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438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用于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该梭口形成装置包括若干个由多个元件组成的运动系统,每个运动系统包括:可由驱动元件上下移动以将一根或多根经纱定位梭口中的至少一个导纱器、以及用于将每个驱动元件的运动传递至导纱器的传递元件,其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第一施力元件,该第一施力元件一方面连接至导纱器,另一方面连接至固定点,以在导纱器上施加向下的第一力,其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第二施力元件和能量缓冲件。



背景技术:

术语“施力元件”在本专利申请中用于指在其中可积聚位能、液压能或气压能的元件。因此,这种元件能从其本身通过其自己的能量状态在另一个元件或运动系统的一部分上“施加”力。

在织机上进行织造的过程中,执行连续的织造循环,在每个织造循环的过程中,一根或多根纬纱被插入到经纱之间的梭口中。在这种梭口形成过程中和每个织造循环过程中,必须相对于插入纬纱的每一层定位不同的经纱,使得经纱具有相对于以下纬纱的通路,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结构和具有所需设计或图案的织物。

可在织机上利用具有被沿上下运动方向反相地互逆驱动的两组刀片的已知提花装置和一系列运动系统实现梭口的形成,其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两个相互作用钩。这两个钩之中的每一个可由一组刀片中的特定刀片移动,或者可选择为使钩保持在固定高度。在每个运动系统中,两个相互作用钩的运动通过滑轮元件和滑轮绳传递至一根或多根通丝,所述通丝连接至相应的综丝,所述综丝包括综眼。通过适当地选择或不选择两个钩之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使所选的综眼进入若干可能的不同位置之一。因此,可在每次织造循环中正确定位穿过综眼的每根经纱。

为了保证综眼的正确定位,综丝连接至一复位弹簧的一端,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处于较低位置的装置的固定点。因此,在综眼上施加持久的向下力。若必须使综丝从较高位置转至较低位置,则作用在传递元件上的摩擦力会抵抗这种下向运动,因而需要附加的力来保证这种运动。复位弹簧和作用在其上的预张拉力的大小和预张拉特性使得施加的最终向下力足以在正常工作状况下使综丝迅速可靠地移动至较低位置。

但是,在梭口形成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复位弹簧有可能不能施加或不能完全施加预定的向下力。例如,复位弹簧可能因积尘等原因而卡住,因而不能再在其全长上发挥作用。而且,在钩向上运动之后,复位弹簧在到达张力峰值之后可能发生张力骤降,因而由复位弹簧施加的向下力在短时间内变得很低,甚至几乎为零。因此,运动系统中的张力可能有很低或消失的时候。因此,滑轮绳和通丝的竖直部分不再保持正确的拉紧状态,可能与相邻部分有不应有的相互作用,并且停在移动刀片上的钩可能从此载纱位置跳出。这都会导致梭口形成装置的操作可靠性降低,以及经纱的定位不精确或不正确等。

US 5,010,927说明了一种梭口形成装置,该梭口形成装置除了包括常规的复位弹簧外,还包括附加弹簧元件,该附加弹簧元件在连接至钩的绳上施加向下力,以确保在梭口形成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钩被向下拉。但是,钩上的附加向下力不能提供因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降而导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运动系统的低于附加向下力的接触点的元件当然不会由此而保持受张力状态。竖直绳部分不会保持拉紧状态。而且,钩上的附加向下力在与钩一起移动的刀片上产生附加载荷,导致装置的能耗增加。另一个缺点是,附加向下力的大小取决于钩的位置,并且附加的弹簧元件必须追随综丝的整个运动过程,因此其尺寸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梭口形成装置,该梭口形成装置具有在本说明书的第一段中指明的特征,但是即使由复位弹簧施加的向下力剧烈减小或完全消失,在该梭口形成装置中也能避免上述的问题,并且梭口形成装置的载荷和与驱动元件的位置无关的力的增加量很小。

此目的是如下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由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第一力通过使运动系统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变形或位移而在能量缓冲件中引起供应能量的积聚,其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用于防止因第一力引起的位移或变形超过预定的最大值,其中,在运动系统中布置有第二施力元件,用于将能量缓冲件中储存的能量转换为施加在运动系统的元件上的张拉力,并在导纱器上导致向上的第二力,其中,后一个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张拉力的影响下变形或位移,使得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

由于上述张拉力是在导纱器上导致向上力的力,因此在导纱器上的向下的第一力不能或不足以将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在力的接触点和受张力的导纱器之间的情况中,这个力还应能够发挥此作用。而且,这个力还通过使运动系统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移或变形来确保运动系统的所有元件都保持受张力状态。

由第二施力元件施加的张拉力与驱动元件的位置无关,并且可远远小于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向下力,从而这个第二施力元件确保在梭口形成装置的驱动装置上仅有很小的附加载荷,甚至没有附加载荷。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

运动系统可研制为使得这种变形或位移以及相应积聚的供应能量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达到最大值。在此,正常工作状况应理解为特指第一施力元件在导纱器上施加预定的第一力时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应利用止动装置防止最大变形或位移部件或元件的位移或变形超过此最大值,其中,运动系统的不同元件和部件在运动系统中可具有彼此之间固定的相对位置,并能够以稳定且可预测的方式向导纱器传递钩的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在梭口形成时,经纱的定位的正确性不会因在运动系统中存在可位移或可变形的元件或部件而受到不良影响。

若由第一施力元件在导纱器上施加的第一力消失或变得小于导纱器上的向上的第二力,则张拉力应确保所述位移或变形,使得锚固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因此,运动系统的根据钩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柔性元件(例如滑轮绳和通丝)应保持拉紧状态。

