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54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一般在壳体的底部都设置调平装置,在放置家用电器时,通过调节调平装置可使其达到稳定放置状态,调平后放置后,调平装置可支撑家用电器使其保持稳定。

以洗衣机为例,如图1所示,现有洗衣机一般都是在壳体的底板901或者整机底部安装有底脚,底脚包括螺杆A、螺母垫片B和橡胶垫C,螺母垫片B可以在螺杆A上下旋动,螺杆A也可以在底板901的螺孔中上下旋动,通过底脚的螺杆A旋入底板901的螺纹孔的长度来实现洗衣机的高度调整,大部分洗衣机的底脚逆时针旋转为调高,顺时针旋转为降低高度,在调整该脚高度后,将防止松动的螺母垫片B拧紧以保持稳固。

上述洗衣机的底脚,虽然实现了洗衣机的调平,但需要用户进行手动调节,若洗衣机自重较大或者设置空间狭小,用户操作即为不便。另外,洗衣机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也对调平底脚产生作用,易导致其支撑失效,造成洗衣机放置的不平。

例如,现有8KG滚筒洗衣机一般80Kg左右,较为沉重,消费者调节极为不便,即便完成调节也不能保证洗衣机调整为最佳状态,洗衣机在洗涤尤其是由0r/min加速到1400r/min左右进行甩干脱水时,洗衣机一旦不水平或者虚腿问题存在,将导致极大振动,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舒适性。

另外,洗衣机不平导致的震动可能会使底脚螺丝松动,使底脚托架垂直移动,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改变洗衣机的水平状态,导致产生更强烈的震动。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洗衣机用的时间长了,噪音会变得越来越大,对洗衣机本身也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了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洗衣机的调平存在需要手工调节,费时费力且精度较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底脚,所述的底脚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填充液压介质;

所述底脚中两两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实现两底脚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或者所有所述的底脚通过高压油管分别连接至连通装置实现所有底脚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

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相互连通的底脚的中空腔室之间流通实现活动部伸缩,进行自动调平。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分别具有节流孔和阀孔,节流孔和阀孔分别与中空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底脚的节流孔与第二底脚的阀孔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第一底脚的阀孔与第二底脚的节流孔连通过高压油管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分别具有一个节流孔和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两个阀孔,节流孔、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分别与中空腔室连通;

所述第一底脚的节流孔与第二底脚的第一阀孔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第一底脚的第一阀孔与第二底脚的节流孔连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第一底脚的第二阀孔与第二底脚的第二阀孔通过高压油管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底脚座、柔性容纳体和调整脚;所述的底脚座内具有中空腔室,底脚座上分别设置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节流孔和阀孔,节流孔和阀孔分别连接高压油管;

所述的柔性容纳体设置在中空腔室内,柔性容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内部填充液压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多个底脚内的液压介质可通过高压油管相互流通;

所述调整脚的一端可相对滑动的设置在中空腔室内,柔性容纳体与调整脚相接触或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脚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座体和护套,座体上设置凹槽,座体和护套之间设置压环;

所述的柔性容纳体一端具有开口,开口处具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另一端在压环的压合下保持柔性容纳体与座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内设置一个节流孔和至少两个阀孔,节流孔和阀孔分别与柔性容纳体的开口连通,节流孔设置在阀孔中间;

在第一压力下,所述的节流孔和阀孔均保持导通,在第二压力下,柔性容纳体压缩至堵塞住阀孔,节流孔保持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容纳体的开口与中空腔室之间具有细径结构,细径结构的内径均小于开口和中空腔室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内设置节流孔和阀孔,节流孔和阀孔和阀孔分别与柔性容纳体的开口连通;

所述的座体上设置多个油嘴,油嘴分别与节流孔和阀孔相连通,油嘴具有防脱凸台,防脱凸台的外径大于高压油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的护套内壁上设置竖向限位凹槽,调整脚的外壁上相应的设置有竖向限位凸起,竖向限位凸起与竖向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定调整脚竖直上下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与洗衣机装配的安装孔,或者至少一个用于与洗衣机装配的连接螺柱。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上述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的洗衣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多个所述的洗衣机底脚,洗衣机底脚内部填充的液压介质可在洗衣机底脚之间流通实现调平。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根据液压原理,在底脚中填充液压介质,底脚对于不同的压力,由于液压介质的流动性使得底脚自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而液体介质可在所有底脚之间进行流通,调整范围更大,调整效果更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将液压介质盛放在密封的柔性容纳体内,且该柔性容纳体被安置于调整脚内部,有效解决液压介质泄露的问题,确保底脚工作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底脚结构简单,成本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显著降低振动,降低噪音,提高洗衣机的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家用电器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结构爆炸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侧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沿图4中G-G面的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沿图4中H-H面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沿图5中J-J面的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完全压缩后沿图5中J-J面的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安装在洗衣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洗衣机底脚安装在洗衣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洗衣机底脚安装在洗衣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座体 101-安装孔 2-油嘴 201-防脱凸台 202-引导结构 203-第一油嘴 204-第二油嘴 205-第三油嘴 3-护套 301-竖向限位凹槽 4-调整脚 401-竖向限位凸起 5-弹性垫片 6-柔性容纳体 601-波纹管段 602-细径结构 603-密封结构 604-开口 7-节流孔 8-阀孔 9-壳体 901-底板 10-底脚 11-压环 12-卡箍 13-高压油管组 1301-第一高压油管 1302-第二高压油管 1303-第三高压油管 14-控制面板 15-连通装置 16-地面 1601-地面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及洗衣机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图9所示,本实施例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包括底脚座、柔性容纳体6和调整脚4;所述的底脚座内具有中空腔室,底脚座上分别设置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节流孔7和阀孔8,节流孔7和阀孔8分别连接高压油管;所述的柔性容纳体6设置在中空腔室内,柔性容纳体6内部具有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内部填充液压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多个底脚内的液压介质可通过高压油管相互流通;所述调整脚4的一端可相对滑动的设置在中空腔室内,柔性容纳体6与调整脚4相接触或者连接。

