过第二信号线15连接到PLC107的输入端的对应点上;沉纱电磁铁信号线7通过第三信号线16连接到PLC107的输出端的对应点上;落筒电磁铁信号线9通过第四信号线17连接到PLC107的输出端的对应点上;抬升电磁铁信号线11通过第五信号线18连接到PLC107的输出端的对应点上。以一根七芯连接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五根连接线,有效降低接线成本,且七芯连接线的七芯采用不同颜色组成,方便识别,可以避免接错,提高接线工作效率。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采用一根多彩的七芯连接线代替传统的按钮连接线、断纱感应器连接线、沉纱电磁铁连接线、落筒电磁铁连接线和抬升电磁铁连接线,简化接线结构,使线路变得简单,有效降低接线成本,采用多彩铜芯线,可以方便区分,接线时不宜接错,提高接线工作效率,且方便维护检修。
[0028]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所述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电气元件包括按钮、断纱感应器、沉纱电磁铁、落筒电磁铁、抬升电磁铁、电源和PLC,所述接线结构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十一根引线,所述十一根引线固定在所述插头本体上,且每根引线的两端均延伸出插头本体,所述十一根弓I线包括按钮24V线、按钮信号线、断纱感应器OV线、断纱感应器24V线、断纱感应器信号线、沉纱电磁铁OV线、沉纱电磁铁信号线、落筒电磁铁OV线、落筒电磁铁信号线、抬升电磁铁OV线和抬升电磁铁信号线,其中:所述按钮24V线的一端和所述按钮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按钮相连,所述断纱感应器OV线的一端、所述断纱感应器24V线的一端和所述断纱感应器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断纱感应器相连,所述沉纱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沉纱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沉纱电磁铁相连,所述落筒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落筒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落筒电磁铁相连,所述抬升电磁铁OV线的一端和所述抬升电磁铁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抬升电磁铁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一根七芯连接线,所述七芯连接线的七芯分别为电源24V线、电源OV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第四信号线和第五信号线,其中: 所述电源24V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钮24V线的另一端和所述断纱感应器24V线的另一端,该电源24V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24V端; 所述电源OV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断纱感应器OV线的另一端、所述沉纱电磁铁OV线的另一端、所述落筒电磁铁OV线的另一端和所述抬升电磁铁OV线另一端,该电源OV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OV端; 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钮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一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断纱感应器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二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入端; 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沉纱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三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所述第四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落筒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四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所述第五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抬升电磁铁信号线的另一端,该第五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的中段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七芯连接线采用七根标称截面范围在0.1mm2至1.0mm2的铜芯线。
【文档编号】D01H4/44GK203411685SQ20132044902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安华锋, 刘延华 申请人:上海淳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