第一施力元件优选布置为在导纱器上或在连接至导纱器的运动系统元件上施加向下的牵拉力。因此,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施力元件位于导纱器之下。在一种很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施力元件是或包括可弹性变形的元件。

第一施力元件优选位于运动系统的最远点,而第二施力元件位于第一施力元件和驱动元件之间。若在某些(不应有的)工作状况下,第一施力元件(临时性地)施加缩减的牵拉力,则第二施力元件会确保运动系统仍承受使系统保持拉紧的力。例如,在复位弹簧本身发生故障且不能产生足够的力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施力元件之间的运动系统中发生阻塞时,或者系统的惯性导致不能传递复位弹簧的张力时(例如在发生碰撞或振动时),可能出现上述的工作状况。

在此强调,术语'上'和'下'以及'向上'和'向下'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于导纱器'竖直'上下移动并且导纱器承受'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力的梭口形成装置。

即使在导纱器可在倾斜表面上移动的梭口形成装置中,导纱器也在最上和最下位置之间移动,因此上下移动。因此,在这种倾斜运动平面上,施加在导纱器上的斜向上和斜向下方向的力也必须被视为向上和向下的力。

在运动在完全水平的表面上发生的梭口形成装置中,术语'上'和'下'必须分别解读为'从导纱器观察时朝向驱动元件的方向'和'从驱动元件观察时朝向导纱器的方向'。因而,术语'竖直向上力'应解读为从导纱器观察时朝驱动元件的方向作用的力,而术语'竖直向下力'是从驱动元件观察时朝导纱器的方向作用的力。

驱动元件优选与钩协作向导纱器传递运动。例如,这些钩被上下移动的驱动元件有选择性地上下移动。但是,在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中,运动系统还可与用于有选择性地卷绕和松开运动系统的柔性元件(例如绳)的可旋转的驱动元件相互作用,以便将导纱器移动至所需位置。

例如,驱动元件可以是卷筒,在其上连续缠绕绳若干圈,例如滑轮绳。在此情况中,第二施力元件确保绳圈不会意外地脱离卷筒或者因运动系统中的元件失去张力而卷到另一绳圈上,以防止导纱器定位不精确。

若运动系统包含柔性元件(例如绳等)或稍有弹性的元件,则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这些元件的竖直部分保持拉紧。因此,词语'保持受张力状态'在一方面用于'保持拉紧'的含义,因此所述'张拉力'应解读为为了形成这种拉紧状态而提供的力。

在某些情况下,运动系统中的张力可能极小,甚至基本上为零。在此强调,使运动系统的柔性或弹性元件的竖直部分'保持拉紧'应解读为即使张力很小甚至完全失去张力也能使这些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

在此还强调,上述说明不排除具有不带柔性或稍有弹性的元件的运动系统的梭口形成装置,并且这种梭口形成装置也属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即使是运动系统的非柔性或相对非弹性的元件也可保持受张力状态。

如上所述,张拉力导致元件或元件的一部分发生位移或变形,从而位于所述元件或元件部分与导纱器之间的运动系统元件被保持在受张力状态。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若运动系统中的某个点发生局部阻塞因而元件不能沿竖直方向位移或变形或者这种位移或变形受限,则不属于上述的情况。在此情况中,阻塞点和导纱器之间的运动系统部分当然不能保持受张力状态,只有位于所述阻塞点和所述驱动元件之间的运动系统部分能保持受张力状态。

所述位移或变形可能导致锚固点发生位移和/或桥接在驱动元件(刀片)和导纱器(综眼)之间的运动系统的高度减小,如下文中参照多个实例进行的详细说明所述。

张拉力可使运动系统的弹性元件的一部分发生变形,使得此部分处于非拉紧状态,而另一个元件布置为平行于该非拉紧部分,并桥接非拉紧部分,以向运动系统中传递力和运动。弹性元件例如可为绳,桥接元件例如可为施力元件本身,如下文中参照附图所述。在本文中已经强调,元件的这个非拉紧部分也通过桥接元件置于运动系统之外,并且不会防止所有其他元件和此时构成运动系统的一部分的弹性元件的部分保持受张力状态并被拉紧。

在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可由驱动元件上下移动的至少一个钩、用于定位梭口中的一根或多根经纱的至少一个导纱器、以及将每个钩的运动传递到至少一个导纱器的传递元件。

第二施力元件优选是或包括能量缓冲件,并且,由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第一力在第二施力元件上导致引起供应能量在能量缓冲件中积聚的力。

能量缓冲件优选是势能、液压能或气压能蓄能器。能量缓冲件例如可用于以弹性能或引力势能的形式储存势能。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应能量可通过弹簧元件的简单弹性变形积聚。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施力元件(例如是复位弹簧,即,例如螺旋弹簧)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可施加第一力,该第一力使弹簧元件变形到预定的最大变形量。此时,在变形的弹簧元件中积聚的弹性能即是所述供应能量。此能量被转换为与所述最大变形量相关的复位弹簧力形式的张拉力。若由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第一力临时性地变得小于最大复位弹簧力,则此复位弹簧力确保弹簧元件的回弹,从而至少部分地补偿运动系统中的张力的降低。

在此梭口形成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运动系统的至少一个元件是具有可相对于彼此位移的第一和第二张拉部分的张拉元件,并且每个运动系统布置有第二施力元件,用于在这些张拉部分之中的至少一个上施加所述张拉力,使得这些张拉部分被迫进入一个相对位置,在该相对位置,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

因此,例如,张拉部分以特定方式集成到运动系统中,该集成方式使得张拉部分在张拉力的作用下被迫进入第一相对位置,从而使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