本实施例的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根据液压原理,在底脚中填充液压介质,底脚对于不同的压力,由于液压介质的流动性使得底脚自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由于本实施例洗衣机底脚的节流孔7和阀孔8分别连接高压油管,通过高压油管可实现底脚之间的连通,调整范围更大,调整效果更好。

由于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将液压介质盛放在密封的柔性容纳体6内,且该柔性容纳体6被安置于调整脚4内部,有效解决液压介质泄露的问题,确保底脚工作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结构简单,成本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显著降低振动,降低噪音,提高洗衣机的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底脚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座体1和护套3,座体上设置凹槽,座体1和护套3之间设置压环11;所述的柔性容纳体6一端具有开口604,开口处具有密封结构603,密封结构603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另一端在压环11的压合下保持柔性容纳体6与座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座体1内设置一个节流孔7和至少两个阀孔8,节流孔7和阀孔8分别与柔性容纳体6的开口604连通,节流孔7设置在阀孔8中间;在第一压力下,所述的节流孔7和阀孔8均保持导通,在第二压力下,柔性容纳体6压缩至堵塞住阀孔9,节流孔7保持导通。

本实施例的座体1上设置多个油嘴2,油嘴2分别与节流孔7和阀孔8相连通,油嘴2具有防脱凸台201,防脱凸台201的外径大于高压油管的内径,具体为0.1mm-1.5mm。

油嘴2的起始端设置引导结构202,具体地导引结构202为倒角结构,使得油嘴起始端容易插入油管。

具体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包括一个节流孔7和两个阀孔8,节流孔7设置在两个阀孔8之间,所述的节流孔7连接第二油嘴204,两个阀孔8分别连接第一油嘴203和第二油嘴205。

座体1上具有多个安装孔101,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紧固在洗衣机的底板901上,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座体1中心位置具有一个螺纹柱,旋入洗衣机的底板901上。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所述的柔性容纳体6的开口604与中空腔室之间具有细径结构602,细径结构602的内径均小于开口604和中空腔室的内径。

本实施例柔性容纳体6的细径结构602,中间有与开口604保持导通的油孔,细径结构602的特点就是油孔的有可以一直流入或者流出节流孔7、阀孔8的液压介质;一旦调整脚4的压力太大细径结构602的周边橡胶会贴合在座体1上,密封阀孔8,实现更大的节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柔性容纳体6具有波纹管段,波纹管段内部为中空腔室,波纹管段使得 柔性容纳体6在压缩或者伸长时产生不必要的压褶,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所述的护套3内壁上设置竖向限位凹槽301,调整脚4的外壁上相应的设置有竖向限位凸起401,竖向限位凸起301与竖向限位凹槽401配合以限定调整脚竖直上下伸缩运动。这样设置具有以下优点:

(1)使得调整脚4竖直上下运动,不发生侧偏。

(2)防止调整脚4在护套3中的旋转运动,大大降低了洗衣机的振动。

(3)有效防止了调整脚4从护套3中脱落下来,避免柔性容纳体6爆裂,或者直接接触地面因锐物而造成爆裂。

如图10、图11、图12、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底脚10,所述的底脚10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填充液压介质;所述底脚10中两两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实现两底脚10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或者所有所述的底脚10通过高压油管分别连接至连通装置15实现所有底脚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相互连通的底脚10的中空腔室之间流通实现活动部伸缩,进行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液压介质将气体压缩,活动部会随之进行适应性伸缩,当压力进一步增大时,气体不再压缩,气体的内部压力会反作用于液压介质,活动部会随之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因此,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具有适应性的自动调平功能。本实施例的液压介质具体的可选择液压油。

本实施例的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根据液压原理,在底脚中填充液压介质,底脚对于不同的压力,由于液压介质的流动性使得底脚自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而液体介质可在所有底脚之间进行流通,当其中一个底脚受力压缩时,液压介质流通至与其连通的另一个底脚,另一个底脚内液压介质增多,压力增大使其伸出,以确保足够的支撑,因此,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调整范围更大,调整效果更好。

