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钉扣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63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钉扣缝纫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钉扣缝纫机。



背景技术:

自动钉扣缝纫机是专用的自动缝纫机械,完成有规则形状钮扣的缝钉,最常用的是圆盘形二孔或四孔(又称平扣)钮扣的缝钉。

常见的自动钉扣缝纫机通常包括缝纫机头,钮爪,送扣旋转板和缝纫机座。缝纫机头呈前后纵向布置的直角“7”字形,其后端为竖直端,固定安装在缝纫机座台面上,前端为悬臂端,悬臂端底部安装可上、下垂直升降的缝针,缝针与其下方的缝纫机座台面之间留有一段空间。

在缝纫机头的右侧布置一块水平的送扣旋转板,送扣旋转板的高度位于缝纫机座台面和缝针之间,送扣旋转板一端固定在竖直的步进电机输出轴上,一端可绕前端水平旋转,旋转端上固定有钮扣定位槽。步进电机安装在压缩气体驱动的活动支架上,可在压缩气驱动下,带动送扣旋转板作上、下垂直的升降。

在送扣旋转板上方横向布置一条送扣槽,初始位置时,送扣旋转板与缝纫机头平行,送扣槽出料端与送扣旋转板的钮扣定位槽相接,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的装扣位;送扣旋转板逆时针方向水平旋转90°时,送扣旋转板的钮扣定位槽正对缝针下方,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的钉扣位。

在缝纫机头和送扣旋转板的旋转面之间,布置一对钮爪,钮爪的左、右两个爪钳分别位于缝针的左、右两侧,两个爪钳可以缝针为中心,作相向夹紧、反向松开的水平移动。

由此可见,现有的自动钉扣缝纫机在工作过程中,除衣襟进料是人工手动之外,其它动作都是由控制单元控制自动钉扣缝纫机自动完成的。为保证送扣时定位的精确性,一条送扣槽只能为送扣旋转板输送单一盘径的圆盘形平扣,但是衣服上往往需要钉缝多种盘径的平扣,以衬衣为例,衣领夹的装饰扣,门襟最上方的风纪扣和其它门襟扣的盘径都是不一样的。受空间位置限制,在一台自动钉扣缝纫机上无法同时配置多条送扣槽,因此,现有自动钉扣缝纫机的单一盘径送扣工作模式,决定了一件衬衣的钉扣需要多台自动钉扣缝纫机、多名操作工合作完成:由一名操作工操作一台自动钉扣缝纫机钉缝一种盘径的钮扣,再转交下一名操作工操作另一台自动钉扣缝纫机钉缝第二种盘径的钮扣,如此继续,直至所有盘径的钮扣都钉缝完成。

这种送扣方式不仅需要占用较多台数的自动钉扣缝纫机和操作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生产制造成本,并且一件衣服在完成所有钉扣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衣料在不同自动钉扣缝纫机之间的多次转移过程,多了许多不必要的转移工序,导致的钉扣效率低下,并且衣料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如何节约成本,降低人力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码布机,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钉扣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头、送扣旋转板、缝纫机座和送扣槽,缝纫机头呈前后纵向布置的直角“7”字形,其后端为竖直端,固定安装在缝纫机座的台面上,前端为悬臂端,悬臂端底部安装可上、下垂直升降的缝针,所述缝针与其下方的缝纫机座的台面之间留有一段空间;在缝纫机头的右侧布置一水平的送扣旋转板,所述送扣旋转板的高度位于缝纫机座的台面和缝针之间,所述送扣旋转板一端固定在竖直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一端可绕前端水平旋转,旋转端上带有立柱式的钮扣定位槽;在所述送扣旋转板上方横向布置一条送扣槽;初始位置时,送扣旋转板与缝纫机头平行,送扣槽出料端与送扣旋转板的钮扣定位槽相接,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的装扣位;送扣旋转板由装扣位逆时针方向水平旋转90°,送扣旋转板的钮扣定位槽正对缝针下方,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的钉扣位,其特征在于:纽扣从所述送扣槽底部的孔落至所述钮扣定位槽,所述钮扣定位槽的形状为圆形,若干个钮扣定位槽共用中心点,尺寸越小的钮扣定位槽越深;所述机头上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所述负压吸附装置用于吸起送扣旋转板递送的纽扣,且使得所述纽扣悬浮,以便于送扣旋转板撤离、衣襟补位。

进一步地,所述衣襟补位由手工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衣襟补位由布料移送装置递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利用一台自动钉扣缝纫机完成一件衣料上多种盘径钮扣的缝钉,大大提高了钉扣效率,杜绝了一件衣服在多次转移过程中出错的现象;2、减少了对自动钉扣缝纫机和操作人工的占用,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和场地占用;3、推广方便,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自动钉扣缝纫机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无需增添其他自动送扣钉扣缝纫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钉扣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钮扣定位槽的剖面图;

图中,1-缝纫机头,2-送扣槽,3-缝纫机座,4-送扣旋转板,5-缝针,6-负压吸附装置,7-步进电机,8-钮扣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自动钉扣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头1,送扣旋转板4,缝纫机座3和送扣槽2。

缝纫机头1呈前后纵向布置的直角“7”字形,其后端为竖直端,固定安装在缝纫机座3台面上,前端为悬臂端,悬臂端底部安装可上、下垂直升降的缝针5,缝针5与其下方的缝纫机座3台面之间留有一段空间。

缝纫机头1的右侧布置一块水平的送扣旋转板4,送扣旋转板4的高度位于缝纫机座3台面和缝针5之间,送扣旋转板4一端固定在竖直的步进电机7输出轴上,一端可绕前端水平旋转,旋转端上带有立柱式的钮扣定位槽8。

在送扣旋转板4上方横向布置一条送扣槽2。

初始位置时,送扣旋转板4与缝纫机头1平行,送扣槽2出料端与送扣旋转板4的钮扣定位槽8相接,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4的装扣位。附图1中显示送扣旋转板4位于装扣位。纽扣从送扣槽底部的孔落至钮扣定位槽。

送扣旋转板4由装扣位逆时针方向水平旋转90°,送扣旋转板4的钮扣定位槽8正对缝针5下方,该位置为送扣旋转板4的钉扣位。

如附图2所示,所述钮扣定位槽的形状为圆形,若干个钮扣定位槽共用中心点,尺寸越小的钮扣定位槽越深;所述机头3上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6,所述负压吸附装置6用于吸起送扣旋转板递送的纽扣,且使得所述纽扣悬浮,以便于送扣旋转板撤离、衣襟补位。衣襟补位由手工控制或者由布料移送装置递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