因此,上述相对位置是导纱器和由运动系统桥接的运动系统驱动元件之间的高度差的决定因素,并且,张拉部分在张拉力的作用下被迫进入与最小高度差对应的第一相对位置,从而通过减少所述高度差,使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

第一和第二施力元件的尺寸优选使得由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第一力在至少一个张拉部分上导致克服张拉力将这些张拉部分移入第二相对位置的力。第二相对位置优选与比第一相对位置大的较大高度差对应。

由第一施力元件施加的第一力优选比由第二施力元件施加的张拉力导致的相反的第二力大得多。

从而,张拉部分从第一相对位置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的位移优选在能量缓冲件中引起供应能量的积聚。

在一种非常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施力元件包括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布置为使得张拉部分从第一相对位置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的位移引起弹簧元件的弹性变形。在一种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二施力元件是弹簧元件,优选是螺旋弹簧。该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

每个运动系统还包括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用于防止张拉部分在第一力的影响下的位移量超过预定的第二相对位置。所述运动系统可设计为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即,当第一施力元件施加必要的第一力时)使得张拉部分在第一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这样,在此情况中,张拉元件可作为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向导纱器传递驱动元件的运动的稳定的传递元件,因此能够在梭口中正确定位经纱。

若第一力临时性地变得小于最大复位弹簧力,则此张拉力应确保所述位移或变形,以便至少部分地补偿运动系统中的张力的降低。因此,运动系统的根据钩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柔性元件(例如滑轮绳和通丝)应保持张紧状态。

在第一种特殊实施方式中,张拉元件是运动系统的绳,其中,第一绳段和第二绳段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分别在中间绳段的上方和下方,第二施力元件在上述两个绳段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上施加张拉力,使得第一和第二绳段被迫彼此靠近。

所述运动系统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滑轮绳绕过该滑轮延伸,以向通丝传递驱动元件的运动(可能通过钩来传递),并且张拉元件是滑轮绳。

而且,还可布置第二施力元件,以便使中间绳段保持拉紧状态,从而处于拉紧状态的该中间绳段作为止动装置,防止所述绳段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

在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的第二种特殊实施方式中,张拉元件是具有两个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这两个连接器部分形成所述张拉部分,并且这两个连接器部分连接至相应的运动系统元件,或者分别连接至一个运动系统元件和一个固定机器部件。

一个连接器部分优选包括头件,该头件可位移地处在另一个连接器部分的定位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的第三种特殊实施方式中,每个运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滑轮元件,该滑轮元件具有上下布置的两个滑轮,用于向至少一根通丝传递驱动元件的运动,并且该滑轮元件包括可相对于彼此位移的两个滑轮部分,从而滑轮元件形成所述张拉元件,并且两个滑轮部分形成所述张拉部分。

最上和最下的滑轮绳优选分别绕过上下布置的两个滑轮延伸,最上的滑轮绳的两端可由相应的驱动元件(I)、(II)位移,最下的滑轮绳连接至一根或多根通丝,并且滑轮元件作为张拉元件,该滑轮元件具有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最上的滑轮部分和最下的滑轮部分,其中,所述滑轮部分可相对于彼此位移,并且第二施力元件在这些滑轮部分上施加减小所述距离的力。

在第四种特殊实施方式中,张拉元件是可由驱动元件驱动的钩,所述钩具有两个钩段,这两个钩段可相对于彼此位移,它们形成所述张拉部分。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施力元件是拉伸弹簧元件,该拉伸弹簧元件在张拉元件的所述张拉部分上施加将这些张拉部分拉到一起的牵拉力,或者,第二施力元件是压缩弹簧元件,该压缩弹簧元件在所述张拉部分之一上施加迫使该张拉部分朝另一个张拉部分的方向移动的压缩力。

第二施力元件优选布置为只要第一施力元件在能量缓冲件中具有积聚能量就始终施加张拉力。

第二施力元件优选在运动系统位于导纱器和驱动元件之间。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施力元件位于运动系统的最远点,优选位于导纱器和一固定点之间,并且第二施力元件在运动系统中位于驱动元件和第一施力元件之间。第一和第二施力元件可分别位于导纱器的上方和下方,以分别在导纱器上施加向下力或向上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运动系统中可结合上述的特殊实施方式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当然,运动系统的其它元件也可设计为张拉元件。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示出本发明的特征,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的多种优选实施方式。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所涵盖的多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一些实例,并且该说明不应视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此详细说明中,使用参考数字来引用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提花装置的运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和图4是四个连接元件的局部横截面的侧视图,这些连接元件彼此并排设置,分别形成最下的滑轮绳与提花装置的固定部分之间的连接,并且设计为本发明的运动系统中的张拉元件,这些附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图3是图2中的圆圈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圆圈区域的放大图;

图6A和6B、图8A和8B、以及图10A和10B分别是用作本发明的运动系统的张拉元件的滑轮元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状态的侧视图;

图7A和7B是图6A和6B的滑轮元件的两个状态的透视图;

图9A和9B是图8A和8B的滑轮元件的两个状态的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图10A和10B的滑轮元件的两个状态的透视图;

图12A和12B是用作本发明的运动系统的张拉元件的通丝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部分的两个不同状态的侧视图;

图13A和13B是用作本发明的运动系统的张拉元件的通丝连接器的两个不同状态的侧视图;

图14A和14B是用作本发明的运动系统的张拉元件的滑轮绳的两个不同情况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提花装置(参见图1)包括具有两组刀片(I)、(II)的驱动机构,可往复驱动这两组刀片在现有技术已知的最下位置和最上位置之间反相地上下运动。

