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65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



背景技术:

红外线试色机是一种小样试色机,利用热红外加热以达到染色的效果,性能稳定可靠。传统的红外线试色机,按使用不同的染色钢杯杯盖类型,加助剂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使用普通染色钢杯,杯盖为平盖(即普通盖子,没有孔或其它附件),待染色程序运行至需加助剂的时间,需要先暂停染色程序,打开机门,取出染杯并打开杯盖,再加入助剂。这种方法操作麻烦,需要事先称量所需助剂量,人手打开杯盖夹起染物后,加入助剂搅匀,再放回染物,然后迅速关闭杯盖并摇匀,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色花现象。即该方法易出现人为错误、耗费时间及人力成本,且很难模拟大生产现场的多种助剂在不同时段分多次加入的操作方法。

第二种,使用杯盖配有有活塞装置及注料杯的染色钢杯,染色前要在注料杯加入所需助剂并关上活塞,待染色程序运行至需加助剂的时间,先暂停染色程序再打开机门,人手或用工具打开杯盖活塞,再继续运行染色程序,让助剂从注料杯流入染杯内。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需事先称量所需助剂量,再加入注料杯中,需人手打开活塞,易出现人为错误、耗费时间及人力成本;2、通常每个染杯只配一个活塞和一个注料杯,所以每次染色只能用注料杯加一次助剂,助剂不能分多次加入,不能分先后加入两种助剂,而且释放的量不能控制,只能通过染杯的转动,让注料杯中的助剂随机流入染杯,染液回流入注料杯,实现助剂与染液互溶;3、活塞未打开前,助剂应是一直存在注料杯内的,如没到加助剂时间,活塞失灵致使助剂提前加入,则影响试色结果;4、如活塞打开不全或不能打开,助剂不能完全加入,则染色试验失败,需重做;5、很难模拟大生产现场的多种助剂在不同时段分多次加入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实现了助剂的自动加入,有效减少了人为错误,省时省力,效率高,不会出现色花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包括壳体、转动机构、染色杯、助剂加入机构和数据处理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转动机构、所述染色杯、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和和数据处理器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笼和用于带动所述转笼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笼为由正N边形拉伸形成的立体构件,使得所述转笼形成有N个侧壁;所述转笼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往内凹陷的容纳槽;

所述染色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染色杯包括杯盖、注料杯和杯体;所述杯盖包括可上下运动的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注料杯上设置有孔口,所述注料杯与所述杯盖的底壁连接;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匹配盖合连接形成有空腔,使得所述注料杯收纳于所述空腔内;当下压所述活动轴时,所述活动轴的出料口进入所述注料杯内;

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包括流量泵和第一气缸;所述流量泵的输入口与至少一个助剂瓶连接,其输出口与进样针连接,所述进样针的针口与所述进料口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活动轴下移;

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他们的运动情况均由所述数据处理器控制。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轴、第二气缸和电机;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笼的正面和底面,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随所述转轴转动的正N边形定位片,所述正N边形定位片的每一侧边上均设置有缺口;所述正N边形定位片的边与所述转笼的边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正N边形定位片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止转件,所述止转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缺口匹配的凸缘;当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所述凸缘卡装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笼转动。

优选的,所述正N边形为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六边形、正二十边形和正二十四边形中的其中一种;所述转笼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往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两个容纳槽并排而设。