因此,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结构简单,成本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显著降低振动,降低噪音,提高洗衣机的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以滚筒洗衣机为例举例说明,滚筒洗衣机包括:

洗涤筒,用于盛放和洗涤衣物;

洗涤盒,用于放置洗衣粉、洗涤液或者柔顺剂等;

控制面板14,用于操作洗衣机;

门窗,用于打开取出或者放入衣物;

电机组件,连接至少一个可以旋转的传动轴,实现至少1个输出;

壳体9,整个洗衣机保持框架及外观;

底板901,下面安装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包括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分别具有节流孔7和阀孔8,节流孔7和阀孔8分别与中空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底脚的节流孔7与第二底脚的阀孔8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第一底脚的阀孔8与第二底脚的节流孔7连通过高压油管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底脚和第二底脚分别具有一个节流孔7和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两个阀孔5,节流孔7、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分别与中空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底脚的节流孔7与第二底脚的第一阀孔通过第二高压油管1302连接,第一底脚的第一阀孔与第二底脚的节流孔7连通过第一高压油管1301连接,第一底脚的第二阀孔与第二底脚的第二阀孔通过第三高压油管1303连接。所述的第一高压油管1301、第二高压油管1302和第三高压油管1303组成液压管组13。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洗衣机的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安装固定了四个底脚,高压油管组13连通通洗衣机的底板901左侧的两个底脚,组成第一底脚组1001;高压油管组13连通洗衣机的底板901右侧的两个底脚,组成第二底脚组1002。

这样,使得第一底脚组1001的液压介质和部分气体在不同压力下,可以在这两个底脚间相互流动;使得第二底脚组1002的液压介质和部分气体在不同压力下,可以在这两个底脚间相互流动。

如图12所示,在洗衣机的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安装固定了四个底脚,高压油管组13连通通洗衣机的底板901后面的两个底脚,组成第三底脚组1003;高压油管组13连通洗衣机的底板901前面的两个底脚,组成第四底脚组1004。

这样,使得第一底脚组1003的液压介质和部分气体在不同压力下,可以在这两个底脚间相互流动;使得第二底脚组1004的液压介质和部分气体在不同压力下,可以在这两个底脚间相互流动。

如图13及图14所示,壳体9的底板901四个角上或者沿壳体9的底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相互连通的至少四个底脚10;每个底脚10内填充液压介质和气体,在第一压力范围内,每个底脚10内的液压介质与气体之间相互作用实现活动部伸缩,进行自动调平,在第二压力范围内,相互连通的底脚10内的液压介质与气体之间相互作用实现活 动部伸缩,进行自动调平。这种方式,实现了所有底脚之间的连通,液体介质可在所有底脚之间进行流通,调整范围更大,调整效果更好。

具体地,所述的底脚10内部具有用于填充液压介质和气体的封闭腔室,所述的封闭腔室上连通高压油管组13,每个所述底脚10的高压油管组13分别连通至连通装置15以实现所有底脚10之间的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底脚以气体作为弹性介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不但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还具有减振作用,同时还可根据承受压力的大小调节底脚自身的高度。

如图15所示,具体讲解调平原理,当洗衣机安装后,由于地面16不平,导致不同的底脚的水平高度不同,位于地面凹坑1601处的底脚位置低。由此可以知道的是,位置高处的底脚首先承受洗衣机的重量,并且承受的重力大,位置低的底脚由于虚腿或者承受的重力小。位置高处的底脚的调整脚在大的压力下将上移,整个底脚的高度变小使充满液压油的柔性容纳体6的中空腔室的容积压缩减小,迫使液压介质进入节流孔或者阀孔通过高压油管组进入位置低处底脚内,使位置低处底脚的柔性容纳体6的液压介质越来越多,使得柔性容纳体6膨胀推动调整脚伸长。

当位置高处底脚和位置低处底脚的液压相同,液压介质不再由高压油管组流动,调整脚与洗衣机底板的相对位置不再变化,完成洗衣机底脚的自动调整。

在洗衣机洗涤或者甩干的过程中,由于液压介质还可以缓慢流动自调平,洗衣机的振动噪音大大降低。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底脚的洗衣机,包括壳体9,壳体9的底部安装多个所述的洗衣机底脚10,洗衣机底脚内部填充的液压介质可在洗衣机底脚之间流通实现调平。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出厂设置优选的是四个洗衣机底脚的高度一致,洗衣机随机放置在一个不平整的底面上,四个洗衣机底脚会根据底面的不平状况承受不同的压力,而后调整脚的压入护套的长度不同,进而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

需要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的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脚两两联通,也可以是三个乃至更多,数量N≥2,优选两个,成本最低,且能够实现较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连通装置15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四个底脚,可以推理到的是使用一个具有三、五、六,N个端口的连通装置15,其所述端口分别连接三、五、六,N个底脚。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所述功能情况下用最适合的4个,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到最小。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滚筒洗衣机为例,阐述了本实用新型实现滚筒洗衣机自动调平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波轮洗衣机。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洗衣机为例,阐述了本实用新型实现洗衣机自动调平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冰箱、冰柜、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