所述提花装置还包括一系列运动系统,这些运动系统用于在连续织造循环中的梭口形成过程中在织机上定位经纱。每个运动系统包括两个相互作用钩,这些钩可被一组刀片中的相应刀片(I)、(II)携带。还可利用在附图中未示出的选针单元来选择每个钩(1)、(2),以保持在固定高度,并且不被相应的刀片(I)、(II)携带。钩(1)、(2)的运动通过运动系统的多种元件传递至一根或多根经纱,如下文中进一步详述。通过适当地选择或不选择运动系统的两个钩(1)、(2)之中的每一个,在连续的织造循环过程中,可使每根经纱处于多个可能的位置。所述选针单元被控制为以一定的方式对经纱进行定位,从而编织出具有所需特征的织物。

为了向经纱传递钩(1)、(2)的运动,每个运动系统不仅具有这些钩(1)、(2),还具有布置在钩下的滑轮元件(3),所述滑轮元件(3)具有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这两个滑轮通过连接件(32)彼此结合在一起。两个相互作用钩(1)、(2)连接至最上的滑轮绳(4)的相应端,该滑轮绳(4)从钩(1)、(2)向下延伸并绕过最上的滑轮(30)。最下的滑轮绳(5)从最下的滑轮(31)向下延伸并绕过该滑轮(31),所述绳的一端通过称作锚件(6)的连接元件连接至提花装置的固定部件(7),所述绳的另一端经由通丝连接器(8)连接至通丝(9),而通丝(9)又连接至包括综眼(10a)综丝(10)。由于经纱穿过此综眼(10a),因此它们可由运动系统定位。综丝(10)经由复位弹簧(11)连接至下侧固定部件(12),该下侧固定部件(12)可以直接连接至“外界”,也可以不连接。因此,在此为螺旋弹簧形式的复位弹簧(11)在综丝(10)施加持久的向下力,以便能使综丝(10)迅速可靠地位移至较低位置。

根据本发明,每个运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元件(1-9)可设计为张拉元件,以使运动系统的元件保持受张力状态,和/或使滑轮绳(4)、(5)和通丝(9)的竖直部分保持拉紧状态。下面以非限定性方式示出了多种可能情况。

在第一种可能情况中(参见图2、3、4、5),在提花装置包括的运动系统中,形成最下的滑轮绳(5)与提花装置的固定部件(7)之间的连接的锚件(6)设计为张拉元件。一个相似的锚件(6)连接至运动系统的每个最下的滑轮绳(5)的最上端。

图2和图4示出了提花织机的四个运动系统的最下的滑轮绳(5)的上端以及连接至它们的锚件(6),这些运动系统具有交替布置的左侧和右侧锚固点。在每两个分别具有左侧和右侧锚固点的锚固系统(以下称为左右运动系统)之间布置有隔板(60),该隔板具有构成模块化结构的一部分的竖直导向件(60a)、(60b)。这些导向件(60a)、(60b)构成这些左右运动系统的每个锚件(6)的竖直导轨(60a)、(60b)。

每个锚件(6)设计为具有竖直腿(6a)的基本上为L形的物体,在竖直腿(6a)中布置有槽道,在竖直腿(6a)中导引并锁紧最下的滑轮绳(5)的最上端,竖直腿(6a)可调节地竖直连接至隔板(60)的导轨(60a)、(60b),并且竖直腿(6a)包括在下端朝其侧面突出的腿(6b)。在朝侧面突出的腿(6b)的上侧布置有向上突出的指状构造(6c)(尤其参考图3)。在每个指状构造(6c)周围布置有螺旋弹簧(62),当螺旋弹簧(62)处于未压紧状态时,它延伸到超过指状构造(6c)上侧的位置。

在两块相邻隔板(60)之间安装有止动挡板(61),该止动挡板(61)在耦合至这两块隔板(60)的滑轮绳(5)所在的竖直表面之间延伸。每个止动挡板(61)位于这些滑轮绳(5)的两个锚件(6)的上方,其布置位置使得当锚件(6)在其导轨(60a)、(60b)上向上移动时,这些锚件(6)的指状构造(6c)和螺旋弹簧(62)与止动挡板(61)的下侧(61a)接触。每个止动挡板(61)通过安装元件(在附图中未示出)安装,该安装元件允许改变安装高度,从而下侧(61a)的高度可适应与其结合工作的运动系统。

螺旋弹簧(62)和复位弹簧(11)的弹性使得运动系统的复位弹簧(11)在正常工作状况下施加在综丝(10)上的向下力在锚件(6)上导致足以经由通丝(9)和最下的滑轮绳(5)(参见图1)向上拉锚件(6)的向上力,直到指状构造(6c)触及止动挡板(61)的下侧(61a),因而螺旋弹簧(62)紧靠此下侧(61a)被压缩。这是图2中的第二和第四运动系统的锚件(6)的情况(左侧运动系统被认为是第一运动系统),以及图3中的左侧锚件的情况。