优选的,所述杯盖包括盖体和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所述活动轴、轴套、弹性件、限位件和密封圈;所述盖体的顶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顶壁上,且与所述通孔上下相通;所述活动轴的顶壁设置有所述进料口,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活动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活动轴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匹配;所述活动轴从上往下插入所述轴套,并穿过所述通孔,使得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进入所述轴套内,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进入所述盖体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轴套外;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盖体的顶壁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所述活动轴的顶壁固定连接;当下压所述活动轴时,所述出料口能够进入所述盖体内;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卡簧;所述密封圈设置为橡胶圈;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注料杯包括承装部、连接件和防溢部;所述承装部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承装部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孔口;所述防溢部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防溢部的侧壁环绕所述承装部的侧壁,其底壁与所述承装部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承装部的顶部边缘横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所述杯盖的顶壁底部设置有两个延伸向下而设的凸出部;所述两个凸出部分别卡装在所述两个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孔口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孔口沿所述承装部的侧壁一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助剂加入机构还包括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包括连接臂、废液槽和驱动器;所述连接臂横向设置,并与所述废液槽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数据处理器控制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臂横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转笼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安装件,所述进样针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进样针的数量与所述转笼的同一个侧壁上所述染色杯的数量相等;当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所述连接臂横向伸出时,所述废液槽位于所述进样针的下方;当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所述连接臂收缩时,所述废液槽与所述进样针错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染色杯的杯盖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活动轴,通过活动轴的运动控制瓶盖的开闭状态。此新型设计配合流量泵和气缸的使用,使得染色过程实现了助剂的自动加入,不需要人为拧开杯盖,也不需要染色前就往注料杯中进入助剂,能够有效减少人为错误,节省人力及时间,提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注料杯的承装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孔口用于注料杯内的助剂流入染色杯体,及染色杯内的染液流入注料杯,使助剂与染液得到很好的互溶。并且,多个孔口设计,有利于能够平衡注料杯与染杯的压力差,方便助剂从杯盖注入注料杯。另外,注料杯还设置有防溢部,防溢部能盛接较多的助剂,使得满溢的助剂不易直接滴落在染物上,避免引致色花现象。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设置有与气缸配合使用的定位片,实现了转笼的精确定位,有力保障了助剂的准确加入。而电机的运转情况、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运动情况均由数据处理器进行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省时实力,避免了人工控制时出现了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设置有排料装置,排料装置用于助剂注入注料杯前的适量排放,以保持助剂流通管道畅通及助剂液的新鲜,保证染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自动加料试色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中杯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杯盖中活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杯盖的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注料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染色杯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0、盖体;21、活动轴;22、进料口;23、出料口;24、第一环形凹槽;25、第二环形凹槽;26、弹性件;27、轴套;28、密封圈;29、限位件;30、凸出部;41、承装部;42、孔口;43、连接件;44、卡槽;45、防溢部;46、杯体;50、转笼;51、染色杯;52、转轴;53、定位片;54、缺口;55、电机;56、第二气缸;57、止转件;58、凸缘;59、第一气缸;60、触屏控制器;61、助剂瓶;62、废液槽;63、连接臂;64、进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自动加料试色机,包括壳体、转动机构、染色杯51、助剂加入机构和数据处理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转动机构、染色杯51、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和和数据处理器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笼50和用于带动转笼50转动的动力机构;转笼50为由正N边形拉伸形成的立体构件,使得所述转笼形成有N个侧壁;转笼5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往内凹陷的容纳槽;染色杯51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如图3-7所示,染色杯51包括杯盖、注料杯和杯体46;所述杯盖包括可上下运动的活动轴21,活动轴21上设置有进料口22和出料口23;所述注料杯上设置有孔口42,所述注料杯与所述杯盖的底壁连接;杯体46与所述杯盖匹配盖合连接形成有空腔,使得所述注料杯收纳于所述空腔内;当下压活动轴21时,活动轴21的出料口23进入所述注料杯内;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包括流量泵和第一气缸59;所述流量泵的输入口与至少一个助剂瓶61连接,其输出口与进样针64连接,进样针64的针口与进料口22相对而设;第一气缸59用于推动活动轴21;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助剂加入机构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他们的运动情况均由所述数据处理器控制。

下面,对转动机构的设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轴52、第二气缸56和电机55;转轴52贯穿转笼50的正面和底面,转轴52上设置有随转轴52转动的正N边形定位片53,正N边形定位片53的每一侧边上均设置有缺口54;正N边形定位片53的边与转笼50的边一一对应;第二气缸56设置于正N边形定位片53的正下方;第二气缸56上设有止转件57,止转件57上设置有与缺口54匹配的凸缘58;当第二气缸56的活塞杆推出,凸缘58卡装在缺口54内;电机55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52连接,用于驱动转笼50转动。

