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206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回收缸回收废淡碱,在回收缸底部设置过滤网进行简单过滤去除大颗粒物,回收缸设置出料管连接过渡缸,过渡缸连接着总出管,回收缸两侧设置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过渡缸连接在第一溢流缸上,防止回收缸和过渡缸溢出,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均连接在总出管上,总出管连接着出料泵将废淡碱输送到下一厂房,同时在回收缸内顶部设置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感应到液位满了,便打开溢流管的电控阀门开始溢流同时打开出料泵开始工作吸料;本装置简单易操作,可以很有效的转移过渡碱液,配合另一工序的操作,并且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生产中。
【专利说明】-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淡碱的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丝光是一种能从本质上改变针织物特性的加工工序,通常是指棉织品(棉纱、棉 布)在张力状态下,用烧浓碱溶液处理,以获得像丝一样光泽,并增进染色均匀性和得色量, 在洗可穿整理后保留较高的抗张强度性能,获得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对强力、延伸度和弹性 等物理机械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丝光用废碱 需进行回收再利用,本厂区各个厂房相隔较远,丝光用的废碱需先进行回收之后再进行处 理供其他工序使用,而目前的回收利用装置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 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根据厂区实际情况结合生产 的需要设置回收缸、过渡缸、溢流缸等配合使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缸,回 收缸设置在地面下;所述回收缸右侧底部连接有进料管,回收缸顶部左侧设置设置有出料 管伸入回收缸内部中段,出料管连接有过渡缸设置在回收缸顶部左侧,过渡缸的顶部连接 有第一出支管;所述回收缸左右两侧上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其中第一 溢流缸容积大于第二溢流缸,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顶部靠近内侧均设置有溢流管与回 收缸顶部相连,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的顶部位于溢流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出支管 和第三出支管;所述第一出支管、第二出支管和第三出支管都连接着总出管,总出管连接着 出料泵在过渡缸的左侧,出料泵连接着用料管。
[0005]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收缸内顶部两侧设置液位感应器,回收缸内底端呈向左 下方倾斜状,回收缸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回收缸底端左侧设置有排污管。
[0006]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渡缸右侧顶部连接有过渡溢流管,过渡溢流管连接着第 一溢流缸,过渡缸右侧设置取料观察口。
[0007]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溢流管、排污管和过渡溢流管上均设置有电控阀门。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设置回收缸回收废淡碱,在回收缸底部设置过滤 网进行简单过滤去除大颗粒物,回收缸设置出料管连接过渡缸,过渡缸连接着总出管,回收 缸两侧设置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过渡缸连接在第一溢流缸上,防止回收缸和过渡缸 溢出,第一溢流缸和第二溢流缸均连接在总出管上,总出管连接着出料泵将废淡碱输送到 下一厂房,同时在回收缸内顶部设置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感应到液位满了,便打开溢流 管的电控阀门开始溢流同时打开出料泵开始工作吸料,出料管伸入在回收缸的中段可以取 到相对较均匀适中的碱液;本装置简单易操作,可以很有效的转移过渡碱液,配合另一工序 的操作,并且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生产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0] 其中:1-回收缸,2-进料管,3-出料管,4-过渡缸,5-第一出支管,6-第一溢流缸, 7-第二溢流缸,8-溢流管,9-第二出支管,10-第三出支管,11-总出管,12-出料泵,13-用 料管,14-液位感应器,15-过滤网,16-排污管,17-过渡溢流管,18-取料观察口,19-电控 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缸1,回收缸1 设置在地面下;所述回收缸1右侧底部连接有进料管2,回收缸1顶部左侧设置设置有出料 管3伸入回收缸1内部中段,出料管3连接有过渡缸4设置在回收缸1顶部左侧,过渡缸4 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出支管5 ;所述回收缸1左右两侧上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缸6和第二 溢流缸7,其中第一溢流缸6容积大于第二溢流缸7,第一溢流缸6和第二溢流缸7顶部靠近 内侧均设置有溢流管8与回收缸1顶部相连,第一溢流缸6和第二溢流缸7的顶部位于溢 流管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出支管9和第三出支管10 ;所述第一出支管5、第二出支管9 和第三出支管10都连接着总出管11,总出管11连接着出料泵12在过渡缸4的左侧,出料 泵12连接着用料管13 ;所述回收缸1内顶部两侧设置液位感应器14,回收缸1内底端呈向 左下方倾斜状,回收缸1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5,回收缸1底端左侧设置有排污管16 ;所述 过渡缸4右侧顶部连接有过渡溢流管17,过渡溢流管17连接着第一溢流缸6,过渡缸17右 侧设置取料观察口 18 ;所述溢流管8、排污管16和过渡溢流管17上均设置有电控阀门19。
[0013] 本装置通过设置回收缸1回收废淡碱,在回收缸1底部设置过滤网15进行简单过 滤去除大颗粒物,回收缸1设置出料管3连接过渡缸4,过渡缸4连接着总出管11,回收缸 1两侧设置第一溢流缸6和第二溢流缸7,过渡缸4连接在第一溢流缸6上,防止回收,1和 过渡缸4溢出,第一溢流缸和6第二溢流缸7均连接在总出管11上,总出管11连接着出料 泵12将废淡碱输送到下一厂房,同时在回收缸1内顶部设置液位感应器14,液位感应器14 感应到液位满了,便打开溢流管8的电控阀门19开始溢流同时打开出料泵12开始工作吸 料,出料管11伸入在回收缸1的中段可以取到相对较均匀适中的碱液。
[0014] 本装置简单易操作,可以很有效的转移过渡碱液,配合另一工序的操作,并且无需 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生产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缸(1),回收缸(1)设置在地面下;其特征 在于;所述回收缸(1)右侧底部连接有进料管(2),回收缸(1)顶部左侧设置设置有出料管 (3)伸入回收缸(1)内部中段,出料管(3)连接有过渡缸(4)设置在回收缸(1)顶部左侧,过 渡缸(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出支管(5);所述回收缸(1)左右两侧上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 缸(6)和第二溢流缸(7),其中第一溢流缸(6)容积大于第二溢流缸(7),第一溢流缸(6)和 第二溢流缸(7 )顶部靠近内侧均设置有溢流管(8 )与回收缸(1)顶部相连,第一溢流缸(6 ) 和第二溢流缸(7)的顶部位于溢流管(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出支管(9)和第三出支管 (10);所述第一出支管(5)、第二出支管(9)和第三出支管(10)都连接着总出管(11),总出 管(11)连接着出料泵(12 )在过渡缸(4 )的左侧,出料泵(12 )连接着用料管(13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缸(1)内顶 部两侧设置液位感应器(14),回收缸(1)内底端呈向左下方倾斜状,回收缸(1)内底部设置 有过滤网(15),回收缸(1)底端左侧设置有排污管(1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缸(4)右侧 顶部连接有过渡溢流管(17),过渡溢流管(17)连接着第一溢流缸(6),过渡缸(17)右侧设 置取料观察口(18)。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丝光废淡碱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 管(8)、排污管(16)和过渡溢流管(17)上均设置有电控阀门(19)。
【文档编号】D06B23/20GK104153148SQ20141039510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栾海峰, 钱相, 时生月 申请人:芜湖富春染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