由于复位弹簧(11)的作用,螺旋弹簧(62)紧靠下侧(61a)被压缩,并且以弹性能的形式积聚势能。此能量确保锚件(6)上的持久的向下张拉力,以及在连接至所述锚件的最下滑轮绳(5)的端部上的持久的向下张拉力。在某些(不应有的)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临时性地)施加缩减的牵拉力。在复位弹簧本身发生故障且不能产生足够的力并且在复位弹簧(11)和螺旋弹簧(62)之间的运动系统中发生阻塞时,或者运动系统元件的惯性导致不能(完全地)向运动系统传递复位弹簧的张力时(例如在发生碰撞或振动时),会出现这种状况。此时,复位弹簧(11)不能再使运动系统保持受张力状态。一旦比最大复位弹簧力小的向下力施加在锚件(6)上,螺旋弹簧(62)可能变松更多,并将锚件(6)推至较低位置,使得指状构造(6c)不再与止动挡板(61)的下表面(61a)接触。由于锚件(6)以及附接的最下滑轮绳(5)的端部的这种向下位移,运动系统的绳(4)、(5)、(9)的所有竖直部分都保持其拉紧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即使由螺旋弹簧(11)施加的力几乎完全损失,螺旋弹簧(62)也能使绳(4)、(5)、(9)保持拉紧状态。实现这种张拉效果的原因是,当螺旋弹簧(62)位于运动系统的复位弹簧(11)和刀片(I)、(II)之间时,复位弹簧(11)位于运动系统的最远点。

图4中所示的运动系统与图2中的运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锚件(6)的朝一侧突出的腿(6b)具有平坦上侧,因而此处的螺旋弹簧没有指状构造,同时,止动挡板的形式不同,即,止动挡板(63)的下侧包括由中央凹槽(63c)分隔的两个可弹性变形的翼片(63a)、(63b)。中央凹槽(63c)的下侧是开放的。在松弛状态中,翼片朝相对翼片的方向斜向下延伸(正如图5中的与右侧锚件接触的翼片(63a)),并且可沿向上方向弹性变形。在每个翼片(63a)、(63b)的旁边布置有缓冲件(63d)、(63e),从而在最大弹性变形时,每个翼片(63a)、(63b)与位于凹槽(63c)的另一侧的缓冲件(63e)、(63d)接触,和图5中的被左侧锚件(6)紧靠缓冲件(63d)按压的翼片(63b)的情况一样。

在每种情况中,在两块相邻隔板(60)之间安装有相似的止动挡板(63),该止动挡板(63)在耦合至这两块隔板(60)的滑轮绳(5)所在的竖直表面之间延伸。每个止动挡板(63)位于这些滑轮绳(5)的两个锚件(6)的上方,其布置位置使得当锚件(6)在其导轨(60a)、(60b)上向上移动时,这些锚件(6)之中的每一个的向一侧突出的腿(6b)的平坦上侧与相应的翼片(63a)、(63b)接触,并使此翼片变形。每个止动挡板(63)通过安装元件(在附图中未示出)安装,该安装元件允许改变安装高度,从而翼片(63a)、(63b)的高度可适应与其结合工作的运动系统。

可变形的翼片(63a)、(63b)和复位弹簧(11)的弹性使得运动系统的复位弹簧(11)在正常工作状况下施加的力足以将锚件(6)向上拉,直到翼片(63a)、(63b)紧靠相应的缓冲件(63e)、(63d)达到最大变形量。这是图4中的第二和第四运动系统的锚件(6)的情况(左侧运动系统被认为是第一运动系统),以及图5中的左侧锚件的情况。

翼片(63a)、(63b)的作用与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62)的作用对应。由于复位弹簧(11)的作用,相应运动系统的锚件(6)抵抗止动挡板(63)的翼片(63a)、(63b)向上位移,并且此翼片发生变形,从而以弹性能的形式积聚势能。此能量确保锚件(6)上的持久的向下张拉力,以及在紧固至所述锚件的最下滑轮绳(5)的端部上的持久的向下张拉力。如上所述,可能出现某些(不应有的)工作状况,在这些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临时性地)施加缩减的牵拉力,该牵拉力不足以使运动系统再保持受张力状态。如上所述,在复位弹簧本身发生故障并且运动系统发生阻塞时,或者运动系统中的元件的惯性导致复位弹簧的张力不能(完全地)传递至运动系统时(例如在发生碰撞或振动时),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复位弹簧(11)的缩减的牵拉力使锚件(6)承受较小的向上力。因此,变形的翼片(63a)、(63b)应能够回弹,并将锚件(6)推入较低的位置,使得翼片(63a)、(63b)不再与其缓冲件(63e)、(63d)接触。由于锚件(6)和最低的滑轮绳(5)的连接端的这种向下位移,此滑轮绳(5)保持其拉紧状态。因此,其它绳(4)、(9)的竖直部分也保持受张力和拉紧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由螺旋弹簧(11)施加的力几乎完全损失时,翼片(63a)、(63b)也可使运动系统的所有元件保持拉紧状态。实现这种张拉效果的原因是,当翼片(63a)、(63b)位于运动系统的复位弹簧(11)和刀片(I)、(II)之间时,复位弹簧(11)位于运动系统的最远点。

在第二种可能情况中,提花装置包括带有滑轮元件(3)的运动系统,所述滑轮元件(3)设计为张拉元件。图6A、6B、7A和7B示出了这种滑轮元件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图8A、8B、9A和9B示出了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图10A、10B、11A和11B示出了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有实施方式中,滑轮元件(3)都包括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这些滑轮在公共中段(32)上可枢转地上下布置。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段(32)由两部分组成,即,最上的中间部分(320)和最下的中间部分(321)。在图6A、6B、7A和7B中,已移除了中间部分的前壁的一部分,以便看清内部部件。

最上的中间部分(320)包括销(320a),该销在其端部具有盘状体(320b)。在销(320a)的周围布置有螺旋弹簧(322)。在最下的中间部分(321)中具有筒状腔室(321a、321b),最上的腔室段(321a)逐渐加宽并过渡为具有较大直径的最下腔室段(321b),其中,腔室(321a、321b)可经由从最下的中间部分(321)的上端延伸并终止在最上的腔室段(321a)中的轴向通道访问。

