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810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起底板电脑横机编织组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毛织行业已从传统的手工编织发展到了现在的电脑横机编织,实现了编织的自动化。

现有技术中,利用电脑横机进行第一片衣片编织,首先行锁定,行锁定是采用前后板隔一选一总针编织,编织物为四平结构。行锁定结束后,在行锁定上方编织保护目,然后在保护目上编织分离线,然后进行第一片衣片主体编织。当第一片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进行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首先,在第一片衣片主体上方进行封纱,在加针处加针。加针的方式为前后板隔针选针交叉压针,编织结构为双层结构,当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局部宽度至预设宽度后,第一片衣片编织结束,重复运行上述步骤以编织第二片衣片。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为双板编织,从而使得封纱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密度值不协调,进而使得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过紧,不便于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此结构粗线的用量比较多,不利于粗细线搭配使用,特别是对经济的高弹丝得不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编织好的织物下落,导致封纱编织过长,造成材料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在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其中,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为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

进一步地,在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释放线圈,以使线圈落至罗拉处。

进一步地,单板编织的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

进一步地,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释放线圈,以使线圈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方,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

进一步地,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在封纱的预设位置上作第一缝制标记。

进一步地,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在保护目与第一缝制标记相对的位置上制作第二缝制标记。

进一步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编织行锁定,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行锁定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

本发明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利用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不仅可以使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封纱处的编织密度值协调一致,而且利用这种编织方法使得组织结构纵向伸缩性能好,从而提升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速度,此织物结构的粗细线用量比例相当,最适宜配合使用一股高弹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300,在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其中,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为单板编织。

其中,封纱的编织方法可以为多种,例如:全针编织或者交叉压针编织。

单板编织的编织方法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全针编织或者交叉压针编织。较佳地,单板编织的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

利用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不仅可以使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封纱处的编织密度值协调一致,而且利用这种编织方法使得组织结构纵向伸缩性能好,从而提升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400,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

其中,线圈的数量则根据加针多少确定。当挂线圈的针板落纱(也可以在下述实施例中提到的保护目完成时,挂线圈的针板落纱),线圈迅速落到罗拉处。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比衣片的主体上部的宽度宽,电脑横机中的罗拉只能通过拉动衣片主体两侧的辅料线以及衣片主体,将编织好的织物拉动下来,从而使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中部的位置受力小,不便于编织好的织物下落,导致封纱编织过长,造成材料的浪费。

而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在编织衣片主体的上方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并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编织线圈。当一片衣片编织完成后,线圈被罗拉挤压,从而使得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受力均匀,便于编织好的织物下落,使得辅料组织结构编织短,减少材料的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步骤300,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之后,还包括:

步骤500,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步骤600,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释放线圈,以使线圈落至罗拉处。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同时编织,保护目的结构类似单面,使得保护目也成了封纱的一部分,且保护目只编织衣片主体的余针上部,保护衣片上方线扣不脱落。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从而避免像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辅料组织结构时,需要在下一片衣片主体编织前,编织上一片衣片主体的保护目。这样,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编织步骤简便,在织最后一片衣片主体时,不需要再编织下一片的衣片主体的辅料组织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减少辅料的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600,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释放线圈,以使线圈落至罗拉处之后,还包括:

步骤700,在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方,编织循环结构。

其中,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在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方编织两行。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结构用于调节辅料组织结构的长短,以适用任何针型的电脑横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在封纱的预设位置上作第一缝制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缝制标记的数量根据编织工艺要求,可以不编织第一缝制标记,也可以为编织一个,还可以编织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封纱设置第一缝制标记,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后续的制作工艺中,进行衣服的各个部位的缝制,便于工作人员后续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在保护目与第一缝制标记相对的位置上制作第二缝制标记。

第二缝制标记的数量根据编织工艺要求,可以不编织第二缝制标记,也可以为编织一个,还可以编织多个。较佳地为,第二缝制标记的数量与第一缝制标记的数量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封纱和保护目上作出第一缝制标记和第二缝制标记,从而使得标记的位置更加的清晰,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另外,在封纱和保护目上制作第一缝制标记和第二缝制标记,可以有效的减少封纱的行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200,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00,编织行锁定,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其中,行锁定的编织方法可以为多种,例如:交叉压针四平。较佳地为,行锁定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其用的是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进行的行锁定,编织物薄,纵向伸缩性能好,易于被罗拉及时卷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