具体的,所述正N边形为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六边形、正二十边形和正二十四边形中的其中一种;转笼5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往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两个容纳槽并排而设;也就是说,转笼50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杯位,例如8杯位、16杯位、24杯位、32杯位、40杯位和48杯位,具体的杯位数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决定。或者,可以把转笼50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在转笼50内设置用于固定染色杯51的固定件。

下面,对染色杯51的设置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7所示,所述杯盖包括盖体10和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轴21、轴套27、弹性件26、限位件29和密封圈28;盖体10的顶壁开设有通孔;轴套27设置于盖体10的顶壁上,且与所述通孔上下相通;活动轴21的顶壁设置有进料口22,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口23,进料口22和出料口23连通;活动轴21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4和第二环形凹槽25;活动轴21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匹配;活动轴21从上往下插入轴套27,并穿过所述通孔,使得第一环形凹槽24进入轴套27内,第二环形凹槽25进入盖体10内;弹性件26套设于轴套27外;弹性件26的底端与盖体10的顶壁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活动轴21的顶壁固定连接;当下压活动轴21时,出料口23能够进入盖体10内;限位件29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限位件29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25内;密封圈28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24内,且密封圈28与轴套27过盈配合。

具体的,限位件29设置为卡簧;密封圈28设置为橡胶圈;弹性件26设置为弹簧。

如图6所示,所述注料杯包括承装部41、连接件43和防溢部45;承装部41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承装部4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42;防溢部45的顶部为敞口结构,防溢部45的侧壁环绕承装部41的侧壁,其底壁与承装部41的底部密封连接;连接件43沿承装部41的顶部边缘横向延伸设置;连接件43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44;盖体10的顶壁底部设置有两个延伸向下而设的凸出部30;两个凸出部30分别卡装在两个卡槽44内。

具体的,孔口4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三个,三个孔口42沿承装部41的侧壁一圈均匀分布。一方面,孔口42用于助剂和染料的反复流入和流出,从而实现互溶;另一方面,孔口42有利于能够平衡注料杯与染杯的压力差,方便助剂从杯盖注入注料杯。

如图2所示,所述助剂加入机构还包括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包括连接臂63、废液槽62和驱动器;连接臂63横向设置,并与废液槽6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由所述数据处理器控制并用于驱动连接臂63横向来回运动;第一气缸59设置于转笼50的正上方;第一气缸59的活塞杆连接有安装件,进样针64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进样针64的数量与转笼50的同一个侧壁上染色杯51的数量相等;当第一气缸59的活塞杆收缩,连接臂63横向伸出时,废液槽62位于进样针64的下方;当第一气缸59的活塞杆伸出,连接臂63收缩时,废液槽62与进样针64错开。排料装置用于助剂注入注料杯前的适量排放,以保持助剂流通管道畅通及助剂液的新鲜,保证染色效果好。

另外,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触屏控制器60,通过触屏控制器60进行染色程序的设定。而助剂瓶61可以设置在壳体的顶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染色前,首先往染色杯中装入预设染料和预设织物;通过壳体上的触屏控制器设定染色程序后,启动自动加料试色机。当染色程序运行至助剂添加步骤时,电机停止工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止转件上移,止转件上的突出部卡装在定位片上的缺口内,转笼停止转动并实现了定位。此时,驱动器控制连接臂伸出,使得废液槽正好位于进样针的下方,流量泵启动,进样针排出适量助剂,以保持助剂流通管道畅通及助剂液的新鲜;接着,废液槽随连接臂缩回,废液槽与进样针相错;随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进样针下移,下移的进样针往下推动活动轴,进样针的针口插入活动轴上的进料口,其出料口进入注料杯后,再次启动流量泵,预设量的助剂被注入注料杯。

助剂添加完毕,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回,活动轴上移,杯盖关闭。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回,止转件解除对定位片的限制。电机恢复工作,转笼继续转动,注料杯内的助剂随转笼的转动与染液实现混溶。

如果还要添加第二种助剂,则当染色程序运行至需要添加第二种助剂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加料试色机,添加助剂的时候不需要人为拧开杯盖,也不需要染色前就往注料杯中进入助剂,能够有效减少人为错误,节省人力及时间,提高效率。另外,定位片的设置实现了转笼的精准定位,进一步保障助剂的准确加入。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