最上的中间部分(320)的销(320a)经由所述通道延伸到最下的中间部分(321)的较宽的最下腔室段(321b)中,而盘状体(320b)径向配装到较宽的腔室段(321b)中,并且螺旋弹簧(322)位于销(320a)的周围,并从盘状体(320b)的上侧延伸到较窄的最上腔室段(321a)中。由于盘状体(320b)可在较宽的腔室段(321b)中竖向位移,因此最下的滑轮(31)也可相对于最上的滑轮(30)竖向位移。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和最下的滑轮(31)上的最下滑轮绳(5)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最下的滑轮(31)相对于最上的滑轮(30)位移至尽可能远的位置。在此位置(在图6B和7B中示出),盘状体(320b)紧靠较宽的腔室段(321b)的上壁,而螺旋弹簧(322)在较窄的腔室段(321a)中被压缩。因此,此时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转轴之间的竖向距离(A)最大。螺旋弹簧(322)持久地施加张拉力,使得中间段(32)的两个中间部分(320)、(321)被朝向彼此推动。因此,螺旋弹簧(322)的作用与压缩弹簧类似。

在某些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可能(临时性地)在综丝(10)上施加缩减的向下力,或者综丝(10)上方的运动系统的阻塞或运动系统中的元件的惯性可能导致复位弹簧(11)的张力不能被(完全地)传递,因而若没有张拉元件,则不能继续保证运动系统的绳(4)、(5)、(9)保持拉紧状态。由于张拉元件形式的滑轮元件(3)的存在,可通过如下方式防止这个问题。由于复位弹簧(11)的牵拉力缩减,最下的滑轮(31)上的向下力也变小,这个最下的滑轮(31)在螺旋弹簧(322)的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最上的滑轮(30)向上位移。从而最上的中间部分(320)的盘状体(320b)向下位移到最下的中间部分(321)的较宽腔室段(321b)中,到达一个新位置,在该位置,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更接近在一起。

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这种相对位移使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之间的竖向距离(A)从最大距离(图6B和7B中的情况)减小到一个较小的距离,从而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都保持拉紧状态。在图6A和7A中示出了最下的滑轮(31)向上位移到最大距离时的极限位置,在该位置,盘状体(320b)位移到紧靠较宽的腔室段(321b)的底部,因此距离(A)最小。

在设计为张拉元件的滑轮元件(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也采用两件式中间段(32)的原理,因而两个中间部分(323)、(324)可在两个位置之间彼此相对位移,在这两个位置,滑轮(30)、(31)之间的距离(A)不同;并且,弹簧元件(325)确保滑轮(30)、(31)被迫进入具有最短距离(A)的相对位置。

在此,一个中间部分是臂(323),所述臂在一端连接至最下的滑轮(31),在另一端具有凹槽(323a、323e),该凹槽由具有不同宽度的两个部分组成。较宽的最上部分(323a)逐步过渡为凹槽的较窄的最下部分(323e),从而形成与凹槽的较宽部分(323a)的下端邻接的两个横向边(323b)。这个较宽部分(323a)在其一侧与两个平行边(323c)邻接,这两个平行边过渡为弧状上边。这些平行边(323c)具有彼此相对的突出部(323d),这些突出部仅在图9A和9B中示出,它们的作用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

另一个中间部分是滑动体(324),最上的滑轮(30)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滑动体,并且该滑动体位于凹槽的较宽最上部分(323a)中。滑动体(324)的宽度与凹槽的较宽部分(323a)的宽度对应,而滑动体(324)具有较小的高度,从而可竖向位移地处于凹槽的此部分(323a)中。滑动体(324)的侧边被上述的突出部(323d)可平移地约束。

较窄部分(323e)在下端以端边(323f)为界。在滑动体(324)的下侧和此端边(323f)之间布置有弹簧元件(325),该弹簧元件设计为例如由塑料制成的之字形形式的可弹性变形元件。在图8A和9A中示出了此弹簧元件(325)的未变形形态。在图8B和9B中,弹簧元件(325)处于最大弹性变形形态。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和最下的滑轮(31)上的最下滑轮绳(5)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最下的滑轮(31)相对于最上的滑轮(30)位移至尽可能远的位置。在此位置(在图8B和9B中示出),滑动体(324)紧靠在上端与凹槽(323a)邻接的弧状壁,因此向上位移到最大距离处,而弹簧元件(325)具有最大变形量。因此,此时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转轴之间的竖向距离(A)最大。在弹簧元件中积聚的势能导致持久的张拉力,使得连接件(32)的两个中间部分(323)、(324)以及连接的滑轮(30)、(31)被迫朝彼此靠近。弹簧元件(325)在此作为拉伸弹簧。

因此,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的是,此滑轮元件(3)的存在可防止在复位弹簧(11)的牵拉力缩减的情况下绳(4)、(5)、(9)的竖直部分不保持拉紧状态。在此,缩减的牵拉力自然也导致最下的滑轮(31)上的向下力减小,因而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在弹簧元件(325)的力的作用下朝彼此位移。从而滑动体(324)向下位移到凹槽的较宽部分(323a)中,进入一个新位置,在该位置,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更接近在一起。

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这种相对位移使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之间的竖向距离(A)从最大距离(图8B和9B中的情况)减小到一个较小的距离(A),从而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都保持拉紧状态。在图8A和9A中示出了两个滑轮(30)、(31)朝彼此位移最大距离时的极限位置,在该位置,滑动体(324)向上位移到紧靠与凹槽的较宽部分(323a)的下侧邻接的横边(323b),因此所述距离(A)最小。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也运用上述原理。在此,中间段(32)由可枢转地连接至相应的滑轮(30)、(31)的两个细长连接件(326)、(327)组成。这两个连接件沿运动系统的竖直方向直线延伸,并且彼此接合。最上的连接件(326)具有T形耦合元件(326a、326b),该T形耦合元件向下延伸超过连接件的自由端。该耦合元件具有颈部(326a)和附接的头件(326b)。最下的连接件(327)在自由端附近具有内部空间(327a),该内部空间在其上端被上壁(327b)限定,在其下端被下壁(327c)限定。内部空间(327a)可经由上壁中的通路访问。颈部(326a)经由此通路延伸到内部空间(327a)中,而头件(326b)位于内部空间(327a)中。这种连接还允许滑轮(30)、(31)沿竖直方向相对位移。

在两个滑轮(30)、(31)之间布置有单件式弹簧体(328),该弹簧体具有两个可弹性变形的侧翼(328a)、(328b),这些侧翼形成最上的桥接段(328c)和最下的桥接段(328d)之间的连接。最上的桥接段(328c)连接至最上的滑轮(30),而最下的桥接段(328d)连接至最下的滑轮(31)。在图10A和11A中示出了此弹簧体(328)的未变形形态。在图10B和11B中,弹簧体(328)处于最大弹性变形形态。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和最下的滑轮(31)上的最下滑轮绳(5)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最下的滑轮(31)相对于最上的滑轮(30)位移至尽可能远的位置。在此位置(在图10B和11B中示出),内部空间(327a)中的头件(326b)与上壁(327b)接触,因此向上位移到最大距离处,而弹簧体(328)的侧翼(328a)、(328b)具有最大变形量。因此,此时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转轴之间的竖向距离(A)最大。在弹簧元件(328)中积聚的势能导致持久的张拉力,使得中间段(32)的两个中间部分(326)、(327)以及连接的滑轮(30)、(31)被迫朝彼此靠近。因此,弹簧体(328)在此也作为拉伸弹簧。

与第一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功能类似,最下的滑轮(31)上的向下力减小会导致弹簧体(328)回弹,因而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朝彼此位移。从而头件(326b)向下位移到内部空间(327a)中,进入一个新位置,在该位置,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更接近在一起。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的这种相对位移使最上的滑轮(30)和最下的滑轮(31)之间的竖向距离(A)从最大距离(图10B和11B中的情况)减小到一个较小的距离,从而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都保持拉紧状态。图10A和11A中示出了两个滑轮(30)、(31)朝彼此位移到最大距离时的最极限位置,在该位置,头件(326b)位移到紧靠内部空间(327a)的下壁(327c),因此距离(A)最小。

在第三种可能情况中,提花装置包括带有通丝连接器(8)的运动系统,所述通丝连接器(8)设计为张拉元件。通丝连接器(8)由连接至滑轮绳(5)的插头连接器部分(81)和连接至一根或多根通丝(9)的插孔连接器部分(82)组成。这两个连接器部分(81)、(82)可耦合在一起,以形成滑轮绳(5)和通丝(9)之间的连接。插头连接器部分(81)包括基本为圆柱状的基部(81a),该基部过渡为细长的杆(81b),在杆的端部上形成有可弹性变形的头部(81c)。插孔连接器部分(82)包括用于插头连接器部分(81)的头部(81c)的定位空间(820a),该定位空间(820a)可通过从连接器部分(82)的一端延伸并终止在定位空间(820a)中的槽道访问。在插孔连接器部分(82)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至一根或多根通丝(9)(在图12A至13B中未示出)的钩(821c)。

插头连接器部分(81)的杆(81b)可经由上述槽道移入定位空间(820a)中,直到头部(81c)处于定位空间(820a)中的预定耦合位置,从而插头连接器部分(81)和插孔连接器部分(82)耦合。图12A和12B示出了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为张拉元件的这种连接器(8)的插头连接器部分(81)。

在插头连接器部分(81)中,有从一端轴向延伸的圆筒状槽道(81d、81e、81f、81g),该槽道具有逐步向彼此过渡的四个不同直径的部分:第一部分(81d)从端部延伸,第二部分(81e)的直径大于第一部分(81d)的直径,第三部分(81f)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81e)的直径,并且第三部分(81f)构成连接至滑轮绳(5)的圆柱体(84)的运动空间,如下文中进一步详述。最后,第四部分(81g)的直径又小于第三部分(81f)的直径。直径的逐步变化在槽道中形成斜壁。

滑轮绳(5)经由构成槽道的第一部分(81d)和第二部分(81e)的通道延伸到最宽的第三部分(81f)中,在第三部分(81f)中,滑轮绳(5)连接至径向地位于槽道的第三部分(81f)中的圆柱体(84)。圆柱体(84)的高度小于槽道的第三部分(81f)的高度,而圆柱体(84)的直径只稍稍小于槽道的直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大于槽道的第二部分(81e)和第四部分(81f)的直径。因此,圆柱体(84)可在槽道的第三部分(81f)中在与邻接第三部分(81f)的下端的斜壁(81h)接触的最下位置和与邻接第三部分(81f)的上端的斜壁(81i)接触的上侧位置之间上下位移。

在滑轮绳(5)的周围布置有螺旋弹簧(83),该螺旋弹簧从圆柱体(84)的上侧轴向延伸到槽道的第二部分(81e)中,在第二部分(81e)中,螺旋弹簧(83)的最上端与邻接槽道的第二部分(81e)的上端的斜壁(81j)接触。

由于圆柱体(84)可在槽道的第三部分(81f)中竖向位移,因此滑轮绳(5)的锚固点可相对于插头连接器部分(81)竖向位移。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和插孔连接器部分(82)在插头连接器部分(81)上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槽道的第三部分(81f)中的圆柱体(84)克服螺旋弹簧(83)的弹力位移到其最上位置,在该位置,圆柱体(84)与邻接槽道(81f)的第三部分的上端的斜壁(81i)接触。在此状态中(在图12A中示出),螺旋弹簧(83)在邻接槽道的第二部分的上端的斜壁(81j)与圆柱体(84)的上侧之间的槽道(81e)的第二部分中具有最大压缩量。

螺旋弹簧(83)持久地施加张拉力,从而在圆柱体(84)上施加向下力。因此,螺旋弹簧(83)的作用与压缩弹簧类似。

当复位弹簧(11)的牵拉力缩减时,插头连接器部分(81)上的向下力也变小,此圆柱体(84)在螺旋弹簧(83)的力的作用下位移到槽道(81f)的第三部分中的较低位置。图12B中示出了这种状况。由于滑轮绳(5)的锚固点更靠近通丝(9)的锚固点,因此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保持拉紧状态。

图13A和13B示出了具有处于耦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部分(81)和插孔连接器部分(82)的通丝连接器。在此实施方式中,插孔连接器部分(82)设计为张拉元件。插孔连接器部分(82)由两部分构成:基部(820)和端部(821),在基部(820)中有用于插头连接器部分(81)的头部的定位空间(820a),在端部(821)上有用于连接一根或多根通丝(在图13A和13B中未示出)的钩(821c)。

端部(821)包括销(821a)和销(821a)周围的螺旋弹簧(83),销(821a)具有盘状体(821b),其端部的直径较大。在基部(820)中,在定位空间(820a)下具有运动腔室(820b),该运动腔室可从基部(820)的最下端经由槽道访问。端部(821)的销(821a)经由此槽道延伸到运动腔室(820b)中。盘状体(821b)位于运动腔室(820b)中,并可在此空间中轴向位移。螺旋弹簧(83)的一端支撑在斜壁(820c)上,另一端与盘状体(821b)的下侧接触,并在盘状体(821b)上施加向上力。螺旋弹簧(83)是压缩弹簧。

由于盘状体(821b)可在运动腔室(820b)中竖向位移,因此通丝(9)的锚固点可相对于插孔连接器部分(82)的基部(820)竖向位移,因而也可相对于滑轮绳(5)的锚固点位移。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在端部(821)上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运动腔室(820b)中的盘状体(821b)克服螺旋弹簧(83)的弹力位移到其在运动腔室(820b)中的最下位置。在此状态中(在图13A中示出),盘状体(821b)与邻接运动腔室的下端的斜壁(820d)接触,并且螺旋弹簧(821c)在支撑螺旋弹簧(63)的斜壁(820c)与盘状体(821b)的下侧之间具有最大压缩量。

螺旋弹簧(83)持久地施加张拉力,从而在圆柱体(821b)上施加向上力。当复位弹簧(11)的牵拉力缩减时,端部(821)上的向下力也变小,盘状体(821b)在螺旋弹簧(83)的力的作用下在运动腔室(820b)中位移到较高位置。图13B中示出了盘状体(821b)位移到紧靠运动腔室的上壁时的最极限位置。由于通丝(9)的锚固点更靠近滑轮绳(5)的锚固点,因此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保持拉紧状态。

在第四种可能情况中,提花装置包括带有滑轮绳(5)的运动系统,所述滑轮绳(5)设计为张拉元件。滑轮绳(5)由两个独立的绳段(5a)、(5b)组成,这两个绳段连接至螺旋弹簧(50)的相应端部(50a)、(50b),并连接至穿过螺旋弹簧(50)内的轴向空间的中间绳(51)的相应端部(51a)、(51b)。为了形成与螺旋弹簧(50)的连接,在每个绳段(5a)、(5b)的端部通过回折绳端并使用夹持元件(52)将其紧固至同一根绳的平行段上而形成绳圈。螺旋弹簧(50)的钩状端(50a)、(50b)钩入如此形成的绳圈中。中间绳(51)的端部(51a)、(51b)利用相同的夹持元件(52)紧固到滑轮绳(5)的相应绳段(5a)、(5b)上。

当螺旋弹簧(50)处于其松弛状态时(参见图14A),锚固点之间的中间绳(51)的长度使得中间绳(51)不处于拉紧状态。当绳段(5a)、(5b)克服螺旋弹簧(50)的弹力彼此远离时,螺旋弹簧(50)变形,从而达到较大长度。当中间绳(51)如图14B所示被拉直时,达到绳段(5a)、(5b)的最大相对位移。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复位弹簧(11)经由通丝(9)在滑轮绳(5)的最下绳段(5b)上施加向下力,该向下力足以使绳段(5b)克服螺旋弹簧(50)的弹力相对于最上绳段(5a)向下位移。在此状态中(图14B),螺旋弹簧(50)具有最大伸长量,并且中间绳(51)被拉紧。螺旋弹簧(51)持久地施加张拉力,从而在最下绳段(5b)上施加向上力。当复位弹簧(11)的牵拉力缩减时,最下绳段(5b)上的向下力也变小,最下绳段(5b)在螺旋弹簧(50)的力的作用下向更靠近最上绳段(5a)的较高位置位移。此时,中间绳(51)当然不再处于拉紧状态。图14A中示出了处于松弛状态的螺旋弹簧(50)已达到其最小长度因而最上绳段(5a)和最下绳段(5b)之间的距离最小时的最极限位置。由于滑轮绳(5)的有效长度减小,因此运动系统的所有绳(4)、(5)、(9)都保持拉紧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